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电影盈利模式的各种思考

  2014-09-16
微电影其实是个伪概念,是投资方与电影创作者不谋而合"欺骗"观众的手段。应要说营利模式,首先得区分微电影类型。商业性微电影,说到底就是以电影为载体的软广告,跟杂志软文一个性质;个人拍摄的微电影,由个人发布到视频网站,以视频网站为最主要的传播渠道,视点击决定未来; 公益性微电影不以营利为目的,但高明的商家会以赞助的形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有人说微电影是一个从诞生开始就有着成熟的盈利模式的事物,但成熟不意味着足够,以下为个人总结的学界业界人士有关微电影盈利模式的各种思考,包括现行的和可能的。
————
所谓理想再高也要接地气儿,微电影要走向产业化必然要面对谁为之买单的问题,也就是盈利模式的问题。目前微电影的营销手法渐趋成熟,也逐渐为受众所接受,但在未来,势必要拓展出更为丰富的商业模式,让微电影朝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1、广告收益
这是目前微电影最主要的盈利手段,对于商业微电影来说,表现为品牌定制微电影、品牌与视频网站合作拍摄微电影;而对于一些非商业的微电影,在影片前后加入贴片广告和植入产品名称。无论是品牌商以付费形式与制作团队完成微电影的拍摄与传播,还是直接贴片广告,最终买单的都是广告主。

2、用户收费
在日前举行的“促进网络院线发展圆桌论坛”上,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的代表高调抛出“网络院线”概念,企图为国产电影开辟电影院之外的“第二院线”,这也为微电影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分析认为,网络院线的终极发展目标是,做到和传统院线一样的“分账模式”,即电影通过由各大视频网站组成的“院线”付费播出,所得收入再由网站与片方分账。同样的观点认为微电影中完全可以直接接入网购的平台,使得制片方获得购买渠道的分成。甚至可以制作一本收费的微电影杂志进行精选推荐,间接实现后端收费。不过在很多业界专家看来,终端用户付费的方式并不符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的消费习惯,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可能成为视频网站赚钱的有效模式。

3、版权收益
该收益模式在当前只是一种设想,鉴于品牌定制会限制内容多样性,一些自制微电影的制片人在考虑其它的盈利模式能不能突破现有框架,产生一些线上或线下的版权收益。

概括起来,微电影收费那么有三种可能性——票房收费、用户收费和企业收费。但无论是广告主还是视频网站,微电影都还不足以成为其营销和收益的主要渠道。对出品团队来说,重要的是出好作品,微电影产生影响力是很多因素共同造就的,目前微电影的营销手法已经逐渐被网民熟知,之后的道路只会越来越困难。未来,微电影的创作者只有想出更好的创意、制作更棒的短片,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