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细读的方法

 听风拾贝 2011-10-13
 

搜集到几篇关于文本细读的文童:

 

 

让学生沉浸文本的几种方法

朱金清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关注学生体验、感知和实践过程。”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情境创设、认知冲突、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他们深入文本,捕捉文本语言信息,挖掘其思想内涵,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的目的。

  具体做法如下:

  

  一、精心设计导入情境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见解:“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导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得以激发。因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的轨道中,导入情境的设计很关键。精彩的导入一下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说明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平时学生接触不多,加上说明文大多是平实的语言描述、单调的说明方法,向来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兴趣。针对这种现状,我在教学《宣德青花瓷》时,先采用实物直观感知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通过实物投影介绍,现场触摸青花瓷等手段,直接感知青花瓷的质地、形状、大小、纹饰、光泽等,让学生整体感受青花瓷的外形特征。然后让学生品读文本,并且思考三个问题:1、文章从哪些角度介绍宣德青花瓷的?2、请用文中的语言概括宣德青花瓷的特征。3、文章运用怎样的说明方法把宣德青花瓷的特征说清楚的?学生在直观感知青花瓷的前提下,高效率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接着老师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学习《印章》一文,独立完成老师出示的表格。学生思维活跃,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准确地完成了老师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如果没有采用直观导入法,教学效果肯定没有这么明显。

  议论文教学比较抽象,尤其像培根的《论美》这样带有哲理性的随笔,学生更难理解。为了让学生浅入深出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我就向学生出示了一幅有关介绍爱美女子整容的漫画,让学生讨论对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整容术怎么看?在学生持不同意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探究作者是如何阐述对美的认识的。当学生对文本中富有深刻哲理的句子理解有困难时,我就出示伏尔泰写的《论美》,让学生对照研究,学生在情趣盎然中,领悟了寓意深刻的句子。

  有位老师在教学《邂逅霍金》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很多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偶像,如果今天姚明或刘翔或周杰伦或其他你崇拜的名人就坐在教室中,你会怎样?请你谈谈“如果我遇到……,我会……”。在各抒己见中让学生体会与名人面对面时的态度和心理。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看看复旦教授葛剑雄邂逅霍金时的态度和心理变化。生动有趣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内涵设下了铺垫。

  可见,成功的情境导入必然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积极参与文本的研究,收集处理文本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兴趣是求知的内驱力,认知冲突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在思维剧烈的冲撞中抓住文本的语言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在交流对话中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达成共识。不断的训练之下,学生的个性,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在教学《合欢树》时,为了引发学生对母亲形象的正确理解,我就提问学生:“有位哲学家说过: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的,而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最终目的的。孩子越早能够离开自己的怀抱,独立成长,那么他的父母也就越成功。假如从这个层面上讲,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不是个成功的母亲?请找出文本中的依据。”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学生认为母亲是个成功的母亲,因为在我“治病”及写作过程中倾注了“全副心思”的爱和虔诚的希望。但也有个别的同学认为母亲不是成功的母亲,理由是“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这说明我成功之时,母亲已经离开了我,对我的成功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果真如此吗?我就引导学生依据文本信息再深入讨论,使学生终于了解到了母亲不仅在我的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更重要的是激励我在成长中树立自信,让我在写作中忘却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培养了我求生的能力。这一认知冲突,使学生很快地领会了伟大的母爱精神。

  有位老师教学阅读课《走出沙漠》时,能从二期课改理念出发,尊重学生,重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知识的冲撞中领会文本的内涵和本质。如,当老师问到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时,学生的回答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是“我”,有的学生认为是肇教授,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是探险队的成员,这时老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找出依据。最后在激烈的讨论中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养成了学生研究文本的习惯。

  因此,在认知冲突时,老师要把握住时机,适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进行激烈的辩论。这时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思维最活跃,态度最积极,在思维的碰撞中,最会产生灵感的火花。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体验最能得到升华。

  

  三、设计台词扮演角色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即学生学习评议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感受,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成长的需要。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表演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特级教师周一贯说:“课堂表演最能激活课堂的生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扮演角色,引导他们根据文本的信息,重新组织台词,真实地再现文本的内容,塑造人物的性格,把握好文本的思想内涵。

  有位老师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容,塑造好人物形象,老师在课堂上放映了“英子到医院探望父亲”(假设其中的孩子就是英子)的电影片段。然后请学生依据文本的内容,写好台词,扮演英子和爸爸两个角色。学生兴趣大增,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变化,不断修正台词,通过几个学生的扮演,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很好地把握了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教师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实践,去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这对促进学生理解文本是大有裨益的。有位特级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过程中,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分别扮演两个骗子、皇帝、大臣和小孩子。在生动有趣的表演中,学生巧妙地利用故事情节,大力塑造人物性格,把皇帝的愚蠢、大臣的奉承、骗子的奸猾、小孩子的天真等性格特点凸显了出来。下课了,学生依然情绪高涨,还要争着上台表演。

  同样地,有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前,请同学们根据文本内容,编写课本剧。同学发挥了聪明才智,以时间为序,设计了五场课本剧。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细节以及环境的渲染等方面,成功地塑造了扁鹊、蔡桓公、侍卫等人物形象,尤其是蔡桓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把一个讳疾忌医,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愿接受别人的劝诫而自趋灭亡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出来。这样的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劲,学习效果更是上乘。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读、关键词的评点、质疑问难等方法,有效地让学生沉浸文本,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只要我们教师立足文本,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其语言魅力,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积淀一定会得到增加,文化的品位一定会得到提升。

  

 语文课堂教学切入法探微

吴颖锐 

 

  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形成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恰当的切入法,能有效的引发学生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怎样才能找到最佳的切入法呢?首先要有科学的教学思路,即以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基础,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阅读教学不是架空的分析,应该是与学生认知情况水乳交融。何时讲?从何处切入课文?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灵活应对。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哪里有障碍,哪里有疑难,哪里有认识断层,哪里有思考的兴奋点等等,无一不清楚,并能针对这些情况选取教学切入方法,规划教学步骤。其次,还要特别注意教学的几个关键点,如教学的重点、难点、停滞点、学生的疑惑点。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解决了关键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切入的角度”,二是“切入的方法”。

  

  (一)选准切入角度

  

  一个好厨师,拿起一块食物,他会从最关键的地方动刀切入……一位教艺纯熟的老师,讲授一篇课文,上一堂课,也会精心地选好角度,找准切入口。

  1、抓住关键词句切入

  一篇文章要理解的词句很多,只有抓住关键词句切入课文,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和精力一下子集中在课文的要害处,把握主要矛盾。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只要抓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关键句,就能领会作者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真正目的。因为“人和”即为“多助”,而“多助”就必须“得道”。由此可见,作者强调“人和”的意图也就是提醒统治者:要得天下,就必须施仁政,顺民心。又如:《荷塘月色》一文中可抓住“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关键句进行研讨,把它渗透到宁静的月色、宁静的树影、宁静的荷花,以领会作者反衬手法的妙用,进而认识到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对社会的一种批判。

  这一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结合文章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有些课题即为关键词、句,就可采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式。如:《雨中登泰山》中的“雨中”一词,《变色龙》一课中的“变”;有些课文的中心词、关键句在文章中间,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并展开讨论,在寻找过程中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布局谋篇上的特点。总之,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关键词、句,以它为纲、为核心切入课文,达到顺藤摸瓜、辐射全文的目的。

  2、从学生感兴趣处切入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前者是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而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使多数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课堂失去了吸引力。可见,课堂教学既要重知识,又要重情感态度。而从学生感兴趣处切入课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师可这样切入:“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中有一句‘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表现了梁山英雄对朝廷、对地方官僚恶势力的坚决斗争。那么,什么时候出手,什么时候重拳出击,这就反映了他们的一种原则,一种精神。本课写了鲁智深几次出手,轻重有何不同?为什么?”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遇事想刨根问底,从这样一个问题切入,吸引并启发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执教《孔乙己》一文时,一般老师都不会把孔乙己的手作为切入口。但把它作为切入口,视角独特,往往能激起学生兴趣。孔乙己的手能“写得一笔好字”,可见是一位文化人的手,但这只手却只是“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这又是多么可怜!不仅如此,孔乙己的这只手因为“好吃懒做”,只好“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乃至到了后来,“仍旧是偷”,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只好“坐着用这手”走路……由此看来,孔乙己的“手”就像一面镜子,不单映照了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他的悲惨命运。把他作为执教《孔乙己》的切入口,就会使学生意兴盎然,对孔乙己形象的把握,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总而言之,能激起兴趣的切入口,一般说来,是课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最精彩的地方,最令人感叹、动情的地方;有时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又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部分。

  3、从文章的亮点切入

  文章亮点就是文章中耐读的地方,不少亮点是显而易见的。如《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一段人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跃然纸上。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一亮点切入课文,使学生体会文章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以及每一层用词的精妙。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的亮点比比皆是,每一篇文章的亮点也各不相同。教学时,教师应选取那些独具特色的亮点切入课文。精美的语言、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深沉的情感、巧妙的构思……这些均可以成为选取的内容,教师如果不加取舍,逐一讲解,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成了“满堂灌”的翻版。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取舍文本,恰当定位讲解内容,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解读全文。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发生在邹忌家里的小故事,也是引发邹忌讽谏的缘由。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体会妻、妾、客在回答同一问题时的口吻和心态。这三人的回答看似差不多,实则有差异: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语气强烈,一个“甚”字传神地表达出妻子对邹忌发自内心的爱慕之情。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相比较,妾的回答就少了几分真情,添了几分敷衍、畏惧。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不若”代替“何能”,反问句变成了否定句,意思相同,但语气减弱,纯是逢迎之辞,语气平淡而虚伪。三句简短的对话却神态逼真地映射出三人不同的身份和心理,是《战国策》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典型例子。教学时,教师应抓住这些亮点切入课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

  

  (二)注意切入方法

  

  对于教学切入的具体方法,并没有固定模式,在教学实际中具有很大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只要能够激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起到“以点带面、以少胜多”效果的方法均可,现简略言之。

  1、通过提问、质疑的方法切入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不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教学就没有生命。而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启始于疑问的。设计巧妙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集中注意力。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提问:“一对夫妇日思夜想盼望着自己远在南美洲的亲弟弟回家,可当亲弟弟真的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却视而不见、躲之不及。这是为什么呢?”设下这一悬念,唤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增加吸引力。教《孔乙己》,可将丁举人与孔乙己相比,两人同为读书人,为什么一个成了吃人者,另一个却被人吃?这样因势利导,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质疑,则更能启发他们不迷信课文的权威,深层次的探究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达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更高境界。讲读《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从标题中“忘却的记念”之间的矛盾关系提问,“忘却”和“记念”是矛盾的,但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呢?从此切入,一下子就会扣住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们通过学习课文,把握标题的深刻含义,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也就无可怀疑了。

  2、用比较的方法切入

  比较的方法是人们辨别事物特征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用比较的方法切入课文,同样能收到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整篇课文的效果。指导阅读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让学生背诵他的另一首同词牌的词《沁园春·雪》,分别听两首词的配乐朗诵。因为所诵词的不同,所配的乐不同,学生一下子就被配乐朗诵的不同意境所吸引,开始感受到两首词的“境”与“意”的迥异:《长沙》写的是南方的景,秋天的景,抒发了革命青年的豪情;《雪》写的是北方冬日的雪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空前伟大的抱负。这样,对两首词理解的深刻性和鲜明性便通过这一比较而获得。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的切入法也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做一个教学中的“有心人”,一定能探索出更多省时高效、趣实兼备的切入法,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

孙绍振 

 

  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如认为《荷塘月色》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惟妙惟肖地反映了美好的“景色”。这从哲学上说,是机械反映论。就是那些注意到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矛盾的分析文章,也往往把文本当做一个绝对的统一体。如认为《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等等。其实这首经典诗作表现的矛盾很明显:一方面是激动——“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方面又是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方面是和康桥再别,一方面又是和云彩告别。文本分析的无效之所以成为一种顽症,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盲点。许多致力于文本分析的学者,满足于为复杂的文本寻找一个原因,单层次的思维模式就这样流毒天下。这不能笼统地怪罪中学和大学教师,而应该怪罪我们这些研究理论的。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的自觉,则无从下手。在面对文学经典时,这种困难就更为突出。因为文学形象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一些在方法论上不坚定的老师,在无从下手之时,就妥协了,就不是进行分析,而是沉溺于赞叹了。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把可操作性和操作性的系统化作为最高目标,但愿能对把具体分析落实到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上,有所助益。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不得不举一些颇有代表性的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从写出来到如今一千多年了,仍然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原因何在?表面上看这是个小儿科的问题,但是,要真正把它讲清楚,不但对中学教师,而且对大学权威教授,也一点都不轻松。有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说 “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总体的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具体”写柳丝,柳丝的“茂密”最能表现“柳树的特征”。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观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表现对象的特征;用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反映柳树的真实。这个论断,表面上看,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实质上,是很离谱的。这是一首抒情诗,抒情诗以什么来动人呢?普通中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以情动人”,但教授却说以反映事物的特征动人。接下去,这位教授又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很好,好在哪里呢?好在比喻“十分巧妙”。这话当然没有错。但是,这并不需要你讲,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这个比喻不同凡响。之所以要读你的文章,就是因为感觉到了,说不清原由,想从你的文章中获得答案。而你不以理性分析比喻巧妙的原因,只是用强调的语气宣称感受的结果,这不是有“忽悠”读者之嫌吗?教授说,这首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歌颂了创造性劳动”。这就更不堪了。前面还只是重复了人家的已知,而这里却是在制造混乱。“创造性劳动”这种意识形态性很强的话语,显然具有20世纪红色革命文学的价值观,怎么可能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贵族诗人头脑中?

  为什么成天喊着具体分析的教授,到了这里却被形而上学的教条所蒙蔽呢?

  这是因为他无法从天衣无缝的形象中找到分析的切入点,他的思想方法不是分析内在的差异,而是外部的统一:贺知章的柳树形象为什么动人呢?因为它反映了柳树的“特征”。客观的特征和形象是一致的,所以是动人的。从美学思想来说,美就是真,美的价值就是对真的认识。从方法论上来说,就是寻求美与真的统一。美是对真的认识,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就是教化。不是政治教化,就是道德教化。既然从《咏柳》无法找到政治教化,就肯定有道德教化。于是“创造性劳动”就脱口而出了。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可以说是对具体分析的践踏。

  其实,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的特征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不是现实的,而是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应该从真与假的矛盾入手分析这首诗。例如,明明柳树不是玉的,偏偏要说是碧玉的,明明不是丝织品,偏偏要说是丝织的飘带。为什么要用贵重的玉和丝来假定呢?为了美化,来诗化、表达诗人的感情,而不是为了反映柳树的特征。

  但这样的矛盾,并不是直接的呈现,恰恰相反,是隐性的。在诗中,真实与假定是水乳交融,以逼真的形态出现的。要进行分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如果不把假定性揭示出来,分析就成了一句空话。分析之所以是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成分,分化出不同的成分。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象,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要把分析的愿望落到实处,就得有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我提出使用“还原”的方法。面对形象,在想象中,把那未经作家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这是凭着经验就能进行的。比如,柳树明明不是碧玉,却要说它是玉的,不是丝织品,却要说它是丝的。 这个矛盾就显示出来了。这就是借助想象,让柳树的特征转化为情感的特征。情感的特征是什么呢?再用“还原”法。柳树很美。在大自然中,是春天来了,温度升高了,湿度变大了,柳树的遗传基因起作用了,才有柳树的美。在科学理性中,柳树的美是大自然的现象,是自然而然的。但诗人的情感很激动,断言柳树的美,比之自然的美还要美,应该是有心设计的,所谓天工加上人美才能理由充分。这就是诗人情感的强化,这就是以情动人。

  对于“二月春风似剪刀”,不能大而化之地说“比喻十分巧妙”,而应该分析其中的矛盾。首先,这个比喻中最大的矛盾,就是春风和剪刀。本来,春风是柔和的,怎么会像剪刀一样锋利?冬天的风才是尖利的。但是,我们可以替这位教授解释,因为这是“二月春风”,春寒料峭。但是,我们还可以反问:为什么一定要是剪刀呢?刀锋多得很啊,例如菜刀、军刀。如果说“二月春风似菜刀”“二月春风似军刀”,就是笑话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前面有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一句话,里边有一个“裁”字,和后面的“剪”字,形成“剪裁”这个词组。这是汉语特有的结构,是固定的自动化的联想。

  当然,“还原”方法作为哲学方法并不是我的发明,在西方现象学中早已有了。在现象学看来,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是观念化、价值化了的,因而要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搁”起来,在想象中“去蔽”,把它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当然,这种原生状态,是不是就那么客观、那么价值中立,也是很有疑问的,但是,多多少少可以摆脱流行和权威观念的先入为主。我的“还原”,在对原生状态的想象上,和现象学是一致的,但我的“还原”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并不是为了“去蔽”。当然,这样“还原”的局限是偏重于形而下的操作,但是,很可能,优点也是在这里。当我面对一切违背这种方法的方法的时候,不管它有多么大的权威,我总是坚定地冲击,甚至毫不留情地颠覆。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地接受,“还原”了,有了矛盾,就可能进入分析,就主动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创造了一种宁静、幽雅、孤寂的境界,但清华园一角并不完全是寂静的世界;相反,喧闹的声音也同样存在,不过给朱先生排除了。一般作家总是偷偷摸摸地、静悄悄地排除与他的感知、情感不相通的东西,并不作任何声明,他们总把自己创造的形象当做客观对象的翻版奉献给读者。但朱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却不同,他很坦率地告诉读者:“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里,透露了重要的艺术创造原则:作家对于自己感知取向以外的世界是断然排斥的。许多论者对此不甚明白,或不能自觉掌握,因而几乎没有一个分析《荷塘月色》的评论家充分估计到这句话的重要意义。忽略了这句话,也就失去了分析的切入口,也就看不出《荷塘月色》不过是朱先生在以心灵同化清华园一角的宁静景观的同时,又排除了其喧闹的氛围而已。忽略了这个矛盾,分析就无从进行,就不能不蜕化为印象式的赞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