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胆石症死亡的重要原因。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那么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病基础是什么呢? 1. 胆管梗阻 胆管梗阻所致的胆管内压增高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生发展的恶化的首要原因,并发感染是管内压力迅速升高,可以使肝内毛细血管上皮发生坏死、破裂,含大量细菌的胆汁逆流入肝血窦,继而进入血循环可引起毒血症和败血症。管内高压还会强烈刺激胆管壁自主神经系统,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可发生神经性低血压、休克。 2.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是导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重要发病基础。致病细菌的来源多见于经肠道直接进入胆管的上行性感染,细菌进入胆管后如胆管梗阻引流不畅,细菌不能顺利排出,即在胆管内生长繁殖,继而引起急性胆管炎。有人认为胆管不完全梗阻时,更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感染的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多见,约占1/2以上。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大量内毒素,具有复杂的生理活性,吸收入血后引起的内毒素血症症状在休克和多器官衰竭中起重要作用。随着感染的加剧,在肠道寄生的需氧菌和厌氧菌可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在胆汁中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