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近代画派 :海上画派之《黄宾虹》

 愚雅轩 2013-09-10

 

 

 

愚雅轩祝朋友们全家幸福安康

 

中国近代画派 海上画派之《黄宾虹

 
黄宾虹先生
 
沧浪浩歌  立轴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湖乡小景  单片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湖乡小景  单片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黄宾虹曾从陈崇光等学花鸟。他的技法,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七十岁后,所画作品,笔墨淋漓、浑厚华滋;喜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着的特色。

 黄宾虹 作品 《临流结茆图》.

   黄宾虹 作品 《临流结茆图》--- 此幅是黄宾虹84岁时所作六尺山水,从大处看,崇山峻岭,云缠水绕,气韵生动;从小处看,水口的位置,留白处理乃至色墨点线在溪桥、茅屋、树石等不同对象上的不同笔法表现,都呈现了黄宾虹绘画技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展现了他的美学理念。

黄宾虹(1864-1955) 黄山横披.
 
江行图  1953年作.

江行图  1953年作

   此画最能体现黄宾虹扎实的传统功力与独特的审美个性。画的正上方一高山巍然耸立,中腰下黑压压的山峦横断其面,中间留出一条白带,令高山与低峦形成了黑白、开合、虚实的强烈对比。那高山浓黑的整体中又间以几座虚淡的屋宇,以山路衬之,使高山更高;以屋宇垫之,令低峦更低。加之左下方留大片的虚白,水中着一小舟,两隐士端坐其间,使画面呈现出空灵静谧的无言美境。全图色墨融和,意境闲雅,传达出作者淡泊旷远的审美情味。“之”字型的构图法,把沉郁的江山以三段不同的形态分别画出,产生了一种纵深、突兀、幽然的神韵

匡庐观瀑图  卷 水墨纸本.
 

匡庐观瀑图  卷 水墨纸本

   此卷黄宾虹为陆丹林四十贺寿所绘,云山清晖,笔墨精妙,为细笔宾虹之作中尤难得一见者,盖陆丹林先生与黄宾公甚友契而能得此用心之绘,展卷把玩,不觉与匡庐神会。卷有谢稚柳、叶恭绰、陈三立题跋题签,陈三立先生采以七古长诗《庐山黄家坡观瀑》,计二百三十多字,字字珠矶,尤可宝也。耆彦妙墨,得聚一卷之中,观者何其幸哉。

 漓江纪游  立轴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漓江纪游  立轴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自1937年赴北平而羁京不得离,一至1948年举家南下,宾翁完成了自己艺术生命中最重要的蜕变:化蝶,所谓“学画者师今人不若师古人,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师今人者,食叶之时代;师古人者,化蛹之时代;师造化者,由三眠三起,成蛾飞去之时代也”。这一时期正是宾翁著作最丰、作画最多的时期,亦是其绘画艺术走向浑厚华滋、蔚然大家的时期。此幅《漓江纪游》即写于是时,系据数年前桂林之游创作。

    此幅中,宾翁藉由山水的笔墨语言把他对现实与传统的思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苍润而雄浑的笔墨,清和而厚拙的线条,不仅是为了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忧,更是为了建立一种美学标准和原则。笔墨语言是一种精神人格的构成形式,宾翁因此构筑自己独特的艺术家人格模式,以反动于清中叶以来的疏狂放诞、江湖市井式的画风。并由此在实践上,也在理论上为中国画笔墨确立了一种可资参证的美学标准。

柳亭高会  镜心 设色纸本.

柳亭高会  镜心 设色纸本

    此图系黄宾虹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所绘。

    这幅作品画家采用传统的构图方法,步步推进,层层渲染。把水墨的淹润和华滋推到了一个极致,水份饱满的墨晕完全表达了自然生命的无尽魅力。以浓墨勾点的山廓、树杆,苍翠掩映之间有几处茅亭,自然微妙的留白似飘拂着游走的水气云雾。此图黄宾虹非常重视线条质量,点墨、色见笔触和质感,怪石嶙峋突兀,树木苍翠繁茂。烟云雾幛缭绕其间,俨然一派世外桃源之景象。黄宾虹一生坚守文人画特有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语言的传统。并努力去自然中求索验证古人的笔墨技法。

   这幅作品点、线结合,密集的点增加了画面的浑厚,又使画面呈现出的一种方向感和韵律感。黄宾虹以书法用笔表现自然之美和经营画面形式,也是其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该图虽然用笔简淡,但是更接近山石茂林的自然质感,并且将山体与自然空间里的湿润空气融合在一个微妙的关系里,似乎能闻得到土壤草木的气息,而密密匝匝的点染本身又呈现出丰富的华滋之美,自然融通的留白和山中屋宇、路径更是塑造出一种“可居可游”的意境。

 沤波诗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沤波诗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黄宾虹先生中晚年的山水,往往千山皆黑,竟是黑到满幅一片。然而满片黑中往往画些房子和人物,所画的房子和四周却是很明亮的。房子里又常画有小人物,总是更明亮。人在重山密林中行走,人的四周总是留出空白,使人的轮廓很分明,故人和房子都能很空灵的突出。这就是利用空白主要点突出的办法。黄先生并曾题他的黑墨山水说:“一炬之光,通体皆灵”。这通体皆灵的灵方,实是中国绘画中直指顿悟的要诀,也是《沤波诗意图》的价值所在。

 蓬峰倚天图  镜心 设色纸本癸酉(1933年)作.

蓬峰倚天图  镜心 设色纸本癸酉(1933年)作

    宾公作画,水墨、浅绛居多,青绿山水十分难得。《蓬峰倚天图》构图独特,经雨水洗礼过的巍峨峰,神秘而充满生机。峭壁下,有村居点点,既婉约秀润又雄浑苍劲,意境幽深,是黄宾虹青绿山水的杰作。

 青城山坐雨  黄宾虹.
 
 山川卧游图  手卷 设色纸本 壬辰(1952年)作.

    山川卧游图  手卷 设色纸本 壬辰(1952年)作

    释文:细而不纤,粗而不犷。气在笔力,韵在墨采。北宋人画,浑厚华滋,六法兼备,层层点染,常积数十百遍而成。此卷或作或止,今有年矣。挹翠阁主人绘事已臻妙境,因捡而足成之,以博一笑。壬辰八十九叟,宾虹呵冻题。

   《山川卧游图卷》是黄宾虹1952年送给澳门好友吴鸣医生的作品。同年,黄宾虹为祝贺吴鸣在澳门建成新居—挹翠阁,作了另一幅作品《松筠高阁图》。晚年宾虹的作品艺术成就已达到颠峰,也是一生画艺的结晶,历来受到藏家重视。《山川卧游图卷》正如在其跋语中所讲用笔用墨之法,细而不纤,粗而不犷,气在笔端,韵在墨采,浑厚华滋,六法兼备。徐徐展卷,景致由远至近,色墨愈发浓烈,及到卷尾,色墨焕发,予人的视觉冲击直让人触目惊心,叹为观止。

 蜀山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33年作.

蜀山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33年作 

    黄宾虹蜀游二画即《渭南词意图》和《蜀山图》,作于癸酉(1933)年,是黄宾虹70岁时创作的山水精品。

   《渭南词意图》和《蜀山图》可以说是黄宾虹蜀游归来的姐妹作,浅青绿画法,溪山杂树,小桥茅舍,水在林间隐约,人在茅舍小语,设色雅逸,温润蕴籍,令人娱目养眼。特别是山脚、块石和山峰,连点作皴,端露晚年黑宾虹气韵。黄宾虹一生九上黄山,五上九华,四游岱岳,西湖、富春及维扬诸胜更是饱游饫看。身为歙人,对山水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但他不是为游而游,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式黄宾虹的“游”,不仅用眼游,更用心“游”,心乃天目,也是眼睛。这让我想起了蜀游途中黄宾虹写的两首诗:

泼墨山前远近峰,米家难点万千重。青城坐雨乾坤大,入蜀方知画意浓。”“沿皴作点三千点,点到山头气韵来。七十客中知此事,嘉陵东下不虚回。”

   眼中的山水,心里的快乐,此刻已经幻化纸上,那种对真山真水的真切感受,籍助丹青水墨的表现更令人心向往之!这两幅画在黄宾虹这一时期的创作中,为其妙笔无疑,之大之精,也属倾心之作。

             

陆游渭南词意图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陆游渭南词意图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渭南词意图》作于癸酉(1933)年,是黄宾虹70岁时的山水精品,其时黄宾虹携学生吴一峰完成了他一生中出游时间最长,旅途最远,收获最多,启发最大的游览写生,心情无比开心,这幅画就是他结束蜀游回到上海后所作。当年黄宾虹回到上海有许多朋友为他接风,其中有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也有工商实业界的朋友,他创作了一批作品,幷且从蜀游所作诗歌中选出62首手书成卷,题为《蜀游杂咏》幷石印分赠诸位好友,其中就有这幅《渭南词意图》的上款主人杨蔚荫。杨蔚荫是上海永和橡胶实业公司的董事长,这是一幅黄宾虹花了心血的作品,五尺整纸,浅青绿设色,溪山杂树,小桥亭舍,勾染皴擦,温润蕴藉。以渭南词意作山水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

渭南即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西南川蜀当年也曾是陆游的宦游之地,那是一片踏上一脚就永远忘不了的山水。借陆游词意抒发对那片山水的眷恋是黄宾虹蜀游之后经常的绘画主题。

                                              蜀游渠河山景  单片 设色纸本.

蜀游渠河山景  单片 设色纸本

    《蜀游渠河山景》画面气势恢弘,开阔大度。远山近水,层峦迭嶂,亭台茅舍,错落有致。崇峦灵秀,草木茂盛,山泉淙淙,湖水涟涟。茅屋草亭隐现于崖侧溪畔,旅途之人往来于山间小道,意境郁勃澹宕。画面布局简繁有度,疏密适当,上部留白恰到好处,更觉天高云淡,意境深远。画面上山川树木,大都由长短笔触的皴法和浓淡干湿大小各异的墨点,看似无序却有致地点缀成形。山体、植被的深黑,一方面昭示着大地植物的活力和生机,另一方面也让留白出来的山道、房屋显的更为醒目。画面内容丰富,但并不给人以拥塞的挤迫感,反而于重厚之中,由于墨法的变化看到了空灵透明之处。诚如潘天寿先生所言:“黄先生把传统的技法和真实的山水的精神在画面上结合的更为融洽,达到神化”,做到了“无法中有法,有法中无法”。更充分、更真实、更简练地表现了山水的精神气韵。

    此画提款“昔评项易庵画者谓为士气作家具备,此宋元人功夫之深。非徒籍倪黄面貌自鸣得意,而知取法乎上,不袭时趣耳。兹拟之以写蜀游渠河山景。宾虹”,这不仅是画家对前人的评价,亦恰为先生自己之写照耳。正如黄庭坚所云“随人学人成旧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此画未暑岁次,观其意应为先生80岁前后所作之精品。

 天都胜迹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天都胜迹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此宾虹翁1925年之作,推其年在六十一岁,大幅巨制,笔墨韧沉浑健,彩墨相融,苔点郁茂,是该一时期精制杰构。宾虹翁家在黄山,故胸中邱壑自得,落笔有云蒸霞蔚之气,较之晚岁墨气苍浑之作,六十岁左右山水复得清秀雄阔于一体,精力弥漫,略无颓老之势矣。

 卧游图卷  手卷 设色纸本 甲戌(1934年)作.
 
 西泠晓霁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954年作.

西泠晓霁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954年作  

    《西泠晓霁图》作为黄宾虹最晚年的精品之一,此画虽尺幅偏小,却体现了黄宾虹晚年山水画创新再度变法的艺术风格。画中山水依然浑厚华滋,但设色的朱砂、石青、石绿或点染,或晕染,与黑密的水墨相辉映,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画面的朦胧雅致更融入了江南山水的秀丽韵味,也更体现了杭州西湖,西泠的美妙之处,笔与墨,情与景的交融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黄宾虹画此作时正是其眼疾手术后不久,视力尚待恢复,几乎完全是凭意念在创作。

   熟知黄宾虹画的人都知道,他最成功、最具魅力的作品也就产生在这一时期。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创作的天赋,此时的黄宾虹视力越衰弱,胸中的意象越澄明,加上他晚年与生命抗争的紧迫感,笔墨意境则更加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可以说黄宾虹之山水画,越晚年越精彩绝伦。

西泠遇雨  立轴 水墨纸本.

西泠遇雨  立轴 水墨纸本

   “西泠湖干坐雨漫兴写此”。当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早年从郑珊、陈若木学山水、花鸟。山水宗新安派,继受李流芳影响,兼法宋、元而自成面目。大师平生历游四方,唯爱西子湖光山色,筑宾虹草堂于栖霞岭,是以大师山水多有着墨西泠。此图为大师壮年之作,此时大师正执教杭州国立艺专。湖上泛舟,亭台楼榭,峰峦叠嶂,云烟缭绕,与其晚年山水相比,大师中年笔墨更多源出传统,钩勒皴擦无一笔不淫浸古人,只是点线秉性,纯乎自己,亦初显晚年苍雄奇恣之势,王蘧跋曰:“作似渔山,又似半千也”,恰点出此图风格精神之所在。

 烟岚清旷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25年作.

烟岚清旷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25年作 

   黄宾虹的《烟岚清旷图》落款甲子日,是作於1925年1月2日。自此朝着以黑白虚实淡乾湿相生的轨迹递进,形成其绘画的第一黑密段。以此为转机,他始由“白虹”逐向“黑虹”渡。《烟岚清旷图》正是这个继往开来时期的力作,介乎於疏淡清逸黑密厚重之格。整幅构图仍保留著“白虹”期的“麓台体”章法,木屋舍皆以淡墨勾勒、浅色点染;而壑千峰酣墨、由疏而密、层层叠染。其中,无论简笔或墨渍层叠,皆笔笔分明、言之有物,真可烟岚深邃谷,林薄三家”,黑透白、中寓

 

                       

                                           虞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3年作.

虞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3年作

  此幅《虞山图》具有鲜明的文化山水画特征,浑厚华兹,气韵生动,属“白宾虹”时期的艺术风貌,取自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落款提到“拟墨井诗意”,墨井,即吴历,原名启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江苏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铿、王恽、王原祁及恽寿平 “四王吴恽”,为清初六大家。黄宾虹游常熟虞山,拟常熟人氏吴历诗意,自是别有一番意味。

 纪游册  册页 (十二开) 辛卯(1951年)作

    纪游册  册页 (十二开) 辛卯(1951年)作 

题识:(一)青城掷笔峰,以范华原意写之,积数旬而就。(二)广安天池,绝似江南风景。(三)巫峡西瀼。读杜少陵诗,会心不远。(四)泰岱。(五)峨嵋洗象池。(六)匡庐交庐精舍题名,今又卅年,如目前也。(七)遂宁道中。石如飞白,木如籀。籀,古文字,可悟用笔。(八)嘉陵江上山水。李思训法,董源得之。(九)简州。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元人有之。(十)射洪。北宋人实中有虚,一变唐人刻画之迹。(十一)合川。虎儿笔力能扛鼎,力有含蓄,美在其中。(十二)渠河。宾虹纪游十二帧。

 山水  四屏 设色纸本 丙戌(1946年)作.

    山水  四屏 设色纸本 丙戌(1946年)作  

题识:

   (一)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画有逸品,未易师法,空疏脱略,求之太急亦是障碍。宾虹。

   (二)评画之难,雍乾而后如张浦山、冯墨香、蒋霞竹,其书甚为流行,过云庐论之谓非巨鉴必不允当。古人题识宜于多读。宾虹。

   (三)磊落大方,英华秀发,静穆渊深,为画正格;若涉浮薄纤弱,即文人与学人之所由分,未容混同也。宾虹。

   (四)读书游览,卷轴秀韵与经历境界发于楮墨,非可徒事临摹,蹈入大痴所忌一赖字耳。丙戌黄宾虹年八十又三。

 山水 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山水 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题识:(一)溪桥诗思。宾虹。(二)李檀园重设色法,得于董巨为多,兹拟其意。宾虹。(三)海虞剑门为一峰老人画稿蓝本,余不泥其迹写之。宾虹。(四)浙之古婺有八咏楼,临双溪水上,用梅沙弥笔意写之。宾虹。(五)九华峰顶,余忆冬日游此而山气欲湿,若披春雨。宾虹。(六)湖舍归舟。齐山秋浦间余曾筑屋于此。宾虹。(七)黄山谼中疏松清濑,明汪太函别业旧址。宾虹。(八)石山黝黑若铁色,桂游自昭平、平乐以上皆然,至阳朔则目不暇给,非笔墨所能尽绘也。宾虹纪游。

后山诗意图  册页(十六开) 设色纸本 乙卯(1915年)作.

后山诗意图  册页(十六开) 设色纸本 乙卯(1915年)作

此册系黄宾虹先生1915年应诗人黄节先生之请,用宋陈师道诗句作《后山诗意图》。

陈师道(1053-1101,宋仁宗皇五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彭城(今徐州)人。主要活动于神、哲宗年间。在宋代诗坛,名次仅列于黄庭坚之后,为江西诗派重要代表人物。先代称后山诗语精妙,简重典雅,法度谨严,骨风磊落。

黄节(1873-1935),字晦闻。广东顺德人。曾在上海主笔《国粹学报》,编辑《政议通报》等;1917年后执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度出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南社社员,以诗闻名,素有“南国诗人”之称。

 黄宾虹 孙慕唐 行书五言诗 山水 (四帧) 立轴、镜心.

黄宾虹 孙慕唐 行书五言诗 山水 (四帧) 立轴、镜心 

山水 (四帧) 立轴、镜心 水墨、设色纸本 

尺 寸  书66×19.7cm;画19.8×3.2cm×4  

钤印:黄宾虹、孙?慕唐(四次)

题识:

(一)慕老先生一笑。宾虹录玉刻诗。色误作辨。辛卯(1951年)重九。

(二)看竹频来意更多。水天孙慕唐。

(三)云去云来自在心。吴兴孙慕唐。

(四)秋林泉静默。孙慕唐。

(五)心随野水闲。孙慕唐。

   来源:本拍品征集自孙慕唐先生家属。

   说明:孙慕唐(1889- ),名鹤皋,字慕唐,浙江吴兴(湖州)人,德国柏林大学肄业,历任新加坡、古马等地领事,天津市政府秘书。建国后为杭州市政协第一届委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善山水,恪守传统,同时也是古琴收藏家。

    抗战胜利后,黄宾虹于1948年南返,经沪抵杭州,居楼霞岭19号国立艺专宿舍,后另得艺专安排到楼霞岭32号的一所新式楼房,他在《楼霞岭南居图》上题曰:“西湖楼霞岭旧有桃花溪,今已湮塞,筑为园居,余休息其中。”当时往来的邻居中即有孙慕唐。在黄的诗中有“黄山归客滞西湖,幸有芳邻德不孤”,可以看出黄宾虹与他们的交往十分融洽。

 黄宾虹《山水长卷》

黄宾虹《山水长卷》 

  黄宾虹遍游祖国名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的速墨稿,同时对国画笔墨技法有过深入的研究,从而概括出“五笔七墨”,黄宾虹论笔墨,有谓“画法苍润,以枯涩为上。谓之有笔有墨。”又谓“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饰墨采。笔墨功深,气韵生动。”名山大川是黄宾虹作品中常见的题材,此幅《山水长卷》作于1935年,时年黄宾虹七十一岁。从画题上可知该画作描绘的是桂林漓江山水,黄宾虹在款识中提到漓江山水奇峰粼粼的优美景色,此画亦是赠予有人之作。《山水长卷》中,黄宾虹实践着其画论主张,有笔有墨,山石林立,皴擦点染并用,于苍润中见秀色,深山中亭台房屋的的配置,颇为生动。画中近山远山层次自生,烟雾缭绕,给人以宁静清幽、身临其境之感。

    七十岁后,黄宾虹所画作品,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