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名博网媒采风临沂民营经济发展“脉搏”

 LCF图书馆900 2014-09-18

全国名博网媒采风临沂民营经济发展“脉搏”

2014-09-17 09:02:37 来源:临沂在线 作者:赵思齐  字体:    


\
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国华在通报会上致辞

\
参观沂蒙红色革命纪念馆

\
连胜体育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减肥棒”受追捧

    临沂在线讯(赵思齐)9月16日和17日,“全国名博网媒关注山东民营经济”采风采访团来到临沂,零距离感受沂蒙精神,切身体会临沂民营经济的发展脉搏。   
    采风采访团首先参观了沂蒙红色革命纪念馆,感受厚重的沂蒙精神,16日下午,临沂市委市政府召开通报会,向“全国名博网媒关注山东民营经济”采风采访团介绍临沂情况。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国华在通报会上致辞。

    林国华介绍,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一片奉献的热土。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培育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弘扬沂蒙精神,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按照“四三二一”的工作思路,着力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使昔日的革命老区变成了物流天下的商贸名城和环境优美的滨水生态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6亿元,同比增长10.2%;公共财政收入143.7亿元,增长17.5%。临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荣获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市场名城、中国地热城、中国物流之都等称号。临沂不仅是山东的一张名片,也是全国革命老区的一张名片。

    林国华介绍,民营经济是临沂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全市97%的企业是民营企业,88%的固定资产来源于民间投资,民营经济创造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市的77.6%和84.4%,呈现出市场份额大、规模扩张快、发展后劲足、质量效益优、发展活力强的特点。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以改革促转型、在转型中壮大”的思路,坚持以产业推进、企业培植、商城建设三项计划为引领,以管理、科技、品牌三大创新为动力,以政务、金融、社会三个环境为保障,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力促进了民营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实施三项计划,为民营经济大显身手搭建舞台。把民营经济转型发展作为“转调创”的战略重点,坚持点线面结合,搞好顶层设计,大力实施“10+6”产业推进、“1531”骨干企业培植、“1332”国际商贸名城建设“三项计划”,促使民营经济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实现脱胎换骨、强筋壮骨。一是注重“点上突破”,发挥骨干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培植骨干企业的若干意见》,建立领导干部帮扶企业“直通车”制度,开展“万户企业大走访”活动和“六个一对一”行动,搞好分类施策,支持百亿级企业搞好资本运作,鼓励科技型企业占据技术高端,推动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引导成长型企业做精做深主业,金锣、华盛江泉、远通汽车、金正大等一批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二是注重“链上提升”,发挥现代产业体系的主阵地作用。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推进“10+6”产业计划,加快提升机械、医药等10大优势产业,重点培植新能源、信息技术等6大新兴产业,实施补链、建链、强链“三项工程”,通过提高产业链完整度、关联度、集中度和融合度,带动民营经济群体壮大。三是注重“面上带动”,发挥临沂商城国际化的主引擎作用。实施“商城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商贸名城,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去年以来临沂商城国际化实现重大突破,刚才王主任介绍了临沂商城发展情况,通报会后还安排大家实地参观商城。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商城国际化为动力,积极推进商城改造提升,集中突破国际贸易,着力提升经营业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大力发展地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国际商贸物流名区,着力推进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加快三大创新,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动力。坚持向创新要竞争力,根据企业发展的要素需求,积极构建管理、科技、品牌“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一是深化管理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安永、毕马威等知名咨询公司,为重点民营企业“问诊把脉”,促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全省率先推进“个转企”,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环境。切实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由政府出资,组织纳税百强等骨干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知名大学EMBA培训班,组织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带头人培训,引导他们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实施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计划,已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32家,投资5.9亿元的临沂应用科学城将于10月份全面启用,可为广大企业提供一流的公共研发服务。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破解各类技术难题1000余项。开展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金蓝领”工程,技能人才总量达3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万多人。三是推动品牌创新。坚持一手抓品牌企业、一手抓品牌集群,切实增强质量竞争力。引导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对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和10万元奖励。全市民营市场主体共注册商标3.6万件、居全省第3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6件、山东省著名商标225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打造品牌创建示范区和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创建省优质产品基地5个,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一个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临沭县化肥产业集群产量占全国的31%。

    优化“三个环境”,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松绑助力。不断改善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崇尚创业,为创业人才的成长、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着力抓了三个方面: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市级审批事项由216项压缩到110项,成为全省市级行政审批最少的市之一。实行许可事项流程再造,对43个部门257个事项办理流程进行优化,行政审批比法定时限提速91%。二是优化金融环境。扎实开展省级民间融资规范发展试点,成为全省新兴金融业态注册资本过百亿的三个市之一,累计提供民间融资150亿元。三是优化社会环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商业贿赂、串通投标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整顿规范中介机构,全市16个系统731家中介机构全部与主管部门脱钩,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强化信用激励约束,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公示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7家、省工商局公示省级207家,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在临沂期间,这些来自全国的知名博主、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记者、知名商业网站编辑和省内主流媒体记者等,16日先后参观了山东连胜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商城发展史展馆和金兰物流,17日,对临沭柳编、金正大集团和山东常林集团等实地采访临沂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就和亮点,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临沂良好的营商环境、优越的产业政策,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提振信心,为推动民营经济担当使命、发挥作用,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