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特性 本品穗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长3~15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花穗。 炮制方法 穗绿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 辛,微温。 归经 归肺、肝经。 功效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主治 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相关配伍 1、用于经血不止:乌龙尾(炒烟尽)、荆芥穗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茶下。(《圣济录》) 2、用于头项风强:八月后,取荆芥穗作枕,及铺床下,立春日去之。(《千金方》) 3、用于咽膈不利,疏风壅,涎唾多: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炙甘草半两,为末。食后汤服二钱,当缓缓取效。(寇氏《本草衍义》) 用法用量 5~10g。 禁忌 表虚自汗,阴虚面赤者禁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2、《本经逢原》:治风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故并主之。华元化治产后中风、口噤发痉,及血晕不醒,荆芥末三钱,豆淋酒调服神效。产后血晕,热童便调服。 (2015-01-20 来源: 民福康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