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理念,还需要勇气!

 千秋胡杨 2014-09-08

有理念,还需要勇气!
勇气教学手记    陈绪伟

行为,离理念究竟有多远?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明白了:仅有理念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有敢于面对学生质疑的勇气,理念才能转化为行为。

那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美国作家狄斯尼的《勇气》(语文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前设计时,我按照新课程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梳理完故事情节后,利用课后练习(文中的两种勇气是什么?两种勇气各有怎样的表现?你更看重哪种勇气?)进行讨论,并提出质疑。为让学生加深理解,我特意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以备课上使用。一切都按照我的预想进行。前两个问题,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美国伞兵运用个体的智慧和勇气,两次冒险向这家法国人求助;法国妇女因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仰的勇气和力量,使她在第一次因帮助美国伞兵而失去丈夫后,又第二次冒险,救助了美国伞兵。随后我便安排同学们讨论,就两种勇气自由发表见解。本来,这个环节只是一个形式。巡视过程中,我与几个同学交流了意见,并确定了两个同学发言。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曹鹏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看得出,他的发言欲望很强烈。我看了一下时间,有点紧了,还有其他的任务,便不想叫他了。

我示意他放下手。

可是,他却径自站起来。(我顿时觉得脸上有点热)

“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说法国妇女身上表现出来的勇气值得称道的话,那么美国伞兵身上所谓的勇气只是一种怯懦自私、胆小怕死的表现。他如果真有勇气,应该站出来,勇敢地面对德国士兵,而不应该给法国妇女带来不幸。这种勇气并不值得我们学习。”(我都感觉到我的脸红了)

几乎在同时,杜琳琳又站了起来:“我曾在《读者》上读过这篇文章,不过题目不是《勇气》,而是《第二次冒险》,比较起来,我认为《第二次冒险》这个题目好像更合适,因为美国伞兵身上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个人求生的欲望,他并没有考虑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后果,怎能称得上是智慧和勇气呢?”

这是我未曾想到的,见解确有新意,也很精彩,可我的思路全被打乱了。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按照惯例,要么冷处理,放在课下讨论;要么充分肯定这个问题,再由我从文章的主旨、写作意图、写作技巧等方面给学生解释一下。可是,即便我解释清楚了,学生又能收获什么呢?

这个问题真让我头疼。利用,还是放弃?引导,还是扼杀?“学生是知识的主体建构者”,想到课改所提倡的这一点,我调整了一下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就这一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这一下,课堂气氛高涨起来。

“是啊,美国伞兵太自私了,他的举动毁了一个原本幸福的家。”

“依我看,他是个懦夫。”

“我心目中的英雄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牺牲自己,保护别人。”

“美国人就是这样,怕死鬼。”

也有不同意见:“他这样做有他的苦衷。他是军人,他活下来能够更好地打击敌人。”

……

我边听边在备课本上飞快地记录着。是啊,这不正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吗?这也正是中美文化观念的差异所在。这是一个多好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呀。

接下来,我便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材料,就“勇气”体现出的不同价值观念进行讨论。

课堂上再掀高潮,同学们纷纷举例,发表看法。

有的说:“刘胡兰为了保护乡亲,勇敢地站出来,自己倒下去,却救了全村的百姓,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有的说:“王二小拼着自己生命,把敌人引进包围圈,他虽然牺牲了,但他身上表现出的勇气真正值得我们学习。”

也有同学说:“从对待战争的态度看,我钦佩美国伞兵身上体现出的智慧和勇气,有时候,我们身上缺少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

真是太精彩了,虽然略显稚嫩,甚至有点偏激,但这都是他们心里的声音呀,是他们个人的真实感受啊。

那节课,上得不很完整,但学生用他们的智慧给了我很多启发。在我留的探究性作业“从《勇气》看中美文化差异”中,有同学表达了诸如“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在交流中实现文化的互补”等观点。很多同学为了查阅资料,跑图书室、上网,甚至组织小型辩论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学生的潜能是不容忽视的,他们也在用自己略显稚嫩的眼光观察世界,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心灵体察世间的人和事。以前,我总认为学生是单纯的不懂事的孩子,只要课堂上认真听讲就可以了,因而备课中我往往忽视他们,课堂上也往往忽视他们充满灵性的问题,对学生课堂上的质疑,往往顾及面子,冷处理的多。现在想来,真是有点惭愧。仅有新课改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理念要化为行为,就要放下架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多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让学生走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天地。

这需要我们有面对学生质疑的勇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