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宾虹 扛鼎之作《壬辰年山水》,笔墨之冠,艺术之巅

 爱拼财会赢 2020-01-19
墨之舞书画 2020-01-19 07:36:15

黄宾虹(1865~1955)诗、书、画、印皆精,山水尤绝,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宾虹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淫唐宋,集历代各家之精华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他的概括与综合的智力极强,所以他一生的面目也最多,而成功也最晚。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下面为本站藏品,黄宾虹晚年山水画精品《壬辰年山水》,8尺。作于 1952 年。手工老裱实木轴头。

黄宾虹 扛鼎之作《壬辰年山水》,笔墨之冠,艺术之巅

【题识】钻燧皇初主象形,丹炉火侯有纯青。会心融洽分明处,一点通犀本性灵。画言起点重在光线,弱点无笔,焦点无墨,笔要分明,墨须融洽。壬辰,宾虹年八十又九。

大意说,绘画最初追求象形,画到炉火纯青时,就升华为不似之似,即笔墨的“分明与融洽”之间了。把握这种火候,也需要画家“通犀”的“性灵”。晚年黄宾虹喜欢在其最为满意的作品题跋中表达他的绘画主张、艺术主张和文化理想。从此作中颇可见之。

【印文】宾虹之印

【说明】1952 年,黄宾虹迁居栖霞岭32号。秋,白内障加剧,双眼视力减退,右木还有微明,仍摸索作画。达到心手相忘境界,画作蜕变,多为粗笔线条画,是为“壬辰之变”。

他此时的画作,和心灵关系要比眼睛多一些,完全可以说是用心在画。80年来以书法为基础的笔墨功力和几十年游历写生纳入胸中的万千沟壑,使得他虽目不能视也能挥洒成画。 这些画和以往国画完全不同,去了外在章法,突出了出神入化的笔墨和虚实相对,充满了内在神韵,可谓无法中有法,乱中不乱,不齐之齐、不似之似,在画中另开宇宙世界,达到真正蜕化的境地。

黄宾虹 扛鼎之作《壬辰年山水》,笔墨之冠,艺术之巅

黄宾虹的山水画从50岁至70岁时被称为白宾虹时期,这个阶段他的山水几乎笔笔有出处,点点有来路;在80岁以后,他开始运用各种墨法,破墨、渍墨、积墨、宿墨在画中综合使用,画风愈加“黑、密、厚、重”,被称之为黑宾虹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