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论艺崔晓东

 昵称19371423 2014-09-17
崔晓东是有个性面貌的山水画家。
我觉得晓东的画在艺术品格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平实。晓东的画,不论是取材、章法,还是笔墨,不以奇和怪诞取胜,而是用平实的表达方法叙说和呈现自己内心的感情。乍看他的画,似较平淡,但细细观赏,其中内在的意味慢慢地被感觉出来。而在这种意味中“平实的美”占有很大的比重。平实,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是一种美感范畴,可惜现在常常为人们忽略。有些人一味求奇特而流于奇特的表面,得不到真正美感的表现。其实,在平凡的事物中本来就含有美感,发现和捕捉这种美感会给人以惊喜。历来画论讲,平中求奇难,因为这要求画者有平和的心情,有艺术修养。
二、“繁”美。艺术语言贵在单纯、精练,切忌繁锁、复杂。获得单纯、精练之表现,往往有两种途径:“以少胜多”和“多而单纯,多而整体”。“以少胜多”也好,“多而单纯,多而整体”也好,都离不开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规律。晓东山水画的布局“满”,笔墨“繁”而“多”,但他善于在繁复中求变化,求统一,求整体。他的画大的视觉效果是单纯的,容易为观众第一眼所把握。细读他的画时,他在繁复语言中表现出来的韵律和节奏,也吸引人们的注意。
三、沉稳。由平实、繁复语言所造成的当然是一种沉稳的艺术感觉。晓东的画多取材北方山水,重峦叠嶂,浑厚茂密,物象坚实而稳固,但不冷酷、严峻,却含有一种柔和与温情。这是晓东内在的审美理想所决定了的,也反映了他的性格和气质。
    晓东勤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勤于体悟,这是艺术家最宝贵的品质,这里包含着无限的潜力。
                                                                                ——邵大箴
崔晓东是沿着传统山水画艺术主线沉稳前进,沉静而繁茂、形成了平实风格的画家。
    在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画家中,崔晓东跟李奇学人物画,直承20世纪的新传统,也受到
新时期创作理念的影响。90年代转入了山水画,一步一个脚印地参悟实践,像古人一样从
临摹入手,先师古人,再师造化。通过学古人,体会传统的艺术精神和笔墨技巧,在通过写
生发展传统的技巧,自然而然地进入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他最早临黄宾虹,继之学清人,上追元人、最后学宋人。在一次又一次临摹范宽的《溪
山行旅图》中,他发现了宋人的丘壑形象,并非如实描写,而有高度提炼;通过研习清代正
统派,领会了笔墨的的精神气度。在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主张影响下,他开始外出写生,
从易到难,先以笔墨画山川,再把山川变笔墨,在反复的临摹与写生中,提高了变生活为艺
术的提炼加工手段。
    崔晓东的艺术风格,是严谨、平实而华滋。最初他从龚贤上追宋人,严谨、精细、写实
丰茂、繁密、静穆。造境平实而有生机,构图饱满而丘壑精密,毫无符号习气,笔墨稳健,
善中锋短线,清爽利落,点笔皴擦,无墨求染。近年来他的艺术面貌写实依旧,但构图和笔
墨由明清上追元人,作风趋向“淡而厚,实而清”,趋向淡雅无尘的清明境界,讴歌着一种
后工业时代众生向往的精神家园。    
                                                                              ――薛永年

崔晓东选择了一条艰苦而又是非常正确的治学道路,他不荒废自己的生命去迎合西方朋友对中国传统习俗的猎奇,去把封建糟粕当作“精华”加以渲染夸张迎合世俗上的所谓“新”和“怪”。而是踏踏实实、虚心的从我们老祖宗那里、对唐宋到元明到现代的大师们所总结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研究思考。从他们传统的方法中锤炼自己的基本功。“寒窗苦读”。他大量临摹了荆浩、巨然、李成、范宽、黄公望、倪赞、董其昌一直到四王及近代的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师们的作品,总结出他们表现山水的技法技巧,使他对描写山水具体景象的技法达到自由王国,同时用他熟练掌握的技巧规律在画面中表达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做人的道德风范:洁身、自尊、平和、中庸与人为善的品质,这又能表现出他具有过人的悟性,悟性强的另一个方面。
认识崔晓东廿年了,但这十年来我觉得他的进步是突出的,不论在做人和作画上,都有突飞猛进的突破。他的形象打扮都很平常,既不时髦又不怪诞,但和他接触、欣赏作品时就会感觉他充满了对人对事的热情和积极态度。但他不张扬自己,他能聆听别人的烦恼、看法、主张,也能坦诚的说出自己的见解,言谈充满了智慧但不箭拔驽张。使你像欣赏他的画一样,感觉能得到平静和安慰。我想这是他对大自然、对社会人际关系又一聪慧的感悟,这一切都贯穿在他做人做学问的整个人生之中。
                                                                               ——郑闻慧


他的画是有内容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方面他的造型,它的笔墨很丰富,很丰茂,使得他笔下的山川是一种非常丰盛的,有生命力的,有蓬勃的生命气象的一种形态。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整个描绘的过程中,他灌输进去一种他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有深度的。体现在他非常细微的刻划,从容不迫地,但是环环相扣的,我们讲生生不息地这样一种表现,这个在他画上体现得很充分,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他在作品中灌输进去的精神和情感是有深度的,这两者形象的,形而上的在他的画面上都体现出来了。今天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都市人,很容易受到很多诱惑的,很容易使自己的神走散了,变成随波逐流,我想他很愿意,他向往营造自己一方很安静的精神园地,精神家园,这很可贵,所以他是想方设法通过去写生,通过去阅读一些古典的历史文学这些伤口,来构筑自己在精神上可以驻守的一方园地,这样他的思考,他的趣味,他的表达就有一个很好的一致性。”
我们讲山水画给人的应该是画家对山水画的感怀这方面的东西,应该是画家认识山水的一种新的角度,对自然山水的新的发现,特别是把山水和人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的这样一种品质,才是山水画能够感动人的最重要的方面,所以我想他是真正走进了山水,在那里默默地去观察,去品味,去体验,最后找到表达的方法,所以他一系列的作品让人感觉到有一种深度的真,而不是浅表的真,这是他非常可贵的一方面。
                                                                                 ——范迪安

崔晓东从做人到做画都是实实在在的,从不搞表面效果,哗众取宠。所以我对他的看法概括就一个字:就是实,做人是实实在在,诚实,可信的,做画是基本功很扎实。”
                                                                                 ——张凭


崔晓东经过多年摸索探求,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从他的作品中,既体现学习传统山水画所下的功夫,又有现代绘画的意趣和品味。在介于方与圆形的层峦叠嶂中,疏密有致地安排一些直立的树木;在山石块垒之间,穿插着飞泉清池,小桥屋宇和朵朵白云……不张扬,不浮躁,朴实无华,浑然一体,稳重中透着空灵之气,静谧中闪现生命活力。与他为人憨厚、谦虚、平实的性格相一致,可谓“画如其人”。

                                                                                ——李行简

 

崔晓东所画的山水几乎没有水可言,而是用一看似稚拙的笔墨,画出层层的山岭,几乎不留任何的缝隙。这种笔法没有想到要创造空间,也没有利用现代设计的观念,去制造空间的纪觉,或是留些空隙供人想象,他只是一味的画,把那么多的山峦拉到自己的眼前,用西方的观念来说,他的画不在创造立体的幻觉,而是寻求绘画的平面性,他的山好象都直立在你的面前。
崔晓东的画代表了传统文人的精神。他所画的山顶,都有一个近半圆形的轮廓,显得敦厚、平和,如同谦谦君子包含了人世的喜怒哀乐,人生际遇的升降起伏,在这个庞大的胸怀之中,画家营造出来的天地,是一些近乎神秘的、不可预测的生存空间。
                                                                                 ——汉宝德


从意境上看,晓东的山水画给人传达出的感受可概括为一个“静”字。由晓东的山水画所体现出的寓意可以断定,从画者到观者的精神都可以在这产生宁静氛围的山水图画里得到提升,这已不止是一处美好的山水,而是一方美好的家园。
从用笔用墨上看,晓东讲究中锋用笔,圆浑如同篆籀,山石的皴法多以短笔墨线点出,皴点多于渲染,干湿浓淡富于变化。画林木讲究以线立骨,一组树之间以双勾夹叶与浑笔点叶交错迭加,层次井然。用墨上常以积墨之法,层层点加而成。由于反复用墨皴染,群山林木显得雄浑厚重,而松动的用笔用墨,又不失画面灵动之感。晓东祖籍扬州,生在东北,所以在他的画上同时兼有了“南画”的圆润秀丽和“北画”的刚劲雄强,取法董、巨,又多有范宽的气势。
晓东不仅注重对传统笔墨的锤炼,而且也注重从生活中,从自然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他每年都要带学生去写生,这时他总是踏踏实实地坐下来,一笔不苟地对景写生。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交流中,体悟山水精神,感知人与自然、生活与艺术相融合的真谛,从而使他的画蕴涵着现代人的思维和现代感的情愫。
                                                                                  ——许俊

现在有人提倡“规整画”,要复兴宋元之前的画学,云云。不知崔晓东是否也有心于此,他的画倒是一看就有宋人派头的。《半潭秋水四围山》这一幅作品,沉着朴茂,并无板结之弊,殊为不易。《性本爱丘山》,则“平淡朴实”之外,还透出一股茂密厚润之气,笔、墨、水三者,用得内敛,并不过分张扬,因此颇为蕴藉。
                                                                                  ——许宏泉

崔晓东以冷静而独特的见解,确立了自己的艺术方向。他不在观念中设立一个形而上的宏远目标,不刻意在创新上下功夫,也不臆造所谓的时代精神,而是在笔墨表现语言上千锤百炼,做现今人们已不愿做的基本功。他发现绘画中的许多问题,都具体存在于这每一笔墨表现的基本环节,大师与庸才之辈的判别,不过是在点墨运用中体现出不同的修养。古往今来许多丹青人才就是在这一笔一墨中尽其终生,锤炼出高质量的表现效果,极尽其能地使笔墨体现出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达于“一划勘破鸿蒙”的高妙境界。基于上述认识,在作品中他强调,每一笔墨表现要耐得住看,经得起推敲,他将抽象的笔墨语言赋予了丰富的美学内涵。在用笔上他讲究中锋落纸,笔笔送到,笔法稳健,不急躁,不狂,将画品立于纯正典雅的境界。他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含蓄自然,经得住仔细品味,体现出画家深厚的艺术修养,这种画风在近几年来的画坛中确为少有。
                                                                                   ——钟跃英

从史学角度看,艺术家都以性情而定风格,晓东先生不属于那种朝秦暮楚的艺术家,他才思敏捷,并靠着常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下硬功夫,在这个良莠难分的当下文化背景中,他是个特例。他并不讨好这个社会,但他往往又是那些投机所获者的极好反讽。他的艺术语言当代仍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他的山水图式有庞杂的罗列却不是琐屑,墨中寓有境,掩藏中寓有意,这是中国儒、道、释三家理法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取来阐释的,也可以上溯到六e朝顾恺之的“传神”论,谢赫的“气韵生动”,因此,晓东先生的作品在中国艺术美学的范畴都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理路。
识晓东先生近十年,虽未聆听过教诲,然于先生人品画品颇为敬佩。他喜欢平常、清净的生活,艺术上追求单纯、无华、荒寒、澹远的风范,应该说在当下像他这样执著和纯粹的画家不多。记得清人翁同苏有副对子曰:“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也愿晓东先生走得更坦荡些。
晓东先生仅苦心于艺,更是青年之良师,从研究生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美术教育,门墙桃李,芳菲飘溢。其弟子言起先生人品,莫不称道。
                                                                                    ——汪为新
到竹山堂艺术馆欣赏崔晓东山水画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