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会有好的状态

 tuzididie 2014-09-14
  □蒋红(左  一)做过多年  护士,所以她  很了解护士  们工作中所  要经历的一  切,知道她们  什么时候有  成就感,什么  时候会沮丧。

□星期日周刊记者 顾筝 实习生 杨立婷
  
  护理关注的是人。作为华山医院的护理部主任,蒋红在关心病人心理状态的同时,也关注着护士的幸福度。
  被倾听,被鼓励,被关注的需求,是每个个体共有的。每个人都想要有好的状态。病人需要的是感同身受的宽慰和剥去同情的关心;护士,也只有在自己被尊重的时候,才能推己及人,面对病人,以真心相待。
  有的鼓励很苍白

  采访这天上午,蒋红同其他护士一起去查房,看到一位进行了脑部手术病人睡觉的时候打呼特别严重,患者家属反映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蒋红建议,病人睡觉的时候,体位不要太平,稍微把他的头垫高,会好一点。
  蒋红现在不直接做临床护理工作,但是临床一线护士在护理中碰到一些问题,会和她进行讨论。
  前段时间,一个护士在工作中碰到一些困惑。她所护理的一位近50岁的女病人,患有重症肌无力,已经有四到五年的病史。这一次入院主要是为了调整用药,本来很快就能够出院的,结果病人住院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病情一直出现反复,没能好转。
  护士把情况和蒋红说了,向她请教,这样的病人该如何护理。在详细了解了情况后,蒋红和护士讨论,如何给予病人稳定的心理支持。通过仔细观察,她们发现,这一次入院,病人的先生没有陪同前来,而前几次都是先生送她来的。虽然病人在和护士沟通中没有表现出失落的情绪,但当蒋红问她:“如果是你先生来陪你的话,是不是就更好?”患者点了点头。蒋红于是做了一些疏导工作,她说:“你的先生可能比较忙,要负担家庭的收入,支持你的治疗。他还是很关心你的。”她试着说出一些别的观点,让患者不要沉浸在自己的某一种思维中。同时,通过陪客告诉患者的先生,让他抽空多给患者来电话询问,每次患者接到先生电话后的几天,情绪和身体状况都有明显好转。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症,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变化是很大的,一般到了下午,病人的状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有的时候连起床都很困难。晚上常常会失眠,如果失眠了,病人第二天的状态就会比较差。病情的进程和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蒋红非常关注对患者心理的支持,“我们没有办法参与病人心理特质的建立,心态的改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我们还是会告诉病人,要对自己有信心。”

  星期日周刊记者(以下简称“星期日”):在护理的过程中,给病人心理支持,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时候对他们说:“你要有信心啊。”这种话,其实是很苍白的。
  蒋红:对,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当病人病情反复的时候,这种鼓励真的很苍白、很无力。

  星期日:病人深切感受到了疾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他会认为护士无法感同身受,是无法体会自己心情的。当护士和你讨论如何给病人心理支持的时候,其实侧面也反映了她的鼓励对于病人是无助的。那你是怎么帮助她的呢?
  蒋红:我就建议护士要抓住病人好的状态。比如她前一天晚上睡得好,早上起来精神状态很好,还能到走廊上散步。当她有好的感觉的时候,就鼓励她,并且告诉她为什么会有好的迹象,然后让病人尽可能保持这种好的状态。这样及时切入,才能让病人知道什么是好的状态,怎么保持好的状态。

  星期日:每个人都想要有良好的状态,你抓住她好的感觉,然后告诉她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只是单纯地说:“你开心点,要有信心哦”相比,更有操作性。
  蒋红:还有一种心理支持是来自于家庭。我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发现,家庭支持度对于病人的恢复起着很大的作用。有亲人支持的病人,往往恢复得比较快。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会想办法争取家属对病人的鼓励,让病人开心,这对病人积极心理的建设益处良多。如果周末家人不能来,我们会让家属给患者打一个电话,一接到亲人的电话,病人一整天都会很开心,精神状态就完全不一样,机体状态也不一样。有时候我们的鼓励完全不能代替家属的鼓励,要想办法争取家人的鼓励,让患者更有信心。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护士要做的。

  我想要了解你辞职的原因

  蒋红从学校毕业就开始做护士了,兜转了各个科室,做过各类病人的护理工作,所以即使现在护理部主任的管理岗位上,她也很了解,护士们工作中所要经历的一切,知道她们什么时候有成就感,什么时候会沮丧。“一个护士,在她的工作生涯中,不可能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面对病人,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和疏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星期日:我很想了解你本人做护士时候的经历,那个时候有很沮丧的时刻吗?
  蒋红:我1980年从学校毕业后就做护士了,当时还很年轻,有的时候还会碰到一些非常尴尬的情况,心情也很低落。护士在工作的时候,会经历很多成长的过程。比如说独立上夜班,我曾经碰到了出血热这种传染性疾病,病人当时大出血,我要负责输血、清理和抢救,这些工作我都要一个人完成; 还有一次是我在脑外科的时候,三分钟内死亡了两个病人,我需要进行尸体料理,开死亡证,给尸体带上手环,如果家属不在,我还要负责清理尸体上的血迹。当时真的很害怕。

  星期日:人们面对死亡肯定会有害怕、恐惧的情绪,但是由于职业的原因你又不得不操作这件事情,当你们第一次处理死亡病人的时候,医院会给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吗?
  蒋红:会讲一点心理知识,护士之间也会互相疏导。我现在也会跟她们讲:“你送人家,这是好事,是做善事。”
  现在我们很关注心理疏导,去年我们做了几件事情,感觉心理疏导很有帮助。我们开设了幸福课,一方面学习网上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课程; 另一方面和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的樊琪老师合作,请她的团队过来讲课;再者,我们建立了一个“心灵绿洲”的网站,为医护工作者进行心理咨询。我们还开展了写“心理日记”和“感恩分享”的活动。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2012年护士的辞职率是2.7%,2013年的是1.48%,辞职率下降了接近一半。

  星期日:是看到了什么问题,让你想到要开设幸福课的呢?
  蒋红:当时我发现护士辞职率慢慢变高了,这就让我联想到了美国护理协会的磁性医院论证。在1990年代的美国,医院的辞职率也很高,但是有些医院却可以留下人才,研究表明并不是工作的收入和繁忙程度起决定性作用,医院真正的磁性力在人文方面,是对护士的关怀和支持。后来,我就和学生在网上找资料,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在了解了医院磁性力在哪些方面之后,我在工作中也有意识地做一些调整。比如说护士想换病房,多数情况下,她其实是想要寻找到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人们在相处之中可能因为一个问题合不来,很难磨合,于是就想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护士跟我讲原因,我听下来觉得有道理的,都会尽力调整,如果调换一个病房就能够解决两个人的问题,那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我觉得这也是留住她们的一个方法。
  而每一个要辞职的护士,我都会和她们进行沟通,听她们讲述要离开的原因。

  星期日:你跟每一个准备离职的护士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蒋红:因为我想要了解真正的原因。离开的时候,她们说的肯定是真话,不会有在职时的压力,会无所顾忌。我会跟她们讲:“我肯定会批准你离开,这是你的自由和权利,我是真心地想挽留,并不是要阻拦你,但是我想了解你要走的原因。你觉得在这个团队里开心吗?这当中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改进?”

  星期日:你通过一个人的离开,就能够看到团队中可以改进的地方,然后想办法让其他人过得更舒服。刚刚你提到开设幸福课,其实它也是在照顾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蒋红:只有每一个护士自身获得了尊重,她们才能更好地照顾患者,做好服务。如果自己都没有被尊重,会带着情绪,没办法心到力到。所以,我们医院院长书记号召创建卓越华山、幸福华山、和谐华山。我们护理部的宗旨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患满意度”。“护”是指护士,“患”是患者。

  星期日:这个很先进,我们以前都是以病人为中心,没有提到护士。其实只有护士得到了尊重,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蒋红:我们每个季度还会做护士满意度的测定,去倾听护士的声音。同时我们四个护理部主任会分四个区域,面对面地听每个部门护士代表反映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及时地避免一些误解,也可以满足护士被倾听、被鼓励、被关注的需求。要让护士知道她们的声音被听到了,有人在关心她们。

  星期日:你也是从小护士成长起来的,在你做护士的时候,有没有过要离职的念头?
  蒋红:老实说,也曾有过。当时工作中有沮丧失落的时候,感觉每天忙忙碌碌,还有很多委屈。

  星期日:那么后来是什么让你留了下来?
  蒋红:那个时候医院让我负责教学工作,对护士进行培训、教育。这部分工作给了我很多乐趣和成就感。另外,我自己在护理母亲高血压中风的20年中,也深刻感受到了护士这份工作的伟大和重要性。母亲当时病情很重,手术之后,医生都觉得后期并不乐观,回到家之后我用自己的护理专业知识对母亲进行了很好的护理和照顾,在此期间,有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脑梗塞后从鼻导管进食恢复到口腔自己进食,看到我把母亲照顾得很好,邻居都来要求进行家庭护理,我后来也帮忙做了几家老人中风后的护理指导。这个自身的经历,让我认定了护士这一职业,我想,很多同事也会有这样的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