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赏析

 笑嫣yaner 2014-09-12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东晋。顾恺之绘。纸本。墨笔。纵600.5cm,横27.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下面是大图,建议在免费网络环境下看大图)

  中国绘画史上,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我国传世最早的人物画之一,地位相当重要。《女史箴图》的原作早已消失,当今存世的有两个摹本,一个是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摹本,另一个是这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宋摹本。

  

张华像

  《女史箴图》是一幅为宫廷妇女绘制的提倡道德品行的画卷。“女史”指宫廷中的女官,“箴”为规劝的格言。史书记载,西晋初期,晋惠帝昏庸无能,偏偏皇后贾南风又专权荒淫。为此,司空张华收集了历代贤德妇女的事迹,撰写了《女史箴》一文,来讽谏皇后。

  顾恺之像

  到了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以张华的《女史箴》为题材,创作了《女史箴图》长卷。

(下面是大图,建议在免费网络环境下看大图)

  《女史箴图》卷(唐代摹本)

  与张华《女史箴》文章一样,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原作也分成十二段。南宋摹本至今还剩十一段,比唐代摹本多出了前面两段的“樊姬感庄”和“卫女矫桓”。每段的起始,都以小楷抄录了《女史箴》的箴言原文,突出了画面的主题。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一段)

  《女史箴图》南宋摹本的第一段是“樊姬感庄”的故事。樊姬是战国时代楚庄王的嫔妃。楚庄王即位之初,沉湎于打猎。为了劝阻楚庄王,樊姬就断绝了肉食。她的行动终于感化了楚庄王。

  画面上,樊姬与楚庄王背对着背。樊姬面对着空空的条案,一副意志坚定的神态。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二段)

  第二段描绘了“卫女矫桓”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在正统的儒家看来是靡靡之音。齐国齐桓公的夫人卫姬,坚决不听郑国和卫国的音乐,感化了喜好靡靡之音的齐桓公。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三段)

  第三段是“冯婕妤挡熊”的故事。一天,汉元帝携带嫔妃冯媛在虎圈游玩,一头黑熊突然逃出兽槛,直扑汉元帝御座。冯媛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挡住了熊的去路。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四段)

  第四段是“班婕妤辞辇”的故事。班婕妤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汉成帝十分宠爱她。有一 次,汉成帝出游,要班婕妤同辇而行,班婕妤却推辞说:“陛下,古代贤君出游都是名臣陪伴在左右,只有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君才由宠妾陪同,今天你要学亡国之 君吗?”成帝听后十分惭愧。

  画面上,班婕妤淡然独行辇后;汉成帝在被婉言拒绝后,仍留恋地向后回望,画面富有生气。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五段)

  从第五段“防微虑远”开始,《女史箴图》画卷的内容,从说古代贤德妇女的故事变成了讲如何为人的道理。

  第五段的主题是“防微虑远”。冈峦重叠,虎兔出没,彩鸟飞翔,日月相望,一位跪射的猎人正引弓待发。寓意是日月有常,天下万物莫不盛极而衰。以此来劝诫女史们得宠时也不要傲慢无礼。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六段)

  第六段“知饰其性”的画面相当优美。两位雍容华贵的嫔妃正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旁边的箴文写道:“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人们都知道修饰容貌,而不知修身养性。是在告诉贵妇们,修身养性比修饰容貌更重要。

  画面上,两位贵妇对坐梳妆,一个在对镜凝视,一个已梳成高髻,正持镜自赏,那无法看到的面容,却在镜中映现出来,动态神情呼之欲出。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七段)

  第七段是“出其言善”。画面中,夫妇二人正惊愕地望着对方,那位男子竟连右脚的鞋子都没有穿好,原来这是一对正在床上争吵的夫妻。箴言规劝女子对夫君也要善言相待,否则即使同床而寝也会互相猜疑、同床异梦。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八段)

  第八段“微言荣辱”,描绘了妻妾成群、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情景。右侧箴文的意思是,后妃不嫉妒,则子孙繁多。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九段)

  第九段是“欢不可以渎”,规劝女子不能刻意争宠,争宠必生傲慢。画面上,有相对而立的男女二人,男的正在走开,并对女的举手相拒。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第十段)

  第十段是“靖恭自思”,画面上,一位娴淑温婉的女子正端坐静思。意思是女子若想尊贵,必须谨言慎行,尤其要慎独。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最后一段)

  最后一段为“女史司箴”,宫廷女官劝导嫔妃们要谨言慎行,普天下女子也可以此为鉴。画面上,一位女史正端立一旁,执笔而书。对面有两位嫔妃正结伴而行,相顾而语。

  (《女史箴图》卷(宋摹本)乾隆帝御书“王化之始”四字)

  《女史箴图》宋摹本的引首为乾隆帝御书“王化之始”四字,并钤有乾隆、嘉庆、宣统等印二十二方。后有历代名人及收藏者的题记。 (无处不在”涂鸦“的四爷啊。。。)

  画卷上,所有人物用白描手法描绘,笔法流利,线条细劲连绵,人物形象古意盎然。艺术上,宋摹本比唐摹本要逊色,但画面内容多出两段,对了解《女史箴图》母本及其流传,以及早期人物画法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