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拳求“中”较重要

 ahcxzc 2014-09-18
练拳求“中”较重要 

太极明师李光昭说:“‘中’实乃拳之法则。求中才能悟道;拳道即中道也”我认可这样的说法,练习太极拳求“中”较为重要。太极拳的“中”源自中庸的思想和道理,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适中。”谓中无定体,随时而在,即随时遇事,以求适中。这里面出现的许多“中”与太极拳关系十分密切,这个“中”不是“中间”的“中”,也不是“中正”的“中”,而是“中和”的“中”,也是“适中”的“中”,运作是“恰到好处”。以下略举几例说明。
一、“立身须中正安舒” 体现了练拳求“中”
     “立身”不是人的某个姿式、动作、造型,而是一种行为,是指练太极拳时,如何处理协调好意形诸方面的矛盾冲突。比如“虚领顶劲”与“松腰沉胯”这对矛盾的协调、处理。再比如“气宜鼓荡”与“神宜内敛” 这对矛盾的协调、处理。太极拳中所讲的“中正”内涵是指身体内部的对称、平衡、沉稳,非简单的形态之谓。实际上,“立身中正”是为“八面支撑”服务的。 “中正”可分静态和动态,“中正”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技法的需要而变化,它也可随功夫的变化而变动。 “立身须中正安舒”的内容,体现了练拳求“中”。
二、太极拳的身心俱松体现了练拳求“中”
      练拳的心静体松,是用意识导引肢体松开又节节贯串的。通过放松的手段拉伸各个部位的肌肉、韧带和关节,这样有利于气血顺畅。宜搞清楚的是,心静体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太极明师李光昭说:“松之真义已明:何谓松,紧而不僵也;何谓紧,松而不懈也。”还说:“太极拳道则认为:松是松,紧也是松;紧是紧,松也是紧;松与紧是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相互变转的同一个体的两种表象。”,言之有理,值得体悟。注意分辨的是:紧不是僵,僵是拳病;柔不是懈,懈是拳病。有些人误解太极拳的“柔软”,练松不成变为懈,其表现是上下摊成一堆。腰懈则身瘫,胯懈则身倾,膝懈则立不定等。如何做到松而不懈,这是练功的关键。练松并不是一点力气都不用,试想一点力气都不用了,还能走架和推手吗?所以说身体的放松,实质上是在意识的控制下,尽量少用拙力。在一个动作过程中,如果只用一分的力量就够的话,就决不用一分半的力量,这就是太极拳巧劲省力的学问。有些人误解太极拳的“紧”和“刚”,练松不成变为僵,其表现如腰僵则身板,胯僵则身滞、肩僵则劲不达手等等。与放松有关的“轻”和“沉”,都是不停运动的势态,“轻”乃从天轻灵的法则,“沉”乃从地沉实的法则。又与放松有关的“重”和“浮”,则是静止呆滞的现象,在太极拳属于失根之象,故不取为法。然而,这些东西都与练拳求“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无意之中是真意体现了练拳求“中”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有心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为真。”这是上乘功夫的写真,具有这种功夫的太极拳技击家,在对敌搏击时,亦无所谓招法,出手即是招,亦无须经过大脑的思维,而是“不期然而然,莫知之而至”的“应物自然”本能。在练拳里面,用“意”少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用“意”多了则带来负效应,所以有“意过则滞”之说。持衡适中的用“意”,不少不多,合适就好用。
四、气过则滞与练拳求“中”
      缓、深、细、长的呼吸,配合熟练的拳架动作,如有自然、舒服的感觉,对练拳功效就会促进;如有憋胸气闷、呼吸跟不上拳架动作的感觉,则对养生健身不好,亦不利于行拳走架的功夫。呼吸配合动作,宜恰到好处,自然过渡。有些人误解“气沉丹田”,以为硬鼓小肚、气胀挺腹就是“气沉丹田”,内气停留在腹腔没有作为,叫什么“气沉丹田”哦!所以说,气过则滞啊!内气流动通畅才有太极拳的功效,才有太极拳养生和技击的作为。太极拳的气沉一下丹田,微微鼓荡就行了,微微鼓荡就是恰到好处的练拳求“中”,目的是气通周身,收敛入骨。气和劲在筋骨膜中,不是在肚子里面。
五、盘架过慢则滞与练拳求“中”
      在慢练拳架的过程中,细心对照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太极拳的要领要求,精神和体力亦容易协调统一。不慢则不能松到位,不慢则找不到细致和完整,不慢则不好找运动规律,必须先慢练,在稳静的状态中周身松开,节节贯穿,处处动作找圆圈和理顺内在气息,调整虚实、开合的变化。但是要搞明白,打拳的质量不是越慢越高,盘架的功效不是越慢越好,这是相对而言。有些人故意拖延动作完成的时间,这是错误的。这样做法,动作极不自然,拳式呆板僵化,在知己功夫上也长进不了。我们不妨在网上欣赏一下太极拳名家牛春明、郑曼青等人的盘架视频,看了就会清楚这个问题。慢练拳架的速度多少合适?宜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就行了。具体的说,打拳时心静体松到劲不断、气不滞、神不呆。
六、守三圈与练拳求“中”
      练拳实践的经验证明,人的有关部位不能超出某个范围,否则就要自身不稳,失去中心,处于被动地位。所谓三圈都是以自身的中轴为圈心的同心圆。内圈:自己的肩宽为直径的圈就是内圈;中圈:膝到哪儿,哪儿就是中圈;外圈:脚到哪儿,哪儿就是外圈。这也是与练拳求“中”的问题,出了圈就会影响自身重心的稳定度,还给对方提供了“顺手牵羊”借力的得机得势。
七、立体的对称平衡与练拳求“中”
      打拳宜讲究立体平衡,上下、前后、左右均要对称平衡。逢上必下,逢下必上;逢左必右,逢右必左;逢前必后,逢后必前,这是初级阶段的八面支撑。层次更深的八面支撑,还有逢内必外,逢外必内。
八、“不丢不顶” 体现了练拳求“中”
     “不丢”不是消极的被动退让或躲闪之“丢”,而是人去我随的动作,积极的“舍己从人”;在粘住对方随彼屈而伸的同时,引化对方劲道的作用力,使其失重或陷入困境的“背势”,以利我“化打合一”的运转过程。 “不顶”指不要正面与对方的作用力发生顶撞,而是是人推我进、人柔我刚的动作,是主动地去适应对方的“得机得势”,在运转的过程中寻求“我顺人背”,把握有利于我施展拳脚的空间,是“蓄而后发”的运转过程。所以说,“不丢”和“不顶”都体现了练拳求“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