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正中:三元互动建设新型城镇化

 昵称19297984 2014-09-18


    大公报十八日报道 】(大公报记者李景、柳青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中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

  中秋前夕,卫水之滨、大伾山脚下的豫北鹤壁,迎来了著名区域规划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丁文锋等“国家级智囊团”。群贤毕至,共同探讨如何破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系列难题。许正中教授提出的基于“三元互动”模式建设新型城镇化,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城镇化建设要基于三元互动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就是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城镇聚集,土地集约使用。许正中教授认为,城镇化要基于三元互动。“三元”即使指土地、人口和产业三类生产力载体,也是物化形态的创业元(园)、培训元(园)、安居元(园)。

  基于现代化的城镇化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所有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人)被全部纳入现代产业体系,生产要素之间能够充分地流动;二是自然村、自耕农职业的消亡。创业元解决的是产业集群的问题,培训元能够提高人的技能,而安居元则解决的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后的生活问题。

  三元互动加强制度保障

  城镇是一个多元开放平台,能够让各类生产要素在城镇中充分地进行碰撞、联结、升华,要在技术、技能和创意三轮驱动新的经济形态下构建现代生态城市的战略路线图。

  基于三元互动模式,许正中教授提出一系列制度保障系统建设的思路。

  第一,改革户籍制度。简化农民进城落户的审批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对有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应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市常住户口。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条件加快建立和规范适合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办法,对迁入城镇的农民,要统一将其纳入城镇医疗、工伤、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第三,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继续落实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政策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支持和鼓励外出农民转让承包地使用权。为适应农民进城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探索农村宅基地与城镇土地置换的制度改革,通过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建设生态型新型城镇化

  许正中教授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求建设生态型城镇,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用现代技术来和新型理念解决城镇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建设生态新型城镇,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主载体,通过人的集中、技术的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高技术手段使城镇的碳排放、空气污染、水污染趋于零。科学的高端切入可以把整个城镇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和展示区。

  目前,许多地方农村的面源污染要比城镇的点源污染严重的多,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建立循环经济园区、绿色经济园区和宜居生态文明城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现代技术让城市更加美好,现代的创意引领人们在城市幸福生活。

  三元互动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模式

  城镇化是一个使城乡福利趋于一致的过程。农村应发展规模化经济,采用现代技术和机械,从事高端农业,实现现有技术下的耕种 50亩到上万亩的提高。城镇应提高单位国土面积产出GDP高度和浓度。

  针对城乡福利方面,许正中建议,采用耕地占用税政策,来避免农村的无序扩张超过了城镇化的无序扩张现象和农村高福利的出现。谨防农民成为新时期的特殊福利阶层,从而影响和阻碍城镇化的进程。

  许正中教授认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再向过去低头。采用“三元互动”模式,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探索并科学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要把传统的农业文明升级为工业和知识文明,同时彰显我们过去传统的优秀的文化。而高质量的城市,一定是生态城市,是集高技术装备、现代生活文明、文化创意引领的动感之都。

 

 

许正中: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体组成员。多次向中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提出政策建议,并获采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