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线条:书法重要的评价指标

 历史之眼 2014-09-19

线条:书法重要的评价指标

线条:书法重要的评价指标

文/吴马

 

    中国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看章法、造型,更重要的是看书法家的线条质量,评价一个书法家的造诣水平,对于线条质量的评价尤为重要。

    书法线条质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训练的结果,非几十年功力难以达到,难以达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正如唐代韦续《墨薮》说:“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

 

    线条是书法表现形式和手段,书法在创作时,一是线条要有力度,二是线条要有节奏和韵律,三是线条的布局要有规矩章法。在这样的规则背景下,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在经历: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中,整个是由线条来串接完成的,线条的节奏、力度不仅决定了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也决定了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线条是书法作品的生命线,也是书法作品的艺术评价指标。

 

    以下是关于线条训练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线条力度来源于积累,在积累中形成,在积累中爆发。积累需要时间,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变化,这是自然规律,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线条的内部结构说,线条的力度来源于起笔,起笔要有爆发力,爆发力的强弱,决定着线条质量的好坏,表现了功夫的深浅。因此,要认真体会起笔的方法,注重线条力度的训练,学会在瞬间把全身之力通过笔毫表现在线条中。

    任何事物的形成、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起笔如此,爆发力也是如此。爆发力的形成是从力量的积累到力量的释放的过程。力量的积累,称之为凝聚力,凝聚力需要时间,也就是行笔前需要停顿,而停顿是为力量的爆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力量释放,称之为爆发力,爆发力需要速度,力度是在速度中产生的。只要凝聚力和爆发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线条的力度就形成了。

   

    具体做法如下:

    一、凝聚力:是思维高度集中,把力量聚集在一起的能力。它包括爆发力以前的一切准备。如隶书起笔中的裹笔,楷、行、草书起笔中的顿笔,这些都和跑步前的“各就各位”一样,目的就是为集中“释放能量”做好一切准备。其方法是:笔毫轻放在纸上,全身所有部位感觉“通畅”,协调到位,进入“整装待命”、“一触即发”的状态。要求:执笔中锋,笔锋逆入。起笔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如同起跑蹬地也。
    二、爆发力:是把凝聚的力量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爆发出去的力。其特点是:笔锋在最短时间内移动到尽量远的距离,称之为爆发力。用公式表示:力量+速度=爆发力。爆发力的产生,在于腕、肩等关节的协调运动,肌肉收缩,把力量瞬间凝聚在笔毫上,着力点高度集中,像闪电一样迅速地画出线条。就像短跑运动员瞬间把力量聚集在脚掌上一样,法令枪响,就如 “开闸泄洪” 突然爆发,一泻千里之气势。

    力量有大小,线条分长短,爆发力在长、短不同的笔画中的表现方法也不相同。长笔画的爆发力是在纸上进行运动,笔不离纸,力不离纸,如:横和竖等。短笔画的爆发力是从纸面到空中的运动,如在弹簧上弹跳,腾然而起,线条短促而有力,如:左、右顾盼的点等。另外,字体的大小不同,其爆发力的发出点也不相同,写小字时爆发力由腕发出,写大字时爆发力由肩发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初学者的书法作品,线条如水上浮萍,软而无力,漂浮无根,纠其原因主要是:一、笔力不够;二、速度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强笔力、速度的训练。其训练的方法如下:

    一、加强线条力度的训练。加强线条力度的最好途径是加大训练量。力量往往是在极限中产生,在极限中增强,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有更多的体会,只有肌肉写酸了、写累了,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力量才能增加。也就是说,在正确方法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多写,追求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二、加强线条速度的训练。线条的力度产生于速度,加强速度的练习,是增加力度的关键。同时要增强对线条的控制力,使线条具备力度的同时,还要使线条具有灵活性、协调性,统一性、完整性,避免极端。

    总而言之,书法是由线条构成的,线条的质量是由力度决定的,而线条的力度又是靠爆发力产生的。我们都知道,线条形成的过程是起笔——行笔——收笔。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很关键,而起笔更为关键,线条有没有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笔,因此,一定要学会起笔,学会利用爆发力,从而写出“力透纸背”的杰作。

    其回拳头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皮球用力往下拍是为了让它弹得更高。书法也是一样,要想使之具有力度,同样也要具备自己独特的爆发力,行笔前要先后退(逆锋入笔)、停顿(为行笔做准备),然后行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线条,才能吸引更多的眼球,从而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弓箭要射得远,弦必须用力往后拉。楼要盖的高,地基必须扎得深、扎得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