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这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拓宽工作视野,加强理性思维,不断提升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努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一、善于凝聚警心。“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现在一些领导同志抱怨民警不好带、工作不好干,一个重要原因出在队伍管理上。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会把“警心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中,通过各种方法调动积极性,提高战斗力。一是用形势凝聚警心。对形势的分析判断直接反映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取向和价值追求。无论什么样的形势,只要动员发动充分、分析有理有据,完全可以引起受众共鸣、产生思想认同。而且,压力越大、困难越多、任务越重,越要讲清面临形势,调动民警向上精神,激发队伍干事创业。二是靠班子凝聚警心。有什么样的班子,就有什么样的队伍。健康的班子一定是能够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班子,敢于直面矛盾、能够化解矛盾的班子。三是多关爱凝聚警心。要常怀忧警之心,常思优警之策,多为民警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民警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近年来,我们围绕民警的所思所盼,每年公开承诺为民警办好十件实事,就是要激发广大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四是定目标凝聚警心。好的目标犹如一面旗帜,能够鼓舞士气、凝聚力量。近年来,我们在“河南公安精神”激励下,提出把“建设全国同类型城市中最安全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广大民警加压奋进,确实感受到一种责任和荣耀。五是树导向凝聚警心。用好一个人,就会带动一大片。要坚持看工作用干部、凭政绩用干部、测威信用干部,让跑官、要官者无机可乘,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二、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工作重点,可以带动整体工作上台阶。首先是保稳定。一个地方能不能稳定,事关大局,是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检验公安工作最重要的标尺。其次是促发展。党委政府关心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指标等都离不开好的治安环境,公安机关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把服务发展的关口前移,为经济社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第三是树形象。要深入开展“形象提升年”活动,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务实争先、清正廉洁的洛阳公安形象,始终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一切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期待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满足群众的安全需求、发展需求和法理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善于培育亮点。坚持典型引路,充分发挥亮点工作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推动工作不断发展进步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确保工作取得全面突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亮点就是制高点,就是一个单位的门面和形象。工作有亮点、有特色,不仅可以提升工作兴趣,而且可以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任何一个单位都要有亮点意识,着力培育一至两个有别于人、具有特色的亮点工作。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挖掘、培养、推广先进典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方面的亮点工作。近年来,我们在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四级防控体系建设、农村技防建设及践行以迅速、诚恳、灵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4S”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这些都可能成为洛阳公安工作走向全省、全国的名片。
四、善于沟通协调。沟通协调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当前职能分工越来越具体化,要想出色地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要主动和上级部门沟通、汇报、联系、融洽,把工作构想、成绩、亮点、经验有意识地反映给上级,让上级全面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争取上级重视和支持。公安机关拥有较多执法权,但决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思想。相反,要经常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在职权范围内主动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机关部门要不断提高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水平,着力解决基层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基层做不了的事情。警种间要多配合,少掣肘;多一点协作,少一些杂念。
五、善于改革创新。公安事业发展贵在改革创新。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服务“再造一个新洛阳,全面走在中原崛起前列”这一大局,坚持积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走科技强警之路、坚持改善和提升队伍形象,今后要继续运用、丰富并发展这些宝贵经验。新思路不是主观臆想,而是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公安工作要求的思路。当前要在“三大建设”进行创新,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综合实力和整体战斗力;要在基层勤务制度上进行创新,探索既善用警力又爱惜警力的警务模式;要在社会管理上进行创新,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新机制;要在改善民生上进行创新,进一步落实“4S”服务理念的要求,最大限度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在科技强警上进行创新,在信息化应用、网上办案、技防建设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在打防侵财型犯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建立逐案回访反馈制度;要在队伍建设上进行创新,真正实现公安队伍的良性发展。
(作者为河南省洛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