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伟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浅谈班主任工作艺术

 昵称15221501 2022-03-17

(山东省北镇中学 山东滨州256600)

Spring breeze melts rain, moisten things silently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rt of head teacher's work

Su Weijie

(Shandong Beizhen Middle School Binzhou, Shandong province)

摘要:班主任工作非常繁琐,往往压力巨大,常常处于焦虑状态,而如何让班主任工作更富于艺术性,让班主任工作更轻松一些?充满魅力的工作语言,和风细雨的谈话;接纳学生的差异,宽容学生的错误;组织富有爱心的班级活动,班主任以身作则,都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

The work of the head teacher is very complicated, often under great pressure, often in a state of anxiety, but how to make the work of the head teacher more artistic, make the work of the head teacher easier? Charming working language, gentle conversation; Accept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tolerance of students' mistakes; Organizing loving class activities and setting an example by the head teacher can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harmo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关键词:谈话艺术  宽容错误   爱心活动   身教   言教

Talk art   Tolerance error  Compassion activity  teach others by one's own example  teach verbally

班主任工作细碎又繁琐,从学生学习到行为、生活,事无巨细,都需要班主任亲力亲为,要处理的事情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班主任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门艺术,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而一个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位有情怀的老师。

一、谈话和风细雨,浸润学生的心灵

语言是一门艺术,老师的语言最容易感染学生,而课堂教学语言,我们常常追求幽默风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燃起他们的求助欲望和兴趣。而以班主任的身份站在讲台上,我们常常会进入一个管理者的状态,管理者意味着身份地位的不对等,讲话的方式常常是居高临下、指使命令的。如果把学生当做同事来对待,说话的时候必然会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接纳程度,语气会平和很多,声调必然轻柔很多。我以这样的方式和学生谈话,发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对我的接纳程度,远远大于以前的学生。曾经教育孩子,你想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话也深深教育了我。董卿秉持一个自我教育的信念就是“保持平等的姿态,懂得说话的分寸”,她担任评委点评的时候,拿捏得当,一般先说参赛者的优点,然后再一针见血地指出参赛者的不足之处,这种方式肯定比直接提出建议更有效。

语言是班主任老师传输信息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亲和力的强弱,高一的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学校里,班主任就是他们唯一的亲人,所以对学生讲话,要如妈妈一般亲切和蔼,一句亲切温暖的话语,有时会化干戈为玉帛;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远比冷冰冰的指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取心和荣誉感。优美的语言,使学生感到格外的舒畅、亲近,可谓声声入耳、润心,句句有用、育人。

新接手的高一新生中,有一个孩子让任课老师们头疼不已,老师们反映这孩子自恃聪明不写作业,不认真听课。我私下里了解到这孩子从初中开始就是如此,显然是多年养成的坏习惯。我叫出这个孩子谈话,他一看见我就眉头紧锁,以为又是惯常的一顿批评训斥,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业,他回答写不完,但是据我所知他只完成英语作业和我这个班主任的作业,我说:“可是我知道你每天必做英语作业,很显然你很理智,知道自己的薄弱学科在哪里了,努力学习英语,这一点就比每天应付作业浑浑噩噩混日子好很多,学习就应该像你一样,目标明确,规划清晰。”听我这番话,他眼放光芒,满脸震惊,没有“期待”中的斥责竟然得到表扬,接着我又提出建议,“其他科目是否也有偏弱的?优势学科怎么保持?”他思考一会儿说:“做作业练习巩固,自己还需要再刷刷题。”我表示非常赞同,“老师期待你把计划付诸行动。”后来关注他,发现几乎没有不写作业的情况。我想,对于这个孩子,他大概接受过很多次的批评打击教育,但是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激起他的逆反心理。这就是谈话的艺术,和风细雨比狂风暴雨更能够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悦纳老师的引领和教育。

二、学会宽容错误,接纳学生的差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当学生犯错时,我们是恶语相向,还是良言沟通?陶行知的“四块糖”的育人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对待犯错的学生,我们学会宽容理解,走进学生的心灵,换位思考,和学生零距离交流,往往更能够纠偏扶正,春风化雨。

古人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各有不同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个班级里,有优秀的孩子,也有后进的学生,这是多年积淀的结果,和家庭、社会的教育都有关系,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必然造就出千差万别的孩子。

班里的郝同学,自开学以来,频繁迟到,按照班规要求,迟到自动站一节课以示自我惩罚,可是他屡次自我惩戒,收效甚微。我叫出他,没有疾言厉色,只是和颜悦色询问他为什么迟到了,他回答妈妈没在家,又问:“没有闹钟吗?”回答闹钟没响,之前迟到都是这样的原因。原来如此,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凡事依赖家长、生活自理能力有欠缺的孩子。而对一个孩子来说,独立生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独立的孩子,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人生;而不独立的孩子,只能被自己的人生支配。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培养时间的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每个孩子在人生中都需要学会的课程。为此,我和郝同学探讨了如何按时上学的问题,最终确定的办法是,每天定闹钟,睡前检查闹钟,提前五分钟离家。后来郝同学再无迟到现象,我问他不迟到的感觉怎么样,他回答:“很好,到学校的路上很从容。我不用站着了,我妈也再不用喊来喊去了。”这就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既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也和谐了亲子关系。而我在纠正他的错误的过程中,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宽容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孩子们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不就实现了我们教育的一个目的吗?

三、爱心蚂蚁活动,营造和谐关系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我在班级里开展了“爱心小蚂蚁”的活动,既拉近了师生关系,也让正能量在班级内传递,打造了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高一刚入学的孩子,面对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往往会有很多的不适应。高中老师快节奏的教学方式,同学们之间微妙的成绩利害关系,让很多学生倍感压力,就有一些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面对如林强手,初中的佼佼者变成了后进生心理压力极大心理极不平衡,表现出失去信心,不信任他人,不懂得合作与关爱,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只靠班主任平日的谈话沟通,很难达到持久的教育目的。在不断的探究和实践中,我采用了“爱心小蚂蚁”活动形式,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去体验关爱与被关爱,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主动合作,付出关爱,也得到关爱。

机缘巧合,了解了蚂蚁,发现蚂蚁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优良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我的学生欠缺的。蚂蚁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群体,蚂蚁分工明确,蚁后、工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工蚁整天忙碌不停,任劳任怨;搬运大食物时,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我想我的学生如果能够像蚂蚁一样, 团结一致,互助互爱,那么必将如蚂蚁一样创造出无穷的神力。

活动中,组长组织自己组员共同协商,共同严守秘密,蚁妈妈们对抽到小组的“蚁宝宝”细心观察,呵护关爱,及时发现她在学习、行为、生活、心理上的动态,并用便笺条写自己的“爱心”,每个小组都只知道自己的“蚁宝宝”,不知道自己的“蚁妈妈”。活动试行一个月,月底揭秘“蚁妈妈”亲子相认,评选出“最幸福蚁宝宝”“最有爱心的蚁妈妈”和“最机智的蚁爸爸”。我也被随机编入蚁群,成为了一个“蚁妈妈”。

活动伊始同学们对抽签的热情就空前的高涨,小组长争着先抽,组长和组员们窃窃私语脸上流露出神秘的微笑,第二天几乎每个踏入教室的学生都是最先走过去看贴在墙上的“温暖”。课间也必要去后面,看看“蚁妈妈”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同学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看到称呼自己“乖乖”“宝宝”“崽儿”,心里既开心又羞涩还新奇,时刻被人关注的感觉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从那以后,后墙黑板上的“温暖”渐渐增多,各种颜色,各种笔体,各种或鼓励,或建议的话语。每到课间,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涌到教室后面,寻找自己的“温暖”,读到提醒自己的话语,感到自己时刻受到关注:你现在还是每天中午来这么早啊?为啥中午不睡觉呢?一天之中,中午的休息尤为重要啊,以后不要来太早了;考试要放平心态,注意休息!以最好的姿态迎接考试!你今天表现不错,认真学习了。上课不要走神,记好笔记,不要说话。等等,各种或鼓励,或关心,或表扬,或建议的话语让孩子们心里倍感温暖和幸福!

月底亲子相认的班会课上,我们评选出“最幸福的蚁宝宝”,而最负责任,很多“蚁妈妈”给自己的“蚁宝宝”留下最后的“爱心大礼包”而“蚁宝宝”动情地说:“被人时刻关注着,并能常常收到关爱的话语,那种感觉太幸福了,谢谢你!那天生病时收到你安慰的话语,使我的病痛很快减轻。我是幸福的宠儿,在学校里,有你时刻地关心我,这种被人关爱的温存总会在心头时时撞击着心扉。那是幸福的味道,那是美丽的味道。”

四、身教重于言教,无声胜于有声

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往往重于言教,班主任不但要言传,还要身教。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从而感染、影响他们。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也先做到,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

冬天到了,班级的衣架下总有掉下的衣撑或者衣服,我要求他们捡起来,反复强调没有效果,后来我改变战术,每天看见有掉下来的衣撑我必捡拾起来,日久,学生在我的影响下,挂完衣服一定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碰掉的衣服或者衣撑,只要有掉落的一定会捡起来挂好,并且习以为常,再也不需要我反复唠叨。教室的地面上经常会有垃圾,值日生做完值日扔会有垃圾出现,我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弯腰把它捡起来,甚至当学生的课桌下有废纸时,我也会主动捡起来。天长日久,学生渐渐养成了弯腰拾捡废纸的好习惯。从此,我在许多事情上,都注重以身作则。

班规中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我自己也绝不迟到、旷课;要求学生参加课间操,我自己每次课间操都准时站在学生队伍前面,陪伴学生每天跑操;要求学生听课坐端正,我自己也注意保持良好的教态;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首先自己认真写教案,每当课间学生看到我的教案后,常常会发出“哇噻”的惊讶声和赞叹声,然后改掉以往的坏习惯,开始认真书写……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以身作则,定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师生标准相同,行动一致,学生感受到老师和自己同呼吸共进退,把班主任当做自己人,感情亲近,教育效果自然好很多。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主任老师诚心诚意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严格的同时不忘爱和同情,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班主任工作虽然依然繁忙,但是井然有序;虽然压力重重,但是我们风雨同舟;虽然问题频出,但是我欣然接纳。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的工作应该如春风雨露,浸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素质教育探索手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251-253

[2]   郑秋艳.集体关怀,营造关爱氛围[J]班主任,2021(6),49-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