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苏州行04:怡园(上)★前言(1282帖):浓缩的苏州园林,看一个怡园,等于看遍整个苏州园林 接1281帖(见★),继续我今年2月15日的苏州行,一路走街后,来到苏州人民路上的清代园林--怡园 怡园的特色,是浓缩的苏州园林,看一个怡园,等于看遍整个苏州园林 对于怡园,我不陌生,大约10多年前就来游玩过,那会儿还是拍照的胶片年代,这次算是故地重游了 怡园位于苏州人民路上的正门 怡园的门牌号 怡园,最早为明尚书吴宽的私宅 省保铭牌 门票,每人次15元 怡园的导游图。本帖走进园后的①片区 正门直面墙 苏州园林甲天下,最有名的苏州园林,当属代表四个朝代的四大园林:宋--沧浪亭、元--狮子林、明--拙政园和清--留园,而清光绪年间所建的怡园,因建园较晚,博采诸园景物修筑,如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旱船拟拙政园。。。等,所以说,怡园是浓缩的苏州园林,看一个怡园,等于看遍了整个苏州园林 进大门左手,是怡园的入口 进园庭院 当庭一口水井 苏州园林里边,多半都设有茶室,怡园也不例外,它的茶室就在庭院的旁边 茶室内景 茶室右手,是“四时潇洒亭”,直面的是玉延亭 玉延亭 玉延亭匾:艮庵主人雅志林壑,宦退后于居室之偏,因明吴尚书复园,故址为怡园。既更拓园,东地筑小亭,割地植竹,仍‘复园’旧榜曰‘玉延’。主人友竹不俗,竹庇主人不孤。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不学涪翁咒笋已。壬午孟夏萧山汤纪尚谨署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草书石刻:静坐参众抄,法谭(谈)适我怯 四时潇洒亭 四时潇洒亭旁,竹影婆娑 万竿戛玉、一笠延秋。万竿戛玉,即风吹竹林摇摆而发出玉石响声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四时潇洒亭,是进入怡园核心景观区的必经通道 四时潇洒亭后的回廊 石听琴室 石听琴室中的花窗,视觉蛮有腔调 石听琴室内,设一道凭空而立的玄关 木质玄关 玄关细节,雕刻精美 石听琴室内,旧时藏有宋代苏东坡“玉涧流泉琴”,故而悬挂有东坡小像图 东坡小像图 石听琴室外的庭院中,设有湖石如伛偻老人作俯首听琴状 拜石轩 拜石轩又名岁寒草庐 拜石轩内景 拜石轩的北面庭院内,立有多峰太湖石 别地儿独立一峰太湖石,就是盛景,但到了苏州园林,多的就是太湖石,那怕再怎么具有“皱瘦透漏丑”风采,往往也是偏居一隅而不为人注目 像这么一座耐看耐品的太湖石峰,在怡园里,就落得个在墙角落里呆着的份 延月洞门 进入延月洞门,是怡园里的一片梅花树林 梅花盛开时,往往也是摄影爱好者忙碌的时刻,不想鞍马劳顿赶往郊外赏梅,处于苏州城市中心的怡园,照样有梅可探 拍梅花讲究心平气和,像我等赶路旅游观光客,就草草拍几张梅花图,意思意思罢了 梅树林旁侧的长廊,直通怡园的核心--水池景区 长廊链接这道复廊,把整个怡园分割为东、西两区,也就是我在前边导游图上标示的①、②区 复廊上的叶型墙洞 透过大漏窗,看盛开的梅花 长廊后边有梅林 梅树林旁的藕香榭(背面,右向) 窗外“偷窥”人 藕香榭(背面,左向)--镜中是我 藕香榭(背面,中间) 藕香榭内的梅花厅事匾下,刻有清末学者、文学家俞樾撰写的《怡园记》 藕香榭(正面) 藕香榭临水池而筑,是整个怡园的主厅 藕香榭全景 藕香榭直面的水池,是怡园的核心景观区 下个帖,继续游怡园,后续图文待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