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九下文言文复习资料she

 周公的小屋 2014-09-11

九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

                                     17课《公 输》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起于鲁                              2、吾义固不杀人                

3、请说之                              4、不可谓知类                 

5、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6、然胡不已乎非             

7、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8、 宋无长木                           9、以牒为械                             

10、 九设玫城之机变                    11、守圉有余                            

12、胡不见我于王                       13、敝舆                                

14、不可谓仁                  

15、愿借子杀之                         16、文轩                    

17、邻有短褐                           18、粱肉                      

19、此为何若人                         2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1、知而不                   

二、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公输盘诎              3、子墨子九距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吾义固不杀人: 

                                                                                         

2、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3、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4、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5、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6、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7、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8、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9、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0、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11、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12、 虽杀臣,不能绝也:

                                                                                   

四、填空

1、本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墨子连用三个对比,将楚宋两国的物产作了比较,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正如楚王自己所说“必为有窃疾矣”。

2、文中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攻械尽 守圉有余交代激战之结果,用诎(公输盘诎)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

3、文中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五、简答

1、墨子见到公输盘,就提出“愿借子杀之“,而且进一步说“请献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诱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2、墨子将欲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置于理亏境地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最能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极具欺骗性的一个句子是什么?

   宋何罪之有?;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3、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班门弄斧了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墨守成规

4、本文与战争话题有关,联系实际,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语。

示例:(1)珍爱生命,反对战争;远离战争,

(2)让和平的阳光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3)、珍惜生命,反对战争。

(4)用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

5、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的爆发的事例很多,请你略举一例。

 示例:唐雎用自己的智慧阻止了秦王的易地要求,捍卫了领土的完整。

6、从选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最少说两点)。

如:1、面对大国的不义战争,要敢于斗争;

2、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

答案

一、

1、出发,动身              2、善良,坚持道义     

3、解说这件事              4、明白事理   

5、入侵                    6、但是 停止 

7、好像……同……相        8、多余的木材

9、木片                    10、表示次数多 

11、守卫                  12、 什么 引见

13、破车                  14、 对人亲善,友爱 

15、对男子的尊称,您      16、 装饰华美的车子

17、粗布衣服              18、 好饭好菜

19、什么样的人            20、 虽然如此

21、谏诤

二、1、 通“御 ”,抵挡    2、 诎通“屈”,理屈3、 距通“拒”

三1、 我坚持道义,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2、  北方有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您杀掉他

3、  牺牲不足的百姓而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4、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5、 懂得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不能说是忠诚。

6、 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挡住他。

7、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很多。

8、 虽然这样,公输盘替我制造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

9、 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就和上面所说的行为一样。

10、我知道你用来抵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11、 已经拿着我守城的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的军队进攻

12、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宋国的抵抗者)

                                  18课《孟子》两章答案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2、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           4、委而去之放弃离开    5、兵革非不坚利也 泛指武器装备   6、劳其筋骨使……劳累

7、空乏其身使……受贫困(之苦)  8、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9、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10、故天将降大任 责任,使命  11、征于色表现  1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极点  内外亲戚     

13、而后喻  了解  14、舜发于畎亩之中 被任用 田间、田地 15、七里之郭 外城

16、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17、人恒过 常常犯错误      18、而后作 奋起,有所作为

19、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国内  法度的大臣 辅佐君王的贤士  20、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国

二、写出下列黑体的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意义。

1.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3.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         4.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弼。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5、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8、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8、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使他(不断)增长才干。

9、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1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1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祸患,(那么)这个国家就常常会灭亡。

1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六、理解回答: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本文开头指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人和”,意思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也就是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2、请你根据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开头列举这些人物的作用是什么?

 共同点:都出身贫贱,但是在经历了一番艰苦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作用:引出文中所要论述的话题,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2、本文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

3、作者认为人才的造就需要有怎样的条件?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又需要有哪些条件?

 人才造就需经受苦难的磨练;国家长盛不衰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课文第二段从正反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论述磨练激发人斗志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9《鱼我所欲也》答案

一、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占有       2、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偷生   

3、贤者能勿丧耳  遗失、丢掉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使,假如

5、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 、灾难    6、呼尔而与之 助词

7、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            8、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9、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   10、此之谓失其本心 天性、天良 

11、妻妾之奉 侍奉               12、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二、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1、乡为生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4、故患有所不辟  辟通避;躲避

三、翻译句子。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2、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话,我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义”。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获得生命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

5、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有人不采纳。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能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施舍给别人,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8、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9、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10、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1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六、理解回答:

1、“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2、第一段开头有什么特点?结尾“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什么?

 开头运用比喻论证巧妙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浅近易懂。“是心”指的是向善之心,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二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第一段主要是道理论证,还有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第二段主要是举例论证,还有正反对比论证。

4、就论证角度看,写饥民不接受关乎生死却是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是从面举例,写有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之奉”是从面举例。

5、“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用原文回答)“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6、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舍生取义,文中举例论证运用的一个成语典故是嗟来之食。 

 

第六单元

21课《曹刿论战》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齐师伐我  军队    2又何间焉  参与    3、肉食者鄙 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目光短浅               

4、何以战 凭、靠 5、 弗敢专也  个人专有     6、小惠未徧  徧通 “遍”,遍及    

7、弗敢加也 虚报   8、必以信 实情   9、小信未孚 为人所信服  10、神弗福也  赐福,保佑

11、虽不能察 即使 明察   12、必以情(以)实情判断    13忠之属也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4、齐师败绩 大败   15、公将驰之  驱车 ( 追赶 )      16、下视其辙 车轮轧出的痕迹

17、遂逐齐师 追赶、 追击   18、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原因、缘故    19、一鼓作气 振作                     

20、再而衰 第二次    21、彼竭我盈  充满,指士气正旺盛     22、难测也  推测、估计

23、惧有伏焉 埋伏     24、 望其旗靡  倒下       25、公将鼓之 击鼓进军                         

二、辨别加点词的古今词义。                      

1、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为正义事业上献出生命或舍弃某种利益

2、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 监狱                      

3、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高官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分给别人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清楚,但我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着这个条件去打一仗。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 
10、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 

1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起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消失了。

四、简答题

1、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5、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朝服衣冠,窥镜  (         

3、弗如远甚  (           )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面刺寡人之过者(               

6、王之蔽甚矣(             

7、闻寡人之耳者(            

8、谤讥于市朝:(                       )(             )(               )

9、时时而间进   (               )(            )

10、 期年之后 (               )

11、 朝于齐 (                      

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朝:  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B.于是入朝见威王             

2、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7、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9、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简答。

1、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门庭若市

2、“王”下令是受了谁的启发?他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受了邹忌的启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治国安民、繁荣富强。

3、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                     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 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4、邹忌在众人的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我们从邹忌身上能得到什么启示?

(1)正视自己,实事求是(2)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和自省的能力(3)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

5、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或:本文第二段设喻说理的作用?)

(1)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以小见大、由己及君、把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道理由浅入深,有极强的说服力。(2)邹忌劝说的方式十分委婉,使齐王易于接受。

 

答案:一、1、身高  光艳美丽    2、  穿戴  照镜子

3、  远不如                              

4、认为……美 偏爱           5、 当面指责

6、  因受蒙蔽而不明                    7、 使……听到

8、  谤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谏   谤讥议论  市朝,公共场合    

9、  不时,有时  间,间或,偶然       10、 满一年

11、 朝见                             12、 确实       

二、1、朝: A朝见        B. 朝庭

2、孰: A.         B. 仔细

三1、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光艳美丽。                                                            

2、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 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

4、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5、 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6、 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

7、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                                                      

8、 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9、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10、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征服了别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