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金再次警告宇宙将会被摧毁成泡沫

 晴池月影 2014-09-20

全球知名物理及天文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再次警告,俗称“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在极端状况下确实有可能摧毁宇宙,该言论引发部分科学家的关注。

据《澳洲人报》报道,霍金认为,在极高的能量水平上,希格斯玻色子可能突然变得不稳定,因而出现“灾难性的真空衰减”(vacuum decay),导致“时间及空间崩溃”。

斯蒂芬·霍金貌似快变成了一个身上挂着广告牌的男人,牌上写着:“末日就要来临了。”

他不仅警告我们外星人可能会摧毁人类,还担心人工智能或许也会摧毁人类。

然而,一本名为《Starmus》的新书收藏了一些著名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发表的讲座,在该书前言中,霍金担心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可能会变得不稳定。

他写道:“希格斯粒子可能会在1000亿吉电子伏特(GeV)以上高能量水平下变至亚稳态,这个潜在的特性令人担忧。”

那么,这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呢?霍金解释道:“这大概意味着,宇宙可能会遭受灾难性的真空衰变,届时这一真空泡沫会以光速膨胀。这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发生,我们不会看到它的到来。”

持这种观点的不止霍金一人。希格斯玻色子末日理论——即量子涨落产生的真空“泡沫”会在空间不断扩展,最后消灭宇宙——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了。不过,科学家认为这不会很快发生。

希格斯玻色子有时被称为“上帝粒子”,它标志着希格斯场的存在,这是一种遍布宇宙的不可见的能量场,能赋予其他粒子质量。自从两年前被发现后,希格斯玻色子在物理学界不断掀起轩然大波。

希格斯玻色子约为1260亿电子伏,质量约为质子的126倍。这恰好是让宇宙保持在不稳定状态边缘所需的质量,但物理学家说,这种微妙的状态最终会瓦解,宇宙会变得不稳定。这一结论就涉及希格斯场。

美国国立费米加速器实验室的理论物理学家约瑟夫·利肯说,希格斯场在宇宙诞生之初就出现了,自那之后就一直作为它自己的能量来源。物理学家相信,希格斯场可能在缓慢变化,因为它要在场强和维持场强所需的能量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实验室的理论物理学家吉安·朱迪切解释说:“正如物质能以液态或固态存在一样,遍布时空的希格斯场也能以两种状态存在。”

目前希格斯场正处于最小的潜在能量状态——就像一片群山和峡谷中的一处峡谷。

利肯说,利用现在已知的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研究人员通过计算预测出,这个泡沫将包含一个超强的希格斯场,它能以光速在时空中扩展。这种扩展是无法阻止的,能将宇宙中的一切消灭干净。

在2012年,欧洲原子中心(CERN)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并进而揭开充斥在宇宙中的暗物质的神秘本质。

不过,验证之路走得颇为艰辛。自然界的“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诞生之初存在的,并不存在于今天的世界中,如果要寻找它,则必须人工还原宇宙大爆炸时的场景。

这就是欧洲核子中心打造的世界最大实验项目——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目的:人工模拟大爆炸,人为地创造“上帝粒子”。

但是无论对于理论物理学家还是实验物理学家来说,压力都是存在的。

整个实验的造价高达90亿美元,来自全球各国近1万名科学家,长达几十年的工作,都是为了证实或者证伪“上帝粒子”的理论。

有趣的是,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接着,他在去年沉思后表示,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后,物理学变得不那么有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