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道统文化与养生 2021-04-07

怎样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周良清

怎样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从马斯洛需求看什么才是你最想做的

   我们应该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生存,做着一份工作,明明不开心,却又无可奈何。或者忧三虑四,不知所向。我始终觉得,其实做一件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不仅可以让自己快乐、自由,让自己有所价值感,更能轻松获得财富,解决好生存和责任问题。因为我们真正想做的一件事情,我们必然能做好。

   于是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个人的答案就是:做真实的自己,以正善为标准,并且根据因果规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兴趣,创造价值。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求得心安。

于是我想说说人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其实人生来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人渐渐被教育灌输了那是“不正当”的事情,是不能当成主业的。例如有的人对美食或饼干充满了兴趣,有的人对音乐或艺术充满了兴趣,有的人只是对收藏充满了兴趣。但是多年的教育告诉他们,这些当成业余爱好娱乐下就好了,不要当成工作去做。

   因为他们的理念就是,当成主业去做的时候,就会有生存压力。这份压力会把你的激情给扼杀掉。

   这是人类对于安全感的匮乏。总想占据了大量的金钱、地位、稳定才有安全感,总有了一份名正言顺大家眼里的正统的工作才有归属感。这时候即使做想做的事也有压力是本末倒置了,依然把工作定义为了赚钱和谋生,而不是创造。依然觉得有所产出才有安全感。可是真正的兴趣是你会想着怎么把它做好,而不是怎么赚到钱。虽然说你做好了就能赚到钱,但是赚钱只是一种结果,它不该成为目的。所以一份热爱的事业,必然是先满足自我价值感的,而不是满足安全感的。

   这也是人们即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敢冒然去开始做的原因:安全感。

   马斯洛谈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如此。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与归属感需要、尊重与爱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当人满足了前面的需要后,后面的需要才可能被满足。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事业有成后反而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因为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来满足爱、归属、尊重、安全感的需要,这些都实现了的时候才让自我价值的需要浮现出来。

   如果你是在为满足安全之类的需要而工作,可能10年,可能20年后,当你生活稳定的时候,你依然会去追问自我实现的问题,当金钱的刺激让你失去了兴趣,你依然会去问:我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不现在就去考虑这个问题。找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东西,并且去为之奋斗。于是我把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倒过来做了一个假设:当人们去为自己的自我价值去奋斗的时候,他就可以做的很开心、很陶醉,也就做出了成就,满足了爱与尊重的需要,也满足了安全与归属的需要。那么你的一生,必然是容易成功的,且是走捷径的。正如马云先生一样,一开始就追求的是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很多的伟人,一开始的初衷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

   只是找到这个能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感的事情,是件看起来困难的事。即找到我们的所最爱的事业。

   表面上看起来困难。因为实际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我们没有决定去找,是我们不去找,而不是找不到。

   有一个大胆的方法:辞职,或者停下来,什么都不做。我们内心就会自动冒出来它想要什么。而不必我们去寻找。内心所真正想做的事情和钱是一样的,当我们不去找的时候,它就会来找我们。

   这个过程就是:不要再担心自己的生理需要问题,我们即使1年什么都不做都不会饿死。然后放下对于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焦虑,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不代表我们就不能生存了。尊重与爱也是如此,什么都不做,不代表我们就会被人看不起。 

   现在很多人不敢辞职或不敢停下来的根本原因就是焦虑。怕自己不工作了受不了。受不了的大抵只有一个:不工作,会觉得自己没有用,会担心未来,会没有钱赚而焦虑。这就是安全感,使用了“糟糕至极”的非理性信念抽走了自己的安全感。

   其实我们没自己想的那么糟。停下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停下来,什么都不做,我们就有时间了。当我们从焦虑中解放了自己,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精力,不再被工作与生活拖着走,我们真正做回自己的主人,我们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当我们有精力的时候,我们自动就会找事做。然后放弃,然后再找事做。当我们发现有件事我们愿意为它付出很多精力并乐此不疲的时候,那么这个事就是我们想做的了。

   不要说停下来后我肯定会无穷的看电视或睡觉,当我知道自己的时间足够多的时候,当我放下对时间的焦虑感的时候,我那会发现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也不要说我时间足够多的时候,我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什么工作都不做,在家吃喝玩乐。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向上是一个本能。当我们满足了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时候,我们想不向上,想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都很困难。

   无数人证明了这一点。某年少姑娘嫁入豪门吃喝不愁不能工作,会陷入无比恐慌。某人工作了一辈子看见天使说想去天堂,不想工作。于是天使带他去了一个地方,这里除了工作外什么都有。于是该人享尽了三天三夜的福:有人服侍、有人供吃、花不完的钱。但是3天后,该人说想做点事。天使说:没事可做。6天后,该人终于歇斯底里:如果没有事做,这和地狱有什么区别。天使答: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就是地狱。

   上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在足够的关于金钱和时间的安全感里不能工作,对他来说就是地狱。

   人很难主动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是什么,但是可以通过什么都不做来发现。据说迪斯尼乐园在修建的时候,众多工程师在争论从大门进入乐园的草坪上该如何铺路最美观,众说纷纭。一个获奖的设计师是这样来设计这条路的:不设路,全是草坪。这样游客不得不从草坪上走过,而路会渐渐被自己踩出来。人们自己踩出路的地方铺上路,这必然就是最合适的路。

对于寻求真正想做的事也是如此。

   现在你有了一个方法。如果你还是想去问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我的建议就是:看看你现在不喜欢的工作,是怎么满足了你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让你觉得失去它的时候,就失去了安全与归属。

   这就是两座大山的问题。你从事一份工作像是爬山了一座山,这座山只能满足到你安全、归属、尊重的需要上,你被满足了就会迷茫:人到底想要什么。渴望着满足下个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但是这座山的顶点就是如此,它难以实现你的自我价值。而远方,有另外一座山比这个更高。你如果要爬那座山,就意味着要从这个山上下来,退回到连安全感都没有满足的地步里。

   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给你助力。怎么从另外的渠道里夯实安全感,而不是只从工作里得到。然后你就可以更轻松的找到自己的最爱。

   当然,你也可以干一行,爱一行。从你正在做的事情里点燃自己。只是我觉得这,比爱一行干一行还难。

   最后我想补充的是,当你沉浸于一件自己热爱的事业后。你会发现,马斯洛所补充的超越自我就是:你和事情融为了一体,你就是事,事就是你。自我超越的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一个模棱两可的论点,是高级的自我实现。

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