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万国军葬身淞沪真相

 九寻十藏 2014-09-07


一场战争会给一个民族带来怎样的洗礼?

一个微小的个体在集体的宿命中会有怎样的抉择?

我们渴望找到这些答案,渴望听到真正有血有肉的故事,所以有了这样一部纪录片——《1937淞沪生死流亡》。

我们试图寻找1937年那座烽火中的悲情城市,从时间的尘沙中翻找出早已被湮没的历史真相。

寻访地点:上海市虹口区东江湾路1号

(东江湾路1号 原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

在东江湾路与四川北路交接的拐角处,有一座像军舰一样横卧着的钢筋混凝土大楼,在70多年前,这里曾是日军在上海最重要的据点——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它总共有四层楼,外设一个瞭望岗哨,可以俯瞰整个虹口;椭圆形的设计容量巨大,最多可屯兵2000人;楼内设有装甲车库、武器库和弹药库,楼顶的平台还有多个高射炮阵地和机枪阵地。由于特殊的外观和战略地位,这个司令部又号称“陆上巡洋舰”。因此,这里成为了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进攻的第一个目标。

(1937年8月14日战场示意图)

1937年8月14日下午3点,张治中下达了总攻击命令,中国军队发起全面进攻。第88师264旅负责右翼主攻,沿八字桥、持志大学一线向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推进。然而,原本有备而来的中国军队却在这里遭遇了一场血战。

(第三战区第九集团军司令 张治中)

原来,这幢四层高的钢筋水泥建筑是现浇筑的,非常坚固,尽管我军用150毫米的榴弹重炮轰击,又呼叫飞机用500磅的炸弹进行空袭,但都只能擦破一点皮。当时中国军队普遍缺乏重武器,最后只能是靠步兵火力冲锋,拼的只有不怕死的精神和堂堂血肉之躯。因此,仅在这一天的战斗中,264旅少校旅长黄梅兴就壮烈殉国,264旅伤亡一千多人,527团七个连长阵亡,战况之激烈,可以想见。

寻访地点:北京

(日军士兵的从军日记)

为了搜寻第一手资料,我们专程赶到北京拜访了知名旅日作家萨苏。他在日本生活的十四年中,致力于搜集各种侵华日军的档案资料,包括日军从军日记、战场相册、官方纪念册和随身佩剑等私人物品。在一个日本兵的战地相册中,我们看到了一张子弹的特写,萨苏为我们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日军拍摄的中正式步枪子弹照片)

萨苏:那是因为当时日军的枪射程很远,中国军队的中正式步枪比不上它。这个老兵就想了个主意,就是把这个弹头在石头上磨,磨几圈以后,它就成了一个砂面了。这样子弹打中以后就翻跟头,打上胳膊胳膊就会折,打上身体,身体就会受重伤。那么这样呢,就是增加了中国兵的枪支的杀伤力。

(东京朝日新闻社出版《中国事变画报》)

这个战场的小细节听上去却有点悲哀。当年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全方位落后于日军,几乎不是一个等量级上的军队在以命相搏,前线的将士只能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去弥补这种差距。在淞沪会战最激烈的相持阶段,战场几乎就像是个大熔炉,年轻的生命刚投进去就融化了。


即使是胡宗南第1军这样的王牌部队也只能坚守一个星期,而普通的地方部队上前线,几乎一天之内就被打垮,有些新补员的士兵之间连名字都还不知道,就一同阵亡了。

(1937年8月23日-9月11日战场示意图)

时14师在月浦前线激战,8000官兵已经伤亡殆尽,在血战的最后关头,师参谋长郭汝瑰给师长霍揆彰写了一封诀别信。他说:“如果十年之后,我国战胜了,那个时候你成抗战名将,你坐着大兵船到上海来,你来接受日本投降。你到吴淞口的时候,有浪来撞你的船头,就是我来看你了。”

寻访地点:四行仓库

(如今的四行仓库)

淞沪会战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幕就是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当年,由于四行仓库背靠租界,苏州河畔出现了一道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战地景观:租界里的英美记者,坐在河边的咖啡馆中,一面喝着咖啡,写着报道,一面看着中日军队激烈交战;租界中的中国民众,不顾流弹横飞,在苏州河南岸鼓掌助威,高声喊叫提醒中国军队注意日军的偷袭路线。

租界里的英国人作为中立者,劝四行孤军放弃抵抗,他们说“我们为中国而生,死不足惜”。

(88师第524团谢晋元部2营1连1排的少尉排长杨养正)

而在“八百壮士”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杨惠敏送国旗”的感人桥段。根据当时的报道,女童子军杨惠敏是把国旗裹在了身上,然后只身游过苏州河,爬上四行仓库把国旗交给了奋战的将士们。但是77年后,当我们再去找寻这一段历史,却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送国旗的女童子军杨惠敏)

原来,四行仓库临苏州河一边,当时正是日军进攻的通道,已被火力封锁,根本没有人能够从那里达到四行仓库。而紧贴着四行仓库靠租界一侧的,是一栋两层楼高的烟纸店,此时已经人去楼空,这里才是四行仓库守军与租界的唯一通道。1937年10月27日下午,童子军团团长叶春年率同杨惠敏等6个童子军团团员,来到了租界的边缘,偷偷从这个烟纸店的后墙向“八百壮士”传递物资。他们带着的不但有水、面包、被服等大批补给物资,还有一面特制的国旗。当年的新闻报道特地把杨惠敏送国旗的过程描述成“游过苏州河”,也是为了保护这条秘密通道,给中国军队留下最后的生命线。

寻访地点:上海市金山镇金山卫侵华日军登陆处

(金山卫日军登陆处遗址)

1937年11月1日凌晨,谢晋元带着“八百壮士”撤离了四行仓库。至此,中国军队全部退出了苏州河北岸的阵地。当时根据陈诚的建议,中国军队已从大场、蕴藻浜等地陆续后撤到了沪西苏州河南岸,接下来打算全线继续后撤,依托后方的吴福、锡澄两条国防工事线,消耗日军的战力,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然而,蒋介石却要求将领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在上海战场再坚持一段时间,至少十天到两个星期,以便在国际上获得有力的同情和支援。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决定,导致了淞沪会战最后的大溃退。

(1937年11月5日 战场示意图)

1937年11月5日清晨,80余艘军舰载着日军第十军6万余人在金山卫登陆。日军登陆后迅速向嘉定、吴江、昆山、太仓一线推进,他们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与北部越过苏州河的日军部队会合,形成南北夹击,对守卫上海的中国军队形成包围。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所有中国将领都始料未及。几十万将士的性命危在旦夕。是退,还是守?张发奎、陈诚等人再次提出,应该立即实施战略撤退,将中国守军后撤至上海外围的国防工事线。可是最高统帅蒋介石仍对局势抱有幻想,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我军能站稳现有阵地,三日以后当无危险矣。”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藏,日军新闻影片《大场陷落》)

然而,所谓“站稳现有阵地”谈何容易?1937年11月6日,吴克仁率领的第67军进入松江城南一线阵地。全军血战三天,最终以军长吴克仁阵亡,一个军只剩下两个排突围为代价,为几十万中国军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撤退时间。11月8日,蒋介石终于下令全军撤退的命令,然而一场大撤退最终变成了大溃退。日军飞机尾随我军撤退,沿途轰炸,用机枪扫射,到最后日军弹药补给已跟不上,甚至用飞机装上大石块沿途扔向疲惫不堪的中国士兵。如此惨象,难以赘述,仅撤退路上,中国军队又伤亡近10万人。

敬请关注纪实频道《档案》8月13日、14日晚9点播出的《1937淞沪生死流亡》

《档案》的前身是东方电视台在1998年创办的周播栏目《星期五档案》,2002年起在纪实频道开播,并更名为《档案》。栏目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记录历史、普及历史、保存历史真实影像资料的方向,节目的主要特点是在历史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的基础上,构建悬念、故事,强调情节、节奏,并以情景再现的手法突出纪录片的可看性。明确的栏目定位、稳定的节目质量,形成了固定、忠实的收视群落和业界良好的口碑。至今已播出的自主版权节目已近1000集,节目销售到包括央视在内的近二十家省市电视台。

《档案》的节目立足今天、重议旧事,向纵深挖掘和发现有意义的话题,摄录今日社会的世象和精神,为发展中的城市留一份备忘录,为今人和后代提供成长的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