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头戴马聚源,脚蹬内联升,身穿八大祥”,“丸散膏丹同仁堂,汤剂饮片鹤年堂”……这些老北京人的顺口溜反映了“老字号”曾经的辉煌以及在百姓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今日的老字号,虽然有些风雨飘摇,但它独特的商业文化的魅力仍然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年古都,辽、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定都之后,北京就成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贸易中心,汇聚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分布于京城各个商圈的餐馆饭店食品店、丝绸布帛鞋帽店、茶庄药铺戏园子、书籍文房古玩店等行业的老字号的兴衰沉浮,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都北京传统商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图文并茂,为你介绍了老字号的字号话源、明清商事、皇商结缘、商圈布局、天府后市、上元灯市、儒雅名号、经商有道等内容。 编辑推荐: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年古都,辽、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定都之后,北京就成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贸易中心,汇聚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分布于京城各个商圈的餐馆饭店食品店、丝绸布帛鞋帽店、茶庄药铺戏园子、书籍文房古玩店等行业的老字号的兴衰沉浮,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都北京传统商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图文并茂,为你介绍了老字号的字号话源、明清商事、皇商结缘、商圈布局、天府后市、上元灯市、儒雅名号、经商有道等内容。
目录:
一、字号话古
(一)商业字号的由来 (二)北京商业字号的出现 二、千年古都商道沧桑 (一)旧京商事商市 元大都的商市 明清北京商市 (二)北京商号细多少 (三)北京老字号的分类 (四)北京商圈的布局 前门一大栅栏商圈 隆福寺商业圈 王府井一东单商业圈 西单一宣武门商业圈 (五)稚俗共赏的老字号名称 三、百年老号经营有道 (一)北京老字号的政治色彩 与皇帝和皇宫结缘 与王府结缘 官商结缘 (二)北京老字号的儒稚风韵 (三)北京老字号的经商之道 四、京城老字号 (一)饮食 张一元 信远斋 仿膳 砂锅居 链接:八大居 链接:四大居 烤肉季 烤肉宛 都一处 正阳楼 链接:八大楼 东来顺 链接:又一顺 西来顺 南来顺 南恒顺 西来顺 又一顺 南来顺 南恒顺 全聚德 便宜坊 全素斋 月盛斋 稻香村 桂香村 稻香春 稻香村 桂香村 稻香春 大顺斋 王致和 六必居 天源酱园 链接:北京酱菜园 (二)药店 同仁堂 鹤年堂 (三)绸缎鞋帽服饰 瑞蚨祥 链接:八大祥 内联升 (四)书画文房 荣宝斋 戴月轩 博古斋 文奎堂 (五)其他 东安市场 吉祥戏院 文盛斋 王麻子 主要参考书目 书摘: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年古都,辽、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定都
之后,北京就成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贸易中心,汇聚 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分布于京城各个商圈的餐馆饭店食品店、丝绸 布帛鞋帽店、茶庄药铺戏园子、书籍文房古玩店等行业的老字号的兴衰沉浮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都北京传统商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北京这座历 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商业字号的由来 老字号,是经过时间的历练,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独特的产品,特殊 的经营理念,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品牌信誉,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工 商企业。商业字号是商业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但字号并非起源于商 业。 字号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资 料记载,字号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它最早是对人的一种称谓方式。人 的称谓,有名、字和号之别。名,是出生时由父母或其他长辈起的,是其一 生中惟一的正式称谓。因要登记在官府的户籍簿上,所以也称官名或大名。 而字和号则是长大成人之后才有的称谓。字号虽不属于正式的称谓,但在古 代社会生活中,却被普遍使用,并且成为一种文化习俗。字和号在冠名和使 用上,都有区别。 据《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中国古代男子二 十岁(虚岁)时,须举行冠礼,以示成年。在行冠礼的仪式上,由受冠者的父 亲或其他长辈给他起一个称号,即是字。古代的女子未嫁时叫“待字”闺阁 ,在十五岁(虚岁)许嫁时,则行笄礼,也是一种成年礼。届时也要起字。所 以在中国古代,有字又作为成年的一种标志。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相互关联 ,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岳飞,字鹏举,“飞”与“鹏 举”意相近。另外,还有家族中的“字辈名”,用第一个字来确定辈分,如 孔家、孟家等千年家族即是如此。 号,又称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别名,是古人给自己起的称号,一般都 是尊称、美称。号不仅是一种称谓,也往往寄托着自己特定的志向、意向、 情感、修养和追求,抑或是寓含有某种情趣。与字相比,号更富于情感、情 趣、个性,多耐人寻味。陆游,自号放翁,就寓含不拘礼法之意。辛弃疾, 自号稼轩,意为人的一生当勤奋耕耘。秋瑾,号鉴湖女侠,以显女杰豪气。 所以,呼人之号比呼其字更示尊重与客气。此外还有一类“诨号”、“绰号 ”或“外号”,如《水浒》中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中的“豹子头”、“智多星 ”等,又含有亲呢、诙谐或玩 …… |
|
来自: 老北京的记忆 > 《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