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机密离我们有多远?

  2014-09-12

5月初,广东一名打工仔,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窃取军事秘密,被逮捕并判刑10年;此前的2月,湖北艺考前一天,两位画室老板将考题挂到网上,校方不得不连夜启用备份考题;早在2008年,中石化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幸某某,因携带商业机密跳槽,给该公司造成损失1013万元,被判刑6年……众多案例,让我们不禁问:什么是国家机密,怎样的行为会涉及国家机密呢?

国家机密可能就在你身边

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由国家法律规定。《保密法》第九条规定,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尽管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很广泛,可是说到国家秘密,普通人的第一反应仍会跟军事挂上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的确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例如,由瓦良格号航母改装的“辽宁舰”在正式服役之前,2009年,武汉某地的航母试验建筑曾被曝光,其舰岛上的相控阵雷达位置与瓦良格号一致,引起有关部门注意。此外,包括武汉,所有一线城市,都有军事禁区和单位,这些区域内的状况均属于保密范围。

除了军事机密,科学技术和研发领域的重要信息也属于国家秘密。2014年4月11日晚9点多,境外某组织一行3人,潜入华中农业大学海南陵水水稻基地,私自收集水稻实验材料,被基地师生发现并阻止。在科研单位的育种基地里,看似不起眼的实验作物,都可能携带着实为国家秘密的科技信息。

还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最常见的就是商业秘密。2011年5月开始,武汉某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周某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高级机密泄露给外公司,助其非法获利400余万元。周某某被依法逮捕后,法院认定构其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图为:打工仔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窃取军事机密获刑。

高考试卷便属于绝密材料

普通人第一次接触“绝密”级国家文件的机会,一般是在自己的高考考场上。2012年教育部出台新规,全国统考的试题(包括带试题内容的答题卡、副题)在启封前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启封到使用完毕前属于国家机密级材料。

这意味着每科考试结束前,任何泄露题目的行为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导言中提及的那两位武汉画室老板,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将国家机密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予以发布,其行为已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2001年8月,中石化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究所主任幸某某,跳槽至天津某钻头机械集团,用其携带的核心商业机密生产同类钻头,给中石化江钻公司造成1013万元损失。

案件侦办过程中,办案人员依法搜查扣押了幸某某随身携带的移动硬盘,及一些电子证据资料。其中一份集合数百张轴承、金属密封环的总图,原始图纸和技术参数,均是幸某某离职时从江钻公司拷贝走的。2008年5月,汉江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幸某某因侵犯商业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这一案件,是湖北省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

公务员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因为工作性质或岗位的关系,会经常接触一些涉密文件,因疏忽大意,也会造成泄密。

武汉市保密局官网披露一起案件,2005年5月,某局级领导干部马某,要求打字员赵某将自己台式涉密计算机中存储的文件资料,复制到新配备的笔记本电脑中。赵某将两台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连接,采取网上传输方式进行复制,导致大量涉密文件资料泄露。有关部门给予马某撤销领导职务,留党察看1年处分,并在全省范围内通报批评,调离原工作岗位。

在另一起案例中,某县档案局按照有关要求建立电子档案及网站查询系统,从社会上招聘了两名专业人员负责文件扫描、发布工作。由于该局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存在严重漏洞,两名招聘人员可以将扫描后的档案资料直接上网发布,致使1份秘密级文件,被上传至该县档案局网站“档案服务”栏目内,造成泄密。

即使是普通企业员工,比如互联网从业者,或者媒体从业人员,由于工作性质,也可能接触到很多没有公开的文件和资料,其中可能就有涉密信息,也应该遵循保密法则。

图为:窃取商业机密意图牟利,被抓捕判刑的案例近年屡见不鲜。

泄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以上多起案例说明,国家机密或商业机密的泄露,可能给国家和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这些涉案人员,除了接受法律制裁,还面临经济处罚。

《刑法》有明确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还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对于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军事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在广东这起泄密案中,嫌疑人李某因泄露机密级军事秘密13份,秘密级军事秘密10份,情节严重,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高科技时代泄密更容易

其实,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透明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以前被视为秘密的信息,现在也通过官方渠道得以公开。例如,国家领导人的配偶及子女信息,以前蒙着一层神秘面纱,近些年已有部分信息公开。

随着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和互联网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使窃密者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西方国家把激光遥感、太空卫星等高新技术,应用到窃密活动之中,几乎可以侦听到全世界的手机通话。

保密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位公民的法定义务。有保密就有窃密,保密与窃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影响和损失将难以估量。(编辑 丁楚风)

并非所有的泄密事件,都有带着神秘色彩的间谍参与。保密工作其实离普通人并不遥远,泄密可能就发生在一次疏忽之间,信息时代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让泄密变得更为容易。一个开放的国家里,秘密应该是越少越好,但该保守的秘密,一定要守口如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