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7-2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昵称14786595 2014-09-15

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10月1,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开始实施,如旅游法规定: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这些法律将进一步保障百姓的正常生活。下列对法律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解决公民的一切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②③都是正确的;公民的有些问题不需要法律来解决,④的说法错误。

【资料链接】与旅游法同时正式实施的法律法规

2013101,除旅游法外还有《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等一批法律正式实施。

2.高速列车全程、全车严禁吸烟。201310月,向莆铁路开通尚未满月已发生吸烟导致列车降速和停车事件30起。警方表示发生类似现象,都将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B.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C.吸烟是公民的权利,想在哪里吸就在哪里吸

D.吸烟有害健康,在哪里都不许吸烟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律规范人们行为作用的认识。材料不能体现选项B;吸烟是公民的权利,但是在公共场合是禁止吸烟的,选项C是错误的;吸烟虽然有害健康,但是在非公共场合是可以吸的,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在高铁内吸烟不仅会造成列车减速或停车,影响行车安全,严重的还会造成重大事故,所以高铁列车全程、全车严禁吸烟,这体现了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选项A是正确的。

3.下列能体现法律在公民生活中作用的是(  )

①2014年元旦前夕,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部署价格主管部门加强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严查网购、快递、洗车等价格违法

②5名年仅20多岁的被告人通过黑客套取60多个吉祥号,非法销售牟取利益,被人民法院一审判刑

因使用无线设备帮助考生作弊,赵某和曾某成为云南首例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逮捕的嫌疑人

刘某酒后驾驶小轿车将行人撞死后逃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的运用能力。①主要体现的是法律的规范作用;②③主要体现的是法律制裁犯罪的作用;④涉及的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事,没有体现出法律的作用。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4.(2014·烟台莱阳期末)农民老张买了一台拖拉机,农闲时将其租给邻居老王使用,每年收取租金3 000元,但老王私自将拖拉机卖给老李,并谎称被人偷走,为此二人争吵不休,闹得很是不愉快。下列对此事评价正确的是(  )

最终老李对拖拉机拥有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老张将拖拉机租给老王使用并收取租金,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老王侵犯了老张的合法私有财产权

老张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B。本题通过一件农村的民事纠纷考查了法律的作用。老张租给老王拖拉机收取租金是受法律保护的,老王支付租金只有拖拉机的使用权,而老张购买拖拉机对其拥有所有权,拖拉机是老张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面对这种现象,老张可以运用法律的手段,对老王和老李提起诉讼。

5.2013年11月3奥运冠军孙某因无证驾驶而被杭州交警带走调查。4日下午,杭州交警部门对孙某无证驾驶一案作出了行政拘留7天、罚款2 000元的处罚决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公民应该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制裁违法犯罪是法律唯一的作用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法律唯一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上,②④的说法是错误的。

【知识拓展】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诉人们行为的模式与标准,对人们的行为起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的作用。

(1)指引作用:法律具有指引人们如何行为的功能;

(2)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的功能;

(3)教育作用:通过法律的实施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具有影响的功能;

(4)预测作用: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将如何行为的功能;

(5)强制作用:法律对违法行为实施纠正、制裁、惩罚的功能。

法律的这些作用并不是单纯地存在,而是综合地表现出来。

6.某小区居民楼附近的一家化工厂经常排放有毒气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该小区居民对此事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通过与厂方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

通过新闻舆论工具,发挥其监督作用

向环保部门举报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合法权益受侵害后如何维权的认识。当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要按照合法的方式维权,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做法。

【互动探究】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这一观点忽视了我们在行使权利时(  )

A.程序要合法                

B.过程要监督

C.结果可预期                

D.心态要端正

【提示】A

二、漫画分析题

7.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你对漫画中爸爸和妈妈的说法有何评价?

(2)该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的正确选择。结合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人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一是不当维权,二是依法维权,三是不维权。爸爸属于第一种选择,妈妈属于第三种选择,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第二种——依法维权。这样分析第(1)问便迎刃而解了。第(2)问,从第(1)问可看出漫画中爸爸和妈妈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他们没有依法维权。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运用非法手段。

答案:(1)爸爸、妈妈的说法都是错误的。①爸爸的说法是用暴力手段打击报复对方,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会受到法律制裁;②妈妈的说法是缺乏维权意识的表现,这样不仅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也会纵容商家的这一做法。

(2)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能运用非法手段,否则,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三、实践探究题

8.如今,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孩子的安全是最令家长们担心的问题之一。这两年,很多地方相继发生多起校园暴力事件,让学生很受伤。当我们遭遇校园暴力后,应该怎么做?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请你参与进来,一同完成下面的活动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2)如果你被调查,你会做出怎样的回答?

(3)说一说当我们遭遇校园暴力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1)问写出几种活动形式即可;第(2)问要注意从合法和非法两种可能性去组织答案;第(3)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问卷调查、现场调查、采访等形式。

(2)①害怕遭到打击报复,忍气吞声;②找社会上的朋友打击报复;③告诉老师或者家长;④及时报警,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

(3)告诉老师、家长或者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是“对于公民享有的各种权益,我国宪法和法律都予以保护。任何公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都有权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机关和团体寻求法律保护”。

【资料链接】校园暴力

含义: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

后果: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