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洗手

 岚韵 2014-09-14

 

 
洗手是我们进行日常清洁的主要形式之一,不过,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正确洗手率仅为4%!
可别小看了这洗手的作用,专家说,良好的洗手习惯每年能救百万儿童的生命。
 
特邀专家 田向阳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助理,主任医师,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公共卫生学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感叹
国人正确洗手率仅为4%
“哇,点的外卖终于送来了。”中午12点半,工作了一上午的小林已经饥肠辘辘,看到午餐送到了,他急忙放下刚刚打印好的文件,冲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双手草草过了一下水,就一把抓起汉堡大快朵颐起来……
去年10月,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发布了我国首次针对洗手现状的全国性专项调查《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正确洗手率仅为4%,在不具备正确洗手行为的居民中,经手传播疾病的两周患病率为19.7%。
调查人员在浙江、云南、陕西、辽宁、北京5个省市多阶段分层次随机抽样,了解洗手频率、洗手用水方式、洗手时洗涤用品使用情况、洗手时长、共用毛巾情况、洗手预防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调查表明,我国居民正确洗手率处于较低水平。大城市正确洗手率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达到6.0%;各年龄组居民正确洗手率差别不明显;女性正确洗手率为5.1%,高于男性的2.8%;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正确洗手率呈上升趋势。
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暴露了我国大部分民众对于洗手的不重视,或许在那部分错误洗手的96%的人群中,就有你,就有我。
 
惊奇
良好洗手习惯  每年能救百万儿童命
“儿子,过来吃一块苹果吧!”正在聚精会神玩儿积木的小宝伸手接过了妈妈递过来的水果,这套积木是小宝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玩具,每次都是四、五个人一起玩儿。
没想到,到了晚上,小宝就开始拉肚子了,妈妈赶忙把他送到医院……
不少传染病的致病菌都可以通过双手这一载体传播,无论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要想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特别是控制以手为传播中介的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洗手。比如腹泻、流感、沙眼以及肝炎等传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手部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我们在公交车、卫生间等公共场合,都有可能接触到病毒以及有害细菌,它们可能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引发感染。
而其中,围绕儿童和学校开展洗手行为的干预尤为重要。坚持用肥皂洗手,可使全球位居儿童死因前两位的感染性腹泻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死亡率分别下降50%和25%,也就是说,良好的洗手习惯每年可以挽救百万儿童生命。
很多中小学内只有水龙头,并没有提供洗手液和香皂,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在此建议学校能增加相关的设施配置。
 
须知
这些时候要洗手
“快点儿,宝宝又拉了,赶紧过来收拾一下!”初为父母的思思和老公每次为宝宝清理都会手忙脚乱,两人联合给宝宝更换尿不湿、涂抹润肤露……
“哎呀,我的碗还没刷完呢!水龙头还开着呐!”想起自己干了一半的家务,思思把宝宝安顿好,冲到厨房,把卷成一团的尿不湿塞进垃圾桶,然后转身继续洗起碗来。
1、吃东西前要洗手。俗话说病从口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双手会无意中接触很多别人摸过的东西,如果不洗手,就会把病菌吃到肚子里,引发传染疾病威胁健康。
2、如厕前后要洗手。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便后洗手,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如厕过程中自己可能会碰触到很多致病菌,但很少有人知道,如厕之前也应洗手——如厕之前洗手对女性来说,可减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几率。
3、为孩子清洗后要洗手。婴儿和儿童的粪便充满了致病菌,而不是如许多父母所想的那样没有危险,此时正确洗手可大大减少病菌的威胁。
4、触摸钱币之后要洗手。钱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接触的人多,特别是有可能接触传染病人,很容易被污染,人们在使用钱币过程中有很多不良习惯,比如有的人习惯用手蘸着唾液数钱;有的人习惯用钱买完食品当场就吃,这都是很不安全的做法。
5、去完超市要洗手。超市里的手推车、购物篮、电梯扶手等部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接触,各个缝隙里也就成了滋生细菌的温床,所以在超市采购归来之后,一定要好好洗手。
6、刷碗之前要洗手。不少人在刷碗之前都不会洗手,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洗碗用的洗涤灵主要功效是去除油污,对手部的细菌并不会造成威胁,试想一下,被没有清洁过的双手清洗的碗筷第二天继续入口,也是很不卫生的。
 
提醒
正确洗手要分五步走
打开水龙头,涂抹洗手液,冲洗干净,这是李飞洗手的一般步骤,粗略计算下来,整个过程不到10秒。
“洗手液我用了,也是用流动水洗的,应该就达到了洗手的效果吧!”面对正确洗手的步骤以及时间要求,李飞觉得有些多此一举。
手部皮肤菌群分为两种:
常居菌:也称固有性细菌,是从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大部分无致病性,一般不引起感染。
暂居菌:也称污染菌或过客菌丛,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很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存活时间短,具有传染性。
正确洗手的5步,就是为了把有传染性的暂居菌清除,而且每次洗手时长应不少于20秒。
1、湿手:这是洗手的第一步,打开水龙头,双手下垂,由腕部向下进行冲洗,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
2、涂抹皂液:将普通肥皂、洗手液等均匀涂抹在手掌、手背、手指、指缝上。
3、揉搓:这也是整个洗手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揉搓到位才能将病菌彻底清除掉。标准的揉搓分为7部(如图),在揉搓时要注意手指甲、指尖、指缝、指关节等部位,还要将戒指等饰物摘下,保证清洁彻底。
A.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B.手心对手背沿着指缝相互揉搓,左右手交换进行。
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互相揉搓。
D.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内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E.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F.将5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个手掌掌心内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G.一手握住另一手手腕旋转搓擦,两手交换进行。
4、冲洗:一定要使用流动水,冲洗时,仍旧是双手下垂,由腕部向下冲洗,等到手部泡沫全部去除,双手有涩涩的感觉,就说明清洗干净了。
5、干燥:有些人习惯洗完手用毛巾擦,其实这样很容易就造成了二次污染,所以干手方式注意最好用纸巾或者自然风干,注意不要随意在衣服上擦干。
 
警惕
这些误区要纠正
小张是个爱干净的姑娘,无论是干纸巾还是湿纸巾,都是她必备的日常用品,每次去餐厅吃饭的之前,她都不忘用湿纸巾将双手仔仔细细地擦一遍,“我觉得消毒湿巾还是挺能让人放心的呀,总比草草冲一下健康吧。”
1、 洗手仅用清水冲。
尽管不少人都认为自己有着正确的洗手习惯,其实这所谓的“洗”仅仅是用清水冲一下草草了事,殊不知这样完全是无用功。
只有用肥皂或洗手液,才能对手上携带的病菌以及油污进行去除,用肥皂洗手是预防腹泻病、呼吸道疾病、蠕虫、眼部感染如沙眼、皮肤感染如脓疱疹等疾病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
2、 洗手液兑水省着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洗手液所剩无几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利用它们的剩余价值,经常会往里兑水,其实这样看似节约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洗手液的浓度和成分是有一定比例的,里面有抑菌、消毒成分和活性剂,配比使用达到消毒效果,如果任意加水,就会令洗手液降低抑菌消毒的功效。
3、 用消毒湿巾代替清水洗手。
为了方便卫生,随时消毒,很多人都会随身携带一包湿巾,尽管消毒湿巾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是最好只做没有水源时的应急之用,不要习惯性的用它来代替清水肥皂洗手,而且无论是哪种湿巾,都会含有多种添加剂,长期使用也不利于健康。
4、带塑胶手套不用洗手。
不少女同胞在做家务时都习惯戴着一副塑胶手套,一来能保护手部皮肤,二来还能保持手部清洁,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
我们多数人在使用塑胶手套时都不会刻意对其进行清洁,直到破损了才换新的。这样一来,手套内部也很容易滋生细菌,如果手部有伤口的话,那就更加危险了。所以,戴塑胶手套干活前后最好都进行手部清洁。
5、 擦手毛巾多人共用。
如今,很多人还习惯洗完手之后用毛巾擦干,有时这条毛巾甚至挂在一旁作为公用,这样也很容易让刚刚洗完的手造成二次污染。如果习惯使用毛巾擦手,建议专人专用、保持干燥,而且建议毛巾每周进行高温水煮消毒。
6、洗手过勤。
尽管我们倡导正确健康的洗手,但是毫无节制的“勤洗”也是过犹不及的,洗手次数过多的话,很容易破坏皮肤上的有益菌群,造成皮肤干裂,反而容易造成病菌感染和滋生。

  (科学新生活记者 丁姗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