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农委政务网

 园林空间 2014-09-09

  摘 要:详细介绍了世界主要蓝莓栽培国家对高灌蓝莓的驯化改良、栽培历史、发展现状和品种及技术发展趋势,并对高灌蓝莓的发展做了展望,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45 287hm2,比2003年增加25%。
 
  
  世界上商业种植的高灌蓝莓(Highbush Blueberry)有3种类型。最重要的是北高灌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起源于美国东北部,现今所有种植的北高灌蓝莓品种除鲁贝尔(Rubel)外,均通过常规杂交育种而来。鲁贝尔则是由野生北高灌蓝莓选育而来。南高灌蓝莓是由北高灌蓝莓和原产美国东南部的蓝莓V.darrowi杂交,将V.darrowi蓝莓需求低温少的基因转入北高灌蓝莓育成的。南高灌和北高灌蓝莓的成年树高一般在2m左右。兔眼蓝莓(V. ashei Reade)在适宜气候条件下可生长到3.6m高。一般来讲,北高灌蓝莓低温需求量高(需0~7℃低温800小时以上),耐低温能力远高于南高灌和兔眼蓝莓,后两种蓝莓需冷量低于600小时。南高灌蓝莓开花早,在气候冷凉地区易遭晚霜危害。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高灌蓝莓已成为主要作物,蓝莓果实的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多,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在世界各国迅速扩展。
  
  1 高灌蓝莓的驯化改良及栽培历史
  
  高灌蓝莓种植业起源于北美东北部。美国农业部(USDA)植物局的康维尔(F V Coville)博士自1908年开始育种研究,首先在新罕布什尔州从野外选择蓝莓做亲本材料,选出的第1个高灌蓝莓优系叫布鲁克斯(Brooks)(V. corymbosum);1909年又从矮灌蓝莓中选出了罗素(Russell)(V. angustifolium)。首次有记录的蓝莓育种试验是在1909和1910年,当时康维尔博士设法使布鲁克斯优系自交,但坐果率极低,未获得实生苗。随后,1911年又进行了布鲁克斯与罗素的杂交研究,获得了一批种间杂种,这批杂种于1913年结果后又进行同胞交配,获得了3000余株杂种二代在大田结果。因此,种间杂交是蓝莓育种极为重要的基础。
  1911年,新泽西州怀特波各市派恩兰区的伊利莎白怀特女士参加了康维尔博士领导的蓝莓品种改良研究项目,直接为该项目提供了育种土地和上万株野生蓝莓实生苗(北高灌蓝莓)。由怀特女士和康维尔博士联合选育的野生高灌蓝莓优系有:亚当斯(Adams)、丹菲(Dunfee)和萨姆(Sam)、评价(Chatsworth)、幼林(Grover)、哈丁(Harding)、鲁贝尔(Rubel)和苏维(Sooy)。进一步将这些优系进行相互杂交,1920年推出了第1代改良品种先锋(Pioneer)、卡伯特(Cabot)和卡萨林(Katharine)。这些品种及优系奠定了美国高灌蓝莓种植业的基础,从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农业领域。因高灌蓝莓适应于高酸性土壤,而这类土壤此前一直废弃而不种任何作物,为发展蓝莓提供了有利空间。1937年康维尔博士去世,有6.8万余株杂种实生苗在伊利莎白怀特女士的果园里结果,从中选育推出了15个品种。1937年后,又有15个高灌蓝莓品种从这些杂种实生苗中选出。
  1937年丹诺(George M Darrow)博士接替康维尔,担任了高灌蓝莓育种项目的主持人,在美国农业部马里兰州贝尔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果树实验室开展工作。第一步与各州试验站及私人种植者合作,进行蓝莓实生苗及其优系的区域试验,极大地推动了项目进展,扩大了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的适应范围,使各州在短期内筛选出了适应本土的优良品种。1965年共与13个州的试验站和私人种植者合作,进行了农业部的高灌蓝莓品种适应性试验,为美国高灌蓝莓业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起初北美的高灌蓝莓发展缓慢。1930年(康维尔博士培育的第1个品种推出后10年),仅有80hm2投产,到1965年则增长到8100hm2。1982年高灌蓝莓栽培面积达14 810hm2,1992年整个北美增加到21 925hm2,2003年达到36 230hm2。
  从20世纪初开始,高灌蓝莓从北美传到了世界各地,荷兰(1923年)、德国(1924年)、新西兰(1949年)、日本(1951年)、英国(1959年)相继引进,智利和欧洲西南部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和后期引进,上世纪90年代才传到中国。上述国家和地区从引种试验到规模生产大多数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例如,荷兰1923年引入蓝莓,又花了40年的时间才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首次国际蓝莓专题会议于1968年在荷兰维尔诺市召开,当时每个欧洲国家均报道有蓝莓栽培试验。新西兰1979年有20hm2,1984年达到了400hm2。中国、墨西哥、巴西、乌拉圭和泰国的蓝莓业仅处于试验或早期商业种植阶段。2006年6月在山东省泰安市首次举办了“全国高灌蓝莓实用栽培技术现场会”,极大地推动了蓝莓产业在山东及全国的发展。
  
  
2 生产发展现状
  
  2.1 北美
  2003年北美的高灌蓝莓面积占世界的75%,总产量占79.8%(表1)。美国的蓝莓(北高灌、南高灌和兔眼蓝莓)占北美总面积的83%,达到22 622hm2(表2)。1992~2003年增长最快的是加州、密歇根州、北卡里兰、俄勒冈和华盛顿州。2003年加拿大高灌蓝莓的种植面积达到4456hm2,比1992年增加了1倍。加拿大的蓝莓主要在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992年墨西哥仅有少量初试。2003年达到28hm2。
  蓝莓种植园的面积大小不等,大者365hm2,小的仅0.4hm2,平均为2~10hm2。2003年美国有195hm2有机高灌蓝莓园,而加拿大仅有25hm2。


  
  美国东北部、南部和西南部管理好的成年高灌蓝莓园的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多为7~9t;中西部为9~10t。西部(除爱德华州不太适应、加州2003年较少外)产量为每公顷20t。由于小气候、品种和管理技术不同,同一区域内不同地区的产量差异很大。加拿大的高灌蓝莓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产量是每公顷11t;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18~20t。2003年北美高灌蓝莓的总产量为103 495t,其中59%用于鲜食。


  
  2.2 其他地区
  2003年南美洲的蓝莓栽培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11%(表1),生产的果实多出口到北半球。南美洲的高灌蓝莓产业,以智利开始最早,目前智利的蓝莓面积占南美洲总面积的65%,总产量占90%。2003年有高灌蓝莓2500hm2,其单位面积产量为每公顷10~12t。2003~2004年智利出口蓝莓达到了9666t,其中97%用来鲜食,3%用来速冻。86%出口美国,10%出口欧洲。阿根廷1991年开始栽培蓝莓,大多数于2000年建园,主要集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2003年面积为1200hm2,2003~2004年生产总量为90t,35%出口到欧洲,64%出口到北美。这里的果实出口前需要熏蒸以杀死果蝇,但熏蒸后果实的货架期缩短。2003年巴西种植面积仅25hm2。
  
2003年欧洲的蓝莓占世界总面积的10%,波兰有1100hm2,德国1350hm2,法国410hm2,荷兰300hm2,西班牙和葡萄牙有250hm2,意大利65hm2,英国15hm2。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灌蓝莓传到乌克兰,但发展很慢,至2003年仅有100hm2。2003年欧洲蓝莓总产量为11 320t,95%在欧洲销售,用于鲜食。2003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蓝莓为910hm2,占世界总面积的2%;其中,澳大利亚占一半以上。
  近年亚洲人对蓝莓甚感兴趣,种植面积稳步增加。2003年日本总面积为350hm2,中国大约100hm2。
  
  
3 品种及技术发展趋势
  
  3.1 品种
  美国栽培的高灌蓝莓品种主要有:蓝丰(Bluecrop)、杰西(Jersey)、蓝线(Blueray)、鲁贝尔(Rubel)、艾利特(Elliot)、都克(Duke)、蓝仔(Bluejay)、陶乐(Toro)、尼尔逊(Nelson)、布丽奇特(Brigitta)、里卡(Reka)、遗产(Legacy)、奥扎克蓝(Ozarkblue)。加拿大的蓝莓品种与美国同。
  在美国东南部,北高灌蓝莓占23%。南高灌蓝莓主要有:奥尼尔(O’Neal)、蓝脆(Blue-crisp)、晨令(Reveille)、南佳丽(Southern Belle)、星(Star)、丰满(Bladen)、翡翠(Emerald)、宝石(Jewel)、夏普蓝(Sharpblue)、云雾(Misty)、米伦尼亚(Millenia)、温莎(Windsor)、硒来(Sebring)、遗产(Legacy)、萨姆森(Sampson)和欢庆(Jubilee)。新的有希望的品种为:佐治亚宝石(Georgiagem)、惊魂(Craven)、勒诺尔(Lenoir)、帕姆里克(Pamlico)和阿伦(Arlen)。加利福尼亚州栽培的几乎全是南高灌蓝莓,主要品种有:奥尼尔、星、宝石和翡翠。
  2003年美国南部兔眼蓝莓品种占一半。主要是高潮(Climax)、提夫蓝(Tifblue)、亮壮(Brightwell)、总理(Premier)、蓝尘(Powderblue)、哥伦布(Columbus)、阿索尼(Ochlockonee)、阿拉普哈(Alapaha)和慢进(Onslow)。俄勒冈州的主要兔眼蓝莓品种有蓝尘(Powerblue)、百夫长(Centurion)、拉衣(Rahi)和玛鲁(Maru)。因加拿大气候寒冷,越冬困难,故无南高灌和兔眼蓝莓。
  目前世界各地种植的蓝莓品种几乎都是由美国培育的,只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有少量自育品种。
  3.2 技术发展趋势
  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和佐治亚州正致力于高密度种植、机械采收和修剪、用生长调节剂提高品质和避免晚霜危害,以及改良采后果实质量的探讨。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趋向栽培陶乐、艾利特和都克品种。采用叶分析指导施肥,推广氮素“少量频施”技术。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高密度园行距小于1m,通过搭棚架提高了机械采收效率,并日益普及起垄栽培。印第安那州56%、新泽西州50%、北卡里兰45%、密歇根30%和佐治亚州20%的成年高灌蓝莓园采用滴灌。阿肯色、加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州、纽约州和华盛顿州的新建蓝莓园也采用滴灌。在北卡里兰、俄勒冈和佛罗里达喷灌也很普遍。
  北美用于加工的高灌蓝莓大多采用机械采收(加州有50%的加工果用机械采收)。佐治亚州有50%的鲜食兔眼蓝莓用机械采收,因为劳动力价格高且难于雇工。加州和佛罗里达州的鲜食果均采用手工采收。南美和欧洲的大多数鲜食果也采用手工采收。
  
  
4 展望
  
  高灌蓝莓生产前景广阔,未来5~10年种植面积将持续增长。美国西部和南部将增加14%和31%,2013年加州预计将增加到3238hm2。密西西比州未来10年将成倍增长,增加到1416hm2。加拿大在未来5年将增长22%,未来10年增长26%,增加到5613hm2。墨西哥至2013年将增长到810hm2。智利每年增加300hm2。2007~2008年阿根廷的产量将增加到3700t,未来5年栽培面积增加1倍。预计2008年南美洲高灌蓝莓总面积将达到6000hm2。欧洲未来5年增长量极大,面积将增加40%;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种植面积将增长10%。预计中国也将有高速增长。
  
  
5 结论
  
  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高灌蓝莓的种植面积将迅速增长。2003年全世界高灌蓝莓总面积36 230hm2,预计到2008年将增加25%,达到45 287hm2。蓝莓、草莓、红树莓、黑树莓和醋栗是世界上重要小浆果,其中蓝莓已雄居第1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