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LC与SLC的对比

 dwlinux_gs 2014-09-18

NAND FLASH作为目前电子设备的存储主体,已经非常广泛的应用到各种产品当中

从技术类型上来讲,NAND FLASH分为两种:SLCMLC

关于SLCMLC孰优孰劣,网上已经有大量文章刊载,一些2007年以前的资料,基本是在讲SLC的优势;随着英特尔、东芝、三星等公司的技术跟进,以及MLC的普遍应用,从08年以后发表的文章,基本是在讲MLC的好处了,MLC不可避免的成为当前设备存储的主流,市场上新推出的数码产品,已经很难找到SLC的身影!我们不禁要感叹,电子技术的发展真的太快了。

这里需要澄清几个概念:

一、无论是SLC还是MLC,没有软件的坏块管理是根本无法使用的。一片全新的NAND芯片,包括SLCMLC,出厂时都会有几个坏块存在,随着擦写次数的不断增加坏块会越来越多,不过用户不用担心,软件的坏块管理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二、芯片的擦写次数不是读次数,NAND的读次数是无限制的!很多人存在这方面的误解。

三、芯片单个BLOCK的擦写次数不等于整个芯片的擦写次数!而数据手册上介绍的只是单块的擦写次数。因为MLC的容量能比SLC大很多,所以从总体上来讲,MLC的使用率并不会弱于SLC

四、数据存放的稳定性和擦写次数是没有关系的大家都知道NOR FLASHNAND FLASH要稳定的多,但NOR的擦写次数却不到NAND的十分之一!

五、关于bootloader的擦写,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多次擦写会带来芯片损毁,飞凌的研发工程师,每天都要去擦写系统修改软件,从来没有出现因此而导致NAND报废的情况。从用户反馈来看也同样如此。

六、SLC会消亡吗?不会的,他至少要和MLC共存很长一段时间,就像NOR FLASH一样,仍在被大多数单片机所使用;目前绝大多数的ARM7ARM9系统,并不能很好支持MLC;从ARM11开始最新的处理器,对MLC的支持就非常成熟了。这里另外澄清一个概念,S3C2440也是可以支持MLC的!但是从技术上还不成熟,尤其没有4位以上的硬件纠错。

七、另外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我们提供了4位的纠错算法,但是从实践上来看,MLC NAND极少出现超过1位错误的情况,这虽然并不能说明不需要4位纠错,但无疑这样做系统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八、对一款国产手机产品‘魅族M8’曾经‘数据丢失’的真正原因我们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款手机仍然在用MLC

飞凌提供了两种类型的6410开发板,分别支持256MSLC以及2GMLC,在成本上来讲,后者还是要高于前者,但是性价比更优秀,更能代表将来的趋势,开发学习会更方便。具体如何选择,用户可以参照我们提供的各型号开发板的资源对比,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补充说明:

随着MLC的逐步普及,使用MLC6410开发板也逐渐多了起来。

目前,市场上的2G MLC NAND主要有两种:一种是K9GAG08U0E,另一种是飞凌使用的K9GAG08U0D。这两种芯片在读写时序和驱动程序方面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前者的页大小为8K,后者的页大小为4K。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更大的页需要更好的纠错能力,也就是说在K9GAG08U0E上进行8位纠错和在K9GAG08U0D上进行4位纠错,前者的数据安全性会更差而且8位纠错算法的软件要占用更多的处理器时间。  

另外,实际测试结果表明,K9GAG08U0E的读写速度要远低于K9GAG08U0D,除了软件算法本身的原因以外,硬件方面存在着固有的差距,这点从两种芯片的数据手册中可以看出来:

K9GAG08U0E的数据手册中是这样描述的:

而对于K9GAG08U0D,手册中查到的实际参数如下:

就是说前者读一页需要400us(微秒),而后者需要60us(微秒),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