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管理房颤患者

 ntex 2014-09-19

房颤(AF)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终身患病率大约在10%-15%左右。其风险因子包括:年龄、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甲亢、酗酒、使用违禁药品和肥胖。

  房颤的诊断应该基于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还包括心电图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评价甲功、肾功、肝功和血细胞计数)。至于进一步的检查则应视个体情况而定,如运动负荷试验、Holter监测、经食道心脏超声(TEE)、电生理检查、睡眠试验或胸片。

  预防血栓栓塞

  房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评分体系用于评估房颤的分层风险。指南推荐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较新的CHA2DS2-VASc评分体系,其要点包括:

  满分为9分。

  在CHA2DS2-VASc评分体系中,年龄≥75岁、血管病变和性别因素(女性)反映为风险增加,而这在CHADS2评分体系中则没有被体现出来;而且,CHA2DS2-VASc评分体系在辨别低危个体方面也优于CHADS2评分体系。例如,CHA2DS2-VASc评分体系的年卒中发生风险范围为,0分获得者少于1%,而9分获得者超过15%。

  而对机械心脏瓣膜患者而言,华法林是唯一推荐用于抗凝治疗的药物,还需特别指出的是达比加群可能在这类患者中导致损伤。

  预防血栓栓塞只是房颤治疗目标之一。房颤患者往往还需要控制心率或心律的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多种个体化因素。指南指出,和控制心率的治疗相比,企图维持窦性心律会不仅会导致入院率升高,而且对死亡率降低无作用。指南称“有些患者不适合进行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持续性症状是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最重要指征。

  控制心率

  对于那些需要控制心率的患者,不论是阵发性、持续性还是永久性房颤患者,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药物剂量应根据静息状态下的心率情况进行调节。之前指南推荐的治疗目标为心率<80bpm。但是,RACE-II试验的结果显示,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而言,心率只要控制在110bpm以下,就不会导致心血管死亡率、心衰住院率以及卒中、栓塞、出血或威胁生命的心率失常事件发生率升高。

  但是目前并不清楚RACE-II试验的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患者。指南推荐没有症状并且左室功能正常的永久性房颤患者可以使用心率控制<110bpm的治疗目标。此外,如果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无法达到心率控制的目标,那么可以考虑使用胺碘酮。

  控制心律

  对临床症状持续且较严重的患者、初发房颤患者或急性病/事件导致房颤发作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窦性心律转复。其他可能合理的适应症包括年轻患者、适当治疗未获得理想的心率控制效果、心动过速导致的心肌病和患者偏好。

  对心脏电复律而言,患者发生房颤的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指南推荐48小时内发生房颤的患者可进行心脏电复律,而且,如果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较低,术前可以不进行抗凝治疗。如果房颤发生的时间≥48小时或不清楚,那么指南就推荐“前三后四”策略(在心脏电复律的前3周和后4周都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或者,在已经具备抗凝条件、同时TEE检查结果显示左房无血栓或赘生物的情况下,术前抗凝治疗可以被省略的。

  对那些已经获得窦性节律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来继续控制节律,如胺碘酮、多非利特、决奈达隆、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需要指出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即使患者的房颤复发了,也不要停用这些药物,因为可能使用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发作频率或减轻症状。但如果房颤转化为永久性的了,那么这些药物就应该被停用。

  

  小 结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需要持续管理血栓栓塞风险以及控制心律/心率。在抗凝治疗的选择方面,临床医生应该基于CHA2DS2-VASc评分的结果与患者共同制定策略。

  编译自: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practiceupdate. September 4, 2014.

  参考文献: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