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宾虹语录,一读到老

 百城主人 2014-09-11

钱茂生,1940年生,江苏无锡人。1960年就读于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64年毕业,师从陈大羽、丁吉甫等教授。毕业后分配在上海中国画院,从事书画创作至今。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展览,并发表于各大报刊。曾应邀访问日本、韩国进行艺术交流。著有《钱茂生书法集》。  2000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德艺双馨”会员,2010年被上海书法家协会评为“教育杰出贡献奖”。  曾担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上海中国画院高级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顾问,并担任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草书委员会名誉主任。

 钱老收藏的沈尹默所书扇面

 钱老所作山水,受黄宾虹影响至深。

  钱茂生先生的书房名叫“耘墨斋”,又叫“龙蛇阁”。龙蛇阁里,一条大龙,一条小龙:——钱先生生肖属龙,钱夫人则属蛇,两位都是道地的无锡人,讲一口吴侬软语。为此,钱老专门托篆刻家吴承斌先生为他刻了一方龙之印,每次作书作画之后,除了题款,都会钤上此印,于是书画上都会留下一条朱红的、小小的龙。

  与其他书画家相比,钱先生平时可谓相当的不讲究。就拿用印来说,钱老过去请老辈名家如王个簃等所治的印章,用得多了,往往磨得棱角全无,所以他现在来了个“结构调整”,转而使用沪上中生代印人为他刻的印。其实常用的也不多,不过四五方而已,就随随便便地收在书柜上一个铁皮盒子里,到了要用的时候再取出。钱老也不择纸笔,书桌上摊着一大把毛笔,大小各不相同,有的笔头已然磨得有些秃了,仍然被主人保留着,没有遭到遗弃的命运。钱老说,他年轻时见有些书法家用笔,只将毛笔尖端一处以水化开,用些时候,就抛在一边,另寻他笔,“这是为了刻意追求枯笔的效果,我还是喜欢自自然然的时而浓润、时而干枯的效果”。客厅墙上挂着王个簃一幅花鸟画,钱老说,这张画本是一张要扔掉的废纸,被王先生抢救了回来,在纸上添补了几笔,便起死回生,成为佳作。这对钱老以后形成不择纸笔的习惯,影响可真是不小的。

  钱先生的小楷取法明人王宠,书卷气极浓,大字却气势磅礴得很:“我认为写字就要有胆气,就像古人说的那样——‘放胆直干’!”这份胆气,倒还是“文革”中锻炼出来的。那个时候,为了搞大批判,常常要写大字报,因为字写得好,钱先生便成了当仁不让的“书手”。人多以为苦,唯独他乐在其中,正好借此机会锻炼手上功夫,“一张纸摊开来,铺满一整张桌子,我就拿着笔,在上面写大字”。

  钱老爱读书画理论著作,架上此类书籍有许多,其中黄宾虹相关著作更是不少,如《黄宾虹抉微画集》《黄宾虹书画专集》《黄宾虹画语录》等——钱老的画作,受黄宾虹影响最深,书房墙上挂了一幅山水,纯用黄宾虹墨法,他自己也最喜欢研究黄宾虹的绘画理论,揣摩黄宾虹的创作技法:“黄宾虹作画如写字,常常以书法入画,故而常常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到他晚年,这种感觉尤其强烈。”钱先生拉开抽屉,里面一叠又一叠的笔记本,翻开一看,都是以秀雅行楷抄写的书画理论读书笔记,对他来说,做笔记抄录的过程,也是思考、总结理论的过程。这些笔记,既是研究的成果,也是备课的教案。钱先生现在还坚持给学生上课,一个月一次。

  摄影 孙湛 撰文 郑诗亮

 

十问Q&A

  Q: 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

  A: 两千来册。

  Q: 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A: 潘伯鹰《中国书法简史》。

  Q: 您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A: 胡传海的《法度·形式·观念:书法的艺术向度》。

  Q: 一般以哪种方式买书,逛书店还是网上购买?

  A: 我不会上网。只去书店。

  Q: 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A: 现在不怎么买书了,集中精力在创作上。

  Q: 您手上正在阅读的是什么书?

  A: 为了给学生上课,在看《历代书法文论选》。

  Q: 看书时候的最佳佐料是什么?

  A: 有时喝喝红酒。现在喝得少了,我太太管得比较严。

  Q: 您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

  A: 只读纸本书。

  Q: 有没有一本书,是每年都要拿出来读一读的?

  A: 历朝历代的书论和近人书画理论专著,都读。

  Q: 如果让您只带一本书去某个地方,您会带哪本?

  A: 就带我自己抄录的笔记吧。书的精华都被提炼出来了。

 

 

 

录入编辑:张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