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 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的故事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今天以此为引,以两例并不典型的案例为参照,让我们共同谈谈“牙体预备”这个老话题。 “口腔医生”绝对是“医生”这个职业里很特殊的一类。有的口腔医生不以医生自居,而已“牙匠”行走江湖。大众百姓也觉得口腔医生更像是技师而多过医生。这是我们的职业特殊性造成的----那就是对“技艺”的不懈追求。因为这是我们立足的根本,我们在“医”与“艺”的平衡中不断进步。所以,作为牙医是幸运的,我们相比较其他医生在“艺能”上的追求会更有成就感吧。(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CASE 1 患者,女,24岁。以前牙外伤折断三年为主诉就诊。 检查:21切1/3折断,未露髓,叩(-),冷(-),探诊无敏感,牙龈情况良好,自述伤后无肿痛史。X线检查根尖无明显异常。 初诊医生意见:21备牙后行氧化锆全冠修复。 个人意见:1 牙周基础治疗(病人同意) 2 局部牙龈修整,改善牙龈形态(病人坚决反对) 3 建议病人行美学树脂修复或瓷贴面修复等微创或减创治疗(交代不同方法利弊,病人考虑后未采纳) 没办法了,只能照着初诊医生的方案来了。 口内术前照
术前比色
常规标准化制备(单线排龈)
精修完成(局部放大)
临时冠佩戴,牙周基础护理和治疗 义齿完成口内粘结照
CASE 2 患者,男,27岁,上前牙外伤折断两天。 检查:21远中切角及部分切端冠折,断端露髓,叩(-),冷(+)。X线示无根折,根尖区无明显异常。 个人建议:1 RCT术后行纤维桩+树脂修复 2 RCT术后瓷贴面修复 3 RCT术后全瓷冠修复 经过和病人沟通,选择RCT+全瓷冠方案 术前照
术前照
常规RCT治疗,术前比色 模型蜡或树脂暂时修复,取术前模以便制作临时冠
常规标准化制备(单线排龈后)
局部放大
精修完成(双线排龈)
硅橡胶取模后,临时牙制作
再次确认颜色
硅橡胶模型(局部放大)
全瓷冠试戴前检查牙齿情况,清洁抛光
粘结完成(颜色不太好,建议病人返厂调整,病人自我感觉很好,沟通后粘接。有些遗憾)
虽然不同的病例总会有些遗憾,但是病人的满意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回到我们开始的话题---------牙体制备 KQ88上的各位大神早已经对备牙的各种问题都做了详细严谨的分析,修复的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我们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才能收获成功的修复结果。 下面的是我常用的部分车针(前牙)
抛光车针
引用刘峰老师的《口腔美学修复临床实战》一书中的部分图片和观点,和大家共同分享和回顾“牙体预备”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与君共勉。 肩台的类型
无基悬釉的形成,去除方法很多,像釉质凿啊,手动研磨器,还有王义勇老师介绍的超声修整。
不同肩台角度和内聚角对修复的影响分析
详细的牙体制备过程及车针选择
精细和标准化的制备技术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保证修复的精密性。 而我们应该在充分熟悉制备流程后多加练习,别无他法! 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一个牙体制备都是完美无瑕的,这也是不客观的。基于不同修复体的要求,病人的配合程度,牙齿的基本情况,牙周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下会有不同的制备结果。 但是我们却应该秉承“一次更比一次强”的坚定信念不断完善自己,你会发现在你坚持一段时间后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5月份我的博文里提到一个一年前的氧化锆牙体制备病例,那时的模型个人感觉有很多问题,现在给大家分享病例时就比那个时候要自信的多了。 《卖油翁》的精髓就在于“我亦无他,唯手熟尔”。但真正的精髓是“心熟”,只有手随心动才能达成一流的“技艺”。祝愿大家都能成为口腔领域的“卖油翁”。 感谢关注,感谢推荐,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