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州老城区往事(之三)

 陆安桥1871 2014-09-10
                 最初的三派
     万州四九年十二月解放后,为维护正常的城市治安秩序,设立了四个派出所,其中三派设在三马路肠衣厂对面的小巷内,与我家院子对峙,门牌:399号附1号。
     三派原是火神庙,住有念经的和尚,德胜镇镇公所曾设庙上办公,五〇年、五一年拆毁被视为封建迷信的庙宇,搬走了菩萨神像后,改作了三派的办公室、寢室、营房。最初派出所是解放军部队编制,实行供给制,人员均在单位吃住,最大的军官称书记,次有文书、管生活的司务长,以及八九个管段的户籍员。三派管九个户籍段(即后来的居委会或分社) 。我家住地,属五段。瀼渡桥、陆家街为九段,营盘、易家庄为八段,车坝(后为和平广场) 烂马路(后称复兴路) 月亮石、瓦房街(后称和平路) 为七段,三马路二小处为四段,大桥头处是一段,马伦岩、棉花地、民主路、沟里头、较场坝等处,也分属某段某段。
     刚解放,三派里驻扎有部队,至少两个班,与派出所干部同一个食堂开伙,当兵的住营房,吹起床号,在露天操场摆席,窟()着站着吃饭。派出所巷巷的马路边,是两扇透明的木栅栏大门,由部队哨兵持枪二十四小时把守。大门口顶上,有一间十几平方米悬空楼房,用来关押犯人,上下时用活动楼梯,不用时楼梯倒放在一边,主要是规避犯人逃跑。
     三派巷内,只有我家可随便进出,其他的人要说明情况才得进去。当时户籍管理很严,公安机关随时都有可能突然袭击,敲各家的门查户口,即使解放了,老百姓还是习惯旧称,把查户口叫为“清乡”。如果查出那家有来历不明的可疑人,都要带回派出所受审。因此,老百姓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来客了习惯带户口簿,主动先到派出所去登记,尤其是晚上,群众到三派登记来客的比白天多,派出所放一张桌子在二门口,由户籍员轮流值班,在门口接待群众。另外,晚上十二点圆钟前,属地各家栈房,也必须将当天住宿登记簿送到派出所去,接受查阅和备案。
     曾记得,最早管五段的户籍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靓女,穿着威武笔挺的公安解放服,胸前除佩挂有公安标致的布徽外,还别了支自来水钢笔。她叫冯德英,因我奶奶的妺妹(二姨奶) 嫁给塘坊行医的冯家,故冯徳英常到我家院子来串门,喜欢给老辈聊天,认亲戚,肚子饿了,或嘴馋了,就在我家找吃的。也可说明那时的公安干部与群众相处很融洽,能够和老百姓打成一遍。冯户在段里也作了许多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比如:说服有两个及以上右客(老婆) 的家庭,依法重组;让一些年轻的家庭妇女解放出来,到段上参加社会活动,到合作社、国营单位参加新民主主义建设;取缔旧时不讲科学的接生婆,培训有文化的新人,建接生站,推行新法接生;打苍蝇,灭“四害”,打扫街道卫生,美化环境;尤其是张家长,李家短,婆婆妈妈的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她都出面以很艺术的方式,进行调解。她算是新中国初期的社会活动家。
     三派的其他户籍员,也爱到我家院子里来耍。打狗运动时,每天数以百计的恶狗被除,狗尸一般就拖到郊区农村去深埋。有几个胆子较大的户籍员,违反纪律,悄悄的偷几只死狗,摔到我家后花园(派出所后花园与我家一墙之隔),剐了皮,架起砖头,临时砌成灶,用柴火炖起美食。后调市公安局工作的张德培,与我们认本家,许多年后,见到我,还当着我娃的面弹“老弦”,说:“你爸,诨名‘大饼’ ,小时候,我们当叔的可没有少抱他哟!”八段户籍员邓叔云,当年还是个未婚的小伙子,后与易家庄我二姐奶子家大女儿万良英结成了夫妇,旋万良英早逝于万州流行的肺结核疾病。
     记忆深刻的是:每年一到春节,三派可热闹了,各段居民的龙灯队、腰鼓队,以及学校、工厂、机关团体组织的文艺队,舞着龙灯,踩着高跷,玩着狮子,划着彩船,打着腰鼓,敲着连筲,还有活蹦乱跳的车车灯,像潮水般,络绎不绝的涌进派出所巷巷的院坝里来,放火炮(鞭炮) ,高歌猛叫,给三派拜年啰!这说明人民群众当年对公安的拥戴、认可和尊敬。
     三派户籍员的人事变动,发生在“三反”、“五反”运动之后。搞运动时,深更半夜,我家还听到从隔壁派出所院子里,传来的吊打惨叫声,据说当时逼供信,还施行了“鸭儿凫水”,又听说书记自杀了,有户籍员入狱了。不久,所里又增添了几张陌生的新面孔,有的户籍员调走了。常来我家的户籍员,也不来了。即使遇见很熟的户籍员,他也缄口不语,守口如瓶,讳莫如深,自始至终,从不向外透露其细节和真情。等我们长大后,参加了工作,才知道社会的深浅,才知道中国搞运动的残酷,尤其是五七年的“反右”,人整人,受伤害的是一些能人和能人的家庭。
     回想最初的三派,解放之初,的确作过许多利国利民的工作,干过大事,为人民公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如:取消旧时夜间打更报时和防火防盗后,建立了由居民组织的夜间巡逻队;宣传新《婚姻法》,打击取缔害人的“一贯道”,斗争恶霸地主和有劣迹的保甲长,动员群众送丈夫和子女参军到前线去抗美援朝;沿街拉着大板车打狗,为城市宁静和防疫作贡献等。市民有口皆碑,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六十年代初,三派腾出地皮盘,为附近缺房单位建职工宿舍,自己搬迁到福音堂巷巷的后花园办公,人民公安为人民在新址再立新功,那将是后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