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芥

 大黄甘草 2014-09-13

《药鉴》:气温,味辛苦,气味俱薄,升也,阳也。能凉血疏风,上清头目。辟邪毒,宣五脏,除劳渴,通血脉,除湿痹,破结气,行瘀血,解肌表,诸疮疡风热皆用之。与羌活同用,能除血湿。与蝉退同用,能散风邪。与红花同用,能行恶血。与苏子同用,能下诸气。惟其气温而轻,故能开腠理。和醋捣烂,敷肿毒立瘥。又治产后血晕如神。大都中病即已,不可过服,过则蒸五脏神。表虚者禁用。


【附方】 ①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②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眼科龙木论》)

③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古今医鉴》卷十一:荆芥四物汤

【处方】 荆芥、条芩、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香附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崩漏初起,不问虚实。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如不止,加防风升麻、蒲黄(炒)、白术

【各家论述】 《济阳纲目》:血藏于肝,肝气不升则热迫于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荆芥升肝气,香附理肝气,条芩除内热,四物生地、芍药养血凉血,故皆取效。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一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散

【处方】 天南星(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干)、草乌头(炮.去皮.脐)、荆芥穗,各半两。石膏(研)一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头疼,鼻塞流涕,声重咽干,胸膈满闷,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陈茶末一钱,生姜自然汁半呷,薄荷三叶,水二盏,同煎八分,通口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