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道摸象: 穴位是可移动的(三则)

 中医知识学习馆 2014-09-15

作者 王文德
一、穴位是可移动的
邱茂良先生学验俱丰,乃当代针灸大家。师老曾给我们讲过邱老治疗失眠的故事:治疗失眠喜用风池,有一次用手摸一摸,就扎在风池与翳风中间,跟随的学生就记录下来,并将其命名为安眠1。过了几天,发现邱老的针扎在风池与翳风连线内1/3处,于是就叫做安眠2,后来又发现针扎到了安眠1的外侧,于是就有了安眠3。其实,邱老取的是阳性反应点,每次针前用左手揣穴是要找准病穴,后学却把注意力集中到取穴的分寸上了。有时针灸几天后再针刺原来穴位时,就需要在此穴上下左右认真探查寻找。比如针足三里,开始揣穴定位是在外膝眼下3寸,针过几天后,发现压痛反应在膝下4寸,此时就应扎下4寸了。穴位是固定的,有取穴标准,这里讲的穴位是生理的;穴位是移动的,讲的是病理状态或个体差异。周楣声老师讲“经无常道”,得病后经络就像河水泛滥时溢出河坝一样。经过针刺后体内发生了改变,那么就会反映到穴位上而有所变化,不过针灸后病穴也是微变、移动范围在原来穴位的上下左右可以找到,针刺前需要仔细检查,重视左手的揣穴诊病作用,所谓“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书上的穴位是死的,而患者身上的穴是活的,穴位是因人而宜、因病而变的,所以下针前要先揣摩穴位,找准病穴,“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做到读书要死记、临证会活用

二、回阳救逆勿近地气
宋某某,祖籍天津,其父擅针,兄弟三人,唯他得严父亲传八法神针。民国时曾在一次针灸大会上脱颖而出,主持者将一只休克的兔子摆在桌子上,让参赛者来治疗,众医寂然,无人敢上。宋某某说了一句:“我、我来试试”,只见他拿出一根银针,往兔子的大腿根一扎,那只兔子刺溜一下就跑了。从此,八法神针之名远扬。
在延安时曾治疗一名危重病孩,昏迷不醒、阳气欲绝,经过几家医院救治乏效,于是特求助于宋老先生。宋老看看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儿,不让患者躺在地上,而是让人继续抱着,用金针针刺腹部回阳固元诸穴,病孩当即苏醒。询其所由,他说:地者,阴气所聚,若将阳气将绝的患者放在地上,则难免仅存之一息真阳也被地气吸走,那时可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由此启发,我们在心肺复苏时,应该让患者躺在急救床上抢救,避免其与地面直接接触,是应该比躺在地上的成功率高吧。生存自救中也讲到,地面可以吸走人体75%的热量,可见中医的理论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西医的诠释。
二十、针刺的深浅
常听学生问针刺的深浅,书上所言针几分几寸的标准,是指一般而言。实际上具体到临床操作,则需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来决定:①穴位的部位,这是针刺深浅的主要依据,手脚处自然浅,腰臀部须深。②经气的盛衰,五输穴从井至合,经气渐盛,刺井荥宜浅,刺合穴则深。③病邪的深浅,针到病处、如矢中的;太过不及、同样不好。病深针浅,邪不得出;病浅针深,引邪入里,必留后患。④取用的针具,针不破皮,长针自然深。⑤刺法的选择,毛刺、叩刺则浅,输刺、透穴则深。⑥患者的胖瘦。⑦四时气候,春夏温暖宜浅,秋冬寒凉宜深。⑧医生手法刺法习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与经验,无须强求一致。曾有一位老师告知:其实经络之气并没有那么深,你们平时都扎的偏深了。
联想到针刀,经常有学生甚至搞了有几年的医生,问针刀进多深、扎几刀,这其实是一个如何适度地进行针刀松解的问题。
刺入多深,当以病灶为基准,病灶多深就刺多深。针刀刺入的部位多是肌腱、韧带在骨面上的起止点,或是肌肉的粘连点,所以刺入的深浅是以病位的深浅来决定的。筋膜病变刺入筋膜即可,关节囊损伤则必须要松解到关节囊,肌腱附着点的损伤则要刺到骨面。所以针刺的深度以刺到病灶的基底部为最适宜,勿太过、无不及,深浅适宜。
切割几刀,是根据病灶的大小来决定的。当针刀刺入病位后,松解以适度为标准,松解粘连时以针下松软为度,切割紧张的肌纤维或切开增厚的关节囊,以刀下紧张感或坚硬感降低或者消失即可,中病则止,既不能诛伐无过,损伤正常的组织,又不能浅尝辄止,治疗不彻底。一字以蔽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