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 乾隆瓷器特征鉴赏 3 (多角度细图)

 益运居 2014-09-12

粉彩孔雀牡丹纹托盘,清乾隆,高5.1cm,口径38×31.5cm,足径24.5×19cm。盘呈椭圆形,折沿,浅壁,椭圆形圈足。白地粉彩装饰。口沿处绘矾红彩锦纹,折沿及盘心处粉彩加金描绘山石、牡丹、桃枝、孔雀、雏鸡等纹饰。外壁施白釉无纹饰。与粉彩孔雀牡丹纹汤盆属于一套餐具中的两件。



粉彩孔雀牡丹纹汤盆,清乾隆,高23cm,口径36×21cm,足径18×14cm。

  汤盆呈椭圆形,置对称扁耳。穹形盖,上置贝式纽。内施白釉。外白地粉彩装饰。器身及盖粉彩加金描绘山石、牡丹、桃枝、孔雀、雏鸡等纹饰,由四季花束分隔出各自的主题图案。与粉彩孔雀牡丹纹托盘属于一套餐具中的两件。



粉彩描金徽章纹杯,清乾隆,高6.8cm,口径6.5cm,足径4.4cm。

  杯敞口,直壁,近足处微敛,圈足。内施白釉。外口沿施金彩,外壁以蓝彩绘徽章图案。



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清乾隆,高40.2cm,口径19.2cm,足径21.1cm。

  瓶口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圈足。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小瓶白釉地上饰粉彩。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12个开光,上下相对。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肩部开光内篆书地支名。腹部饰黄地轧道的缠枝花纹,并镂空出4组四季园景开光景窗,透过景窗可以看到套瓶上的婴戏图,童子们或骑马、或打太极旗、或持伞盖、或击鼓、或打灯笼,千姿百态。瓶之象耳、口沿及镂空景窗边缘部位均施金彩。瓶内施松石绿釉。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瓶的口、颈部位皆能转动,尤其是颈、肩部开光对合组成一部万年历。瓶体须三部分分别烧绘,在工艺过程中,各部位的收缩比例要控制好,避免在组装、粘接、补彩后出现纰漏。这件陈设器是乾隆八年(1743年)后特制的新式品种。因唐英奏折称乾隆八年“工匠人等以开春正当甲子万年之始”,“复敬谨造得万年甲子笔筒一对,循环如意,蝠辏连绵”。由此可知,此件万年甲子镂空转心瓶亦当是乾隆八年制品。



像生瓷海螺,清乾隆,高5.3cm,长9cm,宽6cm。

  这是一件模仿天然海螺的像生瓷,内壁光滑,外壁粉彩装饰,达到了形肖逼真的程度。

  像生瓷是景德镇御器厂工匠利用瓷土,仿照自然中的胡桃、莲子、枣、栗子、花生、菱角、石榴螃蟹、海螺等各种动植物形象烧制的瓷器,因为釉色和形状都达到了逼真的程度,故有像生瓷之称。以清乾隆朝制品为最佳。

  像生瓷的标新立异,是乾隆时期瓷器造型成功的显著标志之一。它是专门为宫廷生产的高级陈设和观赏品,因此更显珍贵。




粉彩像生瓷果品盘,高6.5cm,口径22cm,足径12.3cm。

  盘折沿,底平坦,圈足。盘心爬伏一只螃蟹,四周散落核桃、红枣、荔枝、荸荠、石榴、花生、莲子、瓜子、樱桃、菱角等。盘口沿处模印缠枝莲花纹,圈足内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件像生瓷果品盘仿生效果精湛,盘中诸果品不但酷似实物,而且都具有吉祥含义,如螃蟹寓意“一甲”,即科举殿试第一;荔枝树有“经四百余年犹能结实者”之说,象征长寿;核桃、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而枣、花生、瓜子等则寓意“早生贵子”。



粉彩像生果品高足盘,通高13cm,口径17.3cm,足径8.7cm。

  盘敞口,弧壁,瘦底,下承以喇叭状中空高足。盘内及高足内均施松石绿釉,盘外壁为珊瑚红釉地描金彩绘圈点及勾莲纹。盘内摆放与盘连烧在一起的粉彩绘雕塑果品,中间为一蜜柑式盒,周围有核桃仁、桑椹、樱桃、荸荠、石榴、桔子、枣、白果等。蜜柑式盒内亦施松石绿釉。足内沿一长方形留白内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横边六字款。

  清代乾隆时期,我国制瓷技术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了一批以瓷模仿各种工艺品和动植物、果品的瓷器,无论形态还是质感均酷似原物,甚至有时仅凭肉眼竟无法辨别真假,正如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所云:“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此盘内的像生果品形态逼肖,质感真实,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乾隆时御窑像生瓷尚有海螺、蚌、蝦、鸡、鸭、象、鹤、残荷、灵芝等,均造型比例准确,栩栩如生。



珐琅彩婴戏纹双连瓶,清乾隆,通高21.4cm,口径9—5.2cm,足径10—6cm。

  瓶呈双连式,洗口,溜肩,肩以下收敛,近足处微外撇。瓶附双联盖,盖钮涂金彩,盖面用蓝、红、黄彩描绘垂叶纹。口、足均以淡绿彩描绘折枝菊纹。肩、圈足外墙皆以胭脂红地璎珞纹、磬纹装饰。腹部绘主题纹饰婴戏图,一面为四婴、三羊,寓意“三阳开泰”;另一面为九子嬉戏,其中一小童怀抱宝瓶,瓶中飞出五只红色蝙蝠,寓意“福在眼前”。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款。

  双连瓶又称合欢瓶,是清乾隆时期流行的瓶式之一。此瓶色彩温馨,装饰题材吉祥喜庆,尤其是幼童的刻画煞是可爱。



珐琅彩缠枝莲纹双连瓶,清乾隆,高17.5cm,口径6.8—4.8cm,足径7.5—5.1cm。

  瓶体双身连体式,洗口,束颈,溜肩,圆鼓腹,下腹内收,圈足微外撇。附盖,盖钮、边及口均涂金彩。瓶里和足内施豆青釉。瓶外通体以蓝紫两色为主体进行彩绘,左右两边由盖至足色彩相互交错,并用轧道工艺,其上绘黄、白、绿、红等折枝花。外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单行六字篆书款。

  此瓶设计精巧,造型秀美,在轧道色地上绘花卉图案有铜胎画珐琅之效果。



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清乾隆,高9.1cm,口径1.6cm,足径2cm。

  瓶小口,短直颈,溜肩,肩部凸起三乳钉,瓶身细长,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卧足。瓶内外及底部均施白釉,釉面细腻莹润。瓶身绘山石、桃花和长春花等,寓意群芳祝寿。上题“长日香风细细吹”,下落“金成”、“旭日”两方红印。外底书蓝料彩“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

  此瓶在似绢般的釉面上作画,设色淡雅,构图简洁清新,有雍正珐琅彩之遗风。



黄地珐琅彩开光西洋人物纹绶带耳葫芦瓶,清乾隆,高10cm,口径0.6cm,足径2.8×2.1cm。

  瓶呈葫芦形,小口,长方形足,瓶身两侧置二绶带状耳。通体施黄釉,以珐琅彩满绘勾莲纹。瓶身两侧上下开光,上部椭圆形开光内以胭脂彩绘山水楼阁图,下部海棠形开光内绘西洋母子图。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瓶纹样描绘细腻,尤其是开光内的西洋女子衣着华丽,因采用了西洋画的明暗透视技法而具有立体效果。葫芦形的瓶体和山水图案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意味。东西文化的交融在这件器物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清乾隆,高18cm,口径2.6cm,足径5.5cm。

  瓶口呈蒜头状,长颈,溜肩,硕腹,圈足。瓶内壁及圈足内施绿釉。通体以金彩绘锦纹为地,其上以珐琅彩绘各式缠枝花卉,色彩艳丽。口、足、颈部饰以多道金彩,愈显金碧辉煌,华贵典雅。外底双方框内书蓝料彩篆书“乾隆年制”印章款。

  乾隆帝对珐琅彩瓷器珍爱有加,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数量超过康雍两朝,造型更加丰富,瓶类就有蒜头瓶、双联瓶、葫芦瓶、双耳瓶等,茶壶、方盒、盘、碗等器皿的数量与样式都明显增多。宫中内务府珐琅作人才济济,分工更加具体,画师有专工花鸟鱼虫的余省、擅长人物花卉的金廷标等。工艺制作更加精细,正如《陶雅》所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



珐琅彩开光双戟小瓶,清乾隆,高8.9cm,口径1.4cm,足径1.6cm。

  瓶小口微敞,长颈,溜肩,椭圆腹,圈足外撇,颈部饰双贯耳。口、颈及双贯耳绘蓝彩卷草纹,肩部绘一周紫红地莲瓣纹,腹部以绿彩卷枝纹为地间饰四开光。一组开光为椭圆形,内以珐琅彩绘骑牛牧童和母子牛;另一组开光为圆形,内以胭脂彩绘山水风景,表现高山村舍、老翁独钓。圈足外墙绘一周变形如意纹。外底蓝料彩署“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楷书款。

  乾隆时期开光技法在各类器物上的使用较为频繁,构成主次、疏密、虚实等多种变化,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此瓶小巧精致,装饰手法新颖,两两对应的开光构成不同的画面,别具一格。



珐琅彩勾莲纹象耳瓶,清乾隆,高14.4cm,口径5.3cm,足径6.2cm。

  瓶撇口,短颈,圆腹,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以金彩绘7道弦纹,肩部两侧对称置鎏金象耳衔环铺首。主题纹饰为金彩锦纹地上绘宝相花纹。圈足内施松石绿釉,署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青花双方栏。

  此瓶装饰繁缛华丽,体现了乾隆晚期瓷器的装饰风格。乾隆晚期的珐琅彩工艺多采用百花地、色地轧道及仿鎏金工艺,与雍正白胎珐琅彩清新典雅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清乾隆,高16.8cm,口径6.8cm,足径7.5cm。

  瓶体双联式,盘口,短颈,溜肩,圆腹,束胫,圈足微外撇。盖顶置宝珠形纽。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在胭脂红、蓝地上装饰轧道工艺,并彩绘折枝花卉纹。圈足内施白釉,自右向左署蓝料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横排六字款。

  此瓶造型优美,设计精巧,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被称为“合欢瓶”。轧道工艺是在珐琅彩色地上用铁锥划出细如毫芒、宛如凤尾状的花卉纹,为乾隆时期创制的新型装饰技法。在轧道地上绘花卉图案,具有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



胭脂红彩山水纹小瓶,清乾隆,高9.6cm,口径2.2cm,足径2.2cm。

  瓶撇口,细颈,折肩,筒形腹,圈足。外壁以胭脂彩描绘田园山水,图中山林尽染,屋舍、小桥旁携琴访友的隐士漫步于山林。瓶颈、肩空白处题“晚峰晴露巅”五言诗句,上首“旭映”,下首“山”、“高”等三印章。外底署蓝料彩楷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胭脂彩料是一种低温釉彩,不透明,彩面有油亮的光泽,是珐琅彩料中的一种。清中期《南窑笔记》中记载:“今之洋色则有胭脂红、羌水红,皆用赤金与水晶料配成,价甚贵。”因用金作主要呈色剂,所以又称“金红”。唐英撰《陶成纪事》中的“新仿西洋紫色器皿”、“西洋红色器皿”即指胭脂彩器。乾隆以后根据实用的要求,对配方加以调整,胭脂彩又成了粉彩中的一种色彩,也可作为一种低温釉彩使用。

  此件珐琅彩瓷器色彩油亮凝厚,纹饰微微突起,用彩时注意画中景致的远近、深浅、浓淡的变化,笔触精细,立体感很强,应为宫廷名画家所绘。



珐琅彩双环瓶,清乾隆,高14.1cm,口径5.5cm,足径6.4cm。

  瓶仿汉代铜壶式样,敞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肩部饰金彩象首衔环铺首。瓶内壁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金彩锦纹为地,上绘各色变形宝相花,从口沿至圈足以5道金彩弦纹相隔,愈显富贵华丽。外底署黑色珐琅彩“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乾隆晚期的珐琅彩多以百花图案为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继而采用仿鎏金效果的装饰技法,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珐琅彩所表现的清秀风格,和同时期的粉彩瓷器在装饰艺术方面基本类同。



黄地珐琅彩开光婴戏纹瓶,高16.1cm,口径3.4cm,足径4.5cm。

  瓶直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下收敛,瘦底,圈足。通体以黄地珐琅彩装饰。颈部和足上各绘焦叶纹一周。腹部三面开光,内绘婴戏图,开光间隔处绘花卉纹。足内绿地蓝料彩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瓶造型精巧,纹饰层次清晰,画工精细,色彩搭配自然和谐,画面阴阳向背的效果突出,有立体感。此器无论胎质、造型和釉色均极佳,堪称乾隆朝的瓷器精品。



珐琅彩开光山水诗句瓶,清乾隆,高26cm,口径12.1cm,足径12.1cm。

  瓶莲花口,束颈,溜肩,圆腹,足微外撇。口内施松石绿釉。通体有多层装饰:颈及胫部为蕉叶纹、如意头、夔龙等凸印彩饰,腹部以豆青釉加金色乳钉纹为地,有四开光,内绘景州开福寺塔和周围的山景及墨彩隶书乾隆御制诗。其中一首名《河间道中》:“问风略悉农桑候,览古欣过礼乐邦。毛氏诠诗真诣独,献王得士果无双。韶开邨店春光霭,雪化溪桥野水淙。忆我书斋订经义,几多景仰在明窗。”钤“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两方朱文篆书印。瓶底部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瓶用多色珐琅彩与粉彩结合绘纹饰,在装饰手法上集轧道、凸印及彩绘等数种装饰工艺于一身,充分反映出乾隆朝高超的制瓷水平。



珐琅彩花卉纹瓶,高20.4cm,口径4.8cm,足径4.3cm。

  瓶小口,短颈,圆肩,肩下渐收,圈足。瓶外壁白釉上以各色珐琅彩料绘月季、天竹、腊梅、兰花、山石图案。肩部空白处以墨彩题“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五言诗两句,配以胭脂彩方形印章,引首为“佳丽”,下首为“金成”、“旭映”。外底蓝料彩双方栏内“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瓶造型端庄秀美,胎体轻薄细腻,以红、黄、绿、粉、蓝等色绘姹紫嫣红的花朵,在如雪似玉的釉面上,显得娇艳妩媚,栩栩如生。画面布局承中国绘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传统,颇具艺术感染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