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艺术教育在各学科中的运用

 昵称19320887 2014-09-11

浅谈艺术教育在各学科中的运用

 

河北冀州市南午村第一小学 周晓阳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科目,不管广义的艺术教育还是狭义的艺术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个人认为艺术教育是存在在我们每一个学科教学中的,是存在在我们身边每一件让我们从心灵深处感觉到美好的事情上的,比如老师的爱生如子,老师的孜孜不倦,老师的无悔人生等等,都是对艺术教育的一种具体真实的诠释。这也是广义的艺术教育,真实的艺术教育,美好的艺术教育。

关键词:艺术教育;真实;独特;美好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科目,艺术教育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教育不能再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上,而是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

在现在教学中,艺术教育已不单单只是出现在音乐课,美术课,尤其是小学教育,艺术教育穿插在各科教学中,每一学科、每一堂课,都透露着艺术教育的魅力,都展现出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和美丽。

小学教育面对的大部分是儿童,充满着天真的童趣,对于传统的教育,孩子本身就有一种无形的反抗,他们好动、爱玩乐,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一刻也静不下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授课和教育要创新,要突破,整合所有学科特点,找出最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方法,艺术教育,就这样走进了每一个学科的课堂,也走到了小学生的身边,陪他们一起长大,伴他们一路成长。

一、艺术教育在每一个学科的每一节课上。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艺术教育体系之一。他的综合性、创造性(即兴性)、参与性,同样的应用在我们的每一节课中,应用在我们的每一种教育中。

音乐课上,孩子们正在学习《捉泥鳅》,随着动听童趣的的音乐,孩子们随性的摇动着自己的身躯,老师微笑着打着节拍,当“池塘的水满了……”响起来,孩子们也边唱边跳了起来,可以看出没有经过刻意的排演,只是让孩子们自己跟着歌曲在唱在跳,孩子们开心地舞出了自己悟出的旋律,跳出了自己对这首歌曲的见解,老师从中找出诠释的最完美的律动,让孩子们自己互相完美着自己的舞姿,整节课是激昂的、是兴奋的,同时也是最成功的。随着一遍遍的“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这节课也落下了帷幕,下课了,孩子们还在兴奋的《捉泥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着。这就是艺术教育完美的体现,这也是艺术教育最真实的魅力。

语文课上,屏幕上放映的是关于《草船借箭》图片,老师正用鼓励的眼神看着那几个表演《草船借箭》的孩子们,他们正在用他们童稚的声音,有些生疏的表演着他们认为精彩的一段,慢慢的他们越来越熟练,直到把自己完全的沉浸在其中,台下的孩子们也随着他们的表演露出一个个和他们相似的表情,紧张的、机智的、自信的……,看着这一幕,老师的笑容是欣慰的,也是意料之中的。没有填鸭式的语言,没有传统的讲解,有的是孩子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是老师轻声细语的纠正。艺术教育,正在悄悄的绽放着她的美丽,散发着她独有的芬芳!

英语课上,听不见老师领读的声音,看不见黑板上一个个难以记忆的单词,没有那不知所云的句子,从课堂上传出的是一串串有着极强韵律感的英文歌曲,说唱的、清唱的,对歌似的,无穷无尽的形式,再仔细的分辨,都是一个内容,“Monday, Monday,I love Monday; Tuesday, Tuesday,I like Tuesday……”,“You see M-o-n-d-a-y Monday, Monday, I love Monday, I love Monday. You Know what day I love?” “I know, I know, you love Monday, M-o-n-d-a-y Monday,you love Monday!”老师看着听着,在一边指导着,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对话、对唱、互相提问,应有尽有,课堂是自然的、激情的,对话也是自然的、热烈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激情高涨的。这就是艺术教育的魅力!这就是艺术教育的成果!

美术课上,黑板上有着这节课所要表达的主题,《春》,下面的孩子们已经在互相交流了,他们各抒己见,讲解着自己所抒发的意境,互相补充着,互相赞叹着,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谦虚的听着别人的意见,认真的纠正着自己的不足,力求最后交上的、展出的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最完美的图画,《春》在孩子们共同的参与下,缤纷多彩,灿烂眩目!这就是艺术的教育,这也是教育的艺术。

艺术教育就是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每一个人心中。我们的学习、我们的教育都是美得化身,都是艺术教育的延伸!

二、艺术教育在我们的身边,在学生的生活中。

艺术教育没有界限,它不仅仅存在在教学中,不仅仅出现在课堂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一样有它独特的身影,散发着它独有的光彩。

开饭时间到了,小年级的学生正整整齐齐的端坐在餐桌前面,他们刷的干干净净的小碗放在他们的面前,等候生活老师给他们盛饭。两个生活老师端来了他们丰盛的午餐,孩子们嗅着饭菜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可他们没有动,依然整齐的坐着,只有从他们激动的表情,和放光的眼睛里才能看出他们多么的想早一点的吃到那可口的饭菜啊。终于,都吃上饭了,没有吵吵闹闹的声音,只有老师轻轻地询问声:“慢点,慢点,还有很多!”“还要吗?再添多少呀?”

大年级的学生也来了,他们排着队,拿着自己的饭缸,有秩序的打着饭,和打饭的老师说着自己想要吃什么,一切是那么的井然有序,没有大声的喧哗,也没有嘈杂的混乱,这是长久养成的习惯,这是艺术教育生活化的体现,一切都透露着美,一切都是美的体现。

艺术教育就在我们的身边,不用刻意的去发现,就是那么自然而然。

办公室里,一位老师正一只手给怀里的孩子揉着肚子,一只手拿着手机打着电话:“你好,是小哲的家长吗?孩子突然说肚子疼,你有时间来学校把孩子接走,给孩子去看看吧。”放下电话,在轻声的问孩子:“怎么样?还好吗?还能坚持吗?不行我们就先去医院,让你家长直接到医院接你……”

另一间办公室,一位老师正在和一名学生谈心,孩子的父亲出了车祸住院了,孩子的母亲打算离婚,这对一名五年级已经懂事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是一名很要强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可是这件事却让孩子没有了心思学习,老师在哪儿认真的倾听这孩子的诉说,偶尔插一两句话,慢慢的孩子的脸上不再那么的痛苦,慢慢的孩子的表情出现了释然,他向老师保证“我一定好好学习,乖乖的听话,让妈妈舍不得放下我,舍不得离开有我的家!”

这些事情都不大,看似和艺术教育也没什么关系,可是,这也是一种艺术教育,而且是言传身教的艺术教育,是真实的自然的艺术教育,是融入生活的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教育更加的深入人心,影响更加的深大。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潜移默化,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好。

艺术教育,让我们提高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就让我们把艺术教育融入到我们身边,从教育到生活,点点滴滴都做到美吧。不管是广义的艺术教育,还是狭义的艺术教育,最终,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必须先要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美,我们才能把艺术教育贯彻的更好。为了我们的中国梦,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艺术教育的长河中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