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太乙紫金錠:此藥能治百病效驗如神。凡居家遠出不可無此。山茨菇去皮洗極淨焙二兩 五倍子洗刮焙二兩 千金子仁白者研紙壓去油一兩 紅芽大戟去蘆洗焙兩 半 真麝香三錢 以端午、七夕、重陽或天德、月德吉日。預先齋戒虔心製藥為末。陳設拜禱。重籮篩令勻用糯米濃湯和日入木臼內杵千下。作一錢一錠。病甚者連服數錠。瀉三次隨食混粥即止矣。 此方乃密藥中第一方。用藥之奇不可思議。或加入雄黃 朱砂各五錢 尤妙。又名萬病解毒丹。治一切藥毒、菰子、鼠莽。惡菌疫死。牛馬河豚等毒。及時行瘟疫。山嵐瘴瘧。纏喉風痹。黃疸、赤眼、瘡癤熱毒上攻。或自縊溺水,打撲傷損,癰疽發背、魚臍瘡腫、百蟲犬蛇所傷。男子婦人癲 邪狂走。鬼胎鬼氣。並宜服之。制時忌孝子婦人雞犬破相之人見之效。(華建藥房劉任甫氏存傳秘制萬應玉蘭油,試驗有效。更梅花點舌丹,一筆鉤,京都磠砂膏,均有效驗。皆宜備急之用) 488.外科利用方:荊芥敗毒散:治腫腮漏腮。荊芥 防風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殼 桔梗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薄荷三分 水煎服。 489.黃連解毒湯:治一切火熱表裡具盛、狂躁煩心、喉幹大熱、幹嘔吐血。衄血、熱甚發斑等症。非實火不可輕服。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等分水煎服。 490.龍膽瀉肝湯:治肝疸經實火、濕熱肋痛、耳聾等症。酒炒龍膽草 歸尾各錢半 酒炒黃芩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炒生地 生甘草 各一錢水煎服。 491.五苓散:治腹滿、水飲。水腫、小便不通等症。豬苓 茯苓 白術各一錢 澤瀉錢半 肉桂三分研末另沖兌服 水煎服。 492.甘桔湯:治喉痛、喉痹、肺癰、吐膿、乾咳無痰、火鬱在肝等症。金銀花二錢 桔梗八分 牛蒡子錢半 水煎服。 493.涼血地黃湯:治胃火熱盛、吐血、衄血、咳血、便血、蓄血、如狂,嗽水不欲咽及陽毒發斑等症。生地四錢 白芍二錢 丹皮一錢 犀角一錢 黃芩二錢 甘草五分 黑梔子二錢 黃連一錢 川黃柏二錢水煎服。 494.金匱腎氣丸:治腰痛腳腫、小便不利、嘔吐脹痛,四肢虛浮、痰重喘急、脾腎虛實,水泛為痰,非此不救此仲師方也。熟地四兩 茯苓三兩 牛膝 肉桂 澤瀉 車前 茱萸 山藥 丹皮各一兩 附子五錢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飲下。 495.逍遙散:治血虛肝燥,骨蒸勞熱,咳嗽寒熱,口幹便澀,月經不調等症。方用柴胡 當歸 酒炒芍 焦術 茯苓各一錢 炙草五分 煨薑三片 薄荷三片水煎服。 496. 仙拈散:治男女遠年風濕,血風,皮蛀,寒濕浸淫,流水發癢,搔之疼痛,兩腿黑腫似爛非爛,或時熱烘麻木等症。寒水石另研 飛滑石另研 白芷 百部蒸 炒白 蘚皮各三兩 蛇床子 地膚子 東白薇各四兩 炙鱉甲 酒炒大黃各五兩 樟腦臨用時加少許同研。共研極細末,麻油調搽一日一換。不可洗浴。一月即愈。至遲三 月斷根神效無比。 服食丸藥方: 497. 七味鴨:治陰虛勞傷咳嗽痰喘神效。生地 熟地 歸身 茯苓 白術 川貝母各三錢 地骨皮四錢 用老鴨一隻去毛。原湯洗淨去肚雜,不可見水。將前藥加陳甜酒 一碗,生曬豉油三杯,同入鴨腹內縫緊。用瓦蓋盆盛貯,盆內不可放水。蓋好以棉紙將盆蓋縫封固,放在鍋內,亦不可放水,鍋蓋蓋好,稻草三斤,打成小草結,對鍋臍慢慢燒之。如鍋太熱少停再燒。草完鴨熟爛。可吃,能飲加老酒送服。江西名醫傳治虛損垂危得效。 498. 羊腎酒:董文敏公重價得之。凡艱于嗣續者。服之即能生子。屢試如神。百無一失。此酒能種子延齡,烏須黑髮,強筋骨,壯氣血,添精補髓,返老返童。有七十老翁,腿足無力,寸步難移。將此甫服四日,即能行走如常,後至九旬,筋力不衰。,其方秘而不傳今特錄出。生羊腰一對 沙苑蒺藜四兩隔紙微炒 龍眼肉四兩 淫羊藿四兩用銅刀去邊毛羊油拌炒 仙茅四兩要真者用糯米汁泡去赤汁 薏米仁四兩 用滴花燒酒二斤浸三七日。隨量時時飲之。 499. 無價寶真丸:治一切勞損諸疾服至一月,面目光潤,半年後返老還童。飲食房事無異少年。百病不生。冬月手足不冷。夏月周身不熱。男子鬚髮不白,婦人能多生育。益精補髓功效無窮。九制熟地忌鐵四兩 全當歸二兩半酒浸 川芎酒浸炒一兩半 杜仲薑汁炒去絲一兩半 白茯苓人乳拌蒸一兩半 甘草酒炒一兩 金櫻子酒浸 去毛子一兩 金石斛酒制三兩 淫羊藿去邊梗酥炙成羊油炒一兩。以上各藥俱用頂好燒酒制三兩惟服藥不拘何酒。杜仲另研為末同各藥末加入生白蜜,共搗一千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錢空心好酒下。昔四川刺史某年方壯患五癆七傷。四肢無力。沉困瘦軟。面目無光,交合之時陽痿不舉。下元虛冷。夜夢遺精。得此方各藥末及服而病卒。有院工戈禹年七十六亦患此症。即以此藥與之。服之十日。舊病若失,每夜房事不絕。後戈禹以淫行被主處死。折骨視之果然骨髓充滿。方信此藥效驗。 500.金剛丸:專治腎虛骨萎不能起床。服此神效。萆薢有紅點者 杜仲薑炒去絲 肉蓯蓉酒洗去鱗甲焙乾 菟絲子酒煮以上各等分,共為細末用酒煮豬腰子,搗為丸桐子大。每服二錢酒送服。 501. 彭祖接命丹:此丹最能添精補髓不泄。善助元陽,滋潤皮膚,壯筋骨,理腰膝。下元虛冷,五癆七傷,半身不遂或下部虛冷膀胱氣痛,腳膝酸麻,陽事不舉,男子服之行走康健氣力倍添奔走如飛。女人服之。能除赤白帶下,血崩,兼通十四道血脈,功效無窮。難以盡述。 何首烏 白茯神 赤茯苓 菟絲子去灰盡 牛膝 當 歸 破故紙 覆盆子 以上每味十兩 不犯鐵器。用石臼杵為細末。煉蜜調黃酒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空心黃酒送下。早午晚進三服。七日後每服三錢。忌服芸苔 蘿蔔。 502.草靈丹:此藥益壽延年,添精補髓,烏鬚髮,固牙齒,強筋骨壯氣血,服之一月乃見其效。如要實驗拌飯與白犬食之。一月變成黑犬,此其驗也。老人服至十日,便不夜起,服藥者不可因此多行房事反至耗精損神,忌食黑羊 肉、鵓鴿、桃李。 真川椒取子炒出汗 茅山蒼術各四兩酒浸焙乾 茴香鹽水炒 白茯苓去皮炒各三兩 川烏去皮臍 炙草各一兩 酒浸熟地 真山藥各三兩 共為 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服後以幹食物壓之。 503.代參膏:此膏大補氣血可代參用。嫩黃芪 酒當歸各五錢 肥玉竹一兩 化州桔皮三錢如無真者用新會陳皮亦可。共入沙鍋內用天泉水熬成膏。每早滾水調服。 504.疣瘊:疣瘊又名瘊子。拔之則絲長三四寸。後用薑汁和好醋時時搽之。照此照治之三日斷根。 505.肉核:真烏梅去核,燒存性研末搽,數日即消。 又生蘿蔔皮貼之效。餘治驗手脈堅腫不痛,用海藻 甘遂 大戟 夏枯草 龜板 白芥子 烏梅肉 白礬醋塗捆之愈。 506. 趕毒散:又名沖和散。凡大腿內外及兩膝貼骨等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微覺酸痛攣曲乃感受風濕所致。若不急治變生貼骨等疽。難以收功。需用此藥祛寒逐濕。透出外絡。提移它處出毒。即有成管或漏亦能逐漸收功。此方與移毒散相等屢用皆效。炒紫荊皮五兩 赤芍二兩 香白芷一兩曬乾忌火炒 炒獨活一兩半 石菖蒲兩半, 以上共磨為末。篩細以好酒和蔥頭五個煎滾酒調搽,不必留頂一日一換以消腫不痛為度。 507. 黑龍丹:治一切惡瘡怪毒因擠膿用力太過,以致努肉突出,小或如飯粒,大或如梅如菌,翻花紅赤,久不縮入。此名毒根。乃損傷氣脈使然。人多用降藥爛去。其痛異常,體弱難受,且爛去複生經年累月終不痊癒。用大熟地切片烘乾炒枯一兩 真烏梅肉炒成炭三錢 共研勻碾極細摻膏藥上貼之不過三五日努肉自收。用收口生肌 藥完功屢試神效。如尺脈虛脫肛,以此丹以防風 升麻各一錢煎湯。調搽立即收上。再服補腎之藥後不再發。亦奇驗也永戒食鵝。 508. 虎傷:凡被虎咬傷血必大出傷口立時潰爛疼不可當,急用豬肉貼之,隨貼隨化隨換,速用地榆一斤為細末,加入三七末三兩 苦參末四兩和勻摻之,隨濕隨摻。血即 止而痛即定。蓋地榆涼血,苦參止痛,三七末止血合三者之長故奏效如神。或用嫩松毛槌融如泥將傷口內塞滿極效。樟樹嫩葉嚼食敷絕無後患。 509.狼傷:乾薑末或胡椒末敷初覺腫痛少刻即腫消痛止三日而安。 510.人咬傷:人牙最毒咬傷痛不可忍。若不急治漸漸潰爛。先以童便洗淨後以人糞敷或用人中黃煎湯洗,不可嫌污穢而自誤也。又方:先以童便洗淨汙血,好柿餅一個淨口嚼爛盛碗內蒸二次敷之三日痊癒。治過多人皆效。 511.犬咬傷:家犬咬傷:刮肉店墩板上油膩拌白糖敷之效。用甘草湯洗盡毒氣以熱牛糞敷之即時痛止。重者用胡椒末敷之,必先痛腫隨即消止。敷三次愈。若傷重破爛日久番木鼈焙研末摻之三日奏功半月痊癒。 512.豬咬傷:生龜板炙研細末麻油調搽,生的自炙為要。 513.猴抓傷:金毛狗脊藥名焙研末摻之或麻油調搽立愈。 514.貓咬傷:薄荷 川椒 煎水洗之。單用一味亦效。 515.蛇咬傷:凡遇毒蛇咬傷惡毒攻心半日必死,急取竹木杆煙筒精膏用冷水洗出飲一碗。受毒重者必甜而不辣。再以煙油搽傷口。蛇咬急救第一方也。 又方:以新汲井水調香白芷末一斤灌之。覺臍中聲響黃水從傷口流出,良久便愈。此道人救人驗方也。 或以白芷末加膽礬 麝香少許摻之。惡水流出一月平復。或以雞蛋破一孔對傷口按住少頃變黑再換愈。 又方:用兩刀在水裡相磨取水飲之。雖痛苦欲死可救。此蛇醫化人所傳方也。 又方:五靈脂一兩 雄黃五錢 水酒煎服。渣敷患處,垂危可救。加白芷更妙。 516.蜈蚣咬傷:十指甲磨水敷之立效如神,萬無一失。此法最簡便毋庸第二方也。各項毒物咬傷雖未試過想亦可治。有人被蜈蚣咬傷其色碧綠腫大如碗,痛不可忍。百藥不效用此即愈。 517.黃蜂傷:黃蜂傷方用芋頭梗搗融敷之極效。臭蟲血塗之立愈。或用人十指甲磨水塗之亦效。 518.射工傷:水中射工形如樹上毛蟲,著肉上立即腫痛亦名射工。凡被水中射工傷急用蒼耳草絞汁服一升。渣和酒敷患處。 519.蜘蛛咬傷:凡被蜘蛛咬傷腹大如鼓遍身生絲飲白羊乳數日而愈。 又方:外用藍靛汁一碗加入雄黃 麝香少許貼患處,並服藍靛汁亦效。 傷科 520.火爆傷眼:用三七磨水滴入眼中即愈。屢試如神。 521.豫章彭竹樓民部家傳秘方回生丹制送救活不下萬人,大有起死回生之妙。誠千古第一仙丹,如能施藥傳方造福無量。此跌打損傷第一仙方,為傷科冠回生第一方。治跌傷壓傷打傷銃傷割喉吊死驚死 溺水死等症。雷擊死想亦可治。雖遍體重傷 死 已數日只要身體簫稍軟用此丹灌服少刻即能有微氣,再服一次即活。大便如下紫血更妙。惟身體僵硬難救。方用活土鼈蟲去足放瓦上小火焙黃研細用淨末五錢死的不效假的更不效 自然銅放瓦上木炭燒紅入好醋內淬半刻取出再燒再淬連制九次研末,要親身制藥店制不透不效用淨末二錢 真乳香以形如乳頭黃色如膠者為真,不真 不效每一兩用燈草二錢五分同炒枯與燈草同研細吹去燈草用淨末二錢 真麝香三分要當門子真的有效 真陳血竭飛淨二錢 真珠砂飛淨二錢 巴豆去殼研用紙包壓數 次去油用淨末二錢 以上各藥揀選明淨眼同研極細末收入小口瓷瓶,用蠟封口不可洩氣。大人每用一分五厘,小兒七厘酒沖服。牙關不開者打開一齒灌之必活。要藥稱准方效。灌時多用水酒使藥下喉為活。活後宜避風調養為要,後再以白糖常飲自愈。 522. 玉真散:治跌打損傷已破口者,無論傷口大小不省人事或傷口潰爛傷風,口眼歪斜手足扯動,形如彎弓只要心前微溫用此藥敷傷口,另用熱酒沖服三錢。不飲酒者滾水沖服。亦能起死回生。惟嘔吐者難治,藥雖平淡效最神奇。功在七厘鐵扇諸方之上。藥料易覓無假其價易廉或施藥功德亦非淺也。方用:明天麻 羌活 防風 生南星薑汁炒 白芷各一兩 白附子十二兩以上藥料須揀選明淨眼同研極細末收入小口瓷瓶以蠟封口。不可洩氣。如濕爛不能收口用熟石膏二錢 黃丹三分共研極細加 入敷之。 523.當歸湯:治跌打損傷未破口功能散瘀活血。雖以氣絕打去一牙灌之,亦能活。此少林寺教師方。當歸 澤瀉各五錢 川芎 紅花 桃仁 丹皮各三錢 好蘇木二錢 酒水各半煎亦分服。頭傷加藳本一錢 。手傷加桂枝一錢,腰傷加杜仲一錢 肋傷加白芥子一錢 腳傷加牛膝一錢。 又方:野菊花連根陰乾每用一兩加酒與童便各一碗煎服。但有一絲之氣無不活也。 524.破傷口:急救方用龍眼核剝去光皮不用。將核研極細摻瘡口即定痛止血也。又方:珠蘭葉搗融敷之。立刻收口接骨傷口寬大者加白鹽少許。第二次敷免鹽。又方月季花又名月月紅取葉搗爛敷之立能止血消腫。雖斷筋亦可速愈。 525血流不止:傷口血流不止用豬瘦肉切厚片貼上。無論傷口大小血流不止者立效如神。此急救止血第一仙方也。 526.跌打吐血:跌打吐血不止方用幹荷花焙乾研末調酒服一日二三次,數日即愈。如用幹荷葉 白砂糖煎服或薑炭 京墨沖服均效。 527.戳傷腸出:好醋煮熱洗之,隨洗隨入。外用活雞皮乘熱貼之。再服玉真散自愈。 528.手指砍斷將指接上用蘇木末敷之,外用蠶網包縛牢固。數日愈。 529.接骨法:接骨驗方用杉木炭研極細末用白砂糖蒸極融化將炭末和勻攤紙上乘熱貼之。無論破骨傷筋斷指折足數日可愈。屢效。忌食生冷發物下手先用鳳仙花根一寸磨酒服,操動則不知痛。然後用藥治之。 530.傷損縮筋年久不愈方用 楊梅樹皮曬乾研末和燒酒蒸熟調敷用布紮好。每日一換,不過三五次即愈。 531.佛手散:調經。芎藭二錢 當歸三錢 酒水煎服。 532.當歸六黃湯:治陰虛有火,令人盜汗。當歸 生地 熟地 黃芪 黃連 黃柏 水煎服。 533.跌打青腫方用整塊大黃用生薑汁磨融敷之一夜紫者轉黑,黑者轉白,一日一換其效如神或用生半夏水調敷一夜即消。 534.跌打青腫內傷凡一切跌打損傷遍身青腫瘀停作痛及墮僕內傷一服即愈。用白木耳四兩焙乾為末,每服一兩麻油拌勻好酒送服,藥完其患若失。百發百中神妙非常。 535.損傷碎骨在內作膿方用田螺搥爛加酒秐和勻敷四圍中留一孔其骨自出。 536.舊傷日久作痛或天陰作痛方用益母草熬膏熱酒送下。十日痊癒其效如神。 537.閃跌手足用生薑 蔥白搗融和灰面炒熱敷之妙。 538.跌打損傷濕爛不幹方用煆寒水石二錢研末敷之立見功效。或用羊皮金紙貼傷處效。 539.止血補傷驗方治刀箭傷馬踢傷跌傷一切物打傷無不驗效。生白附子十一兩 白芷 天麻 生南星 防風 羌活 各一兩共研極細末就破處敷上。傷重者用黃酒浸服數錢。青腫者水調塗上一切破爛皆可敷之即愈。平時預製莫大陰功。 540. 傷科七厘散聖藥專治金瘡跌打損傷骨斷筋折血流不止者先以藥七厘燒酒沖服。複用藥以燒酒調搽傷處用布紮住效。上朱砂一錢二分 真麝香一分二厘 梅花冰片一分 二厘 淨乳香一錢五分 紅花一錢五分 瓜兒血竭一兩 粉兒茶二錢四分。右藥須揀選道地於五月五日午時共為極細末瓷瓶收貯黃蠟封口。貯久更妙。每服七厘不可多服孕婦忌服。 541.竹木入肉:竹木入肉久不出者不過一夜即出方用鹿角燒枯存性研末以水調敷或萆麻子搗敷痛止即出。 542.銅鐵竹木等物入肉雖拔去傷口腫爛不愈方用蔥頭和洋白糖搗融敷之極效。 543.水銀入肉:真川椒研末生雞蛋白調敷用布包緊過夜即出。 544.鐵針入肉:針入肉內隨氣遊走至險之症。急用烏鴉翎數根瓦上焙焦黃色研細末酒調服一錢。外用車輪上油垢調真磁石末攤紙上如錢大貼之自出。 545.被毆傷風:鬥毆傷破瘡口複感風邪方用。荊芥 黃蠟 炒魚鰾三味各五錢 艾葉三片入無灰酒一碗煮一柱香熱飲之。汗出立愈。惟百日內忌食雞肉耳。 546.酒病:好飲之人酒毒發作,頭痛目眩或咽喉悶閉或下利清水日數十次,形神委頓。若誤作陰寒自利用溫熱之劑者非矣。宜用陳皮五錢 甘草二錢 川連三錢以上三味微炒為末再加松花粉一兩和勻。每服二錢早晚開水送下一服。兩日即愈。 547.酒醉:酒醉死者急用樟樹子四錢酒三杯煎滾候溫灌之即醒。或用樟木二兩煎水服亦可。此仙方也,屢試如神。 548.治疥良方:治疥良方用明礬五分研末 硫磺五分研末 冰片五分 兒茶二錢 三仙丹三錢 萆麻油調搽。內服蒼耳子膏甚效。土茯苓代茶甚妙。 549.湯火爛瘡:神治散用豬毛燒灰 生大黃末少許調麻油搽患處極效。 又方:生石膏搗末敷之立愈。又方用生石膏研末以生桐油調搽,先食茶油一杯以去火毒。 又方:丹參切片以羊脂煎成膏敷瘡上。 又方:白蘞末搽之立有效驗熱牛糞和雞子白搽之。 550.湯火傷身體頭面驗方:用生薑汁塗抹百發百中千發千中。或用樟油亦可。 551.曆節風:燒火風驗方用桑枝 苦杏 白芷 元參 蒼耳子 生地 忍冬藤 地骨皮 茯苓水煎服。芭蕉頭燉豬蹄煎服。 次服方:甘菊花 軟防風 生松節 秦艽 羌活 五加皮 花粉 麥冬 牛膝 水煎服。 三服:葛根 薏苡仁 忍冬藤 牛蒡子 犀角磅 石膏 知母 竹瀝汁 水煎服。 四服:桑枝膏 白芷膏 蒼耳膏 忍冬膏 甘草膏 松毛膏 用生地煎湯兌付服。 五服方:胡麻仁 石斛 萆薢 續斷 杜仲 秦艽 防風 白蘚皮 丹參 生地 水煎服。 六服方:蒺藜 黃芪 防風 白芷 地骨皮 蒼耳子 杭芍 犀角磅 水煎服。 七服:石菖蒲 芝麻 生地 忍冬藤 海桐皮 薏苡仁 地骨皮 五加皮 甘草 共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米飲送下。 552.暑濕瀉利:歐陽文忠患暴下,國醫不能愈,夫人市藥三文進之,一服而愈。問其方乃車前子五錢為末,米飲下。此藥利水。 553.肺熱久嗽:一婦肺熱久嗽,身如火炙,肌瘦將成勞。以枇杷葉 款冬花 紫菀 杏仁 桑白皮 木通等分 大黃五錢為末,蜜丸如桃大。食後夜臥各含化一丸。未終劑而愈。 554.反胃:一人三世病反胃得一方。柿餅同乾飯日日食之。飲水遂愈。 555.呃逆:一婦產後呃逆煩亂。柿餅一個煮汁熱飲獲愈。刀豆燒存性更勝柿。 556.胸滿:莫先生病食已胸滿不下,百治罔效。偶家人合陳皮湯嘗之。胸次廓然下之愈。 557.腫毒惡瘡:瘡瘍惡毒用生肥皂去子弦及筋搗爛釀醋和敷立愈。不愈再敷奇效。又方用生肥皂火煆存性,生油膩粉調搽諸惡瘡。 558.風蹷頑痹:一人風蹷頑痹腰膝疼痛飲信方用。海桐皮 薏苡仁各三兩 芎藭 羌活 地骨皮 五加皮各二兩 甘草五錢 生地十兩 酒二鬥浸蒸常服。不得增減早午晚飲一次。常令醺醺酒完病癒。此方祛風去濕活血通絡舒筋甚效。 559. 濕毒久痢:一婦年四十餘躭飲無度,多食魚蟹積毒在髒。日夜二三十瀉便與膿雜下。大腸連肛門甚痛,用止血痢藥不效。用腸風藥益甚。蓋腸風有血無膿也。服熱藥腹愈痛血愈下。服冷藥注瀉食減,服溫平藥則若不知。年餘待斃。後服黨參四兩 椿樗白皮一兩 為末空心溫酒或米飲一服遂愈。 560.目張不瞑:一婦因大恐而病癒後目張不瞑。錢乙曰目系內連肝膽,恐則氣結膽橫不下,郁李潤能散結,隨酒入膽,結去膽下而目瞑。 561.便閉腹堅:王善夫病便閉腹堅如石腿裂出水,飲食不下。治滿利小便藥遍服不效。李杲先生曰此奉養太過,高梁積熱損傷腎水致膀胱乾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為嘔噦。難經所謂闕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者。內經所謂無陰則陽無以化也。處以滋腎丸用黃柏 知母各一兩酒洗焙研 桂一錢為引,每服二百丸。少焉前陰如刀刺火燒溺出床下成流腫脹遂消。 562. 水腫:消水聖愈湯.治水腫第一方,然必兩手脈浮而遲,足跌陽脈浮而數。診法絲毫不錯。一服即驗,五服全愈。否則不可輕用此秘方也。大道無私方不宜秘。然皇帝有籣台之藏,長桑有無泄之戒,一恐輕試之誤,一恐泄天地之機也。余出此方。以俟一隅之反。非謂一方可以統治斯病也。天雄一錢 牡桂二錢去皮 細辛一 錢 麻黃一錢半 炙草一錢 生薑二錢 大棗三枚 知母二錢 水兩杯先煎麻黃去沫,後納諸藥煮八分日夜作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563.二便不通:一人素多酒色,二便不通脹痛呻吟七晝夜。用通利藥不效。李時珍先生曰此濕熱之邪在精道,壅塞隧路,病在二陰之間。故前阻小便後阻大便。病不在大腸膀胱也。 用枳實 茴香 穿山甲 倍用牽牛煎服。三服平愈。 564.腸結:一婦腸結。年六十餘歲,服養血潤燥藥則泥,一服硝黃藥則罔知。如此三十餘年,其人體肥膏粱而多鬱,日吐酸痰乃寬。此乃三焦氣滯,有升無降,津液皆化為痰不能下潤臟腑,非血燥也。潤劑留滯,硝黃入血不能入氣故無效。用牽牛為末皂角膏為丸。服之。方服便通。 565.臍腹濕瘡:一婦患臍腹二陰遍生濕瘡,熱癢而痛,時出黃汁,二便澀。用鰻魚黃丹之類敷之。熱痛愈甚,其婦嗜酒喜食魚蝦發風之物。乃用馬齒莧四兩,研爛入青黛一兩和塗。熱痛皆去仍服八正散而愈。此中下焦蓄蘊風熱,毒氣若不出。當作腸風內痔。婦不能禁酒物果仍發痔。 566.血厥:婦人血厥因汗出過多,血少陽氣獨上,氣寒不行而厥。此症甚多。宜用白薇 當歸各一錢 參五分 甘草二分煎服。 567.腸風血痢:是齋方用平胃散一兩 川續斷二錢半 米飲下。又方地榆 銀花 秦艽各等分煎服。 568.手足不遂:一人手足不遂數十年,遇新羅僧授以威靈仙一味搗末酒水煎服。獲愈。 569.勞瘧:張知閣久病瘧,熱時如火,年餘骨立,醫用熱劑益甚。琳投以小柴胡湯二劑脫然。此名勞瘧。熱從骨髓出,加以剛劑氣血愈虧。熱在骨髓非銀柴不可。是以見效。 570.反胃嘔吐:一鞋匠病反胃嘔吐甚至屎從嘔出。余用麻仁丸加酒軍五錢 繼以瀉心湯加減,黃連 黃芩 乾薑甘草 加火麻仁又以二陳合薑附,轉入白前 百部 阿膠合二陳平胃收功。 571.經閉血塊:婦人因行經沖水,經閉,少腹結成血塊,服攻破藥,命幾殆。後得神授以龜板 柚皮 鯽魚頭三味放瓦上以六紅酒淬五次。炙幹為末。蜜調敷。痛在左敷右。在右敷左。敷入痛如刀刺,下惡物半桶。內服四君加芪歸刺蝟 槐花等煎服。嗣因不肯服藥複生腹癰。以人參養榮湯為丸常服。外以蒲公英 紫花地丁 木芙蓉葉 白蘞 白芷搗末調蜜敷之而愈。 572. 牙疳驗方:牙疳莧棗散方用。白莧菜根炭三錢焙存性 兒茶二錢 紅棗包雄黃火上煆存性一錢半 硼砂二錢 人中白一錢 冰片二分 共研極細末,用瓶封固收用。 遇牙疳爛腐,血肉自落,時時蘸擦。候滿口涎水,用清水漱去,此症輕者牙根疼痛,重者連牙皆落。用此藥上之神效無比。曾經效驗故又錄出。 573.喉症驗方:養陰清肺湯治喉內一切陽症。屢試屢驗。速服二劑勿遲自誤。大生地三錢 麥冬三錢 元參一錢半 丹皮八分 生甘草五分 川貝母八分 薄荷五分 白杭芍八分 水煎服。附加減法:體虛加熟地,燥甚加天冬 茯苓,小便赤加木通,熱甚加連翹,大便不通加元明粉。 574.臚寒瘧疾驗方:久瘧不差俗名臚寒。驗方:杭白芍二錢 白術二錢 丹皮一錢半 陳皮一錢 何首烏一錢半 檳榔三錢 常山七錢 木通二錢 當歸三錢 炮附子一錢半 甘草一錢 紅棗四枚 薑三片 老酒燉服。瘧前一日煎服。加白豆蔻五分更妙。 575.便內生蟲:凡人尻戶便內生蟲。用槐花三文 蒼術四錢 洗後用生豬肝切片浸茶油塞便內。蟲即出。婦人陰戶生蟲,用豬肝塞入亦效。用雞肝更效蟲自出。 576.穿骨天蛇:穿骨蛇頭瘡由指頭延爛及中節是也。方用杉木炭 大蟶乾浸酒焙灰 大黃末調茶油敷患處即愈。 578.竹篾刺喉:凡竹木刺在咽喉,非魚骨可比,急用金鳳花枝梗,搗出涎汁一碗飲下即時拔出。屢試屢驗。 579.針刺腳底:方用生蟑螂數個巴豆數粒同搗爛敷上。其針自出其效如神。 580.陰戶生蟲以雞肝納陰戶中蟲自出立愈。 581.風濕風痹驗方:忍冬藤三錢 軟防風八分 漂白術一錢 生芪一錢 連翹一錢 赤小豆二錢 薏苡根三錢 同水煎服。 582.白濁:白濁單方白蔗尾燉白冰服。 冰糖四兩 白芷四兩燉服。女人以此藥蒸豬蹄服。(野猴蔗根代茶) 又方:生甜芝又名紅孩兒草藥店中買的 冰糖燉服神效。 583.金瘡刀藥:經驗刀瘡妙藥。用龍眼核浸尿四十九天露天四十九日研末神效。 又方:龍眼肉冰糖 紅棗搗敷患處止血消腫甚效。肺風草名垢老草嚼敷效。 584.痔瘡腫痛:痔瘡腫痛良方用黃連末 鵝膽汁調搽痛止消腫甚效。又方:用木鱉子焙乾為末,麻油調搽或好醋調搽。其管自出。 585.月蝕耳瘡:小兒耳旁生月蝕瘡俗名月割。方用旋複花燒灰,青羊脂和塗即愈。 586.爛弦赤眼:目疾萬金膏治洗爛弦風赤眼癢痛立愈。 方用文蛤五錢 黃連五錢 防風五錢 荊芥五錢 苦參四錢 銅綠研末五分 薄荷六錢煎湯丸如彈子大。以熱水乘熱洗眼三次愈。 587.小兒青盲方:用羯羊肝一具 竹刀切片,官桂一錢 柏子仁五錢 五味子一錢 細辛五分 菊花一錢 羌活二錢 黃連一錢 白術二錢 合湯煎成服之可愈。 588.實熱目疾:實熱目疾紅腫疼痛藥水洗之自愈。方用豆腐一塊中挖一孔,入樸硝二錢 仍用豆腐蓋上。蒸出水。即以此水洗之。自效。 589.小兒骨蒸:小兒骨蒸良方用。銀柴八分 酒洗生地骨皮一錢 青蒿八分 川連 犀角 丹皮各五分 甘草三分 元參一錢 竹葉二十片 蘆根一兩水煎服。 590.肚疼驚啼:蟬蛻 鉤藤 天麻 茯苓 川芎 白芍 甘草 燈心引水煎服。 591.心漏:心漏症候胃前有孔出血水,用嫩鹿茸 炮附子 鹽棗肉丸如梧子大。米飲送下即愈。 592.鼠癭:有人腳脛腳面生老鼠癭。用婦人洗糞桶草,拾來拭鼠癭處連拭三下。擲去,自愈。惟是勿與人見極妙。 593.症瘕:一婦人汙滯腹內,月久不行,遂成症瘕。年約四十零歲,當下之。用鱉甲四兩 六紅酒淬十餘次。瓦上焙乾為末。烏肉雞斤許。拔去毛,原湯洗淨,剖腹去雜,入鱉甲末於腹內。縫好以酒燉熟,肉汁均可服。服後五日。當下怪物如蚱。繼以培補氣血滋陰之品進入收功。 594.生背:生背經驗良方用金花捷報草搗蜜塗之良驗。金花捷報亦能塗諸毒瘡。此草木梗狀如萆麻其實如六角帽葉稍有異耳。 595.生疔:生疔經驗兩方用蜒蚰五錢 銀朱一錢 雄黃八分 冰片一分共搗搽患處立消。金線釣葫蘆草搗蜜塗之良效。白菊花燉酒服渣貼患處效。 596.吐蚘:一婦人症類厥陰,吐蚘嘔吐百藥罔效。一醫以梔子 淡豆豉加代赭石三錢遂愈。書此以備參考。 597.頤腫:小兒發頤,高腫焮紅,疼痛不已,進連翹敗毒散遂愈。方升麻 柴胡 荊芥 防風 連翹 牛蒡子 花粉 皂刺 銀花 甘草 川芎 歸尾 桔梗 羌活 山甲 等分二劑水煎服。 598.熱痰:小兒發熱痰多用竹、枳、蔞、貝加杏仁 牛黃 茯苓 甘草 瓜絡煎服效。 599.產後口渴:一婦人產後口渴,一年服藥不效。後用四君子湯加味治之而愈。黨參四錢 白術四錢 茯苓四錢 甘草一錢 麥冬三錢 烏梅三枚 乾薑三錢服十劑全愈。方中妙在術之苦燥,乾薑之辛熱。使胃升液降而奏效也。 600.濕熱便閉:有人因濕熱小便不通,百藥不效,夢神授以螻蛄即俗呼土狗也。燒灰酒服即通。按濕熱蘊結以濕熱攻濕熱,借其串利下行之性耳故妙。 601.妬乳:小兒變蒸口內微腫惡乳不食,名曰妬乳。方用青黛一錢 元明粉二錢 硼砂一錢 薄荷五分 冰片一分 研細末擦口內;兩頤,吐出惡涎即愈。 602.吐乳:方用蓮子七粒焙乾 丁香三粒 黨參五分共研末。乳汁浸一宿燉熱令兒吮食即不吐甚效、 603.遺精:秘方加減地黃丸治遺精極效。方用熟地六錢 山萸肉 山藥各四錢 芡實 丹皮 茯苓各二錢 蓮須一錢 龍骨飛研三分 魚螵蛸四錢 蛤粉炒成珠二錢 共研末蜜丸。桐子大。每日早午晚服四錢一次。一月即止。屢試如神功在諸方之上。 604. 腹痛泄瀉:小兒腹痛泄瀉,嘔吐痰濁,惡寒頭重,胸窒,苔白脈微口不渴,用六和湯加減治之。方用:藿香六分 木香六分 殼砂仁七分 姜炒樸八分 南楂炭三 錢 半夏三錢 炙草五分 赤芍三錢 鹽陳皮七分 絲瓜絡七寸 水煎服。服後症見微汗出,舌黑,便短色黃,腹滿,飲食不進,轉以丹梔通解三焦加減理之。丹皮 二錢 梔子二錢 郁金一錢 苦杏一錢半 連翹三錢 通草一錢水煎服。 605.痞塊:消痞膏治積年惡痞至重兩張即消。屢試神驗。 莧菜十斤 不拘紅白。洗去泥,不必去根。以河水煎湯兩大缽,用活甲魚即穿山甲一個 重十二兩者,不必切碎入莧菜湯連骨煮爛如膏。去渣將甲魚膏薄攤曬末。研末。用麻油八兩,熬至滴水成珠,下甲魚末四兩,如甲魚膏不足以鉛粉添配。攪勻成膏收之。用青布裱紙一層。量塊大小攤貼。七日即消。重者貼至兩次。永不再發神效。 又方用樗白皮二斤熬膏。先以生薑擦去垢以麝香一分摻在膏中烘熱貼痞上,微痛,半日即止。脹滿腹硬過臍者兩張即愈。真神方也。孕婦忌貼。 又方雄黃末 白丸末各一兩 麵糊調膏貼之。大便必脹即愈。此秘方也。 606.囊脫:陰囊腫爛,腎子落出名曰囊脫。又名囊癰。用紫蘇煎湯日日洗之。並用紫蘇梗為末日敷用青荷葉包好。內用黃連六分 歸尾 連翹 雲苓各一錢半 甘草 木通各二錢 煎服。後仍以生肌散搽之。用鳳仙花子 生甘草各二錢為末。麻油調敷。老母雞蒸食。而愈。 607.下疳莖爛:徐靈胎先生治下疳後,玉莖爛盡再用長靈根方,五十日玉莖複生,其方列後;煆乳石三錢半 琥珀七分 朱砂六分 人參一 錢 真珠七分 牛黃四分 真水粉五分胎狗一個 雄黃六分何首烏 威靈仙 牛蒡子蓼草汁煮一日夜炒如銀色,右為末每服三厘。日進四服。臥又一服。俱以土茯苓 半斤陰陽水十二碗煎五碗。連送五服七日驗。按煮一日夜而炒如銀色之藥品。即上文乳香 水粉九味也。胎狗乃初生之狗。用泥裹定火上煨透煨燥色黑為末。分兩必 數倍于諸藥。必同炒十味。炒如銀色也。 濮院沈維德患下疳。前陰連根爛盡。溺從 骨縫中出。瀝灌腎囊中,哀號痛楚。肛門亦複爛彌半寸。載至餘家。只求得生為幸。餘亦從未見此病。故勉為治之。內服不過解毒養血之劑,敷藥屢易,以不痛為要。兩月後結痂能行。惟陰莖僅留根耳。余偶閱秘本,有再長靈根一方,內有胎狗一個,適餘家狗生三子。去其一泥裹煨燥。合藥付之。逾兩年忽生一子。舉族人大 嘩。謂人道已無焉能生子。蓋維德頗有家資。應繼者懷覬覦之心也。其岳徐君密詢之。沈曰我服藥後,陽道已長。生子何疑。徐君乃集其族人共驗之。陽道果全。但累生如有節而無總皮。再期又生一子,眾始寂然。遠近傳之。以為奇事。今猶有述之以為異聞者。 608. 肺癰:唐宋古法治肺癰用甘涼之藥以清其火,滋潤之藥以養其血,滑降之藥以祛其痰,芳香之藥以通其氣,更以珠黃之藥解其毒,金石之藥填其空,兼數法而行之屢試必效。看法兩腳骨疼痛者或腳骨不痛而舌下生如細豆一粒者,再心口之上內微痛或兩肋微痛及咳嗽口渴喉幹皆肺中生毒之症也,即用甘草 桔梗各二錢煎服,服下如覺稍安肺之患毒無疑矣。以犀黃丸服至一料全愈,此即預識預治百無一死,世人但知腳痛醫腳咳嗽醫嗽,舌下一粒,便以刀刺且此一粒癰未成膿定然色淡癰愈亦 消。重者其色紫黑如用刀刺立害。諸書皆雲口吐臭痰胸中發腥作痛者肺癰也。又稱三不治。時吐臭痰久如粳米飯者不治。嘔膿不止者不治。白色變赤者不治。惟嘔而膿自出者易治。並無預知早治之法。此症吐膿色白用犀黃丸治無不效。貧者用陳年芥菜鹵每早取半杯用豆腐漿沖服。服後胸中一塊塞上塞下,數次吐出惡膿,數日膿 儘自愈神效。此症永戒食鴨蛋白鯗紅蘿蔔 石首魚 甲魚等。食則復發難治。林屋山人秘法也。又法用棉花卷竹片上蘸油點火使本人觀之。如肺癰看火頭是兩個。腸癰火頭只一個。 治法用炒薏苡仁為末同糯米湯調服,常服當下膿血而安。 又方竹葉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自愈。又方用元參半斤 天冬四兩 桔梗二兩 炙草一兩 水十碗煎至兩碗。另加蒲公英 金銀花再煎至一碗。食後即服。初起即消。日久即愈極效無比。 又方:炒生芪 白芨 銀花 桔梗各一錢 苡仁五錢 貝母一錢半 陳皮一錢二 甘草一錢二 甜葶藶八分 生薑一片水二鐘煎半食後徐徐服。初起去黃芪加軟防風一錢。久不愈者加槿樹皮一錢。未成即消。已成即潰而愈其效如神。 609.桔梗湯:療中滿而振寒,脈數咽燥而不渴,時時吐出臭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是為肺癰。方用炙甘草二兩 桔梗二兩 水煎服吐出膿血則差。 610.桔梗白散咳胸中滿而振寒。脈數咽幹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粳米粥者肺癰也。桔梗三錢 貝母三錢 巴豆一錢去皮心熬研作脂右三味搗篩。強人飲服。病在上必吐。在下必利不止者飲冷水一杯忌豬肉 筍。 611.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肺癰喘不得眠者主之。葶藶末大棗丸煎服。 612. 仙枕方:丁公仙枕方:山西總兵丁其泰康熙時人年七十無嗣。遇異人授此方不二年精力強壯至八十一歲已生二十一子矣。其方用槐木做枕一個高三寸三分寬死寸五分長一尺二寸,如天蓋地式而上鑽孔一百二十八個如桐子大用後藥裝入枕中。百日後諸病消除。精神倍長。長壽高多子真仙方也。如夫婦皆以此做枕至見奇效。其藥料 三五個月一換按此法開藥鋪之人最便利宜可以行之也。真川椒 桔梗 荊實子 柏子仁 薑黃 吳萸 白術 薄荷 肉桂 川芎 智仁 枳實 當歸 川烏 千年 健 五加皮 藜蘆 羌活 防風 辛夷花 白芷 附子 白芍 槁本 蓯蓉 北細辛 豬牙皂 蕪荑 甘草 荊芥 菊花 杜仲 烏藥 半夏 共三十四味,每味一 兩務要頂好鮮明 咀片研為細末絹袋盛之裝入枕中。按官桂以桂枝木代之亦可。 613. 疳疾:消疳丸。蒼術米泔浸去皮炒 白術土炒 酒炒當歸 麥冬去心 薏米 山楂肉去核 石斛去蘆 炒神曲 炒麥芽 枳殼 炒萊菔子 陳皮 厚樸 使君子 肉 茯苓 檳榔 炙草各一兩 青皮 莪術 木香 砂仁 各五錢 炒幹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半湯送下一丸。專治小兒泄瀉無度。嗜食無厭肚大青筋四肢嬴瘦或發 夜熱或腫面目 或腫手足瘦弱垂死者,但能進食瀉止食調肌肉自生。小兒周歲後乳食雜夾則易成疳。預服此丸脾胃充實保無疳疾。或缺乳成疳者一應服之。此藥大合脾胃生氣血多服有益無病真妙方也。 614.脫皮腐肉疽方:小兒生脫皮腐肉疽,疽小如芝麻在後腕先起痛癢不堪,膿所到之處必潰爛。須先藥洗之後。又用藥擦之。韋陀簕(火秋簕) 白芷 仙人掌 岸邊蓮(即塘岩芋) 九裡明各一錢半煎洗 患處。雄黃精一錢 大楓子肉 蛇床子末 赤小豆末各一錢半 梅花冰片五分 搽之即愈。其效如神。 615.白喉雙哦:急救白喉雙哦一切喉症經驗仙方。紅牛膝生的搗汁草藥店中可買 射干 桔梗各等分煎水兌牛膝汁服下立愈,即危險之症灌入亦可回生。惟陰寒之症禁用。 616.贅瘤:贅瘤草方用。馬錢子以荸薺即莓梨也取汁磨塗患處。早晚二次不匝月而脫。 617.稀痘:三豆湯治小兒出痘或天花盛行可以預服。綠豆 小黑豆 赤小豆 甘草 每日水煮任意食豆飲汁,痘自不出。雖出必稀。 618.痘症泄瀉:泄有二端而糞黃臭穢小便赤澀者,此毒氣奔越熱泄也。痘色必紅紫加味四苓湯主之。泄而糞青白滑利者虛寒也,痘色必淡白參術散主之。如虛泄不止用七味荳蔻丸無不止矣。此聶久吾先生秘訣也。 加味四苓散治痘症熱泄如神虛泄者斷不可服。赤苓 木通 澤瀉 朱苓各七分 炒川連 炒黃芩 牛蒡子 車前子各五分 燈心一團水煎空心服。 參術散治痘症虛泄如神。黨參 土炒術 白茯苓 砂仁 炙草 炒薏苡仁 白蓮肉 神曲 陳皮 南楂肉 南木香 肉蔻,右藥為末空心米湯下。 七味荳蔻丸:肉豆蔻 訶子 木香 赤石脂 枯礬 龍骨 砂仁 稀粥為丸綠豆大。米飲下。 619.痘後目閉:痘後兩目難開方用。兔糞二錢 密蒙花 蟬蛻 穀精草各一錢共為末用豬肝以竹刀剖開每肝一兩入末一錢包肝內蒸熟去藥飲汁食肝神效。 又方用蛇蛻一條洗淨焙乾 天花粉二錢 為末納羊肝內(青羯者佳)用麻縛定米泔水煮熟切片食之。痘後毒上攻目內成障不見人者。(食此旬日無不愈也) 620.治麻良方:孟士治麻方用發表透肌清毒活血理肺消痰清胃解結,不拘四時皆可用之。誠治麻之良方也。幹葛 荊芥 薄荷 桑白皮 桔梗 甘草 赤芍 牛蒡子 陳皮 枳殼 川貝 甘草 紅花 石膏 歸尾 地骨皮 水煎服。 621. 血症要藥:瓊玉膏治虛勞乾咳申先生方此為血證第一方。沉香 血竭 琥珀粉各一錢半 淮生地四斤 白茯苓十二兩 白蜜一斤 黨參一兩 右以地黃汁同蜜熬數沸用絹濾過將參、茯為末入前藥汁和勻以瓷瓶用綿紙十數層加箬葉封瓶口,入沙鍋內以長流水沒瓶頸,桑柴火煮三晝夜取出。換紙擦口以蠟封固。懸井中一日取起仍煮 半日調服。此方制法各殊以此為正當。 622.至寶丹治中惡氣絕中風不 語,中諸物毒熱疫,煩躁氣喘吐逆難產悶亂死胎不下,以上並用童便一合生薑自然汁三五滴和溫化下三丸至五丸神效。又治肝肺積熱嘔吐邪氣攻心,大腸風秘神魂恍惚頭目昏眩口幹不眠傷寒狂語並治之。生烏犀屑 生玳瑁屑 琥珀研 朱砂研飛 雄黃研細各一兩 龍腦麝香研各一分 牛黃五錢研 安息香一兩半酒研飛淨一兩, 熬膏。水安息香尤妙銀鉑箔各五十片。細研為衣,右將生犀 玳瑁為細末入餘藥研勻將安息香膏重湯煮凝成後入諸藥中和搜成劑丸如桐子大。用參湯化下三丸至五 丸。又治小兒諸癇急驚心熱卒中客忤不得眠,煩躁風涎搐搦每二歲兒服二丸,人參湯下。本事方多人參 南星 天竺黃。安神定魂必備之方真神丹也。 623.聖濟大活絡丹治一切中風癱 瘓萎痹痰拘攣疼痛癰疽流注跌打損傷小兒驚癇婦人停經。白花蛇 烏稍蛇 威靈仙 兩頭尖 草烏 天麻 全蠍 首烏 龜板 麻黃 貫仲 炙草 羌活 官桂 藿 香 烏藥 黃連 熟地 大黃 木香 沉香 以上各二兩 細辛 赤芍 沒藥去油另研末 丁香 乳香另研 僵蠶 天南星 青皮 骨碎補 白蔻 安息香酒熬制附 子蒸 黃芩 茯苓 香附酒浸焙 元參 白術 以上各一兩 防風 一兩半 葛根 炙虎脛骨 當歸 各一兩半 血蠍另研七錢 炙地龍 犀角 麝香 松脂各五錢 牛黃另研 片腦另研各一錢半 人參三兩 右共五十味為末蜜丸如龍眼核大金箔為衣陳酒送下。 凡頑痰惡風熱毒淤血入於經絡非此方不能透連。凡治肢體大症必備之藥也。 624.戒煙妙方:用棉花秸曬乾,搗絨,每癮一次後用五分開水沖服。不可間斷。以斷為度。方用南瓜藤汁一錢,拌煙煮服,亦可斷癮。解洋煙方用:白礬末涼水調服。 625.疥瘡兩方:先用石灰泡水洗,後用陳蒜瓣燒灰香油調塗搽。 626.膿耳生韭菜汁點之 。 627.雜物入目刮自己左指甲末用燈草蘸點自出。。又方用好京墨點之。 628.胎衣不下羊耳血飲之。 629.風火牙疼細辛地骨皮煎漱。 630.偏墜皂角皮為末涼水調搽。 631.頭疼燒酒和麥面貼之。又方醋炒麥面貼之。 632.產後血迷高梁米湯一碗紅糖二兩調服。 633.塵芒入目:藕汁滴之。 634.傷力吐血蘿蔔一兩 蜜一兩 黑豆四兩 煮食。 635.陰暑肚疼:先用皂角 白礬 生薑搗敷。後用燒酒和蕎面敷之。 636.赤白帶下:蕎面雞子清為丸每服三錢。 637.地骨皮飲:治陰虛火旺骨蒸發熱,日靜夜劇者。婦人熱入血室。胎前發熱者。四物湯加地骨皮三錢 牡丹皮三錢水煎服。 638.瀉白散:治肺氣熱盛、咳嗽而喘、面腫身熱。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水煎服。 639.小半夏湯:嘔家本渴。渴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半夏三錢 生薑一錢半水煎服。 640.外台茯苓散:治心胸中有痰飲,宿水自吐出水,複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茯苓 人參 白術各三兩 枳實二兩 桔皮一兩半 生薑四兩。水煎服。 641.清脾飲:治痰積成瘧。青皮 厚樸 草果 半夏 柴胡 白術 甘草 茯苓 黃芩 水煎服 642.溫膽湯:治熱嘔吐苦虛煩驚悸不眠痰氣上逆。竹筎 枳實 茯苓 半夏 甘草 陳皮 生薑水煎服。 643.導赤散:治心熱小便黃赤莖中痛熱急不通。生地黃 木通 甘草稍水煎服。 644.犀角地黃湯:主治吐衄便血婦人血崩赤淋。生犀角 生地黃 白芍 牡丹皮三味水煎去楂入犀汁熱服。 645.二黃湯:治上焦火盛頭面腫大目赤腫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熱盛及生瘡毒者。黃芩 黃連 甘草各等分。水煎食後服。 646.升麻葛根湯:治陽明表熱下利兼治痘疹初發。升麻 葛根 芍藥 炙草 右四味水煎服。 647.防風通聖散:治風熱雍盛表裡三焦皆實者,此方主之。防風 川芎 當歸 大黃 薄荷 麻黃 連翹 芒硝各五錢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一兩 滑石三兩 甘草三兩 荊芥 白術 梔子二錢半 生薑每服三錢水沖服。 648.藿香正氣散:治外受四時不正之氣。內停飲食頭痛寒熱或霍亂吐泄或作瘧疾。藿香 桔梗 紫蘇 白芷 厚樸 大腹皮 半夏 茯苓 陳皮 甘草 姜棗水煎服。 649.防風黃芪湯:治中風不能言脈沉而弱者。防風 黃芪 等分水煎服。 650.四磨飲:治七情感傷上氣喘急煩悶不食。人參 檳榔 沉香 台烏。先濃磨水取七分煎數沸空心溫服。 651.稀涎千緡湯:治風痰不下,喉中聲如牽,或中濕腫滿。半夏十四枚 豬牙皂炙一錢 甘草一錢 白礬二錢 各研末以生薑自然汁少許,沖溫水調末一錢,灌之得吐痰涎即醒。虛者以六君子加牙皂 白礬末 以吐之則庶幾矣。 652.麥門冬湯:治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上逆下氣者主之。麥冬 半夏 人參 甘草 粳米大棗 水煎服。 653.神術湯:主治三時外感寒邪,內傷生冷,而發熱及脾泄腸風。白術三錢 防風二錢 甘草一錢 無汗用蒼術加蔥白。有汗加白術生薑水煎服。 654.仙方活命飲:治一切瘡瘍未成膿者內消,已成膿者即潰,又止痛消毒之聖藥也。穿山甲 白芷 防風 皂刺 乳香 沒藥 歸尾 赤芍 花粉 貝母 陳皮 甘草 銀花 酒水煎服。 655.脫裡消毒散:人參 黃芪 白術 茯苓 當歸 川芎 芍藥 金銀花 白芷 甘草 連翹 水煎服。 656.麻黃加術湯:治濕家自煩疼。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白術 水煎服。 657.小青龍加石膏湯: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麻黃 桂枝 細辛 芍藥 甘草 五味子 乾薑 半夏 石膏 水煎服。 附加減法:咳去半夏加括蔞根。微利去麻黃加茯苓。喘者加杏仁。 658.黃芪建中湯:治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幹口燥諸不足。黃芪 膠飴 白芍 甘草 桂枝 生薑 大棗 水煎服。 659.歸脾湯:治思慮傷脾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嗜睡少食,月經不調。人參 黃芪 甘草 白術 茯苓 木香 酸棗仁 當歸 遠志 龍眼肉 薑三片。水煎服。 660.保元湯:治氣虛血弱之總方也。小兒驚痘家虛者。最宜。黃芪三錢 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 肉桂三分 水煎服。 661.四君子湯:治面色萎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虛弱者。若內熱或飲食難化作酸乃屬虛火,須加炮薑。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各二錢水煎加姜棗溫服。 662.香砂六君子湯:治氣虛腫滿,痰飲結聚,脾胃不和變生諸症。人參一錢 白術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七分 陳皮八分 半夏一錢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右生薑三片水煎服。 663.四物湯:治一切血虛血熱血燥諸症。當歸 熟地三錢 川芎一錢半 白芍二錢 水煎服。 664.聖愈湯:治一切失血或血虛煩渴,燥熱睡臥不寧,無心煩熱作渴等症。四物湯加人參 黃芪 一方去芍藥。水煎服。 665.當歸補血湯:治男婦肌熱面赤煩渴引飲,脈來洪大而虛重按全無。當歸一錢 黃芪五錢 水煎服。 666.酸棗仁湯:治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 水煎服。 667.養心湯:治心神不足,夢寐不寧,驚悸健忘等症。白芍 當歸 人參 遠志 麥冬 黃芩 山藥 芡實 茯神 蓮須 酸棗仁 石蓮子 水煎服。 668.獨參湯:治元氣虛而不支,脈微欲絕及婦人血崩,產後血暈。蘇黨參四兩濃煎頓服。或加童便 薑汁附子 黃連 隨症加減治之。 669.炙甘草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外台又治肺萎咳吐,多心中溫溫液液者。甘草 生地 麥冬 人參 桂枝 生薑 大棗 阿膠 麻仁 酒水煎服。 670.逍遙散: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頰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鬱不樂。兩肋作痛。寒熱少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當歸 白芍 白術 茯苓 炙草 柴胡 各一錢 加丹皮 山梔炒各五分名丹梔逍遙散。 671.二陳湯:治肥盛之人濕痰為患,喘咳脹滿。半夏二錢 陳皮三錢 甘草一錢 薑二片 水煎服。 672.參麥飲:生脈散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幹出汗。人參 麥冬 五味子 水煎服。 673。理中湯:治中氣不運,腹中不實,口失滋味。病久不食,臟腑不調與傷寒直中太陰自利不渴寒多而嘔等症。人參 白術 炮薑 炙草 各一錢半 水煎服。甚者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674.三因芪附,術附,參附三湯治陽虛,自汗,寒濕,沉痼,陽虛陰盛。黃芪一兩 附子五錢 ,名芪附湯。 白術一兩 附子五錢 名術附湯。 人參一兩 附子五錢 名參附湯。水煎服。衛陽不固自汗用芪附。脾陽遏鬱自汗用術附。腎陽浮游自汗用參附。凡屬陽虛自汗,不能舍三方為治。然三方之用大矣。芪附治虛風。術附治寒濕。參附壯元神。 675.清暑益氣湯:長夏濕熱炎蒸,四肢困倦,精神減少熱氣高心煩,便黃,渴而自汗,脈虛者此方主之。人參 黃芪 甘草 白術 蒼術各一錢半 神曲 青皮 升麻 幹葛 麥冬 五味 當歸 黃柏 澤瀉 廣皮水煎溫服。 676.竹葉黃芪湯:治消渴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淡竹葉 生地各三錢 黃芪 麥冬 當歸 川芎 黃芩 甘草 芍藥 人參 半夏 石膏 水煎服。 677.清燥救肺湯:主治諸氣膹郁,諸萎喘嘔。經霜桑葉三錢 石膏一錢半 甘草一錢 人參七分 炒研胡麻仁一錢 真阿膠八分 麥冬一錢半 杏仁七分 炙枇杷葉一錢 水煎服。痰多加貝母 瓜蔞。血枯加生地 熟地 甚加犀角 羚羊角 或牛黃。 678.桂苓甘術湯: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又曰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桂苓甘術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茯苓四錢 桂枝三錢 白術三錢 甘草三錢 水煎服。 679.葛根黃芩黃連湯:治太陽誤下,邪熱入裡,脈促,喘而不利。葛根 甘草 黃芩 黃連 水煎服。。 68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此湯主之。小便利則愈。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減芍藥為要。 681.黃芩湯: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若嘔者加半夏 生薑。黃芩三錢 甘草二錢 芍藥三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682.黃連湯: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 甘草 乾薑各三錢 人參二錢 桂枝三錢 半夏三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683.小陷胸湯:治心下痞,按之則痛,脈浮滑者。黃連 半夏 括蔞實 水煎服。 684.大陷胸湯:治傷寒發熱,不發汗而反下之。表熱乘虛入於胸中。與不得為汗之水氣結而不散,會心下至小腹,鞭滿而痛不可近,其人身無大熱,但頭汗出或潮熱燥渴,脈沉緊者,如水腫腸澼,形氣俱實者亦可用。大黃 芒硝 葶藶子 杏仁 甘遂 水煎服。 685.五瀉心湯: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柴胡證具而以它藥下之。但滿而不痛此為痞,宜半夏瀉心湯。半夏 黃芩 乾薑 人參 黃連 大棗 甘草 水煎服。 686.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 。攻痞宜大黃黃連 瀉心湯。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大黃 二錢 黃連一錢 黃芩一錢 附子一錢 水煎服。 687.傷寒汗出解之表,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幹噫,食臭,肋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生薑瀉心湯。生薑四錢 甘草三錢 人參三錢 乾薑一錢 黃連一錢 黃芩三錢 半夏一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68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糓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鞭而滿,幹嘔心煩不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鞭也。甘草瀉心湯。甘草四錢 黃芩三錢 乾薑三錢 半夏五錢 黃連一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689.桂枝甘草湯: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四錢 炙草二錢 水煎服。 690.芍藥甘草附子湯:發汗病解反惡寒者,虛故也。此方主之。芍藥三錢 炙草二錢 附子一錢 水煎溫服。 691.小建中湯:治傷寒表未解或心悸而煩,或腹中急痛而脈陽濇陰弦者。桂枝三錢 芍藥六錢 甘草三錢生薑三錢 大棗四枚 膠飴六錢 水煎去渣納飴溫服。 692.五苓散:治脈浮小便不利,熱微消渴者。發汗已,脈浮數,煩渴,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渴欲飲水。茯苓三錢 朱苓三錢 白術三錢 澤瀉五錢 肉桂三分 為末沖服。加茵陳治酒積黃疸。 693.茵陳蒿湯:治陽明病發熱,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鬱熱在裡,身必發黃,腹微滿者本方主之。茵陳蒿六錢 梔子三錢 大黃二錢 水煎服。 694. 梔子豉湯:治陽明病脈浮而緊,咽幹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煩躁,心中憒憒,怵惕懊憹目疼鼻幹不得臥。梔子三錢 香豉二錢 先煮梔子, 後入豉,溫服。少氣加甘草,嘔加生薑 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去豉加厚樸,枳實。若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去豉加乾薑;若身熱發黃去豉加甘草黃 柏。 694.豬苓湯: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 茯苓 澤瀉 滑石 阿膠各一錢 先煎四味後入阿膠溶化溫服。 695.白虎湯:治陽明症,汗出渴欲飲水,脈洪滑不惡寒反惡熱。石膏三錢 知母一錢 甘草五分 粳米三錢 先煎米後入藥溫服。 696.白虎加人參湯:治太陽中熱汗出惡寒身熱而渴暍是也。 697. 大承氣湯:治陽明病潮熱,手足戢然汗出,譫語,汗出多胃燥,獨語如見鬼狀,喘冒不能臥,腹滿痛,脈滑實。又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又少陰病,初得之。口燥咽幹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燥舌幹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大黃四錢 厚朴八錢 枳實三錢 芒硝一錢 先豬樸枳入大黃後入芒硝去渣溫服。得下即停後服。 698.小承氣湯: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此湯主之。大黃 厚樸 枳實 水煎服。 699.調胃承氣湯: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病,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其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大黃四錢 甘草二錢 芒硝二錢,先煮黃草後入芒硝少溫溫服。 700.桃仁承氣湯:治血結胸中手不可近,或上焦蓄血,寒熱胸滿,漱水不欲咽,善忘昏迷如狂者,此方治敗血留經通月事。桃仁五分 大黃一錢 樸硝三分 肉桂三分 甘草三分 姜一片 水煎服。 701.抵擋湯並丸:治傷寒蓄血並治症瘕,追蟲攻毒甚佳。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 桃仁 酒大黃 水煮去渣溫服。當下血。 702.小柴胡湯:治傷寒五六日,寒熱往來。胸肋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耳聾,脈數,此是少陽經半表半裡之症。此湯和解之。柴胡三錢 黃芩二錢 人參二錢 甘草二錢 半夏三錢 生薑三錢 大棗四枚 水煎溫服。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瓜蔞實。若渴去半夏加人參花粉,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若肋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心下悸小便不利去芩加茯苓。不渴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咳者去人參、薑棗加五味乾薑。 703.大柴胡湯:治熱結在內,往來寒熱者。柴胡三錢 半夏三錢 黃芩一錢 芍藥一錢 枳實六分 生薑五分 大棗三枚 水煎服。 704.柴胡桂枝湯: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此太陽少陽並病也。柴胡桂枝合半湯主之。柴胡四錢 黃芩一錢半 人參一錢半 生薑一錢半 芍藥一錢半 桂枝一錢半 甘草一錢 半夏一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705.桂枝加芍藥加大黃二湯: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桂枝 芍藥 甘草 生薑 大棗 即桂枝湯加芍藥。大痛者即原方加大黃煎法如前。 706.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少陰病。始得之。發熱脈沉,無裡證者。麻黃一錢 炮附子一錢 細心二千先煮麻黃去沫,後入二味去渣溫服。熱微者以甘草易細辛。微發汗。 707.乾薑附子湯: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身無大熱者此湯主之。乾薑三錢 附子一錢 水煎服。 708.茯苓四逆湯: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主之。茯苓 人參 甘草 乾薑 附子 水煎服。 709.旋覆代赭石湯:治汗吐下解表,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旋複花三錢 代赭石一錢 人參二錢 炙草三錢 生薑五錢 半夏三錢 大棗四枚,水煎服。 710.赤石脂禹餘糧湯:主治久利不止,大腸虛脫,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赤石脂五錢 禹餘糧五錢 水煎去渣溫服。 711.真武湯:治少陰水氣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嘔或小便利而下利者用此加減。白術二錢 茯苓三錢 白芍三錢 炮附子一錢 生薑三錢水煎去渣溫服。 712.黃連阿膠湯: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黃連四錢 黃芩一錢 芍藥二錢 雞子黃一枚 阿膠三錢 先煮藥去渣,內膠溶小冷內黃攪令相和得溫服。 713.當歸四逆湯: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加吳萸生薑。當歸三錢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細辛二錢 甘草二錢 通草二錢 大棗五枚 水煎服。 714.吳茱萸湯:治厥陰病,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少陰症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陽明病食糓欲嘔者。吳茱萸五錢 人參三錢 生薑六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715.白頭翁湯:治厥陰熱利下重脈沉弦,渴欲飲水者。白頭翁三錢 黃連二錢 黃柏二錢 秦皮二錢 水煎服。 716.四逆湯:治脈沉厥逆等證。甘草二錢 乾薑一錢 附子一錢 水煎服。 717. 通脈四逆湯:治少陰病下利消糓,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厥陰下利清糓,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亦主之。乾薑三錢 炙草三錢 附子一錢 水煎服加蔥九莖。腹中痛去蔥加芍;嘔加生薑;咽痛去芍加桔梗;利止脈不出去桔梗加參。 718.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前方加豬膽汁半匕燉服。 719.麻杏甘石湯:溫熱內發表裡俱熱,頭痛身疼,不惡寒反惡熱。無汗而喘,大煩大渴,脈陰陽俱浮者,用此發汗而清火,若脈弱沉緊、沉細、惡寒惡風汗出而不渴者禁用。麻黃四錢 杏仁五錢 甘草二錢 石膏八錢 水煎服。 720.附子湯:治少陰病身痛,手足寒,骨節痛,口中和,惡寒脈沉者。附子二錢 人參二錢 白術四錢 茯苓三錢 芍藥三錢 水煎服。 721.人參三白湯:治汗下後微虛少氣發熱,口燥去柴胡名人參三白湯。人參 柴胡 白術 白芍 白茯苓 姜棗 水煎服。 722.濟生腎氣丸:治腎虛脾弱腰重腳腫,小便不利,腹脹喘急,痰盛已成鼓症。其效如神。熟地四錢 白茯苓三錢 牡丹皮一錢 淮山一錢 澤瀉一錢 山茱萸一錢 牛膝一錢 肉桂一錢 附子五分 水煎服。蜜丸空心米飲下。 723.八味地黃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下元衰憊,臍腹疼痛,也多漩溺等症。熟地黃八錢 幹山藥四錢 山茱萸四錢 牡丹皮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肉桂一錢 附子一錢 為末蜜丸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724. 六味地黃丸:主治腎精不足,虛火炎上,腰膝萎軟,骨熱酸疼,足跟痛,小便淋秘或不禁遺精,夢泄,水泛為痰,自汗、盜汗、亡血、消渴、頭目眩運、耳聾、齒搖、尺際虛大者。熟地八錢 山茱萸四錢 茯苓四錢 淮山藥四錢 牡丹皮三錢 澤瀉二錢 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淡鹽湯下。 725.天王補心丹:主治心血不足,神智不寧,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瘡等症。人參 酸棗仁 當歸 生地 柏子仁 麥冬 天冬 遠志 五味子 茯苓 丹參 元參 桔梗 為末蜜丸白湯下。 726.朱砂安神丸:治心神昏亂,驚悸怔忡。寤寐不安。朱砂另研 黃連各五錢 生地三錢 當歸二錢 甘草二錢 為末酒泡蒸餅丸如麻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三十丸。臥時津液下。 727.枳術丸:治胃虛濕熱,飲食壅滯心下痞悶。白術二兩 麥炒枳殼一兩為末 荷葉煨陳米飯為丸,白湯下。 728.四神丸:治脾腎雙虛子後作瀉,不思食,不化食。肉果二兩 炒破故紙四兩 五味子二兩 吳茱萸五錢 右為末 紅棗四十九粒 生薑四兩 切水煮棗熟去薑取棗肉和藥丸桐子大空心鹽湯下。 729.滋腎丸:治肺萎聲嘶喉痹咳血 煩躁腹悶欲吐等症。酒炒黃柏二兩 酒炒知母二兩 肉桂一錢 為末米丸桐子大空心下。(通關丸也亦治下焦濕熱溺癃不渴) 730.虎潛丸:治腎陰不足筋骨萎軟不能步履。龜板 黃柏各四兩 知母熟地各二兩 牛膝三兩半 鎖陽 虎骨 當歸各一兩 芍藥一兩半 陳皮三錢半 右為末。煮羯羊肉搗為丸,桐子大。鹽湯下。 731.越鞠丸:治臟腑一切痰、食、氣血諸鬱為痛、為嘔、為脹、為利者。香附 蒼術 撫芎 山梔仁 神曲 水泛為丸。每服百丸。(六郁越鞠丸加減法:血郁紅花下,濕加白芷、熱加燈心、食加山楂、痰加生薑、氣加木香送下。) 732.封髓丹:治夢遺失精及與鬼交。黃柏 砂仁 甘草 右蜜糊丸。每服三錢。 733.左金丸:治肝臟火實,左肋作痛。麻仁二升 杏仁一斤 枳實 厚樸 芍藥 各八兩 大黃一斤 為末蜜丸白湯下十五丸。 734.更衣丸:治津液不足大便不通。朱砂五錢 蘆薈七錢 研細滴好酒少許和丸。每服一錢。好酒送下。 735. 備急丸:治寒氣冷食稽留胃中,心腹痛,大便不通者。大黃 乾薑 各一兩 巴豆一兩 先搗大黃 乾薑 為末巴豆合搗千捶,和蜜丸如豆大。每服四丸,暖水或酒下。凡中噁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刺,氣急口禁如卒死者,捧頭起灌令下嚥。須臾當差,不差更與三丸,當腹中鳴,即吐利便差。若口禁者,亦須折齒灌之。 736.礞石滾痰丸:治實熱老痰之峻劑,虛寒者不宜用。黃芩 大黃酒蒸各八兩 沉香五錢 礞石一兩為末水丸,溫水送下。 737.指迷茯苓丸:治中焦停痰伏飲。半夏二兩 茯苓一兩 風化硝二錢半 枳殼五錢 為末薑汁糊丸。 738.平胃散:治濕淫於內,脾胃不能克制,有積飲,痞膈中滿者。蒼術五斤 陳皮 厚樸三斤 炙草三十兩為末每服三錢,姜湯下。 739.天水散:治夏時中暑,熱傷元氣,內外俱熱,無氣以動,煩渴欲飲,腸胃枯涸者,又能催生下乳,積聚水畜,裡急後重,暴注下迫者。宜之。桂府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辰砂三錢為末 新汲水調服三錢。 740.阿膠散:治肺虛有火,嗽,無津液咳而哽氣者。真阿膠一兩半 牛蒡子二錢半 馬蔸鈴五錢 炙草五錢 杏仁七錢 糯米一斤 每服兩許水煎服。 741.玉屏風散:治風邪久留不散者,自汗不止者亦宜。防風 黃芪 白術各等分為細末酒調服。 742.五淋散:治膀胱有熱 水道不通,淋澀不出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如膏汁,火熱沸便血。赤茯苓一錢半 赤芍一錢 山梔仁一錢 當歸一錢 甘草一錢 燈心水煎服。 743.失笑散:治產後心腹絞痛,欲死,或血迷心竅,不省人事。五靈脂 蒲黃 每服三錢酒煎服。 744.獨聖散:山楂肉二兩 水煎用童便 砂糖和服。凡兒枕作痛可以立止。 745.清胃散:治胃經濕熱,牙齒牙根腫痛。或牽引頭腦或面發熱。生地 當歸 川連 升麻 丹皮 水煎服。 746.龜鹿二仙膠:大補精髓,益氣養神。鹿角血十斤 龜板五斤 枸杞子二十兩 人參十五兩 右用鉛罈如法熬膠。初服酒化一錢半。漸至三錢 空心下。 747.竹葉石膏湯: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半 半夏半升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 糯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渣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 748.補中益氣湯:治陰虛內熱,頭痛口渴,表熱自汗不任風寒,脈洪大,心煩不安,四肢困倦,懶於言語,無氣以動。動則氣高而喘。黃芪 人參 雲術 炙草 陳皮 當歸 升麻 柴胡 姜棗水煎溫服。 749. 瓜蒂散:邪結胸中,胸中痞硬,寸脈微浮,氣上沖咽喉不得息,或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手足厥冷,脈乍緊者,或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皆宜用此吐之。亡血。虛家不可與也。瓜蒂一錢 赤小豆一錢各搗為末加香豉五分煮縻去渣溫服。不吐者少加得吐乃止。 750.烏梅丸:治厥陰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不欲食,食即吐蚘。又主久利。烏梅三百枚 黃連一斤 細辛 炮附 人參 桂枝 黃柏各六兩 乾薑十兩 當歸 蜀椒各四兩 為末篩盡以苦酒浸烏梅去核,蒸飯丸桐子大,白湯下。 751.石斛夜光丸:治神水寬大,漸散昏如霧露空中有黑花及觀物成二。神水淡綠淡白色者。天冬 人參 茯苓各二兩 麥冬 熟地 生地各一兩 枸杞子 菟絲子 甘菊花 石斛 幹山藥 杏仁各七錢 肉蓯蓉 蒺藜 川芎 炙草 川連 防風 青葙子 枳殼 羚羊角鎊 烏犀鎊 各五錢 牛膝六錢半 草決明八錢 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鹽湯送下。 752.四生丸:治陽盛陰虛,血熱妄行,或吐或衄者。生地 生柏葉 生荷葉 生艾葉搗爛為丸雞子大,滾湯化服。 753.當歸龍薈丸:治肝經實火,大便秘結,小便澀滯,或胸膈作痛,陰囊腫脹,凡屬肝經實火皆宜服之。當歸 龍膽草 黃連 黃芩 梔子仁各一兩 大黃 蘆薈 青黛 各五錢 木香二錢半 麝香一分半 右為末神曲糊為丸。姜湯下。 754.資生丸:治婦人妊娠三月脾虛嘔吐或胎滑不固兼丈夫調中養胃,饑能使飽,飽能使饑,神妙難述。人參三錢 雲術三錢 茯苓二錢 山藥二錢 苡仁一錢半 蓮肉二兩 芡實一錢半 甘草一錢 陳皮二錢 麥柏二錢 神曲二錢白豆蔻八錢 藿香一錢 川連四錢 砂仁一錢半 扁豆一錢半 山楂一錢半右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二丸米飲下。 755.磁珠丸:治神水寬大漸散昏如霧露中行有黑花,及觀物成二體,及內障神水淡綠色,淡白色又治耳聾耳鳴。煆磁石二兩 辰砂一兩 神曲三兩 作餅煉蜜為丸。空心米飲下。 756.龍膽湯:治肋痛,口苦耳聾耳腫筋萎,陰濕熱癢陰腫血濁溲血。龍膽草 柴胡 黃芩 梔子 木通 車前子 澤瀉 生地 當歸 甘草 水煎服。凡濕熱肝邪可治。 757.甘露飲:治胃中濕熱,色黃溺赤,口瘡吐血衄血口爛齦縻。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枇杷葉 黃芩 枳殼 石斛 茵陳 甘草各等分。水煎服。 758.五皮飲:治脾虛膚腫:陳皮 茯苓皮 生薑皮 桑白皮 五加皮 水煎服。 759.瀉白散:秋傷燥令成痰嗽。桑白皮一錢 地骨皮一錢 甘草五分 粳米百粒水煎服。 760.一味白術酒:治傷濕一身盡疼。白術一兩 酒煎服。不能飲酒者以水代之。 761.腎著湯:治寒濕腰痛如帶五千錢。此帶脈為病,名曰腎著。甘草二錢 白術乾薑 茯苓 各四錢 水煎服。即金匱姜苓術湯。 762.濟生烏梅丸:治大便下血如神。炒僵蠶一兩 烏梅肉一兩半共為末,醋糊丸。每服四十丸。空心醋湯下。 763.聖濟附子湯:治洞泄,寒中,注下水糓,或痢赤白,食已即出,食物不消。炮附子 炒烏梅肉各一兩 炒黃連二兩 炒乾薑一兩 為末煉蜜為丸。米飲下。 764.涼膈散:瀉三焦六經諸火。連翹一錢半 酒軍 芒硝 甘草各一錢 梔子 黃芩 薄荷各五分 竹葉二十片 生蜜一匕,煎服。膈上如焚一服消。 765.蘇子降氣湯:治痰嗽氣喘。蘇子 桔皮 半夏 當歸 前胡 厚樸 各一錢 沉香 炙草各五分 甚加肉桂去沉香。水煎服。然此方不如用桂枝湯加厚樸 杏仁之為愈也。 766.聖愈湯:治一切失血或血下虛。煩渴燥熱,睡臥不寧,五心煩熱,作渴等症。即四物湯加人參 黃芪 各三錢水煎服。 767.八珍湯:氣血雙補加桂芪,名十全大補湯。四物歸地芍川芎,血證諸方括此中。若與四君諸品合,雙療氣血八珍崇,桂芪加八珍煎,大補功宏號十全。再益志陳五味子,去芎辛串養榮專。 768.人參養榮湯:治脾肺俱虛,發熱惡寒,肢體瘦倦,食少作瀉等症。若氣血兩虛,變見諸症,勿論病脈,但用此湯諸症悉除。 769.五味異功散:健脾進食為病後調補之良方。即四君子湯加陳皮二錢 水煎服。 770.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弱,脾滿痰多。即四君子湯加陳皮二錢 半夏二錢 水煎服。 771.香砂六君子湯:治氣虛腫滿,痰飲結聚,脾胃不和,變生諸症者。即六君子湯加木香 砂仁 各一錢 水煎服。 772.正元丹: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吐逆厥冷,有時陰火上沖,則頭面熱,眩暈,噁心。濁氣逆滿則胸肋刺痛,臍肚脹急。即四君子湯加淮山 黃芪各三錢水煎服。 773.雞鳴散:治腳氣第一品藥。不問男女皆可服。如或風濕流注。腳痛不可忍,筋脈浮腫者,並宜服。其效如神。檳榔七枚 桔紅 木瓜各一兩 吳萸 蘇葉各三錢 桔梗 生薑各五錢 水三碗煎一碗,候冷服之。天明當下黑糞水。早飯時必痛住腫消。 774.近效白術湯: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即術附湯減半加炙草一錢半 生薑二片 大棗二枚,水煎服。(白術五錢 附子二錢半) 775.參附 術附 芪附三方合括歌。陰盛陽虛汗自流,腎陽脫汗參附求(人參一兩 附子五錢);脾陽遏鬱術和附(白術一兩 附子五錢),若是衛陽芪附投(黃芪一兩 附子五錢)。 776.三生飲: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並痰厥陰厥。生附子 生南星 生川烏各去皮各五錢 木香二錢 參一兩另煎沖藥 調服風痰卒倒效神靈。 777.益元湯:治陰盛格陽之證,面赤口渴,欲臥於泥水之中,為外熱內寒乃熱因寒藥,為引用也。此白通加人尿豬膽之變方也。蘄艾葉 炮附子 北乾薑 麥冬 五味子 知母 黃連 人參 炙草 蔥白 童便 水煎服。 778.百合湯:治心口痛,服諸熱藥不效者,亦屬氣痛。百合一兩 烏藥三錢 水煎服。 779.丹參飲:治心痛胃腕諸痛多效,婦人更效。丹參一兩 白檀香 縮砂仁各一錢 水煎服。 780.金鈴子散:治心腹痛,及肋痛等症。脈洪數,及服熱藥而增痛者如神。元胡索 金鈴子等分 搗末清酒調服。 781.左金丸:治肝臟實火,左肋下痛或吐酸水。黃連六兩 吳茱萸十一兩 為末煉蜜為丸。 782.香連丸治赤白痢:黃連二十兩 吳茱萸十兩 木香五兩 研末醋糊丸,空心米湯下。 783.萆薢分清飲:治遺精,白濁,急淋等症。烏藥 益智仁 石菖蒲 萆薢各三錢 甘草一錢半 煎成加鹽少許頻服。 784.斗門密傳方:治毒痢臟腑撮痛膿血赤白,或下血片。日夜無度,及噤口惡痢,他藥不能治者。立見神效。黑豆一兩半 乾薑四錢 炙地榆六錢 甘草六錢 白芍三錢 罌粟殼八錢 水煎服。 785.脾約丸:治臟腑不和,津液偏滲於膀胱,以致小便多,大便秘結者。白芍 火麻仁 杏仁 枳實 厚樸 各五錢 大黃一兩 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白湯送下。大便利即止。 786.防風通聖散:風熱壅盛,表裡三焦皆實乃發表攻裡並用法。大黃 樸硝 荊芥 麻黃 山梔 白芍 連翹 甘草 桔梗 川芎 當歸 石膏 滑石 薄荷 結茯苓 白術 蔥姜 水煎服。 787. 越鞠丸:治臟腑一切痰,食。氣。血諸鬱為痛,為脹,為利者。六郁宜施越鞠丸。芎蒼曲附並梔養,食停氣血濕痰火,得此調和頃刻安。香附(氣) 撫芎 (血) 蒼術(濕) 梔子(火) 神曲(食) 麥芽煎湯泛丸。濕加茯苓 白芷,火加青黛,痰加南星半夏 瓜蔞 海石。血加桃仁 紅花,氣加木香 檳榔,食 加麥芽山楂,挾寒加吳茱萸。 788.稀涎湯:治風痰不下,喉中如牽鋸,或中濕腫滿。皂角一個 大半夏十四枚 炙草一錢 白礬二錢為末每服一錢。生薑少許。溫水沖灌,得吐痰涎即醒。此奪門之兵也。風初中時宜之。 789.通關散:細辛 皂角 為末吹鼻中得嚏得生。 790.五積散: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背拘急,惡寒嘔吐、肚腹疼痛及寒濕客於經絡,腰腳骨髓酸痛及痘瘡寒勝等症,本方去麻黃,酒水同煎。治痢後鶴膝風甚效。當歸 麻黃 蒼術 陳皮各一錢 厚樸 乾薑 芍藥 枳殼各八分 半夏 白芷各七分 桔梗 炙草 茯苓 肉桂 人參各五分 川芎四分 薑蔥少許,水煎服。 791.地黃飲子:治舌喑不能言,足廢不能行,此謂少陰氣厥不至急當溫之。名曰痱證。肉桂 附子 肉蓯蓉 茯苓 熟地 麥冬 五味子 遠志 石菖蒲 山茱萸 巴戟天 石斛各五錢分 薄荷七片 水煎服。 792.小續命湯:六經中風之通劑。如六經中風歪斜不遂語言澀謇及剛柔二痙,亦治厥陰風濕等症。防風一錢 桂枝 麻黃 酒芍 人參 杏仁 川芎 黃芩 防己 甘草各八分 附子四分 薑棗煎服。 793.資壽解語湯:治中風脾緩舌強不語,半身不遂與地黃飲子同意。但彼重在腎,此重在脾。羌活五分 防風 附子 羚羊角 酸棗仁 天麻各一錢 肉桂八分 甘草五分 竹瀝五錢 生薑汁二錢調服。治腎氣不榮於舌,加枸杞 首烏 天冬 菊花 石菖蒲 元參 甚效。羚羊角一味妙甚。 794.升麻葛根湯:治陽明表熱下利,兼治痘疹初發。升麻三錢 葛根 芍藥各二錢 炙草一錢 水煎服。 795.香蘇飲:治四時感冒發表輕劑。紫蘇葉二錢 炒香附 陳皮各一錢五分 炙草一錢 加姜蔥 水煎服。 796. 人參敗毒散:治傷寒瘟疫,風濕,風眩,拘攣,風痰頭痛目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睛疼。老人小兒皆可服。人參 茯苓 枳殼 桔梗 柴胡 前胡 羌活 獨活 川芎各一錢甘草五分 加生薑煎服。口幹煩熱加黃芩。 797.大補陰丸:降陰火,補腎水,凡陰虛發熱最宜。黃柏 知母各四兩俱用鹽酒炒 熟地龜板各六兩為末。豬脊髓蒸熟和末煉蜜為丸。空心姜湯鹽湯酒均可,隨意送下。 798. 黑錫丹:治脾元久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或上攻頭目及奔豚上氣,兩肋膨脹 並陰陽氣不升降,五種水氣、腳氣上攻。或卒暴中。風痰潮上膈等症。黑錫 硫磺各三兩同研炒無聲為度 胡蘆巴 沉香 熟附子 肉桂各五錢 茴香 破故紙 肉豆蔻 金鈴子 木香各一兩 研末酒煮麵糊丸桐子大。姜湯下。 799.二加龍骨湯:治虛勞不足,男子失精,女子夢交,吐血,下利清糓,浮熱汗出,夜不成寐等症。即桂枝湯拿過加龍骨牡蠣各三錢水煎服。一方去桂枝加白薇 附子 亦效。 800.歸脾湯:治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 盜汗 嗜臥少食或大便不調,心脾疼痛,瘧痢鬱結或因病用藥失宜克伐傷脾,以致變症者最宜之。白術炙芪 茯神各二錢 人參 酸棗仁 炒研各二錢 遠志 木香各五分 炙草一錢 當歸二錢 龍眼肉五枚水煎服。 801.桃花湯: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少陰病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此湯主之。赤石脂一兩 乾薑二錢 粳米五錢水煎服。 802.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主之。麻黃 連翹 赤小豆 梓白皮 甘草 生薑 大棗水煎服。 803.小青龍湯: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麻黃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 桂枝 五味子 半夏 先煮麻黃去沫,水煎服。 804.大青龍湯:治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二煩躁者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膶此為逆也。麻黃 杏仁 甘草 石膏 桂枝 生薑 大棗 水煎服。 805.楊氏少還丹:治脾胃俱虛,飲食無味,面少精采,腰膝無力,夢遺或少年陽痿等症。山萸肉 山藥 茯苓 熟地 杜仲 牛膝 肉蓯蓉 楮實子 小茴香 巴戟天 枸杞子 遠志 石菖蒲 五味子各二兩 紅棗百粒,姜煮去皮核,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三錢 鹽湯下。此交通心腎之方也。 806.風引湯:除熱癱瘓,巢氏雲腳氣宜此湯主之。大黃 乾薑 龍骨各四兩 桂枝三兩 甘草牡蠣各二兩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 各六兩 合研篩末井水煎服。此乃臟腑之熱,非草木之品所能散,故以金石重藥清其裡。 807.黃土湯:治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甘草 熟地 白術 炮附 阿膠 黃芩各三錢 灶中土八錢 水煎溫服。 808.赤小豆當歸散:治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上方赤石脂易黃土,炮姜易附子,加側柏葉四兩 竹茹半斤)。赤小豆五錢 當歸三錢 水煎服。 809.牛角腮灰散:治卒下血。黃牛腮一具燒赤色為末,煮豆豉汁和二錢服。重者日三。 810.豬臟丸:治大人小兒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饑,腹不痛裡不急,先用海螵蛸炙黃去皮白者為末 木賊草煎湯調下,三日後效,後用黃連二兩 嫩豬臟二尺去肥,以黃連塞滿豬髒紮兩頭煮十分爛。研細添糕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811.解毒活血湯:凡時疫初起服之最良。葛根 柴胡 連翹 生地 當歸 赤芍 桃仁 川樸 甘草 西藏紅花各等分。水煎服。 812.苦參白術散:治渴瀉。薏苡仁 桔梗 山藥 蓮子肉 砂仁 扁豆殼 合四君子湯煎服。 813.七味白術散:治渴瀉。藿香 幹葛根 木香 合四君子湯煎服。加冥蛉土三錢更妙。 814.瘟疫良方:無論已傳未傳陰症陽症皆可服之。金銀花三錢 生甘草二錢 好黃土五錢 炒黑豆五錢 白礬二錢 水煎服。 815.華氏大建中湯:辛甘化陽法。人參 桂心 歸身 川椒 炙草 白芍 茯苓 飴糖 蘭棗 乾薑 水煎服。 816.華氏加減小建中湯:人參 歸身 桂枝 白芍 蘭棗 生薑 乾薑 水煎服。 817.神仙九氣湯:治水腫膚脹如神。薑黃 香附 為末每服六錢空心鹽湯下。 818. 導水茯苓湯:治水腫頭手足遍身腫如爛瓜之狀,按而塌陷,腹滿,喘,不能轉測安睡,飲食不下。小便秘濇,溺出如割,或如豆汁,而絕少服。喘咳氣逆,諸藥不效者,用此漸利而愈。光澤瀉 赤苓 麥冬 白術 每件各三兩 桑白皮 紫蘇葉 檳榔 木瓜各一兩 大腹皮 陳皮 砂仁 木香各三錢半 燈草三十根 煎八分, 食遠服。病重者可用五六兩,濃煎五更服。 819.麻黃甘草湯:此方上宣肺氣,中助土氣,外行水氣,其功居於濟生之上。且水從汗出,不怕亡陽。麻黃三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820.連理丸:治腹脹如箕,時吐酸水者,又治久泄瀉如神。人參 蒼術 乾薑 川連 炙草 蜜丸米湯下甚效。 821.吳氏還原飲:治疫瘧。檳榔 厚樸 草果 知母 黃芩 芍藥 甘草 水煎服。 822.瘴瘧良方:芳香化濁法,治嵐瘴毒瘧如神。藿香 佩蘭 陳皮 半夏 腹皮 厚樸 鮮荷葉 水煎服。 823.又方。宣竅導痰,治痰熱昏迷之瘧最良。遠志肉 石菖蒲 杏仁 瓜蔞 僵蠶 皂角炭 天竺黃各等分,水煎服。 824.龍牡救逆湯:治汗多厥脫之瘧。龍骨 牡蠣 炙草 大棗 桂枝 生薑 常山 水煎服。 825.邪瘧俗名鬼瘧良方。用驅邪避祟法。龍骨 茯苓 蒼術 木香 柏子仁 石菖蒲 桃葉 雄黃少許 水煎服。 826.溫瘧良方治寒濕瘧。藿香 白蔻 神曲 厚樸 陳皮 蒼術 草果 薏苡仁 水煎服。 827.暑瘧良方:用清涼滌暑法。甘滑石 甘草 青蒿 扁豆 連翹 茯苓 通草 西瓜翠衣 水煎服。又方:治溫暑伏,少陽經血分之瘧。青蒿 桑葉 丹皮 花粉 鱉甲 知母 水煎服。 828.溫瘧良方用桂枝白虎湯。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桂枝木 水煎服。又方:清涼透邪法,亦治溫瘧。蘆根 石膏 連翹 竹葉 豆豉 綠豆衣 水煎服。 829.癉瘧良方用清熱生津法。但熱不寒為癉瘧。天花粉 石膏 知母 沙參 洋參 生地 石斛 麥冬 甘草 蔗汁 梨汁 水煎服。 830. 銀菊散:治白痢之清劑也。銀花三錢 白菊三錢 連翹二錢 白芍三錢 杏仁三錢 桔梗三錢 梔子二錢 木香一錢 牛蒡子三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有宿食加清 甯丸一錢更妙。 831.白虎湯:治白痢,煩躁、口渴、潮熱、下白膿連綿不已。生石膏三錢 煆石膏三錢 甘草一錢 粳米三錢 知母二錢 再加黃芩三錢 白 芍三錢 杏仁三錢 桔梗二錢 厚朴二錢 水煎服。外寒加荊芥 葛根,小便不利加桑白皮 甘滑石。 832.白頭翁湯:治紅痢。白頭翁五錢 黃柏三錢 黃連三錢 秦皮三錢 加杏仁三錢 檳榔二錢 當歸三錢 地榆三錢 赤芍二錢 荊芥一錢 生地三錢 青蒿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833.霹靂散:治痢症,脹閉有宿食,發嘔等症。生大黃一錢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吳萸一錢 水煎服。 834.大承氣湯:治奇恒痢。生大黃二錢 厚朴二錢 枳殼一錢 芒硝三錢 水煎服。後進金銀花湯。 835.三黃酒:治痢症發嘔吐者。黃連一錢 黃芩三錢 生大黃二錢 用好燒酒煎服。徐咽嘔止勿服。 836.救胃煎:治噤口不食之痢疾。生地三錢 白芍三錢 川連三錢 黃芩三錢 玉竹三錢 花粉三錢 杏仁三錢 桔梗二錢 石膏四錢 麥冬三錢 枳殼八錢 厚朴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837. 開噤湯:治噤口不食之痢疾。潞黨參三錢 麥冬三錢 天冬三錢 石膏三錢 梔子二錢 黃芩一錢 黃柏一錢 生地一錢 白芍三錢 當歸三錢 射干二錢 杏仁三 錢 檳榔一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花粉二錢 白頭翁三錢 水煎服。服後生津進食,除腸胃之炎症,力量周到妙方也。 838.歸地養榮湯:為治痢愈後調補良方。多服大有裨益。當歸三錢 生地三錢 山藥三錢 麥冬三錢 白芍三錢 蓮子心三錢 桑葉三錢 荷葉三錢 石斛三錢 玉竹三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839.柴胡荊芥湯:治痢症有寒熱,表裡兼治者。青蒿八錢 荊芥一錢半 竹茹三錢 銀花二錢 連翹二錢 白芍三分 杏仁三分 木香一錢 黃芩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840.葛根黃連黃芩湯:治外感發寒熱並下利者。葛根八錢 川連三錢 黃芩三錢 甘草一錢 杏仁三錢 水煎服。 841.黃芩湯:治痢症主方。若嘔加半夏生薑,隨症加減。黃芩三錢 炙草三錢 芍藥二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842.黃連湯: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主之。黃連 炙草 乾薑 桂枝各三錢 人參二錢 半夏三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843.盜汗專方蓮棗麥豆湯:蓮子七枚 黑棗七枚 浮麥半升 馬料豆半升 水煎服。 844.黃汗效方。黃芪芍藥桂心酒湯:黃芪五兩 芍藥三兩 桂心三兩 醋水煎服。 845.八正散治諸淋。瞿麥 梔子 萹蓄 大黃 滑石 木通 車前子 甘草各一錢 燈心二十條 水煎服。熱淋加白茅根 血淋加天青地白(青草) 死血做淋加牛膝 桃仁 當歸 白芍 生地 水煎服。 846.通關散:治喉閉或卒然喉癬生哦等症,吹入甚效。豬牙皂角 白礬 川連各等分,瓦上焙乾為末吹入良。 847. 稀痘仙方:胡少泉先生傳小兒初生十八日內,令其出痘,永保不染痘患。若過十八日後則不驗也。金銀花一錢 紅花一錢 桃仁一錢 生地二錢 荊芥穗一錢 赤芍 二錢 當歸二錢 甘草五分 用水二茶杯煎一酒杯。再用本小兒臍帶約二三寸,焙乾研末調入藥內,分數次服盡。頭日服藥,次日出痘,三日收功。不灌漿,不結厴面。此方屢試屢驗。為須於十八日內為要。焙臍帶法:先將瓦用炭火焙爽,去盡濕氣,再將臍帶放上,細火滿烘,不可全焦。以黃脆為度。取出研末。放瓶內蓋好。 退去火氣然後調入藥內用。但焙時切不可用煤炭。 848.小兒初生關鎖:南星 烏梅為末用五厘,陳皮湯下。即開日飲乳,應驗無比。一切關鎖能治。勿視為尋常忽之。 849.小兒叫乳:白豆蔻七粒 砂仁七粒 甘草二錢 共為末擦口中,任其咽下,或用朱砂五厘 石榴皮八厘 同金銀器煎茶飲之即效。 850.小兒猝然不省人事,兩手拘攣,此症類似中風,驚風,不可用藥誤治。但用陰蟲俗名肥豬三十只燒存性,一半吹入鼻中,一般沖茶服。自愈。 851.霍亂良方。修合濟人功德無量。天生術薑汁炒二兩 正川樸二兩 鹽陳皮二兩 白檀香一兩 降真香一兩 同研末,外用廣藿香煎湯泛丸。如龍眼核大。每服三丸,細嚼和津咽下。其病自解。 852.急救白喉雙哦一切喉症經驗仙方。紅牛膝生的搗汁(草藥中可買)射干三錢 桔梗三錢 各等分。煎湯兌牛膝汁服下。立愈。即極危險症亦可挽回。 853.男女交合精脫方:黃芪四兩 當歸二兩 附子五錢 水煎服。 854.陽痿妙方:即陽事不舉也。藥酒一杯作二三百口緩緩飲之自能生精養血,其功不可盡述。防黨參 熟地 枸杞子各五錢 沙苑蒺藜 淫羊藿 母丁香各三錢 遠志 沉香各一錢 荔枝核七個,共浸上好酒二斤,三日後蒸三炷香久。取起以器載之。封固。浸冷水中拔出火氣,過一月內飲之。 855.又方用蜂窩新瓦上焙枯為末。新汲水調服二錢,終夜不倒極效。 856.溫脾湯:治寒積臍腹絞痛,並治久痢赤白,脾胃冷實不消。人參 附子 甘草 芒硝各一錢 大黃五錢 當歸 乾薑各三錢 水煎服。 857.六和湯:調和六氣。治傷暑寒熱吐利身疼等症。藿香 厚樸 杏仁 砂仁 半夏 木瓜 茯苓 扁豆 甘草 生薑 大棗 白術 水煎服。能禦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故曰六和湯。 858.痛瀉要方:劉草窗先生方也。土炒白術三錢 酒炒芍藥四錢 陳皮一錢半 防風一錢 水煎服。 859.胃虛呃逆桔皮竹茹湯:人參 桔皮 竹茹 甘草 生薑 大棗 水煎服。後人加半夏 枇葉 麥冬 茯苓 亦可用之。 860.痰後寒呃丁香柿蒂湯:丁香 柿蒂各二錢 人參一錢 生薑五片 加竹茹 桔皮更妙。 861.呃喘定喘湯:治肺寒膈熱喘哮症。白果炒黃三十枚 麻黃 半夏 款冬花各三錢 桑白皮蘇子各二錢 杏仁 黃芩各一錢八分 甘草一錢 生薑二片 水煎服。 862.槐花散:治便血,腸風,寬腸,涼血。逐風之品合成甚妥。槐花 柏葉 枳殼 荊芥為末米飲下。 863.小薊飲:治血淋。藕節 蒲黃 木通 滑石 生地 當歸 甘草 黑梔子 淡竹葉,血淋熱結服之良。 864.複元活血湯:治損傷積血。柴胡 花粉 當歸 山甲 桃仁 紅花 大黃 甘草 酒水煎服。 865.縮脾飲:治溫成消暑,吐瀉煩渴,用此清暑氣。砂仁 草果 烏梅 甘草 葛根 扁豆水煎服。 866.實脾飲:治便利不渴而腫脹者,為陰水虛寒,陰水最宜。茯苓 土炒術 木瓜 甘草 木香 大腹皮 草果 炮附子 乾薑 厚朴 薑棗煎服。 867.大桔皮湯:治水腫泄瀉濕熱。結茯苓一錢 肥豬苓 土炒術 光澤瀉 肉桂各八分 甘草一錢 滑石六錢 陳皮一錢半 木香 檳榔各三分 薑三片 水煎服。 868.腎消茯苓丸:花粉 茯苓 川連 萆薢 人參 元參 熟地 覆盆子 各一錢 石斛 蛇床子各七錢八分 雞內金三十具 微炒蜜丸。磁石湯下。 870.胃熱消渴丹溪消渴膏:瀉火生津益血之品合成。花粉 川連 藕汁 生地汁 牛乳 薑汁 蜜煎膏沖服。 871.豬腎薺苨湯:治下消之症。莖長興盛,不交精出名強中。緣服邪術熱藥而毒盛也。此湯解毒治腎消。豬腎一具 大豆一升 薺苨 人參 石膏 各三兩 磁石棉裹 茯神 知母 黃芩 葛根 甘草 花粉 各二兩 先煮豬腎豆後,入藥煎服。去腎豆之渣。然後下藥。 872.局方清心蓮子飲:治心火淋渴,燥煩,消渴,崩淋等症。石蓮肉 人參 柴胡 赤苓 黃芪各三錢 黃芩地骨皮 麥冬 車前子炙草各二錢 水煎服。 873.脾胃鬱火發為口瘡用錢乙瀉黃散。升麻 防風 白芷 各一錢半 黃芩 枳殼 半夏 石斛 各一錢 甘草七分。清胃熱,開鬱,升火,平胃,調中,水煎服。甚效。 874.濟生桔梗湯:治肺癰嗽吐膿血,或咽幹便秘,可加大黃一錢。防己 桑白皮 貝母 瓜蔞仁 枳殼 薏苡仁 當歸 黃芪 杏仁 百合 甘草 桔梗 姜煎溫服。 875.清咽太平丸:治肺火咯血,膈熱早間咯血,兩頰常赤。薄荷十兩 川芎 柿霜 甘草 防風 犀角各二錢 桔梗三錢 蜜丸。此木盛生火,火克金,出此方也。 876.滌痰湯:治中風痰壅舌強,神昏,不語等症。姜制半夏 南星膽各二錢半 桔紅 枳實 茯苓各二錢 人參 石菖蒲各一錢 竹茹一錢 甘草五分 加薑煎服。 小兒科要方; 877.瀉青丸:治肝經實熱,急驚搐搦。羌活 大黃 芎藭 山梔仁 龍膽草 當歸 防風 右為末煉蜜為丸。芡實大,每服半丸。竹葉湯入砂糖下。 878.瀉黃散:治脾胃實熱 。藿香葉 甘草三錢半 石膏五錢 山梔仁一兩 防風三兩 右用蜜酒微炒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服。 879.生犀散:治心經虛熱。地骨皮 赤芍 柴胡 幹葛各一兩 甘草五錢 犀角二錢 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服。 880.白玉散:治丹瘤。白土二錢半 寒水石五錢 為末米醋或新水調敷。 881.柳華散:治熱毒口瘡。炒黃柏 炒蒲黃 青黛 煆人中白各等分為末敷。 882.保和丸:治食積。山楂 神曲各二兩 半夏 茯苓各一兩 陳皮 連翹 蘿蔔子各五錢 右為末粥糊丸,每服二十丸。白湯下。 883.鉤藤飲:治吐脾胃虧損虛風慢驚。雙鉤藤三分 蟬蛻 炒防風 炒白僵蠶 全蠍去毒尾炒 炙草 川芎 黨參 麻黃絨 每服三錢水煎服。 884.羚羊角丸:治小兒行遲。羚羊角鎊 醋炙虎脛骨 焙生地 酸棗仁 白茯苓 各五錢 肉桂 防風 當歸 黃芪各二錢半 右為末蜜丸。每服一錢白湯下。 885.蟬蛻鉤藤散:治肚疼驚啼。鉤藤 天麻 茯苓 芎藭 白芍各二錢 甘草 蟬蛻各一錢 燈心煎服下。 886.治癩方:不拘頭面遍身痛癢黃水出俱效。黃連一兩 蛇床子五錢 五倍子一兩 輕粉三錢 黃柏 枯礬各五錢 川椒二錢 梅花冰片一錢 同研末麻油調塗。 887.治骨蒸方:銀柴胡八分 地骨皮酒洗一錢 青蒿八分 川連 犀角 丹皮各五分 甘草二分 元參一錢 竹葉二十片 蘆根一兩 水煎服。 888.治遺尿方:炙雞內金一具 炒桑螵蛸三枚 炙甘草三分 黃芪 煆牡蠣各五錢 為粗末,每用一錢水一杯煎去渣服。 889.治吐乳方:焙蓮子心七枚 丁香三粒 人參三分 右同研乳汁浸令兒允食。 890.妬乳方:青黛一錢 元明粉三錢 硼砂一錢 薄荷五分 冰片一分 右同研末擦口內兩頤吐出涎,一日用四五次。自愈。 以下婦科藥方: 891.桂枝茯苓丸:治婦人宿有癥病經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此主之。桂枝 丹皮 茯苓 桃仁 芍藥 為末蜜丸兔屎大,日食前藥一丸不知至三丸。 892.當歸芍藥散:治婦人懷娠腹中疼痛。當歸三錢 芍藥五錢 白術四錢 澤瀉八錢 川芎三錢 杵末酒水煎服。 893.乾薑人參半夏丸:治妊娠嘔吐不止。乾薑 人參各一兩 半夏二兩 生薑汁糊丸。梧子大服十丸日三。 894.葵子茯苓散:治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一兩 茯苓三錢 水煎服。 895.當歸貝母苦參丸:治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 苦參為末蜜丸如豆大。 896.當歸散:婦人妊娠宜常服。當歸 黃芩 芍藥 川芎各三錢 白術一錢半 為末酒水沖服。 897.黃龍湯:妊娠寒熱,頭疼嘿嘿,不欲飲食,肋下痛,嘔逆,痰氣及產後傷風熱入胞宮,寒熱如瘧,並經水適斷,病後勞複,餘熱不解。柴胡一兩 黃芩 人參 甘草各八分半 炙,右四味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渣溫服。 898.小調經散:治產後敗血循經流入四肢,腐爛如水,服此血行腫消則愈。沒藥 琥珀 桂心 白芍 當歸各一錢 細辛 麝香各五分 為末薑汁酒各少許調服。此方治血分病最良。
900.溫經湯:主婦人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其證唇口乾燥。吳茱萸三錢 當歸 川芎 芍藥 人參 桂枝 阿膠 丹皮 各二錢 生薑三錢 甘草二錢 半夏三錢 麥冬三錢 水煎服。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過多及至期不事,此方調經總方 901偷針眼:用大蒜頭切片,蘸好醋擦患處,一日3次,連用3~5日。 902.白內障(晶體混濁、使視力下降): 用白菊花3錢,魚腥草*5錢,加水一碗,煮開後服湯,並用少量洗眼,每日2次,連15~20天。忌吃蔥、韭菜、大蒜、辣椒、羊肉、狗肉。 903.青光眼(眼球內壓力太高,角膜水腫或呈霧狀,視力下降):豬眼1對切碎,加綠豆一兩煮熟,再加油、鹽適量,每日吃一劑,連吃半月,能使眼內輕鬆,眼睛明亮。 904.中耳炎(耳內長期流水、流膿、脹痛): 鮮韭菜汁5錢,加入明礬*半錢,融化後滴入耳內,一次1~2滴,一日2次,連用5天。 905耳鳴、耳聾:用烏龜尿滴入耳內,一次2滴,一日一次連用7~10天。(取烏龜尿法:用一隻鏡子,對烏龜頭照,即撒尿最好用荷葉接)。又方:口含鐵片,耳處放一磁鐵,聽5分鐘,每日2次,連用20天。此方對先天性耳聾無效。 906.蟲入耳: 用貓尿兩滴,滴入耳中,蟲子會自動出來。(提取貓尿法:用一瓣大蒜頭去皮,擦貓鼻子,貓即撒尿。) 907.口腔潰瘍: 用2個石榴的皮燒一碗水,服湯,一日2次,連用3天,忌吃辣物。 908.咽喉炎(咽部乾燥疼痛、有異物感,急、慢性均可): 用綠茶葉泡濃茶約2次水量,加入半兩蜂蜜攪勻,每日分幾次漱喉並慢咽下,沒日一劑,連用3~5天。消炎鎮痛,濕潤咽喉,治急、慢性咽喉炎,忌吃煙、酒、一切辣物和有刺激性食物。 909.五十肩 :「熱敷」與「按摩」對治療五十肩有不錯的效果。 局部先熱敷10~15分鐘,在肩膀疼痛的壓痛點,用大拇指按住穴位,持續按壓,平揉20次左右,每天指壓2次。 平常可配合做「手爬牆運動」預防保健。 方法:面對牆壁,用兩手手掌貼住牆,用手指輔助,慢慢往上爬,直到不能再上去為止,然後再慢慢地向下,回到原處。 910.視力衰退(老光、老花、視物不清): 白菊花*2錢,枸杞子*2錢,每日用開水泡飲(一劑可泡3遍),連飲半至一月,有清火明目之功效。忌吃辣物、海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