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辟谣:酸菜鱼致癌,南京26岁女子弥漫性浸润型胃癌

 陈跃进的图书馆 2014-09-19

辟谣:酸菜鱼致癌,南京26岁女子弥漫性浸润型胃癌

(2014-09-02 15:26:14)
标签:

健康

辟谣

谣言

谣言原文:
http://bbs./thread-197833-1-1.html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5MTQzOQ==&mid=201349184&idx=5&sn=4221197e0c198ff0d16c07b4b6a518b2&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震惊!餐桌上又少了一种鱼因为它100%致癌
  南京一位26岁女子,胃部出现不适有四个多月,不想吃饭,每晚只吃“酸菜鱼”才有胃口。发展到不能进食后,她才去医院检查,被发现全胃弥漫性癌浸润,医生不得不将胃切除。医生说,最近连续接诊四例这样的年轻胃癌患者,让他深感吃惊,这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竟惊人相似,都是酸菜鱼和火锅爱好者。专家指出,胃癌年轻化与年轻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社会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吃酸菜鱼会得胃癌?
  医生说,腌制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的致癌作用已经非常的明确。酸菜鱼是人们喜欢的一道菜肴,但是酸菜也是腌制的食物,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与人体中胺类物质生成亚硝胺,是一种容易致癌的物质,偶尔食用没有关系,但天天吃就容易增加风险。在吃这些腌制食品后,如能吃些猕猴桃、柚子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用绿茶,可以阻断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减少胃癌和食道癌的发生。



楼主点评:
这篇文章文不对题,题目是鱼,正文是酸菜和亚硝酸盐,楼主看题目还以为是某个鱼要灭绝了,典型的标题党。
关于亚硝酸盐的谣言很多,楼主前几期已经进行过辟谣(微友们可以回复以下数字查看有关内容,
83:“辟谣:反复烧开的水(千滚水)会致癌”,92:“辟谣:十二种有毒的家常菜(逐条点评)”),其实亚硝酸盐不是洪水猛兽,适量的吃是没问题的,各国都允许在食品、肉类中添加亚硝酸盐。
你也许会说,那亚硝酸盐吃过量了还不是有害?楼主在第87期(辟谣:豆腐有六大害,伤肾又杀精了)时就说了,“物极必反”,任何东西吃多了都有害,连米饭吃多了都会撑死呢。“吃多了会死”——这是一句非常正确的废话,所以说了跟没说一样。
这篇文章是想告诫大家——腌制食品不能多吃。可酸菜鱼里面鱼是主材、酸菜是辅材啊,这鱼儿岂不含冤躺枪了吗?



辟谣内容:
http://www./nutrition/article2007_457572819867.shtml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会致癌吗
    一直以来,很多科普文章都有提到亚硝酸盐和致癌的关系。那么,亚硝酸盐是一种什么物质?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到底会不会致癌。本文着重向大家介绍什么是亚硝酸盐,它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很多食物当中都含有亚硝酸盐,包括鱼类、蛋类、蔬菜、肉类以及豆类等,比如蔬菜中含有4毫克/公斤,肉类含有3毫克/公斤,蛋类含有5毫克/公斤。特别是豆类及豆制品含有较高含量的亚硝酸盐。这是因为大豆靠根瘤菌合成蛋白质,其原料是氮,包括硝酸与亚硝酸盐,故豆类比其他食物含硝酸或亚硝酸盐更多些,大豆靠氮作为养料,因此,豆类食品与其他食物相比允许含有较高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国际上也针对豆类等食物的安全限量适当放松。
    有的报道所提到的致癌物质并非是亚硝酸盐,而是亚硝胺。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在胃中有一部份可能会转化成亚硝胺,但是,当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一起摄入时,就不会产生亚硝胺。我们每天吃的蔬菜都会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小量的情况下,因为蔬菜中有维生素C,所以不会因为吃蔬菜致癌。因此,提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致癌过于简单了,甚至引起人们连蔬菜都不吃,豆也不吃了,这是不科学的。
    另外,亚硝酸盐是不会蓄积在体内的,它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一般来说,只有大剂量的亚硝酸盐并且在没有维生素C摄入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引起危害。一个鸡蛋的亚硝酸盐含量约为0.3mg,我们从不叫人们不吃鸡蛋,什么事都要讲辩证法,否则就不适当了,吃鸡蛋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利影响。



——————————————————

拒绝传谣,从你做起。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发送“2”看看那些年曾忽悠过你的网络谣言关注方法——

1.在微信通讯录中查找公众号“网络谣言”或者“wangluoyaoyan”

2.直接点击本文顶部的蓝色小字“网络谣言
3.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