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世界的债主摩根家族(组图)

 读书作乐 2014-09-16

J.P.摩根


  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叮咛,是摩根家族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纪念摩根家族的开创者———迈尔斯·摩根1636年登上美洲大陆350周年,摩根家族的继承者查尔斯·摩根,才将这些宝贵的信件付梓刊印,公之于世。

  罗恩·切诺的作品《摩根财团》一书,不亚于一部让人眼花缭乱的字典,从最初的J.P.摩根讲到摩根士丹利,从摩根大通讲到摩根建富,描述摩根家族四代人和他们所创造的威力巨大而又秘不外露的王国。

  整理:陈斌

  摩根财团(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的前身)从维多利亚时代的默默创业开始,在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上叱咤风云200多年,在多个领域成就卓著———其中包括铁路、钢铁、电话、电力、银行、保险。摩根财团的历史几乎就是美国以至全球在摩根所处时代的金融发展史,J.P.摩根开创的“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他的名言是:“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只是金钱!”

  A

  私人俱乐部式的战略

  有人说:“摩根的战略就是使得客户感觉到自己获准加入了一家私人俱乐部,而其账户就相当于贵族社会的成员卡一样。”

  摩根家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38年,美国商人GeorgePeabody开设的伦敦私人银行。1864年,合伙人JuniusS.Morgan收购了该公司并改名为J.S.摩根公司。1861年,Junius的儿子J.PierpontMorgan建立JP摩根公司。1870年,JP摩根向在普法战争中陷入困境的法国政府大胆提供了1000万英镑的贷款,从而建立了为各国政府担任融资顾问的地位。

  受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压力,1933年,美国银行法要求美国国内银行与证券业务分离,为了遵循这一法规,JP摩根选择继续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而一些高级合伙人和职员另起炉灶成立了摩根士丹利公司。

  70年前的1935年春天,在缅因州岸边的小岛农场里,摩根财团做出了不可变更的决定:将摩根银行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JP摩根,继续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另一部分被分离出成立一家完全独立的投资银行,名叫摩根士丹利。

  当时有20人走出摩根银行组建了摩根士丹利,高级职员几乎完全把握了50万美元的普通股,真正的启动股本金是700万美元没有投票权的优先股。在公司开业的头天晚上,一个看门人预备了一张桌子来接受客人的鲜花。第二天他来上班时发现,摩根士丹利公司门前的街道已经摆满了200多个花篮。摩根士丹利的竞争者和华尔街的同僚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敬意。

  第一个星期内来谈业务的公司太多了,以至于当一间大公司的董事长来谈融资一事的时候,哈罗德·士丹利说:“让他下星期再来吧。”在开业的第一年里,摩根士丹利令人咋舌地接手了10亿美元的发行业务,席卷了1/4的市场份额,而当时公司只有20名员工。

  从1935年到1970年,大摩一统天下的威力令人侧目,今后再也不会有哪个投资银行能与之相提并论。它的客户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头中的6个,美国十大公司中的7个。当时惟一的广告词就是“假如上帝要融资,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B

  “华尔街的拿破仑”

  J.P.摩根1837年4月17日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一个富有商人家庭。从他的祖父约瑟夫到他的父亲J.S.摩根,摩根家族经商都很成功。J.S.摩根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富商,在伦敦专门经营美国国债、州债、股票及国外汇兑等项买卖。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J.P.摩根从年轻时就敢想敢干,富有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他大学毕业后去父亲朋友华尔街开设的邓肯商行实习,一次采购途中遇到往来美国和巴西的货船船长推销巴西的咖啡。摩根觉得这位船长是个可信的人,他也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于是他买了船上的廉价咖啡。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错:舱内全是好咖啡,非但如此,就在他积极联系客户的时候,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幅减产,国际市场咖啡价格猛涨,摩根大赚一笔!

  在父亲的资助下,J.P.摩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成立了摩根商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总统颁布的“第一号命令”让南北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而这让摩根认为金价又要上涨了,那时林肯政府常被军费严重不足所困扰,后来曾任俄亥俄州州长的波兰·乔伊斯出任财政部长,实施“赤字政府”的政策,尽管政府出现货币不足,除国债外乔伊斯还用高达7%的利息发行战争债券。结果一种反常现象出现:北军胜金价就会下跌,反之就上涨甚至暴涨。J.P.摩根同伦敦皮鲍狄商量后秘密买下大量黄金,一家一半。美国、英国到处都流传着皮鲍狄购买黄金的消息,金价也随之飞涨。《纽约时报》曾严厉批评J.P.摩根蓄意导致金价暴涨的行为,但是批评归批评,金价还是在暴涨。

  南北战争后,摩根商行日趋兴旺,公司的名字也因以前的搭档加入而改为叫达布尼·摩根商行。

  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摩根财团不但和美国历届领导人和欧洲各国王室、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1907年和1929年的大萧条中代行了美国中央银行的权力,在一战后更有影响世界局势的强大力量。

  摩根财团被称为“华尔街的拿破仑”,曾两度使美国经济起死回生。有人曾戏说三代美国总统为其打工。“摩根式”的哲学是:不怕风险,勇于向强者挑战,实现独占鳌头的目标,同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C

  因“火”得福

  摩根家族的祖先于17世纪初在新大陆的淘金浪潮中移民美国,定居在马萨诸塞州,后定居哈特福。

  像其他犹太人一样,摩根家族一直延续着赖以生存的商业传统。约瑟夫·摩根最初经营一家小咖啡馆,经过苦心经营稍有积蓄后,他先是出资经营一家很气派的大旅馆,然后又购买了运河的股票,成为汽船业和铁路业的股东。

  但是,真正显示其投机者和冒险家本色的当属其在保险业的投资。

  约瑟夫所在的哈特福是美国保险业的发祥地,当时的保险公司屈指可数、寥寥无几。1835年约瑟夫投资一家为火灾承担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原本希望稳稳地捞上一把,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火灾从天而降,约瑟夫的投资化成灰烬。按常理说,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肯定会对这种投资望而却步。但是,有着商业血统的约瑟夫则与一般人的思路恰恰相反。他认为,由于这场火灾的影响让那些投保者从中尝到了甜头,如果继续经营承担火灾保险的投资公司,不但投保者的热情会有增无减,而且可以借这场火灾的震慑作用抬高投保的价格。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也是由于这场火灾的影响,继续经营为火灾提供财产保险的公司数目会锐减,此时投资保险业,不但能东山再起,捞回丢掉的损失,而且肯定能够大发其财。

  情况正如他所预料,那些从前的投资者看到要承担赔偿费,纷纷以低价转让自己的股份,而心中有数的约瑟夫则想方设法筹集到一笔资金,把这些股份全部买下,继续经营那家在火灾中倒霉的保险公司。

  度过了偿付赔款的危机后,他的保险公司信誉声名大噪,投保者络绎不绝,而保费比原来提高了一倍。约瑟夫在这场赌博中,不仅赚回了赔偿费,还净赚15万美元,这就是J.P.摩根那喜欢冒险赌博的爷爷的胜算。

  摩根的父亲J.S.摩根从16岁开始就闯荡波士顿的商行,23岁开始自己经营一家资产为5万美元的干菜店生意,并在那一年娶了金融家皮尔庞特之女为妻。后来,J.S.摩根坐镇英国伦敦,成为伦敦金融界令人刮目相看的金融大师。

  作者:陈斌

   (本文来源:新快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