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南宋 管鉴《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hjmhjmhjmm 2014-09-10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译文】我们赏花的人不像那春天情意淡薄,守在海棠花枝旁,不让东风把海棠花吹落。

 【出典】南宋  管鉴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注:


  1、  《醉落魄》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2、注释:

   恶:狂。

   却:去,走。


  3、译文:

    阴阴的春日春情漠漠,在海棠花的下面,东风在不停地吹着。可我们赏花的人不像那春天情意淡薄,守在海棠花枝旁,不让东风把海棠花吹落。

    我端起酒杯,细细地品着酒,酒醒了,愁思却还和昨天一样。东风啊,我能不能和你商量商量:不要再苦苦地要吹落海棠花了,不如把我的愁思吹走吧!


  4、管鉴,生卒年不详,南宋文学家,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1173年(乾道九年),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当时管鉴为峡州太守(见范成大《吴船录》)。1186年(淳熙十三年)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养拙堂词》一卷。


    5、《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虽为“赏海棠作”,但不以描写海棠为主,而是托物言志,借海棠抒写作者的忧思。写景不难于词藻华丽,而难于不落俗套。这首词以“赏海棠”为题,实则是借海棠抒写愁绪,通篇沉着平稳,章法严谨有序,运用拟人手法合理自然,是一首耐人品味的小令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春天的时光万籁俱寂,但从海棠花穿过的东风却吹得强劲猛烈。标题中说“赏海棠作”,却不写海棠花的艳丽,而突出了“东风恶”。写春风、春光一般是喜悦、温暖、吹拂、和煦,纵使风大天寒,也不过用“料峭”之类的词来形容。词人别出心裁,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写,才与下文协调。

   “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紧承“东风恶”,意思是说,人对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风对花是薄情的,因此“东风”对花猛吹乃至摧残。正因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上片不写海棠花如何美丽娇艳,侧重写人对花的态度,对海棠的爱怜和保护,反衬海棠花的艳丽,是脱俗之笔。

   过片之后,写以酒浇愁,虽然忧愁无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不忘海棠花,进一步说明了它在词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全词主旨更为鲜明。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词人没有说是因为什么发愁,酒只能暂时麻醉神经,却不能从根本上排解忧愁,酒醒后“愁如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古来写“酒”与“愁”的诗词很多,如柳永有“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凤栖梧》),又有“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诉衷情近》)。意境与该词相近,这说明管鉴在某些方面受过他以前的一些词人的影响。

    但“殷勤”以下三句,则属作者创新。“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与上片“海棠”句相呼应,他要与那吹得迅猛异常的“东风”“约定”,“规劝”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前句说,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后句说,你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这里的写法颇为微妙,一是把“东风”人格化了,一是把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观事物中。把内心活动包含于客观景物之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历来有之,所谓“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夕堂永日绪论》),自然和谐而恰到好处,这首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6、“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见宋·管鉴《醉落魄》[春阴漠漠]。这两句大意是:人心不像春风那样薄情,守好花枝,不让花凋零。


    这是作者在园中赏海棠时即兴而作的一首词,上阙是:“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原来,这一天阴云密布,东风劲烈,海棠花面临着被东风吹落的危险,难怪作者恼恨这可恶的东风,埋怨这薄幸的春情。他决心挺身而出,死守花枝,护住花朵,不让东风把它吹落。作者对花可谓一往情深,而且颇有男子汉护卫弱女子的气概。这几句词以奇想痴语见胜,虽明知其不可能,但作者爱花护花的一片至诚,却令人久久难忘。从欧阳修的掩门留春、泪眼问花,到黄庭坚要唤春归来同住;从朱淑真让柳丝系住青春,到管鉴决心“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古代文人为挽留春光真是绞尽脑汁,各种方案争新出奇,不落俗套,这才为作品赢得了不朽的生命,给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这对学习写作者来说,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


   7、东风是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但因作者经历不同,性情 不同,心境不同,东风承载的感情也千差万别。下面分类作一说明:

    一、东风恶 陆游对东风深恶痛绝。他在《钗头风》巾直言“东风 恶,欢情薄”。东风本可使人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生 机,但它狂吹横扫,使“桃花落,闲池阁”;使“山盟虽 在,锦书难托”;使“人空瘦,泪痕红混鲛绡透”。东风 恶,恶得让人切齿,让人恐惧。春花被它摧残,池阁被它冷 落,美满婚姻被它拆散,恩爱夫妻被它分离,伉俪不能相 得,琴瑟不能和谐。 周邦彦在《瑞鹤仙》中也曾“扶残醉,绕红药”,泪眼 问花,有感时光无情,青春难再,发出“叹西园已是,花深 无地,东风何事又恶?”的深沉感喟。 宋代管罄,在《醉落魄正月二十同张园赏海棠作》中将人情与春情对举,指出“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 放花零落”。岗为爱花、惜花,所以痛斥“春阴漠漠,海棠 花底东风恶”,并异想天开与东风约定“莫苦吹花,何似吹 愁却”,可怜、可叹、又可爱. 宋代王庭筠《谒金门》中的东风更可恶:“瘦雪一痕墙 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眼前已 是繁花凋零,凄惨不堪入目,但是东风无情,仍然继续肆虐。 更有甚者是宋代张元斡《兰陵王春恨》中的东风,因 为嫉妒花儿的芳香艳丽,连刚刚长出的嫩萼都不放过。词中 写道:“东风妒花恶,吹落,枝头嫩萼。”无需多言,仪此 一幕,已让人恨之入骨了。

  二、东风无情 晏几道在《玉楼春》中说:“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 红吹满地。”诗人破空起笔,沉重有力,直怨东风无情,而 且指出这种无情并非偶然,完全出丁.有意算计,年年如此。 下旬“艳粉娇红吹满地”承接上旬而来,进一步写满目繁 华,在东风中转瞬即逝,让人触目惊心,以此表明诗人怨恨 之深,东风无情。 贾至在唐肃宗时因事贬为岳州司马,愁重难遣,寄希望 于东风,然而东风无情,不为他遣愁,反而春日惹恨,把恨 引得更长,使诗人更加痛苦。写卜.了“东风不为吹愁去,春 同偏能惹恨长”的千古名句。〔《春思j二酋》(其~)〕 史达祖《三姝媚》“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也 指责东风无情,摧残百花剥蚀容颜,使他的心}:人随闲花的 调谢而消逝。 欧阳修《青.毛案一年春事都来几》也怨恨东风无情, 将他的离泪吹落。不过他清楚,即使吹走再多的泪水,也吹 不走他的离情别恨,因此用“不枉东风吹客泪”原谅东风, 宽慰自己。 宋代的周密怨恨东风虽不真心,但也真情。他在《疏 影梅影》中说:“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说东风暗地罩常常无情,吹动帘幕,使映照在帘上 的月影梅影都被搅碎。这实际上是描写梅影在帘卜摇动的 情形。 宋代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中“水天空阔,恨东风 不惜世间英物。”“世间英物”是指文天祥。面对长江,词人不禁想到:同是一。道水天空阔的长江天险,当年周瑜能在 这里将曹操打得一败涂地,而现在,像文天祥这样的人英 雄,为什么就不能凭借它拒敌于国门之外呢?东风如此不 公,如此无情,怎能不叫人怨恨呢? 宋代汪莘《杏花天有感》:“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 帐江南n暮。白菠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幸自是断肠 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 去。”东风无情,吹送着落花,“美人”也无心去弹弄秦 筝,便随者匕花缓缓归去。词人不说罢理秦筝,而说“东风 占尽”,用意婉曲之至。

   三、东风有情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故人溪E,挂愁无奈, 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沿顿、相思处。曾把芳心深 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史达祖对梅花爱得深沉,爱得忘情。他本盼望多情的东风能 把他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就被竹外的梅 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竟自不来了。词人满腹衷 肠,无限哀伤,幽怨地喊出: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 留住。 吴文英“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祝英台近 除夜 也春》)是对东风多情的最好诠释。在岁暮的最后几天,西坠的夕阳欲下未下,仍在空中留恋:多情的东风缓缓吹拂,既送 来新春的气息,又好像在挽留将近的年华,不想让它溜走。 宋代赵令畴《浣溪沙》巾的东风同样风情万种,她“轻 轻弄帘帏”,柔柔地抚掠着女主人公的鬓发,撞击着她爱的 万方数据 心扉,在“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的爱情季 节,把她的心引向爱情的向往…… 宋代张先《一从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沉恨细思, 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翻用李贺《南园》“可怜日暮嫣 香落,嫁用东风不用媒”之意,说女主人公怀着深深的怨 恨,细细地想自己的身世,甚至不如嫣香飘零的桃杏,在青 春快要调零的时候嫁给东风与情郎相依相随,而自己只能在 形影相吊中消逝青春。 宋代秦湛迷恋东风,更忠情于东风。 《卜算子 春情》 要拟情东风浣此情(春情),何等的浪漫感人!欧阳修与东风同样情意深浓,他在《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说:“异 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在《玉楼春尊前拟把归 期说》中说:“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东风容易别。”在《浪淘沙把酒共祝东风》巾说: “把酒共祝东风,且共从容。”

    四、东风无力 要说东风无力麻首推李商隐《无题》。李商隐错误地爱 』:~个宫女,相见本已很难,故而离别更难。何况他时运不 济,种种打击接踵而虿,力尽筋疲,无法享受爱情的甜蜜, 犹如东风力尽,百花只有凋零。“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 力百花残”并非伤别适逢春晚这~层浅意,实为李商隐身世 遭逢,人生命运的深深叹惋。 陈克《谒金门》:“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 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不得,东风无气力。”“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明说春天将尽,暗寓主人公流年虚度,青春不再的无 奈悲哀。这茸诗在闺情的背后寄托国家之慨。“目断江南江 北”,“东风无气力”也寓“山河破碎,恢复无力”之意。 宋代王令《春晚》“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 回”。悲壮豪迈,信心卜足。细细思量实为一种无奈哀伤的 自欺。 宋代范成大《眼儿媚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凼甚,小 憩柳塘》:“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毅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词人用东风无力吹皱水波来形容春慵 的不可捉摸,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状态,形象生动,令人 叹服。与冯延巳《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苏 轼《临江仙》“风静毅纹平”同出一辙。 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在人们的意念中,和煦的东 风给万物带来生机,它能吹开含苞的花朵,展开细眉般的柳 叶,似乎也应该吹展人的愁眉,但这&敛的黛蛾,却是怎么 也吹不展,究竟是愁太浓太霞,还是东风没有气力? 五、东风有力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 案元夕》),原词形容元夕的灯火光彩夺目而众多,说东 风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 今人多按字面意思来解释:由于东风的到来,使得百花在一 夜之间全部开放,处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管怎么说我 们都能感到东风的有力。 《红楼梦》薛宝钗《临江仙》有“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的句子。这是说白玉堂前的春光,懂得柳絮怎 样飞舞得动人,东风有力啊,让它把柳絮吹得1{l扬,均匀地 撒向天地之间。《临江仙》中还有“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 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诗句。这是说柳絮想凭借东风的有 力,达到九灭之上,这也道出了薛宅钗“送我上青云”的野 心,但终因她“本无根”,最后还是被贾宋玉抛弃了。 宋代赵鼎《点绛唇春怨》中说:“清明近,杏花吹 尽,薄暮东风紧。”东风带来了春意,催开百花,东风又吹老 园林,送走春色。“薄暮东风紧”既写出了东风紧吹的力度, 又写出了作者“…任岁农贴体寒”,守住春色不放的深情。 苏轼《洞仙歌》有这样的句子:“义莫是东风逐君来, 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东风有力的吹拂,可以消愁释 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正如诗人辛夤逊 《柳》诗所说:“既待和风始展眉。”然而,这微茫希卓的 霞光在哪罩?“又莫是”就是严峻而无情的网答。 自居易《杨柳枝》中的东风则风致翩翩,温情有力。他 说:“一树东风千万枝,嫩予金色软丁丝。”苏轼《梅花》 中东风则没有白诗中的浪漫动人,变得严酷冷峻,他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六、东风有意 唐杜牧《赤壁》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认为赤壁大战中东风有意给周郎方便,火攻才侥 幸成功,否则东吴大败,连一j乔也会被曹操掳走锁进铜雀 台。其实杜牧臼负有将彳‘而不为所用,故借周瑜的事慨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苏轼《新城道中》颂扬“东风知我欲行,吹断檐问积 雨声”。东风是苏轼善解人意的知己。苏轼要进山,东风马 上吹散阴霾,为进山创造条件,使苏轼心想事成。苏轼《南乡子》也有“春雨暗阳台,乱涌歌楼湿粉腮。。‘阵东风来卷 地,吹回,落照江天-。半开”的动人词句。 李自在《劳劳亭》巾道:“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东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东风深知离别的痛苦,不忍心 看到人们折柳相送的场面,有意不吹绿柳条。东风的苦心多 么感人。 唐代钱翊《未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 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在诗人的想 象之中,未展的芭蕉是深藏着美好轻松情素的密封的少女书 札,严守内心的秘密,然而随着春寒的消逝,芳春的到来, 和煦的东风总会有意的暗暗拆开“书札”,使美好的情素呈 现在无边的春色之中。 唐代郑谷《海棠》:“东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 诗。乖茛丽最宜新著酒,娇娆伞在欲开时。”在大自然的百花 园里,海棠花素以娇美著称。东风仿佛特意用‘种鲜艳的颜 色染红她,打扮她。难怪诗人为之倾倒,为之销魂,以为太 值得携酒对赏,赋诗吟咏了。

  中国占典诗词浩如烟海,诗词中的东风也是千姿百态, 它们有怨有恨,有情有爱,它们再现一段段真实的历史,演 绎个个感人的故事。


  8、“长恨春归无觅处”,春去杳然,无处寻觅。惜春的遗憾是人之常情,“春风堪赏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唐人雍陶的慨叹,正是对春光匆匆的惋惜。于是,“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宋人管鉴在《醉落魄》中,表达了人情坚贞,不忍花落的一厢深情。惜春无奈,挽留无方,于是百计寻春。黄庭坚诗云:“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落想天真,情深意切,表达了对春天的无限眷恋之情。

  9、我们通过宋词作品,从爱情、闲情、性情、济世之志、人生体验、羁旅行役、流落之悲,以及节序活动与相关民俗、咏物等方面,对宋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匆匆作了一番巡礼。过去,人们常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后来,又说文学就是人学。持“反映论”的强调客观,持“人学论”的强调主观。其实,文学史既应是人类的心灵史,也应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史,宋词就很全面地将生活史与心灵史融为一体。在文学史的流程中,宋词成为了“一代之文学”,又在其流传过程中,一直给人以感动,直到千年之后,我们还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当年的生活,和古人的心灵悸动,仿佛可以看到一幕幕生活场景和男男女女的音容笑貌。

     西方从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和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进入到信息时代以后,生存状态与思想观念的变化更是前人难以想象的,“地球村”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国家在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后,重新打开了关闭已久的国门,此时又一次痛苦地发现,我们比起先进的国家,竟然落后了那么多年!中国人不得不再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并奋起直追,以求尽快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新时期以来的三十多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各项事业都有很大发展,经历了这一段历史变化的人们,在回首前尘时,恐怕都会毫无例外地发出惊叹。是啊,三十多年前,谁能想象出今天到处高楼林立、高速公路贯通南北东西的情景,在样样都要票证的时代,能设想今天的买方市场吗?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同样,精神生活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在无畏实为无知的“红卫兵”向“封资修”“宣战”,大破“四旧”之时,有多少优秀的文化遗产被付之一炬!“八亿人民八个戏”的日子持续了十年,全国统一、别无分店的新华书店里,除了革命导师的著作外,大概只有“样板戏”剧本、剧照和少量作家的“革命小说”了。在那个时代,“手抄本”小说以“地下工作”的方式流传,侥幸未毁于“秦火”的唐诗宋词选本,同样也是采取“地下”方式阅读。是啊,当时还真没有过勇敢的设想,会想到竟然有大量出版物摆满书店的一天。

    不过,经历了巨变的中国人也会发现,随着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也的确带进来一些苍蝇蚊子,在阶级斗争、“斗私批修”的“革命”炼狱中走出来以后,我们不必为了想一睹《天鹅湖》的优美舞姿,而反复观看革命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但是,在外国电影纷纷进入已久,不少人感兴趣的往往不再是崇高和美,而是娱乐性,是拳头和枕头。相关的书籍阅读也往往与之类似,除了功利性、实用性的阅读外,审美被降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而文学的功能似乎大部分转移到了娱乐性、游戏性一侧。当年的一切,早已成为过去,青年人对于三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几乎看成是天方夜谭。

    文艺不应是纯然的崇高,老是让人肃然挺立或正襟危坐,是难以接受的,也是无法做到的。人类普遍具有儿童般的天性,需要娱乐、游戏、放松、休闲,但是,人类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不应在精神上沉沦。走出了中世纪黑暗的欧洲人,在喊出博爱、平等、自由的口号同时,也知道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共同目标,甚至是终极目标。世界变得愈来愈小,经济在很快地一体化,也有人开始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提出了新看法。但是,正如政治上不应是单极世界一样,文化更不应是单一的,强调民族性并没有成为过时的话题。在我国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忘却自己民族曾有过的辉煌,不应在迅猛的发展中割断与历史的联系,未来的文化发展并不意味着在“全新”基础上的新生。我们虽不必再对“老牛车水慢悠悠”的农业文化缅怀不已,但也不能忘却曾有过的精神家园……

    没有名气的南宋词人管镒在其《醉落魄》词中写道:

    春阴瀵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枚,不放花零落。

    宋代众多的词人曾以满腔深情关注过身边的生活、事情、人物,曾袒露出自己的心灵和感情。千年之后,依然给我们以感动。我们也不应冷落古人,我们还可以同他们进行灵魂的对话。对宋词这笔文化遗产,我们很可以本着“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的态度,珍视她,爱惜她,理解她。尽管她实际上已随着历史而零落了,但我们至少还应将她看成是护花的春泥。

   让我们满怀感情,贴近古人,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10、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古代众多的诗词人曾满腔深 情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在诗词作中袒露出自己的心灵和 感情,隐约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 的珍品——诗词,至今仍活在现实中,并且不断延伸,它同我们的生活依然息息相关。对诗词这笔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本着“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的态度,爱惜 她,扬弃她。作为一种弥漫于我们现世生活的方方面面,笼罩、 制约着我们思维、言行的精神氛围和文化环境,一种无言的渗透 和烙印,我们是无法回避、更无法完全超越的。我们应该同古人 进行超时空的对话,从中获得感动和教益。 尽管中华传统文化是包罗万象、极其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其时 空跨度与内蕴深度犹如大海浩淼无际、深不可测而又变化万千, 但决不是毫无脉络可寻、毫无规律可依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总是在追求、执著于自然宇宙与社会人生、自然与人工的 亲和、合一境界。


   11、春天来了,一个浪漫情怀的时节。

  

  春色恼人,眠不得。花园看花,桃花依旧笑春风。落花迎面,游人醉,似少女的红唇,轻吻那相思的人儿,却嫣然一笑和风去。

  

  初春的相思,如昙花一现,惹人爱。

  

  一春幽事有谁知?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和雨。春夜梦醒时,却淡淡的,没了深秋的哀思,寄托着嫦娥的无奈。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12、赏桃花也未必非在万树千枝云聚的地方。诚然花开如云如霞的桃园让人流连,但在山石林莽间突生一两枝的场景也别有一番媚趣。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如“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在竹或柳或茅屋或溪流的陪衬下,桃花越发娇艳可人。能在国画中见到的桃花,总不是成片的桃林,而是一两枝三五朵,寥寥数就勾画出春色无限来。这是一个审美上的意趣。在山涧沟畔,在村人房前屋后,总有那么些独自盛开的单株桃花,以寂寥的姿态传递着诗画般的美。而这种美,摄魂夺魄。


    花开明媚,花谢寂寥。世人赏桃花偏爱花开之时,惟独那些善感的灵魂偏爱花谢之时的寂寥冷清。花落,无非自然的新陈代谢,却容易让人反思人生的仓促易逝。写即此处,我亦感伤无限,恍如立在漫天飞花之中,神思飘渺。忽想起宋人管鉴在《醉落魄》中云:“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想告诉这痴人:也许世间唯一能留驻的春色,只在心灵深处。


    桃花落,春色浓。

 

  13、曾经幻想过,在我最美的时刻,遇见你。

   是的,在某个夜晚。铅华浅浅妆成,青丝松松挽就。两杯水酒。一句一句的诗,用醉押韵。

   或许会醉出这样的诗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或许会醉出: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也或许会醉出: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更或许会醉出: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赴巫山路……


  14、青春,是人生旋律里最灿烂的一个音符。拥有青春,就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从天而降,满心喜悦满眼祝福地与太阳同步,把脚下的峰巅当成新的起点,对更高的远山下一次青春的赌注,澎湃的大潮燃亮了心中的希翼,轻盈的脚步款款地划进无怨无悔的生命旋途。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然而,今天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人将青春作为代价,置换爱情、地位、金钱;一些人以青春为由到处播撒着“爱”的种子,更有的人高唱“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游戏人间。渐渐地渐渐地,我们的生存空间,迷茫了和辜负了花样青春。

   迷失了视线和心灵,我们也迷失了青春,如过客一般,青春一去不复返,尽管我们用流行歌曲表达青春,用精美贺卡包装青春......等等来填补我们关于青春的空白,青春啊,已何时被我们放逐得太远太远!

   因此,不如让我们一起早日放飞青春。

   因为放飞,所以拥有,事业从此一帆风顺,爱情才能缱绻不渝。那将是一些多美丽的日子呵,因此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