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仰是人生道路上的支点

 杂货店伙计 2014-09-21

 

信仰是心灵的城堡,是人生道路上的支点,它使人们感到在一生中有所寄托,有所期待,有所追求,它指引着人的行动方向并深深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后果。信仰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体人生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理想、信念、信仰

      

提到信仰,我们不得不涉及与此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想与信念。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据《辞海》解释,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理想是现代人经常使用的概念。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社会生活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二是人们的愿望和要求;三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发展前景的形象化构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理想这种想象、希望和构想就是跟奋斗及发展目标紧密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信念。

 

     信念是人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定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思想见解或目标追求的坚信无疑,并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况。信念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而是一种具有明确价值指向的综合的精神状态,它不仅具有理智上的坚信不疑,而且得到了情感的强烈支持,集中体现了一个人情感的倾向性与意志的坚定性。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没信念,理想就可能发生动摇。

 

     信仰比信念更高一层次,这种更高不仅表现在主体的笃信程度上,更突出地表现在它是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领域。信仰往往涉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涉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归宿,以及人生活在其中的宇宙的起源、存在和未来等一系列极其重大的形而上学问题。信仰体现着人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承诺,关系着人对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寻觅,因而它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凝聚和整合着人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它站在价值观的最高处,又像人生海洋彼岸的灯塔,光照并指引着人类的各种具体的价值生活。

 

     信仰是信念的整合和升华,是信念中的信念。“一般来说,信念常用来特指对—些比较具体的观念的相信和信奉,而信仰则用来表示对最高层次和最核心的观念的信奉和相信。”  只有那些具有极高乃至最高价值的信念,那些在精神领域占有主导和统摄地位的信念才是信仰。从历史上看,人们所信仰的上帝神灵、伟人先知、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理想社会、美好主义等,无不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并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居于主导和统摄地位,从根本上影响支配着人的所有其他信念。从字面上看,“信念”之“念”重在心中笃信, “信仰”之“仰”重在神往、身心相许。而且,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那些为美好信仰而奋斗甚至牺牲生命的人,往往是使人们发自内心称赞和敬佩的人。而那些背弃信仰的人,尽管他可能过得荣华富贵,人们内心深处是看不起他的。

      

什么是信仰?古今中外,人们给“信仰”下了很多定义,有的将信仰等同于宗教信仰,有的将信仰等同于社会理想信仰,有的将信仰等同于人生理想,有的将信仰等同于对某种学说或主义的信奉,有的将信仰作为本体的终极实在,有的将信仰视为心理现象,有的将信仰等同于一般的信念或理想。

      

我们认为:所谓信仰,就是人们对人生及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存在、性质、意义、归宿等重大问题的认定和确信,并以此形成人们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

      

这个界定包含这样几层意思:(1)信仰的对象范围包括人生、社会乃至整个宇宙,因此可以分为人生信仰、社会信仰和作为世界观的信仰等;(2)信仰涉及的问题是人生、社会、宇宙存在的根据、意义、归宿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目的和价值,因而不是靠知识能解决的;(3)尽管不能用认知的方式解决,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定、判断是坚信不疑的;(4)每一个信仰都代表着一个价值观系统,成为一种生活价值导向,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信仰的根本问题或本质是一种生活价值导向问题。对社会而言,它通常表现为某一社会、民族和社群所选择并确定的以一贯之的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有着鲜明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性。对个体而言,它总是显现为某一特殊的成熟个体在其生活实践中所选择并坚信不移的主导价值观,对其言行有着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二)人生信仰的形成过程

      

信仰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过程。它不是先验的、静止的、纯粹的感情冲动,而是自然力量、社会力量以及个体心理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信仰的形成过程以接受外界信息为起点,并与接收者的需要相联系。任何一种理论或主义,都是以信息的形式来传播的。当人们接收到这种信息之后,要通过对信息的评价来决定取舍。一般地说,对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就接受下来;反之,就排除掉。而信息价值量的大小,是与接收人的态度密切相关的。如果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传播者是信服的,那么信息的价值量就会增大;如果信息接收者的思想、情感和接收到的信息是一致的,产生了共鸣,那么信息的可信程度就会增加;如果信息接收者获得的其他信息量少,对这种信息的抵触、干扰就少,信息的接收效果就好等等。可见,人生信仰萌发过程,就是对某种信息的接收和信服过程。

      

人们在接收外界信息的基础上,又沿着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的轨道继续发展,最终融合而成一坚硬的“合金”——信仰。

      

认知,是对事物、理想或主义的认识。这种认识贯穿信仰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并通过种种矛盾表现出来。有知与不知的矛盾、有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矛盾等。在认识的过程中,人们对认识对象作出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判断和评价,评价结果不同,就产生了信仰的不同导向。

       

情感是指对客观事物、理想或主义进行评判的基础上产生的愉悦、爱戴、苦恼、恐惧、悲哀、忧虑等内心体验。情感不仅基于认识,而且随着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知之深,爱之切”的道理。情感的丰富又反过来强化人们的认识,增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我们说情感是认知向信念转化的催化剂。正如列宁指出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意志是人们履行义务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作出抉择的果断精神,为理想奋斗的坚持精神,以及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意志在信仰形成过程中,有如下作用:一是克服与自己崇尚对象相矛盾的动机和行为;二是排除有碍崇尚对象进一步升华的种种干扰和诱惑;三是深化认识,牢固信念,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按照信仰的要求,处理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由此可见,意志是从认识、情感向信念、行为转化的关键环节。有些人之所以仅仅把理论、观念停留在认识和情感阶段,外不准备实行,或者在实行过程中,由于来自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干扰,就偃旗息鼓,半途而废,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坚强的意志。

      

信念,是情感化了的认识。它是建立在—定认识体系基础之上的,相对于认知、情感、意志来说,它具有综合性、持久性的特征。它是认识的成熟阶段,对一定的对象形成了极度的信服和尊崇,以致坚定不移,自觉地以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情感、意志、信仰支配下的实践,是信仰的外化。一定的信仰总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只有让信仰付诸行动,才能在实践中磨炼意志,也才能取得直接切身体验,增加对所信仰事物的情感,进一步提高对信仰的认识;只有在这种实践的反馈过程,才能使信仰最牢固地形成并不断发展。我们看一个人的信仰坚定与否,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只看他一时一事的表现,还要看他一贯的行为表现。这样,才能对一个人的信仰作出全面的、公正的、准确的评价。

      

总之,信仰的形成过程是在外界条件的影响和心理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的社会环境、同样的教育内容,在信仰的程度上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甚至根本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对信息的选择、消化、吸收、应用各不相同,因而在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诸方面因素的发展方向上不一致、不平衡的结果。信仰形成过程中内部诸方面的矛盾运动,不是直线性的运动,而是不断深化的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信仰的内容从旧质到新质的不断转化。

      

(三)信仰对于人的意义

      

人们的信仰本身具有一定的超现实性,或者说,信仰对现实具有超越性。这可能会使一些注重实际的人觉得信仰问题有些玄虚。但是,另一方面,具有超现实性的信仰却又有着强大的现实功能,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信仰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身体需要盐,但每个人都出于一种本能的要求而摄取着盐分。……大部分的人从记忆难及的洪荒时代起就感受到了一种信仰的需要,需要信仰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性。”  我们可以说,需要信仰并且能够有所信仰,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点。信仰给人以精神寄托和精神慰藉,赋予人生以意义。一个有真诚信仰的人,会感到人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而没有信仰或失去信仰的人,则会感到人生的空虚、无聊和浮躁,会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在空中飘飘荡荡。虽然没有信仰的人也照样吃饭和睡觉,照样挣钱,并不会立即死去,甚至有些人刚刚从原来旧的信仰中走出来还会有一种解脱思想束缚的感觉。但如果一个人在其生活中长期地没有理想和信仰,生活本身对他来说就会失去其意义感,甚至变成一种乏味的苦役。所以,一些曾经为自己能从旧的信仰中解脱出来而欢呼的人,后来又会逐渐地产生对新的信仰的渴望。

 

     其次,信仰给人以行动的动力和勇气。真诚的信仰,能使人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追求,并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力。一个人意志力的强弱与其信仰的真诚和坚定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坚韧的意志与坚定的信仰连在一起。真诚而坚定的信仰给人以极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没有真诚而坚定的信仰的人所无法理解的。我们可以说,愚公移山,靠的就是他的坚定的信仰。信仰能使人在尘世的纷扰中有自己的主心骨,在各种诱惑中专注于自己的理想追求,在艰难的困境中仍然拥有对未来的希望,而一个人只要有希望,就不会真正垮下来。拥有真诚而坚定的信仰的人,能够把自己遭遇到的艰难困苦当作对自己信仰的考验,并因此而获得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这种信仰的力量,井非来自被信仰的神灵,而是来自信仰者的精神,是信仰者的一种精神力量。

 

     再次,信仰对人起到净化和升华的作用。理想和信仰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塑造人的高尚人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真正崇高和神圣的理想和信仰,能够引导人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人对于世界和人生,能够从一种更高的层次和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从而对很多问题就会有一种更好的态度。很多思想家都提到,人是能够自我超越的生命。人的这种自我超越,就是在信仰的感召下,通过对理想的追求实现的。一个人的信仰越崇高,理想越远大,他的精神境界就会越高。有句格言说:向着天空瞄准的人,总比向着树梢瞄准的人射得高些。所以,一个人有无信仰及有什么样的信仰,制约着他的成长和提高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私粗俗,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蝇营狗苟,尔虞我诈,甚至闹得你死我活。但有些人却能够超越自私的心理,尽自己所能,为大众谋福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表现出高尚而美好的情操。德兰修女,以及其他很多志愿者,放弃自己原来的舒适和安逸,自愿到一些落后和贫困的地区,无偿地为他人服务,他(她)们之所以能有这样高尚的行为,就在于他们心中有崇高和神圣的信仰,心中有一片净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