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医生的自杀率要高于常人?

 昵称535749 2014-09-07


纽黑文市 -- 两个星期前,两位医生在不同的地方开始实习的第二个月,就相继在纽约市跳楼自杀了。我不认识他们,不好冒然代表他们说话,我也不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但是我想他们和我及我的朋友们一样,都是今年春天刚刚庆祝过自己终于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业。我也能想象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满怀激情开始了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我还能想象到他们在刚刚开始从事医务工作时所经历的挫折,情绪低落及极度缺乏自信,因为我自己对此感同身受。

医生自杀的数据令人震惊:与非医务工作者相比,医生自杀的几率要高出一倍以上(而女医生的自杀率又是男医生的三倍多)。每年约有400名医生自杀。那些刚开始从医的年轻医生尤其脆弱: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9.4%的医学院大四学生和实习生(老医生习惯这样称呼头一年刚入行的新人)在最近的两周内都出现过自杀念头。

医院和实习医生培训项目都知道医生是否会出问题,取决于这些新医生的情绪稳定状态和身体健康情况。2003年,曾把所有实习医生培训项目的工作时间规定为每周不得超过80小时。另外还向实习生提供私下的应对压力咨询服务。我参加的实习生培训班还有写作课,并每月都会安排时间让大家进行沉思。我们成立了一个健康小组,负责组织各种社会活动,比如在海滩举办篝火晚会及给狗看病等。

但是,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一些人依然还会出现问题。虽然重压、缺乏人际交流、由来已久的心理问题以及滥用药物等都是重要的原因,但我们依然需要探讨医学文化方面造成的问题(这可能破坏有问题医生的情绪恢复能力)。

医学界普遍存在着一种令人费解的大男子主义倾向。医生,尤其是像我这样初出茅庐的医生,会感觉到有压力,因此都跃跃欲试,希望在智力、情感及体力方面能有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表现。率先于1889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实习医生培训项目的威廉.奥斯勒爵士,在他的著名演说--《淡定》中--特别强调医生沉着镇定的重要性。

虽然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是医生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但我以为奥斯勒所称许的所谓“淡定”,却被曲解到了危险的程度。我们在处于最黑暗和最不自信的时候,还必须装成像一个什么事都没有的医生。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看出那些遇到问题的医生哪? -- 或者承认我们自己需要得到帮助哪?

实习生一般在五月到七月间,会对眼前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感到迷茫。作为学医的学生,虽然我们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要去努力工作并表现突出,但我们在能力上的欠缺却总会受到慰藉:“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但是在五月份,当我们的名字被冠上了医生时,我们对自己的期许一下会骤然上升,似乎拿到的学位会让我们所向披靡。想要出人头地的内心压力是巨大的:我们现在终于成了一名真正的医生了。

实际上,除了现在有权开处方药,我们自身并没有多少改变。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工作量和我们加给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在同时与日俱增。一般都认为新医生一次能看四位病人。但是,在毕业后的头一个月里,在没有经过更多培训和实践的情况下,我们却被要求一天要透彻了解多达10位病人的情况。

这种骤然增加的职责能够,且的确压垮了大多数实习生。尽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我的头两个月时间却过得苦不堪言,出现了很多临床错误(当即就被我的指导老师发现了),怕给病人看错病的担忧总是萦绕在心头,而且总感觉自己的处置不当。我假装自己从容镇定幽默风趣,混迹于我的那些才高八斗的同事之中,以为天底下只有自己这样狼狈。可是在内心,我感觉好像自己马上就会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那是在一次吃泰餐时,我终于打开了自己的心扉。我实习时最优秀的一位同事在席间多次夸奖我在临床方面的学问。感觉自己像是个骗子让我很不舒服,我告诉他我在搜集临床数据上遇到的问题,而且用很有条理的方式详细告诉了他情况。我向他坦诚,我认为自己就不该干这一行。他认真地听着,然后说出了一句我听过的最美妙的话:“伙计,咱们彼此彼此!”

我们需要能把这些疑虑和担心表达出来。我们需要能谈论在签发第一份死亡书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悲哀,在开错了第一份处方时的那种羞辱,在给病人看病时答不出一个医学院学生应该知道的问题时的那种难堪。一种鼓励大家包容这些弱点的医学文化,有助于让我们了解我们并不是个别情况,并能让我们从同事那里汲取安慰并加强彼此的联系。也还能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医生更易于寻求帮助。而且我认为这还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医生。

那些信奉通过隐忍来克服困难的人,可能会用奥斯勒的观点争辩说,医生必须卸下自身的压力去给病人看病。但是一个陷在自我怀疑荒岛上的,且疲惫不堪,精神郁闷,情绪低迷的医生,根本不可能给病人看好病--甚至都不会真正关心病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