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平叱石仙踪在

 weijian 2014-09-20

初平叱石仙踪在

 

  咸丰六年(1856年)《叱石成羊》,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龙岐村曾氏十世司马祠。

  史上风景

  晚清时期广府地区民间社会的“国学热”体现在诸多方面,从今天尚存传统建筑上的壁画中就可感知到其中的热度。

  《叱石成羊》是一个道家修炼的故事,出自晋代葛洪《神仙传》卷二:

  皇初平者,但谿人也。年十五而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忽然,不复念家。其兄初起,入山索初平,历年不能得见。后在市中,有道士善卜,乃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今四十余年,不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名初平,是卿弟非耶?”初起闻之,惊喜,即随道士去寻求,果得相见,兄弟悲喜。因问弟曰:“羊皆何在?”初平曰:“羊近在山东。”初起往视,了不见羊,但见白石无数,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但兄自不见之。”初平便乃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故事讲说黄初平(又作皇初平),东晋金华丹溪人(今金华兰溪),自幼家贫,八岁起每天赶着一群山羊去村前的草地上牧羊。十五岁那年的一天,他出去放羊,人与羊全没了踪影。他的哥哥黄初起(皇初起),到处寻访,杳无音讯。四十多年后,初起在赶集时遇见一个道人,便询问这位道人初平的下落,道人告诉他说:“金华同中有一牧羊儿,不知是否是初平。”初起忙求道人领他去金华山寻亲,初起到了金华山找到了初平。兄弟相见,初起询问初平,才知道他十五岁时在外出牧羊途中被一位仙翁带至此石室中修炼的经过。悲喜间,初起问及当年羊群的下落,初平说:“全在石洞外的山坡上哩。”哥哥去洞外一看,山坡上只有片片白石杂卧在草丛中,哪有什么羊呀?初平笑道:“羊都在,您看不见。”初平便大叫“叱!叱!羊起!”满山白石应声而起,都变成了羊。有数万头之多。这个故事在后世影响很大,清人赵翼有诗云:“初平叱石仙踪在,安得相寻醉碧筒”这个题材的画在广府地区还有多幅,可见当时人用“叱石成羊”来比喻神奇,赞美修成正果后的道行。

  (黄利平 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