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励---是孩子永不失效的精神补品

 孙西洋 2014-09-18

激励---永不失效的精神补品

                             

从事教学工作的第三年,一次家访中发生的“意外”,给我一个意外的收获,并且二十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件事给我留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细细品味,仍然津津乐道,今随笔一文,求教于同行和望子成龙的家长。

刚刚走上讲台,雄心勃勃、年轻气盛,军人作风,高压式管理,学生严格服从,颇有严师风格,班级成绩直线上升,好评如潮,好不得意!

当时年级有位“问题生”,哥们义气、横冲直撞,同时又身高马大、能言善辩,班主任拿他没办法,与我协商,希望转到我们班级接受新环境的熏陶,我想也不想满口答应。可是事与愿违,第二个星期就开始顶撞老师,还坚决不承认错误,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决定家访。当天晚上带着一头怒火,准备狠狠告他一状。当我敲开他家门时,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出现在我的面前,原来他的妈妈过生日,亲朋好友让座敬酒,气氛热烈,这哪是告状的场合!         

我开始犹豫,孩子满有敌意的离开,还是他的爸爸先开口:“是不是孩子又给老师又给老师添麻烦了?”

“我来是想和你们沟通一下,一个星期下来,孩子进步不少,上课与作业都有长足的变化,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有号召力,在班级活动中表现非常出色。”

“不会吧,以往三天没有老师告状我就谢天谢地了”。

“这个孩子很聪明,有正义感,有意气,如果一旦全身心投入学习,肯定会让人刮目相看。当然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我对他的前途充满信心!”

这下可了得!亲朋好友纷纷批评他的爸爸:“整天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产生逆反心理,应该看看孩子的闪光点。”

“你设身处地想想,谁不喜欢表扬,你尽是高压和打击。”

“毕竟是孩子嘛,那有一点错误不犯的,进步才是主旋律。”

“要不是老师说,在你眼中孩子是个什么样子。”

    这时我清楚的看到他爸爸藐视尴尬但充满幸福的表情,我还能体会到他那愉快的心情。我还注意到孩子打开了一条门缝在听我们的对话,遗憾的是无法看到他的表情。

    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无法进行长时间的交流,我起身告辞。他爸爸送我到门口,紧紧握着我的手:“今天你给我的面子给足了!”

     回到家中,想起这次家访中发生的“意外”,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一方面感到没有完成计划心中不平,另一方面感到他们的亲友说的很有道理,同时考虑以后怎么解决问题。

     第二天一早,我正在检查班级卫生打扫情况,被突然的自行车倒到声吓了一惊。回头一看,原来他已经冲到我的目前,紧紧抓住我的手,这时我明显感到我的手在痛,他的手在颤抖,眼中噙着泪水,半天只说一句话:“老师,我再不学好不是人!”他走开了,但是我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从此,在这位同学身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平时的学习,他都不需要老师特别的费心。由于他基础不好,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体现出惊人的勤奋,成绩也一天天进步,大家都很惊讶——他完全变了一个人!更令人兴奋的是最后考入重点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后,还不断地向我传递好消息——工作中的辉煌成就。

    从这件事情中获得启发的是我,获得进步的也有我。同学在一天天进步,我的工作方法也在一天天的改进,并且促进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研究新情况、想出新办法。其实,生活和工作中类似的现象很多,比如,公开课中由于“意外”情况的发生而无法按计划完成任务;做学生思想工作时遇到学生意外的态度;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意外的解法等等。应该从中总结得失,发现深层次的教学的道理,说不定是塞翁失马呢。

     这件事情的发生,使得我对“激励”进行更深刻的反思。

     激励的理由应该是存在的。学生总是有闪光的地方,只要我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他们,必要时多看一眼,“问题学生”也会有他独特的长处。美国作家马里杰·斯比勒·尼格,一天在公园游玩,看到一位三十多岁的强壮男人在草坪上,坐着板凳拔杂草,及其反感,脑中不断涌现好吃懒惰、游手好闲的不争气男人的形象,甚至影响了自己原本愉快的情绪。当他走到另一侧时,想再看一眼这个人的真实面目,当他一抬眼,惊呆了!原来他只有一条腿!真了不起,这可是位自强不息的伟大男人,崇高的形象油然而生,幸好多看了一眼,不然错误地评价了这位令人敬佩的强人。只要我们改变定势思维,总会找到激励学生的理由,必要时不仿多看一眼。

     激励应该是有效的。1968年,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他们到一所学校随机挑选一些学生,然后对老师说,这些学生很有潜力。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进步很大。原来,在这段时间中,老师经常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生暗示,让他们感到“我行”。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都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奋发上进,取得惊人的进步。          

     澳大利亚一位少年,收集了100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命名,然后寄给当时的一位生物学家,使他惊奇的是,居然获得了回信,信中对他大力表扬:“你真了不起,小小年纪,这么困难的命名问题,你居然对了一半,将来肯定大有作为。”后来这位少年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他在演讲中多次提到这件事情,他回忆说:“其实,我当时对了一半,也错了一半啊,如果换一种说法:‘你真槽糕,错了一半!’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从这件事情中使我体验到激励的无穷力量!激励使人获得自信、激励使人获得热情、激励使人获得动力、激励使人获得毅力、激励使人获得成功、激励使人获得快乐、激励使人获得幸福。激励是永不失效的精神补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