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悟》 (点评者说:横折折撇的这首诗贴在诗三明诗歌论坛,不被注意。寺言读后回贴说:我也有些飘飘乎乎的…… ;叶来也说:这样的语言读得有劲,但就是费脑筋啊:)。其实,这两位都曾以这种诗风创作过,并取得了相当的实绩,而现在连他们都这么说了,可见改良表达方式——让诗更直接更有冲击力——是不能不正视的问题。也许,因为诗学观念不同,所获的诗写意趣也不同,横折折撇的表达方式自有他合理的深因,我愿冒肢解、误读之嫌,逐行点评。原诗不分段落,为点评方便,我随意切入了,请作者见谅。) 今天起,我要废弃瓦当,驱逐屋檐的雨水 并且不从河流身旁经过。我鄙视那些船只 它的双橹有那么长的阴影,溶解在水波里 (点评:瓦当是身份、地位的像征,废弃瓦当,相当于说平民化,过朴素的生活;屋檐的雨水,是指没完没了的阴郁,驱逐屋檐的雨水,是说让内心爽朗起来。河流、船,都代表追求,现在,他表示放弃。这一节写的是回到生命本身的愿望,向下,自爱,关注个人当下的需要。) 惟有那只灰鸟,聪明到愚蠢,拾起死去多年的 水草,一根根喂养鱼群。岸上有许多人说起了 (点评:接着,特写一只鸟:原先捕鱼,现在喂养鱼,从“聪明到愚蠢”了,而这,表达的是一种和解的意愿,可惜,用的是“死去多年的水草”——“和解”难以实现。哦,这个人,想过朴素的生活,想向过去告别,能否有个新的开始呢?) 碌碌往事,表情淡定,口若悬河。我宁愿眼前的 这些灯笼是鬼魅,现在,她们终于包围了我 有人提起了桥,多年前我飞速地通过,有多少 修长的树木像一排排琴弦。你们往背后看看 (点评:岸上的人是谁?就是那些跟不上河流和船的人,他们心余而力不足。他们追求了一生,往事只是碌碌,无为。而对于那只喂鱼的灰鸟,他们却是旁观者,口若悬河,以为自己是灯,可以劝导别人。而在我看来,他们像鬼一样,围困我。在这样的困境下,我以前的人生态度是:一有机会就逃避,快得让向后退的行道树“像一排排琴弦”——这倒像是有别于他们的一种追求呢。) 我就坐在石级之上,托着一个粗瓷大碗 埋头、躬身,呼啦啦地食用着 刚出锅的玉米面 (现在你看,我不怕了,我放弃了那些个劳什子,我还怕什么?我就这样大大咧咧地,像个穷乡僻壤的老农,专注于一日三餐——享受朴素的幸福,把人的生活过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