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陌上居士 2014-09-15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改建于1998年,以此作为1920年代风格建筑的户外博物馆和上海文学史的纪念碑。

       夕拾钟搂,位于多伦路119号,标志性建筑,名称取自鲁迅先生著名文集《朝花夕拾》。整幢钟楼棂体用花岗石砌成,钟系青铜铸造,楼高18.15米。既表现超越时空的动感,又有凝重的哲人气质。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多伦路123号,“老电影”咖啡馆。店里的背投式电视不间断地播放着黑白片子,从无声时代到三四十年代国内、国外的经典影片,店里吱吱作响的楼梯,昏暗的灯光,木质的地板,处处透露出“老上海感觉”,喜欢怀旧的你,不妨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到这里品咖啡,看电影。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多伦路145号,1989年曾辟为左联纪念馆。建成于二十年代,外廊与柱式及砖墙的线条,突出显示其富有代表性的美洲殖民地式建筑风格。曾作为左翼中华艺术大学校址和学生宿舍。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鸿德堂,位于多伦路59号。主体建筑座南朝北为2楼,突出的裙楼第四层为钟楼,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于1928年由中国教友捐献12万元自建。作为西方宗教建筑而采用中式建筑的风格,在国内仅此一处,极为罕见。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多伦路210号,原由广东中山商人唐林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所建、为典型的法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典雅、气势恢宏,抗战后为白崇禧私人寓所,故称“白公馆”。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多伦路250号,该建筑物位于四川北路多伦路转角处,原来是中国“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所有。这是一幢具有东方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2层楼住宅,建于民国13年(1924年)。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多伦路215号,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法式别墅,1924年竣工。曾经的汤恩伯公馆现在是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多伦路66号,约1920年由薛氏建造,人称“薛公馆”。该建筑外观为青砖砌筑,形式上受英国乔治亚王朝时期风格影响。抗战时期曾作为侵华日军海军武官府驻地。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多伦路208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广东人陈仲箎建造。该建筑的外观为欧洲文艺复兴风格。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多伦路85号,约1930年建造。该建筑形态处理简单,是日本洋风时期的住宅建筑,具有东西方风格相结合的特征。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多伦路90号老茶楼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中西结合的新式里弄房子,局部带有简化的古典式装饰细部。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林海等正在多伦路录制计划在国庆节播出的节目《我心唱响》: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一对对新人都喜欢在多伦路拍摄: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二) - 年逾花甲 - 年逾花甲的博客
 

 

一个多世纪来,上海走过了从开埠时期的沙船渔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直至形成今日东方大都市的沧桑历程,多伦路从一个侧面集中地展示了这个历程印迹和文化缩影,真可谓“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