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诗话小品之9:修改一首诗:入秋

 江山携手 2014-09-09

               修改一首诗:入秋

       ——现代诗话小品之9
                                    昌政
  在《现代禅诗探索》诗歌论坛读到一首诗:
       《入秋》
      作者:怯情
    比秋天先凉下来的
    是寺院那口古钟
    比心口先热起来的
    是山中那口古井

 

    山雀飞倦了
    一个高度向一个高度跌落
    累了是累了,没忘记
    将夕阳一点点收起
    藏在腋下
  一看就有禅意。可惜,夹杂了些许诗坛的流行病。比如这句:“比秋天先凉下来的/是寺院那口古钟”,语言胖肿,无法抵达心灵。探索以口语入诗,有些诗就像说话一样,像散文一样,其实是误解。诗的语言要有弹性,只有择取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才可能产生张力。否则,诗意往往淹没于泡沫里。
  诗的第二句是:“比心口先热起来的/是山中那口古井”。一凉,一热,原本是很好的配合,而就全诗来看,却是多余。诗人张黎说:“禅诗是以整体性的思维,简约的文字,平淡的语调,来表达超越世俗而亲近自然的意旨的。”她说的“整体性的思维”不被人注意,诗句就会肿起,陷于造句的诱惑,无助于表达。多了这两行,其实是在浅层上重复,诗思并没得到强力推进。相反,还会因其语句松弛而妨碍诗意的凝聚。
  第二节是诗的美妙之处。山雀将夕阳一点点收起,藏在腋下,这样写黄昏,可谓生动、巧妙。可是,夹杂了“一个高度向一个高度跌落/累了是累了,没忘记”的句子,诗就又一次陷于造句的诱惑。看似必要的过渡、连接,而诗恰恰可以跳跃,必须跳跃,太粘滞了反而无助于诗意的展开。诗是一种触碰,重要的是能激活读者的想像,所以,把话说尽了,相当于对读者的囚禁。
  综上,我将这首诗试改如下:
      《入秋》
    比秋先凉下来的
    是寺院的古钟

 

    山雀飞倦了
    将夕阳一点点收起
    藏在腋下
                           2009。7。10
             在《诗三明》诗歌论坛点评两首诗
  在《诗三明》诗歌论坛读到诗友的两首诗,觉得很典型,稍加点评,录于此。
  其一是邓祖光的《工作或失业》。这老兄曾自费出版《沙县现代诗选》,而个人却工作没着落,漂泊不定。他的诗原本婉约典雅,多有禅意。这首诗的情怀固然可悯,就诗艺来说,偏弱。点评如下:
           《工作或失业》
    傍晚,见某人独坐,凌空抓蚊子……信手拎来,记下……
                         ——题记

               ·邓祖光
  (昌政:很好的题记,诗意就从这里产生。题记往往是本体的补充,是作者的策略。)

      傍晚——
      他坐在那里
      凌空抓蚊子
      总是,抓不住

  (昌政:你说“总是,抓不住”,错了!捉不住蚊,他捉到了什么?虚空?烦恼?小人的算计?奸者的刁滑?小人物的悲悯?总之要虚实相间。不可一味地虚说。)

      他坐了很久——
      练习了,千次……万次……
      抓不住……还是……抓不住……

  (昌政:很久?不就是抓灭了万家灯火?抓出了一地无人收拾的月光?抓空了行人?要形象地表达。后两行更是空,纯是说。哪有诗意?)

      天越来越黑——
      他,不点蚊香……
      却,点燃一根烟……

  (昌政:引入了烟的意象,很好。悲悯,和解。由此而起。但是,没有来由啊。)

      他想——
      蚊子的工作,不比一根烟短
      他的失业,肯定比一根烟长

  (昌政:如此推导,不是诗人的感受。立足不稳,切入不深,诗就摇晃个不停。)

  从抓不住蚊子,意会抓不住自己想要的;从小小的蚊子想到弱小的自己,进而怜及蚊子。从生活中发现诗意,以现代口语表达,不枝不蔓,这是优点。而且,全诗的构思精当,小人物朴素的情怀也着实让人感动,只是语言失之于直白、空虚了。
  可惜。

 

  第二首是离开的《你的归期我放在马背上了》。

  离开是宁化籍才子式的青年诗人,出版有诗集《缠绕》。他属诗坛快手,指物命题,顺手拈来都能成诗,而且脱口而出,语言凝练、生动,富有诗味。这首诗也一样写得才气十足,单从标题就能看出他的巧思了。也是随手拈来,皆成佳句,表达到位,属于唯美的诗。但是,他在重复自己。个性不只是相对于别人而言的,也是对每一首诗而言的。一首诗就得只是一首诗的样子,要有个主,由它引导表达一个方面。我在论坛留言说:“要的是真切,而你诗中的铺展让我看见的是才气,而不是性情。”点评如下:
      分别已数十日
      你去了我触不到的远方

  (昌政:这不是诗句。更没有才气。以你的短诗结构,不该让这句进来。)

      我把远方装订成册
      夜夜捧读。爱,你知道么
      思绪是按键上跳动的音符
      旧日欢愉是我想你时的芬芳

  (昌政:前一句是诗,好句。而后三行有才气而没性情。那种比喻,我相信你还可以继续一百句。纯属重复,无助于表达。)

      你的归期我放在马背上了
      就要相见,心湖泛起涟漪
      无心睡眠。此刻,我在裁剪月光
      为你的归途铺就淡黄色的地毯
      一头在九江,一头在故乡

  (昌政:你的归期我放在马背上了。此句突兀,但还算有创意,而补充两行就俗了。心湖泛起涟漪?为什么不是蹄音?不是的的的马蹄让人无眠?不这样粘起就错失了意象群。后三行很妙。有来历,因为有马;很到位,因为真的是远。)

  全诗原本是:我在把远方装订成册的时候(思念),恍若听见马,是它驮来了归期(思念加深),那就裁剪月光为你的归途铺就淡黄色的地毯(错以为真,思念又更深了)。诗就这样完成了表达。而说“你的归期我放在马背上了”,是不是说要打马远去?否则如何放?放时岂不是见着了吗?
  细节失真。我留言说:“才子写诗,易受语言牵引。小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