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书共享之《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未来决定现在 2014-09-14

我很喜欢小巫的书,正是因为她的第一本书,我坚持了一年的母乳。后来她的所有的书我都买了,真是受益匪浅!她的作品和其他育儿书有很大的不同,是对孩子心理发育的理论很多是国外科学实践的总结。

这本《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我买了一年多了,但一直没看,最近开始看了,感觉小巫写书的视角又高了一个层次。

摘录其中一篇《赢在终点》(摘自小巫的博克)

赢在终点

本文收录在小巫《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一书

曾经有几天,Sam非常热衷于翻看自他出生之后成长过程的照片,看着小时候胖嘟嘟的自己,还有小婴儿期胖嘟嘟的妹妹,他问我:“我们那时候为什么那么胖啊?”

我告诉他,那是因为他大脑中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尚未发育成熟,还不能自主调节体温、呼吸、排汗、循环等等,也不能很好地应对外界刺激,因此需要很多baby fat来当保护层(insulation)。待到3岁左右,这个边缘系统开始成熟之后,他们就开始丢掉baby fat,慢慢变瘦了。

他还热衷于看小时候的录像。一天,他看见不到两岁的自己拿着玩具麦克风,要求佟阿姨“唱太阳!”他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你那时候最喜欢的歌就是“太阳天空照……”你还会唱呢。他又看到自己唱“睡吧布娃娃……”目瞪口呆,“怎么现在不会唱了呢?”

我告诉他,那是因为当时,他大脑中主管记忆的海马突起(hippocampus)尚未成熟,虽然好像有些“本事”他一学就会,但是这种技能不会长存。直到5岁左右,这个海马突起真正成熟了,他才会获得永久性记忆这项功能。这个时候开始一些学习,才是比较合适的时机。

那几天,围棋教练脑血栓恢复得比较好了,拖着腿来我们家继续给Sam上课。两个多月前,Sam不满6岁;目前,6岁多了。回来的第一天,教练告诉我,这是上的最好的一节课,Sam虽然忘记了一些定势,但是下棋还是蛮好的,基本上没有丢掉什么。我说,是啊,小孩子掌握一些知识的确比我们大人熟练,比如那个架子鼓,一年没怎么打了,那天偶然跟着自己喜爱的歌曲打起来,还有板有眼的,一点儿不差。

如果Sam问我这是为什么,我会告诉他,那是因为在这两门技艺的学习当中,我们给他创造了一种环境,让他运用多方面器官,在一种场景里边学习。这种记忆属于运用分布大脑多处神经元的宽带式事态记忆(episodic memory)——这种记忆方式比较适合幼龄儿童,胜于那种仅仅使用羊肠小道的语义性记忆(semantic memory)——这种记忆方式更加适合语言能力趋于成熟的少年和成年人。

教练认为,学围棋最早的年龄也需要4岁半,当然晚一些更好。“差几个月理解力就差很多。太小的孩子根本没法教!”教练也同意,Sam在围棋课上表现的变化(或曰改进),跟他的年纪很有关系。

大脑发育的“期限”

让家长们着急的诸多原因之一,就是市面上流传的一个观点:孩子的大脑到了3岁、或者6岁,就发育完全了,因此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在这个大限来临之前多塞一些东西进去!

的确,人类大脑的发育是分阶段的。脑细胞可能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长全了,但并非意味着大脑的功用也在如此年幼的时期就发育成熟。事实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大脑的发育是一个持续的、长久的进程。孩子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变化成熟的。

比如说,给一个4岁的孩子看一组图画,并且让他记住画面的顺序。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并不理解,如果他花费10秒钟时间认真研究这些画面,可能有助于他的记忆。因此,4岁的孩子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远远低于7岁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学会运用他们的能力来解决各种问题。

John Flavell将这种能力的增进称为“超认知功能”,杰罗姆·凯根具体解释了这些“实施步骤”的递增进程:

第一,   解说问题和解决方案(在繁杂的环境中选择自己需要面对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二,   认识到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认知步骤(4岁的孩子不知道多花时间有助于记忆,8岁的孩子则明白这一点);

第三,   启动认知规则和策略(比如,识别一组需要记住的数字是否有规律可循并遵从该规律来增进记忆);

第四,   灵活性的增进(3岁的孩子把两块积木搭不起来会不断地尝试直至放弃,8岁的孩子则会更快意识到努力是徒劳的,应该寻找另外的解决方案);

第五,   控制干扰和焦虑(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更能集中精力,不受干扰,也不会因为可能的失败而感到过分焦虑);

第六,   监视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成熟的孩子会评估他的行为并根据情况调整他的解决方案);

第七,   乐于思考(当某个办法行不通时,幼儿会很快放弃,并不懂得思考的功用和意义,大一些的孩子则会花费时间来开动脑筋);

第八,   要求找到最佳方案的愿望(5岁的孩子提出假设就万事大吉了,10岁的孩子却会要求自己对任务的完成尽善尽美)。

凯根博士告诉我们,总的来说,孩子越多接触挑战现存观点的事物,这些“超认知功能”发展的越快。

那么把孩子提早放到一个被动接受现存观点的环境中,则有悖于自然发展的规律。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世界的文化都不约而同把学龄期定在7岁左右。

10岁到12岁之间,大脑的发育会经历一个“飞速图谱期”(fast mapping),在这短短的两年期间,大脑的边缘系统和皮层的灰质将增加一倍,孩子的记忆力和道德感得到全面发展。在这一时期,儿童视觉和动作协调的发育,也逐渐成熟:

* 物体-地面感知,即将物体与其周边背景区分开的能力,在8岁~12岁之间发育成熟。

* 深度感知,即根据距离判断物体与自己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到了12岁才发育成熟。

* 视觉-运动原(肌肉、运动神经及其中枢),即手眼结合追踪物体的能力,也在10~12岁之间发育成熟。

也就是说,8岁~12岁,或者10岁~12岁,是人类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的大脑在这个阶段完成修枝剪叶的工作,这个时候孩子的兴趣会稳定下来。凡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爱好和习惯,比如阅读、音乐、戏剧、绘画、写作、运动、探索、科学,等等,将会伴随他一生。如果在这个时期他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稳定,他一生当中都会在和他人打交道时感到安全。

而大脑完全发育成熟要等到16岁,经历了荷尔蒙波澜壮阔的跌宕起伏,青春期将近结束时,儿童——这是已经是少年了——的情感与道德发展才全部完成。

根据以上这些科学原理,我认为,让孩子选择兴趣并坚持学习下来的最佳年龄是八岁以后,甚至等到十一二岁都无妨。因为——

1、那个时候,孩子大脑的皮层才发育成熟,能够懂得坚持、能够克服懒惰、能够忍受枯燥。

2、那个时候,孩子的视觉、肌肉、神经以及协调、平衡、运动能力等等,也才发育成熟。很多学龄前儿童无法掌握的动作,学龄期儿童则不费吹灰之力。

3、那个时候,孩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容易受成年人左右和影响,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主意,尤其美术和音乐,更能够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做得比较好,那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已经建立的比较牢固,受到挫折不会轻易否定自我,也不会为了讨好家长而去学习(你就是用抛弃来威胁他,他也基本上能够独立生存了)。

在这之前,基本上都是家长逼迫、代替孩子坚持。家长的强迫很容易泯灭孩子的兴趣,破坏亲子关系,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制造不必要的紧张和冲突;过早的参加比赛、竞争和考核,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别用命换窗户纸

就我发表的这些观点,诚诚妈做了以下回复:

昨天我也咨询了以前的同事,她的观点和小巫是一致的。她女儿现在上初中,刚过了钢琴业余十级,在幼儿园时我的同事怎么逼孩子都不愿弹,后来也就放弃了。她女儿真正开始学是三四年级,学得很快,进度超过早学的孩子很多,学得一点不痛苦,没有经历厌学期,我的同事就坚决认为晚一点学比早学好。我们当地也有个孩子,二年级开始学钢琴,现在被美国一所大学作曲系破格录取了。可我看书上说3岁到10岁对于学习器乐是一个“机会之窗”,错过了可能学起来就会吃力,所以有点着急。我妈妈也说我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觉得围棋好就买一大堆书,觉得钢琴好就恨不得马上搬台钢琴回家。我是看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弹这弹那了,急啊!诚诚爸也说我太紧张,学围棋就要孩子天天练,最好几个月就升段,学钢琴也是,好像晚一天都不行,太焦虑了。他的观点也是围棋就先学着,总能学到点东西,别把孩子逼得太紧了。

诚诚妈妈的这种焦虑非常普遍。孩子一旦开始学了什么,家长往往难以克制急功近利的心态,恨不得立竿见影。家里一旦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了投资,做父母的就难免急于得到回报和利润。

我个人认为,孩子上一个兴趣班,不一定要坚持下来,要看到什么成果,拿到什么证书。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太高了。他的大脑皮层还没有发育成熟,尚未建立起所谓毅力、意志、坚持等种种成年人的标准。他对事物的兴趣也没有完全确立,各种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倏忽既逝、飘摇不定。这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兴趣班上了就上了,他上的过程肯定就获得了知识,获得了乐趣,当他对这件事情厌烦了,他不想上的时候,那就不上了。

有些家长未免会觉得多可惜啊,前面的钱都白花了,功夫白费了,半途而废了。这样的想法,我认为未免失之狭隘。为什么说是半途而废呢?这个途的终点在什么地方呢?孩子只要开始学了,我们难道能说是废了吗?学过的废什么了呢?他学的东西不都在他那小脑袋瓜里面吗?说不定多少年以后这些东西就派上用场了。也许我们肉眼看不到它派上用场,但是孩子的大脑里面已经积蓄了这些体验,他的神经元已经链接了,他有了这方面的思维,有了这方面的训练,有了这方面的兴趣。最重要是他觉得学习是一项乐趣,是一件高兴的事情,而不是一件被逼无奈的事情,一件让他讨厌、让他想着就不舒服的事情。让我们思考一下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什么是最适合他的方式,而不是把成年人的东西强塞给他,逼着他去学逼着他去练,你越这样,他越讨厌,你越达不到目地。

   我们鼓励孩子探索各种兴趣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很多家长没有想通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考上各种证书奖状,用一位朋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家买得起糊窗户纸,用不着娃用命去换。”

我小的时候,我妈妈把我送进少年宫绘画班学习画画,后来我还在全国少年绘画比赛里得过奖,不过最终我也没成了画家,而且严重缺乏美术创造力。然而,绘画的训练却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欣赏其他的艺术,比如电影、戏剧、摄影等等。生孩子之前,我和先生曾经参加过北京的外国人业余剧团,我还担任过一年一届的团长,在英国大使官邸和凯宾斯基饭店上演过多出话剧和音乐剧。排戏的时候我除了当导演,还需要自己设计舞台、灯光、参与画景片、给演员化装等等。我们剧团里,各种各样人才齐备,除了演员和乐队之外,舞美设计、声乐培训、服装和道具的制作,等等,应有尽有。大家都从事着跟舞台艺术无关的职业,却都热爱戏剧和音乐,水平不亚于专业人士。

我们这些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却都拥有共同的成长经历:年幼的时候开发了兴趣,未曾承受过太多的压力,因而保持终身爱好。

赢在终点

我一向劝告前来咨询的家长,无论给孩子报兴趣班与否,都不要让孩子去参加竞赛和考级,因为这种活动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为时过早。

儿童直到11岁或者12岁才能掌握竞赛策略,而太多的家长犯下错误,期待小孩子能够像成年人那样理解竞赛。儿童至少要到9岁才能区分什么是后天努力带来的成功或者失败,什么是天生能力带来的成功或者失败。在这之前,儿童往往认定所有的失败都来源于自己天生能力不足,而能力又是自己无法改变的。

当孩子将失败归罪于能力不足,而能力又不是他自己能够把握的,这种思路会导致他对自己感到羞耻,进而不愿意参与活动以及竞赛,最后导致他成绩下降。

从社交和情感发展这个角度来看,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往往要到七八岁,也就是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他的自我中心意识开始淡化,才准备好与他人合作,才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简而言之,在这之前,他们无法理解组织活动和团体协作的意义,也不适合于参加需要大家伙同心协力才能获胜的竞赛,比如球赛等。

综合来说,让未到年龄的儿童参加比赛、竞争和考级的弊端在于

* 儿童尚不能认识比赛的意义,他们甚至没有竞争和输赢的概念。根据多项调查,5、6岁的孩子更喜欢大家一起玩儿,而不是跟同伴开展比赛。突然把他们和同伴推到竞争对手的位置上,会让孩子混乱不知所措。过早的竞赛破坏孩子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无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 根据欧洲在1999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过早开展竞争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容易导致他们相信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他们缺乏自发性和创造力,增加他们的攻击性,也会导致他们为了获胜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作弊。

* 儿童在建立自我意识之后、大脑发育完全之前,特别是3岁-12岁之间,处于形成自我评价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他们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局部性和片面性,他们无法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无法全面理解输赢的含义。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建立在行动结果之上。过早参加竞赛,无助于儿童形成客观、全面、积极的自我评价。他们很容易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 当儿童形成用竞赛结果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习惯时,他们既不能完全接纳自己,也不能客观看待他人,尤其是不能经受挫折。输了的孩子往往全盘否定自己,自暴自弃;赢了的孩子并非获得真正的自信,而是误以为自己事事处处必须占上风,只有永远“得第一”才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即而是自我肯定)和关爱,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对于那些他们没有把握获胜的事情,他们往往会畏惧退缩不前。

你们家孩子参加的比赛是围棋吗?孩子的状态应该是投入而不是忘我,孩子对胜负的关注超过了围棋本身。胜利是目标,很具体,孩子为实现它,需要耗费的心力是很大的,孩子对围棋的投入所获得的成长很大部分会被胜负耗费的心力分散掉。胜负是很刺激的事情,太有吸引力了,但靠胜负去维持兴趣,不能长久也不能进入高手的境界。

“成功”的内涵应该是进行努力、享受努力的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丰富经验并增强自信。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将“成功”狭隘地定义为“赢”。无论什么样的比赛,第一名/冠军,永远只有一个,大家都去争这一个位子,最终注定只有一个人能坐上,其他的孩子都会“败北”。他们应该怎样定义自己呢?

“比赛”(competition)的拉丁语词根是由com“共同”和peter“努力”这两个字相结合,也就是“共同努力”的意思。协作大概才是人类天性,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割喉竞争。

学龄前儿童最需要培养的,是良好的自我评价。一个自我评价很高的孩子,不畏惧挑战、能够承受挫折、也懂得自律。

对于孩子来说,成功与否不在起跑线,而在终点。

为了让家长们结束恐慌,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革除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不过,对弊端的革除,家长们也有一份责任。事实上,他们的恐慌也助长了弊端的肆虐,二者之间有一种共谋关系。我要讲两个很简单的道理。第一,在恐慌心理的支配下,驱策孩子学各种班,互相攀比,这样做只会在总体上加剧不良竞争,而被录取的人数不会增加,结果多数孩子的班是白学了,获利的只是办班的机构。第二,即使孩子在不良竞争中获胜,付出的代价也太大,牺牲掉的是童年的幸福。从长远来看,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身心的健康生长远比一纸文凭重要。所以,家长自己要保持清醒,拒绝恐慌,拒绝不良竞争,倘若中国的多数家长有这样的觉悟,现行教育体制想不变也难了。

给家长的建议

1、  挑选兴趣班的时候,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发育水平,不要为了满足家长未竟的梦想和心愿,强迫孩子开发某项技能。

2、  可以给孩子挑选运动性、参与性、趣味性较强的项目,比如游泳、轮滑、舞蹈、武术、陶艺、手工制作等,锻炼孩子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这对开发他们的大脑、增进他们的自信心至关重要。

3、  尽量不要过早让孩子去学习技巧性比较强的项目,比如乐器、棋艺、绘画(基本功如素描等的培训)等。一方面,孩子的精细肌肉发育尚未成熟,很难掌握手指细小动作;另一方面,这些训练比较枯燥,孩子很快失去兴趣;再有,过早培养绘画基本功,很容易压制孩子的创造力。

4、  在挑选兴趣班的时候,最好考察一下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是否采用适应孩子发展的教学手段,避免参加压力大、态度严、竞争强的考级班。

5、  如果发现老师有问题,应该在孩子厌学之前结束课程。当然最好是提前解决问题,不要等到孩子觉得自己不行不够好、主动提出放弃,再去采取措施。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孩子的自我认识。

6、  不要把孩子送进兴趣班就一了百了,而是应该和孩子共同开发兴趣,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以身作则、热情参与,给孩子带来的鼓励,强于任何其他手段。

7、  学龄前儿童的兴趣不稳定,容易变迁。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首先给予鼓舞,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坚持。如果孩子真不愿意继续下去,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坦然接受。不要以为这就是半途而废,孩子哪怕有过一天的学习和体验,也会有所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