本报讯(记者 窦红梅)“沪港通”的临近,助力A股近期连续上攻。昨天,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本次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初期由“沪港通”先行先试,有利于平稳推进两地市场的开放,“沪港通”是自主商业谈判的商业模式,体现了两个交易所基于自身定位和发展需求的合作意愿。“在‘沪港通’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支持深港两所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化和丰富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据介绍,证监会支持“深港通”的工作,支持两地的开放发展。邓舸说,本次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暂未纳入深交所有几点考虑:一是这种互联互通是新事,需要先试点。初期由沪、港交易所先行先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有利于平稳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二是上海与香港两地市场估值水平较为接近,“沪港通”对两市场估值水平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防范风险,确保试点平稳起步。三是“沪港通”模式是沪、港交易所通过自主商业谈判选择的合作方式。
据了解,实际上,“深港通”接力“沪港通”,已得到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广东省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深港交易通’系统,通过联网交易等方式加速两地证券市场融合”。上周举行的前海金融创新政策宣讲推介会上,深圳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表示,当前正在全力推进“深港通”,希望“深港通”能够在“沪港通”落实后尽快推出。他说:“目前‘深港通’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进入报批流程。”
沪深港三地股市“大团圆”,将是三地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认为,在“沪港通”积累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的范围并推出“深港通”,有利于活跃A股与港股。深圳与香港在地理位置上本就临近,两地居民交往密切,对“深港通”的接受程度较高。而“深港通”作为一个引外资进入A股市场投资的新渠道,将对A股产生利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