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频进食爽嘴巴坏了牙

 秋风一叶105 2014-09-20

您是否习惯早上10点饮杯咖啡加上两块点心?下午三四点吃个水果或喝瓶酸奶?或在晚上临睡前吃夜宵?仔细数数,你在一天里进食了多少次?

  在2014年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中华口腔医学会发布了《城市居民饮食与口腔习惯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正从“一日三餐”变为“一日多餐”,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中,超过七成居民每天在三餐之外会摄入零食或饮料,但近六成居民没有餐后及时清洁口腔的习惯。口腔专家提醒,频繁进食给口腔健康带来更高风险,在多餐时代,护理口腔的意识亟待提高。

  此次中华口腔医学会《城市居民饮食与口腔习惯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大城市的2600多份有效样本,覆盖了19岁 -60岁成年居民及6岁-12岁儿童的两组人群。调查发现,在上述四个城市中,超过70%的成年居民每日进食四餐(三餐加摄入1次零食或饮料),近20% 的成年居民甚至达到一日七餐(三餐加摄入4次零食或饮料);而孩子们普遍比大人爱吃,85%的6岁-12岁儿童每日进食超过4次。

  广州是美食天堂,调查显示,广州人也最“贪吃”,三餐之外进食的人数比例在四大城市中最高,达78.5%。广州的儿童在三餐外进食零食的人数也显著高于北京和成都的儿童。

  然而,人们进行餐后口腔护理的意识普遍薄弱。过半受访者没有餐后及时清洁口腔的习惯,他们有的是不知道餐后清洁口腔的必要性,有的则觉得麻烦而不付诸行动。相较于成人,儿童有餐后清洁口腔习惯的就更少。因此,如何在频繁吃喝的同时,通过简便、有效的方式及时保护牙齿,成为“多餐时代”凸显的口腔护理新需 求。

  提醒:每次进食后都要清洁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希平教授提醒,吃喝频繁但不注意及 时 清洁口腔,容易使食物残渣停留,增加口腔酸性,对牙齿造成侵蚀,令口腔患病风险大增。我国5岁儿童的龋齿率达66%,且平均每人有4颗龋齿;12岁儿童的 龋齿率为29%,其中90%的龋齿发生在“六龄牙”;90%以上的成年人有牙龈问题。因此,冯希平建议,除了早晚刷牙,还应该做到每次进食后都清洁口腔。

  冯希平解释,当我们进食后,牙齿表面和牙缝隙中会残留部分食物残渣,即使分量不多,也足以令牙齿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因此,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对预防龋齿等口腔疾病非常重要,但这往往被人们忽视。

  其实,当进食后不方便随时刷牙时,有两种便捷的办法保护牙齿:一是用清水漱口,二是利用无糖口香糖清洁牙齿并促进唾液分泌,从而有效保护牙齿。漱口这个 小小的步骤能除去口腔内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并减弱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保持口腔清洁和预防牙齿疾病大有益处。

  此外,定期检查口腔也很有必要。定期检查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了解自己的口腔健康程度,及早发现一些症状不明显的早期口腔疾病。比如,不少龋病在未损伤到 牙 本质深层之前,没有疼痛不适的症状,只有通过医生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建议成年人至少每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以维护口腔健康。

  Do & Don't

  刷牙要面面俱到 √

  每次刷牙要刷够3分钟,做到“面面俱到”。很多人刷牙往往只刷牙齿的外面和咬合面,从来不刷牙齿的背面,这样,牙齿的外表看起来干净,但牙齿的背面总是 黏黏糊糊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刷牙时一定要将牙齿的里里外外都刷到。此外,刷牙时也应清洁舌面。舌苔上附着不少舌乳头上脱落的角化上皮、食物残渣与细菌的 混合物,它们是产生口臭的一个重要原因。刷牙的时候刷一刷舌头,可以更好地清新口气。刷舌头时,最好使用专门清洁舌头的工具或软毛牙刷,轻轻扫过舌面,不 要太用力,以免损伤味蕾。

  餐后用牙签剔牙 ×

  饭后出现塞牙时,许多人习惯用牙签剔牙,对此,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普部部长荣文笙教授提醒,使用牙签不当会伤及牙齿。塞牙时尽量少用牙签剔牙,最好使用牙线。

  荣文笙解释,用牙签剔牙虽然能清除塞在牙齿缝隙间的残留食物,但不少人用牙签剔牙时方法不对,比如将牙签用力压入牙龈乳头区,久而久之会使牙间隙增大, 食物更容易嵌塞,造成牙周病的隐患。去除塞牙物最好的工具是牙线,使用牙线可以去除嵌在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同时可彻底清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