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读《孙子兵法》

 石潭子 2014-09-19

              浅读《孙子兵法》



    一介老朽书生,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突然引起我对“战争”的关注。战争会打得起来吗?我们应如何对付战争?不断地盘旋在我的脑海。网络上关于“战争”的种种言谈,难辨是非。于是,我翻开了《孙子兵法》,看看古代军事家如何分析“战争”。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经典的军事著作。曹操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历代兵家将领,多学《孙子兵法》运筹帷幄,今天我国军事学院仍以《孙子兵法》为必读教材,连外国的的军事家也把此书作为中国军事教科书的经典之作。

    当今世界形势错综复杂,战争的风云随时笼罩在我们的上空,局部的战争从未间断过,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菲、中越南海诸岛之争,随时都会擦边走火引起战争。普通老百姓虽不是兵家,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家事国事天下事”,应该事事关心,我以为读一读《孙子兵法》,对观察战争的形势走向,提高备战思想,大有裨益。



    1,战前准备“不可不察”

   《始计篇》,这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始计”者,是指对战前敌我双方客观条件的分析,对战争的胜负作出预测、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开战,就做到瞻前顾后,这是兵家之常识,决不能贸然然行事。

    两国交战,不是小孩打架。战争是残酷的,是要流血死人的。“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开篇就指出了“战争”的重要意义。“不可不察,点出战前谋划的必要性。“察”什么?孙子指出有“五事”必“察”:“一曰道(政治),二曰天(天时),三曰地(地利),四曰将(将领),五曰法(法制)”。战前必须对这五个方面做详细的分析考察。这五个方面对我都有利才能言战。

   战争是要讲究谋略的。并不一定是勇者胜、强者胜、多者胜,也可能是柔者胜勇、弱者胜强、寡者胜多。这就是说战争要讲究战略战术。孙子说,“兵者诡道也”,即诡诈之道。一旦开战,并不是硬碰硬。孙子提出“诡者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就是以假乱真,让敌人摸不着头脑,从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和最后的胜利。

    战争未开战,就要先未雨绸缪,瞻前顾后,严禁莽撞行事。在“道”(政治——包括国情民心、国际关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领),“法”(保障战争胜利的法制)等等方面,都已经做了充分的考量。今天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现代科技的新时代,许多新式武器登上了战争的舞台,什么电子战、网络战已经改变了过去短兵相接人肉搏斗的战争局面,这给我们的作战指挥者提出了更广阔的战前准备空间。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做到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2、“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一旦开战,要“兵贵速,不贵久”。即要速战速胜, 不要旷日持久。《孙子兵法》在《作战篇》里说:“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蔽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战争是要花费许多财力物力的,战事一拖长,必然造成“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国家苦不堪言。

    所以,用兵之道,一旦开战,必须速战速决!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全胜!

    《孙子兵法》在《谋攻篇》里更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战争的真正胜利者。

    孙子说,会打仗打胜仗,不一定是战争的胜利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刀不血刃,而使敌方自动放下武器臣服,这才是真正胜利者。所以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因此,一国之主,不要轻易言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头脑不能发热,鲁莽轻敌,单凭匹夫之勇草率开战,而必须冷静分析,充分做足“伐谋”、“伐交”,把握好敌我友各方的实力和动向,选取最佳的作战方略,赢得战争的真正胜利。

   战争的真正谋略,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纸上谈兵容易,真正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谈何容易!现代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情报网络化,国与国之间较量比拼,再不能像古代那样单纯用战争手段解决。有时军事力量的比拼可能会转化成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实力的比拼,是政治谋略和外交智慧的比拼,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这才是真正的赢家。

   “伐兵”与“攻城”都是“不得已”的下策。即使打起来,也应该是“速战速决”!



    3、要获取战争的主动权

    战争是变化多端的,决不能纸上谈兵墨守成规,只能因势利导。什么时候开打?第一仗打敌方何阵地?如何做到攻防有理、有利、有节?诸如此类的问题,心中都有数,主动自如。孙子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掌握态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兵势篇》)即是说,会指挥作战的将帅,“求之于势”,会造就赢得战胜利的态势。有了有利战争的态势,就会好像转木石一样,运动自如。“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势,即战争取胜的态势。指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造成有利作战的态势,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谁获得战争的主动权,谁就获得战争的胜利。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就能主动出击,进退自如,就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消磨敌人的军威军力,击溃它的斗志,最后完全瓦解敌方。

    获得战争的主动权还表现在,将帅能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孙子说,“夫兵形像水也,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虚实篇》)

    这段话的意思是,用兵的规律就像流水,流水的属性,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取胜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刻板的态势,正如水的流动不曾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的,这就叫做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固定的常胜,四季轮流更替也没有不变的位置,白天有长有短,月亮也有圆有缺。

    战争的态势是会变化的。因天时、地形、兵力等诸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指战员必须因势利导,及时调整作战方案。对敌作战,要遵循“避实而击虚”原则。因而,必须对敌人的虚实了如指掌,而将自己的虚实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有时尽管我方军力雄厚,但作战时机不成熟,可暂缓出击;有时因天时地利人和尽占优势,该出手时就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触将敌人击破;有时趁敌人虚弱之处,单兵直插敌人心脏;有时放开一马,让敌方闯进我阵地,然后收缩口袋将其一网打尽。这就是战争的奇妙神奇!

要获取战争的主动权,这就无往而不胜。



    4、营造出奇制胜的作战有利条件

打仗要靠武器,但更要靠智慧。孙子说;“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篇》)“军争”,指两军作战争夺有利的作战条件。“军争之难”,即指作战最困难之处在于争夺制胜条件。

争夺制胜的条件,是靠将帅的智慧。就要懂得运用“迂直之计”。何谓“迂直”?孙子说,要使自己的弯路变成直路,使自己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同时,要使敌方的近直之利,变为迂远之患,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达到比敌人后出动而先抵达必争的战略要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这就是迂直之计。

“迂直之计”,要靠将帅的智慧去营造。孙子指出,“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两军作战,兵之“气”,将之“心”,是军争的重点。孙子说,“三军可以夺气,将军可以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这就是说,将帅凭借审时度势的智慧,通过心理战,运用“迂直之计”,先击败敌方兵之“气”、将之“心”,最后达到出奇制胜收拾敌方。

作战要讲计谋,用兵者,善于治“气”、治“心”,夺得出奇制胜的主动权,就能获得战争的全胜。并不一定是“两军对垒勇者胜”。孙子指出“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将帅带兵作战,必须灵活多变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指挥,变“迂”为“直”,才能取得胜利,否则会指挥失误遭致失败。

孙子指出,“兵非益多也,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行军篇》)这里说的是,兵力不是愈多愈好,只要不轻敌冒进,而能够做到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自恃轻敌之人,一定会被敌人所俘虏。打仗不是靠兵员多取胜的,靠的是军心团结一致向敌,靠的是指挥员有勇有谋。

总之,作战的有利条件是要努力创造的,关键是作战指挥者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要将作战的优势发展到极致。

面对当前国际错综复杂的形势,《孙子兵法》关于营造出奇制胜的作战有利条件的论述,确实给我们振聋发瞶的启示。



    5、 要在透彻掌握敌情上下功夫

   孙子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无穷”(《地形篇》)。然而知己易,知彼难,要获得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要在透彻掌握敌情上下功夫。

孙子认为掌握敌情要在几个方面用力。

一是要了解敌人的作战意图和兵力分布。孙子认为,战争一发动,要耗费百姓钱财,影响社会安定,干扰经济发展,所以“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用间篇》)“先知也”,就是了解敌情,首先要了解敌人的作战意图,兵力部署以及武器优劣然后才能准确作出迎敌的策略。

  二要了解作战的地形(地理环境)。 地形者,地理形状、山川形势。孙子说,“地形有通者(四通八达之地),有挂者(前平后险、易入难出之地),有支者(敌我双方均可占有支撑局面之地),有隘者(狭窄险要之地),有险者(行动不便险峻之地),有远者(距离遥远之地)。”(《地形篇》)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应对策略。一个指挥员,必须十分了解作战的地形,才能获得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争的胜利。“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这就是孙子所说的“知天知地,胜乃无穷”。孙子还对九种特殊地形的用兵之法,作了详尽分析。何为“九地”,即“散地”(境内易集散之地)、“轻地”(刚进入境外轻易往回之地)、“争地”(两军必争之地)、“交地”(交通便捷之地)、“衢地”(与邻国相接便于得到外援之地)、“重地”(深入敌国的军事要地)、“圮地”(难于通行之险地)、“围地”(易于被敌人围打之地)、“死地”(生死抉择之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应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散地则无战(不宜作战),轻地则无止(不宜停留),争地则无攻(不宜强攻),交地则无绝(不宜断绝联系),衢地则合交(结交相邻国家),重地则掠(掠夺粮草),圮地则行(迅速通过),围地则谋(设法脱离危险),死地则战(力战求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九地篇》)

孙子主张,凡战必须速战速决。“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有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而只有洞察“九地之变”,才能达到速胜。“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没有对地理环境和敌人的作战意图的详尽了解,要速胜是不可能的。

三要善于运用种种侦察的手段获取敌情。敌情都是隐蔽的,不会公之于众。要透彻掌握敌情,不能“盲人摸象似的乱猜。古代会使用“乡导”(当地百姓做向导)或派遣侦察员潜入敌方搜集情报,甚至派“间谍”打入敌方机要部门了解敌情。孙子特别对用间作了详尽的论述。“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用间篇》)可见用间侦察敌情的重要性。孙子认为间谍有五种:“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孙子认为,用间用得好,是胜利的法宝。“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为神纪,人君之宝也。”“故为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用兵之要,三军之所恃动者也。”

因此,历代战争的胜利者,都与善于使用间谍有关。当代军事斗争,刀光谍影,明枪暗箭,信息网络,卫星通讯,高空无人机潜入,变幻莫测。一个间谍,有时顶千军万马,甚至达到以弱胜强,以小胜多,扭转乾坤!在战争中善用间,就好像面对茫茫大海的迷途者,得到了一副能透视千里的望远镜,突然眼睛一亮,捕捉到前进的目标!

                         2014,5,15读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